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秦草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章 壽宴,天下來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章 壽宴,天下來賓!

“報!中車府令府庫遭逢大火!”

“報!有人於夜幕見有天火漂浮於空!”

“報!”

……

一則則訊息送至章臺宮。

秦始皇眉頭微蹙,面露不解。

天降大火?

“莫非是天降隕星?”

自古隕石墜落傷人者,不計其數。數年前便有隕星墜落於咸陽城外,致使數戶黔首遭受衝擊而死。隕星燃燒著烈火,經久不散。最後交予名匠,冶煉成兩口寶劍。

“似不是隕星,太史令正好瞧見。隕星速度迅疾如雷霆,肉眼無法捕捉。這火球卻如鬼火漂浮,最後落於中車府令府上。”

“竟是如此?”

玄鳥衛口中的太史令,自然便是胡毋敬。隸屬於九卿奉常的屬吏,主要負責觀察天時星象,兼皇家史官。胡毋敬寫的一手好字,字跡雋永備受好評。其所著《博學篇》,更是宗室公子公主必讀書籍。

胡毋敬為齊人,本為櫟陽獄吏,後成太史令。博識古今文字,同時精通天時星象巫卜之術。其還能根據星象占卜,趨吉避凶。某次他斷言次日下雨,結果還真如其所言。

他既然斷言不是隕星,那就絕對不是。

秦始皇拂袖揮手。

“徹查此事,朕要知曉究竟是怎麼回事。”

“唯!”

他的壽辰在即,各地名仕皆已齊聚咸陽。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掀起滔天駭浪。所以,他決不允許任何超出他掌控的事!

……

扶蘇站在庭院,手中火把已經熄滅。望著孔明燈越飛越遠,嘴角揚起抹笑容。不知這盞承載著他希望的孔明燈,最後會落在何處?

若有人能僥倖拾得,還真是運氣不俗哩。

為了制這孔明燈,他雙手都被竹刺所傷。刺至肉裡雖然不是很疼,卻很難將刺拔出,甚至還得要用銀針方能將刺挑出。扶蘇耗費諸多心血,做了數盞孔明燈皆以失敗告終。眼瞅著壽宴在即,他只得動用絹帛來嘗試。

嘿,沒成想這次還真成了!

“公子,這孔明燈真好看。”婢女在旁感慨不已,雙眼都泛著星星,“公子真是聰明!以這孔明燈為壽禮,必能得陛下歡心。”

“呵。”扶蘇只是笑著搖搖頭,“這孔明燈乃是吾之友人所授。他此前是邯鄲人士,說是當地有放孔明燈的民俗。至於這名字倒也奇特,吾問他他也不看說,興許是當地方言罷。春蠶,汝入宮為婢前便是邯鄲人士,可知此事?”

“春蠶不知……”

春蠶是他的貼身侍女,地位卑微。當初邯鄲城破後,她便被充為隸臣妾。當時扶蘇也還年幼,隨便挑中她為侍女。春蠶做事極其利落,從未令他失望過。

“是嗎?”

扶蘇頓時蹙眉,難不成卓草又誆騙他?

唉!

卓草終究是沒把他當自己人吶!

雖說他坑了卓草一回,卻也都坦白交代。

何至於這種小事都不肯說呢?

扶蘇提著筆,站在面前的孔明燈前。這是他要獻給秦始皇的壽禮,他還得提字寫上點賀詞比較好。區區個孔明燈,算不得什麼,只能說有些稀奇而已。最重要的是賀詞,賀詞到位什麼都好說。

“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別誤會,後半句是扶蘇自卓草那聽來的。

他與卓草相處良久,有時扶蘇便會問問卓草對當今皇帝的看法。有次被他問的不耐煩了,便隨口說了這麼句。扶蘇頓時肅然起敬,論拍……才學還是卓草厲害吶!

“臣賀父皇壽享萬年,與天不老。”

“大秦國祚萬世永傳,歲歲不休!”

