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變身病弱科技少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8章 400毫米機關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8章 400毫米機關槍

對於可以星際航行的文明而言,聚變反應爐,應該只能算是基礎科技,的確只能算是常規動力,而裂變動力,應該已經淘汰了……

放到宇宙航行的範疇內,沒有超時空能力,不能進行近光速航行,當然也只能算是常規動力了。

陳晨看大家的情緒問穩定了一下,就繼續講解飛船的動力系統:

“巡邏船上一共有五組這種反應爐,不過日常用來作為動力源的只有一組,這種情況下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0.8倍音速。

“剩下的四組反應爐中,一組是艦載武器能量源,一組是基本護盾能量源。

“最後兩組是冗餘,可以在其他反應爐出故障的時候替代,也可以臨時用來加強動力或者護盾。

“如果兩組備用反應爐,全部用來作為飛行動力的情況下,巡邏船的速度可以達到2.5倍音速……”

陳晨這句話說完,現場再次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雖然說,兩倍音速巡航,對於地球科技而言,也是可以做到的能力。

但是那也只是最新式的戰鬥機的能力,並且只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而且超音速巡航的時候,對於燃料的消耗異常的大。

那些戰鬥機,一般都只有十幾噸,最大起飛重量,也不過40噸左右。

而現在眼前這個所謂的巡邏船,它的重量是“十萬”噸級別啊!

這麼大個東西,要飛起來,需要多少推力?

這麼大的體積,要進行超音速巡航,需要多大的動力?

如果是傳統動力,要燒多少的油?

不對,是無論燒多少的油,都不可能達到的好吧!

估計也只有拋棄了燃油,用核動力,而且是完全成熟的聚變動力,才有可能完成這樣的壯舉。

坐著的大佬們一臉錯愕,半晌沒緩過勁來,而前面的陳晨還在繼續往下講解: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艘船的艦載武器系統……大家來看示意圖……”

聽了陳晨的話,星辰馬上開啟了對應的圖片。

陳晨用伸縮棒點著螢幕:“巡邏船的艦載武器系統,首先是主炮,在艦體的腹部和頂部,分別有2組雙連裝主炮,一共是8門,口徑是800毫米。

“艦體的兩側,分別有兩組四聯裝副炮,一共16門,可以任意轉向,口徑是400毫米。

“雖然說,它的主炮和副炮,都可以算是能量炮,但是它的戰鬥模式,並不是‘充能——釋放’這樣的模式。

“因為本身的主要任務,是在大氣層內武裝巡邏,所以,是另外一種,更加適合大氣層內的戰鬥方式。

“我們知道,這種金屬種子,是可以自我生長的,所以也是可以隨時消耗金屬,形成自己需要的道具的。

“而它的主炮和副炮,所用的炮彈,就一種臨時生成的,一次性的高強度磁場發生器,它形成的磁場,能夠約束和維持核聚變反應的進行。

“然後,主炮和副炮每一次發射的時候,都是先生成炮彈,也就是磁場發生器。

“然後,炮彈的磁場啟動,充入核原料,同時點燃核聚變。

“然後,利用武器反應爐的能量,將內部正在反應的炮彈,也就是內部進行著核聚變的磁場發生器,發射出去。

“所以實際上,主炮和副炮發射的炮彈,就是一個個已經啟動核彈。

“炮彈命中目標之後,磁場約束消失,本來就正在進行的核聚變產生的能量,直接爆發出來,產生與核彈一樣的破壞力。

“因為是單純的核聚變,沒有裂變反應參與,所以釋放出來的,是純粹的能量,所以非常的乾淨,沒有任何的核汙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晨說到這裡的時候,稍微停了一下,因為陳晨覺得,這時候,應該有人會問問題了。

果不其然,一個陳晨不認識的高層,忍不住開口說道:

“抱歉陳晨先生,我有個問題想確認一下,您說這種主炮和副炮,發射的炮彈,其實是臨時製作的核彈,那麼他們的威力分別是多大的當量呢?”

陳晨聽了微微點頭說道:“是這樣的,關於能量炮的威力,並沒有明確的資料,暫時只能透過原理和資料估算。

“根據主炮和副炮的原理,他們的威力的大小,取決於發射之前,充入的核原料的多少。

“而能夠充入的核原料的多少,是取決於磁場發生器的強度的。

“根據已經得到了資料,副炮炮彈能維持的核反應,應該是1萬噸當量起步,最大應該能達到20萬噸當量。

“而主炮威力,就10萬噸當量起步,最大可以做到百萬噸當量……”

隨著陳晨的說明,現場和遠端的高層們,一個個的都沉默下來,思考這件東西的影響。

其實造核彈,對於當今世界的幾個大國而言,都不是什麼新鮮技術。

但是關鍵是,核彈的製作、儲存、維護、保養,都相當的複雜。

特別是氫彈,幾乎沒有國家有常備的氫彈,因為它主要原料之一“氚”的特性。

“氚”在自然界中儲量近乎為零,只能透過核反應製得。

而“氚”的半衰期只有12.43年,也就是說,氫彈的保質期是12.43年,製作出來如果不用的話,過了保質期也用不了了。

持有大量核武器的成本非常的高,所以東華的常備核武器數量,一直的不高。

而眼前這個東西,放出來的核彈,就是及時形成的,不需要提前生產,不需要按時維護,隨用隨造,實在是太過方便了。

就算是每一門炮,一天只能打一次,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了。

寶劍最危險的時候,就是在出鞘之前,而核武器最為重要的意義就是威懾,而不是真的用來殺敵,這是高層們都非常明白的事情。

在地球上,除了二戰末期投到霓虹頭上的兩顆,還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實戰中用過核武器。

想到這些,一個高層不由得再次開口問道:“那麼陳晨先生,這些核炮彈,他們多久可以發射一次?”

陳晨稍微想了一下:“這個也沒有實物資料,不過按照估算,副炮每分鐘十發,射程主炮每分鐘一發吧……”

“嘶……”所有人聽了都是倒抽了一口涼氣,雖然說,這個速度,在現代艦炮中,可以說是相當的低的。

但是要知道,這玩意兒,它射出去的都是核彈啊!這東西是戰略武器好嗎!

戰略武器和常規武器一樣投送速度,這是要逆天啊!

一共16們副炮,每分鐘就是160發,這是要用機槍一樣的速度,往外扔核彈。

只要稍微想一下那種曾經,就不由得一陣頭皮發麻。

這東西,根本就不是用來對付地球的武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