扶蘇落筆後稍作停頓,長舒口氣。他素來不喜阿諛奉承,每每總是會在秦始皇最得意的時候跳出來挑刺。所作所為,倒是與諸多博士相似。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很難改過來。

但這些算不得是奉承,而是事實如此。就如卓草說的那樣,他終究是秦國公子。他的身份擺在這,他不論做任何事自然都要以秦國為先。想到那日秦始皇緊緊攥著棘條,扶蘇心裡便生起敬意。

年幼之時,他最佩服的便是秦始皇。他還當著秦始皇的面揚言,今後也要做他這樣的秦王。為國開疆闢土,兼併天下。直至秦國伐楚,昌平君叛亂,父子之間便有了隔閡……

扶蘇在朝中地位更是一日不如一日,鮮有大臣願意支援他的。他的確有才能,可卻不能為秦所用,卻不能為他們的利益著想。如此,那些勳貴自然不樂意支援他。

心念及此,他便長舒口氣。

“公子有大才。”

“這也是我那位友人所教。”

“公子此次一去,似乎變了些。”

“怎麼說?”

春蠶蹙眉思索,“變得有些圓滑。”

“呵!”

扶蘇笑了笑。

他現在對明日的壽宴很期待!

……

……

翌日。

咸陽各地皆掀起了傳聞。

“聽說了嗎?昨日天降神火,將中車府令府庫點燃!吾聽說,是其胞弟趙成妄圖搶奪豫州鼎,故此引得上天懲罰!”

“呵,吾看未必!皇帝無德,妄想取周而代之。殊不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縱然得到那豫州鼎,也是德不配物,最終引火燒身!此次天火燒的是中車府令,下次便是那咸陽宮!”

有儒生誇誇其談,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咸陽極其富裕,裡面自然是有旅館的。當然,現在叫做是客舍。可以在這住,也能在這吃飯。能吃什麼,自然得看自己的錢夠不夠。

這幾日皇帝大壽,秦始皇便大赦天下舉國同慶。所有人皆可飲酒,不受限制。但是不得酗酒鬧事,否則一律嚴懲不貸。喝了幾杯濁酒醴漿後,這些儒生便會藉著酒勁誇誇其談,大談國事。實際上只要他們別太過分,並不會有事。

有些儒生乃是不遠千里來至咸陽,想要某個門客差事。但是自身才學不夠,便被人趕了出去。再想回去,手裡又沒這麼多錢,只得留在咸陽為人抄書掙錢。

這年頭出趟遠門,那可是相當不容易!秦始皇上次巡遊,便被鮑白令之指責,說他是勞民傷財。

“吾看未必!秦國而今欣欣向榮,聽說已得祥瑞,能畝產五十石。上次頒佈洗冤書,為天下令史之範,杜絕天下冤假錯案。”

“呵,五十石?這你也信?”

“不過是皇帝誇誇其談,用以愚民罷了。”

“吾也這麼認為,天下怎會有此糧種?”

“豎子不足與謀!”

被質疑的儒生頓時震怒起身,抄起陶碗便要動手。這年頭的酸儒腐儒真沒幾個,個個都是火爆脾氣。也沒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說法,他們是動口又動手,說不過了就打!

“汝若想被抓,儘管試試!”

“此地可是咸陽,勿要衝動。”

“再說回那天降神火罷!”

“哼!”年輕儒士重重哼了聲,“那神火必是對趙成之苛責,絕無第二種可能。若是有,吾必當以頭搶地爾!”

咸陽現在本就人多,因為這神火的事更是鬧得沸沸揚揚。畢竟這事實在是詭異的很,哪不飄偏偏飄至中車府令府上,還將府庫會燒了。據可靠消息,趙高此次是虧大發了,諸多寶物皆是付之一炬。

不論如何,這事也終究只是樁小事。

因為,今日的主角註定是秦始皇一人!

他的壽宴,即將開始!

……

正常筵席都會選擇在中午未時舉辦,像秦始皇這種往往會舉辦數個時辰,乃至夜晚結束。這都是基操,每年都會如此。光是參加壽宴為其賀壽的勳貴,就足足有數百人之多。

能擺下如此筵席的,自然只有咸陽正宮!

自下而上仰望,臺階一眼看不到頭。依稀能看到那恢弘到極致的宮闕,造型處處透著秦人的霸道張狂風範。

階梯下有著諸多勳貴在等候著,會有專門的謁者一一搜身。他們檢查的都極其仔細,防止出現紕漏。自荊軻刺秦後,就算是獻上的禮物都得讓他們過目方可。

除開咸陽廷臣勳貴,還有諸多受邀而來的名仕大賢。他們大部分都已年邁,來個一趟也相當的不容易。除開他們外,甚至還能看到有戎狄異族人在外等候著。他們乃是各族派遣來的使臣,表達他們對秦王的敬畏。

有越人,有羌人,還有東胡人,大月氏人……

匈奴是沒有的,他們是祖傳缺德基因,總想染指中原大地。秦國吞併了六國國土,但同樣也要面臨昔日燕趙的宿敵匈奴。為了鎮守邊陲,秦始皇早早派遣蒙恬率領精兵三十萬,鎮守北郡。同時調動大量刑徒,連線燕趙長城。

待長城築成,便進可攻退可守!

匈奴,必將再也不敢南下!

……

偌大的咸陽宮廷,燈火通明。

現在正值初春時節,還是相當涼爽的。

開著窗戶,能感受到吹來的習習涼風。

除開這咸陽正宮外,還坐落著諸多宮闕。秦滅六國之時,每滅一國秦始皇都會命能工巧匠仿造其王宮建築,並且這些王宮全都要低咸陽正宮一頭!他要每日起來,都能看到六國的雄偉王宮!

這天下六國,皆是他的!

此刻秦始皇著袀玄常服,沒有冕旒也無章服。自秦滅六國後,秦始皇便廢除了冕服,而是改用全黑深衣作為男子禮服,稱為袀玄。端坐於龍椅,面前擺著食案。

其餘大臣勳貴,皆是端坐在臺階下左右兩側。

如此宴會自然是行分餐制,不可能像後世那樣在大圓桌上吃飯。此次來的還有諸多大儒,他們最為計較這些規矩。食案上擺放著些瓜果,青銅酒樽內倒著滿滿的卓草牌黃酒。

作為國釀,自然得用在這隆重的宴會。

坐在最前面的是諸多公子,公主是沒資格出席這次宴會的。真要算起來,其實公子都得往後坐,根本輪不到他們在前面。只不過是秦始皇壽宴,相當於是他的家宴,這些子嗣自然得為這位老父親賀壽。考慮到有些公子年幼,坐在前面倒也無妨。

扶蘇作為長公子,自然是端坐於右側首位。頭戴玉冠,著黑色常服。恭敬坐好,眼神都未曾到處亂瞟。扶蘇可謂是見多識廣,跟著參加過諸多宴會,所以早早便已適應。有些公子尚且年幼,興許是頭次出席如此隆重的宴會,怕的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蒙公!”

“左丞相,右丞相!”

“建成侯!”

“昌武侯!”

“武信侯!”

“武城侯!”

……

此刻的咸陽正宮是真正聚集了秦國最頂尖的勳貴,誰要是在這個時候往酒水裡下毒,那整個秦國基本也就玩完了。當然,也只能想想而已。光是為了驗毒,就足足有數百衛卒,確保絕對不會出問題。所有飯食都要經玄鳥衛盯著,中間不會讓旁人插手。

三公九卿,王侯將相……悉數雲集於秦國。

王離端坐於前方,位置甚至比三公還要靠前。距離扶蘇並不算遠,還朝著扶蘇點頭示意。扶蘇所娶妻子便是王離的妹妹,算起來扶蘇還得管他叫聲小舅子嘞。

他比扶蘇稍微年長些,繼承了王賁的勇武。頭戴玉冠,玄端素裳,佩紫色綬帶。這是徹侯的象徵,為金印紫綬!

留著粗獷的鬍鬚,孔武有力。這時期的成年男子皆會留有鬍鬚,沒有鬍鬚的反而會被人所瞧不起。因為,這是受了髡刑的犯人。

自秦滅六國後,王翦便急流勇退解甲歸田。他與王賁一門雙侯,王氏地位堪稱是穩如泰山,在軍隊中更是如此。王翦自汙乃至離開朝堂,其實也是在向秦始皇表忠心。秦始皇臨了封王翦為太師,其實也只是虛職而已,沒什麼實權。

自從回至頻陽後,可謂是夜夜笙歌飲酒作樂。閒來無事還會帶著家將跑深山老林裡捕獵為樂,反正對王翦來說他歲數地位擺在這。只要他不謀逆造反,秦始皇巴不得他如此。

隨著年齡增長,王翦身體也是越發一日不如一日。年輕之時南征北戰,落下諸多病根。現在他只能借美酒來麻痺自己,也省的病灶發作。後來他便上書於秦始皇,希望能將自己的武成侯爵位傳給王離。

秦始皇都沒多想便答應下來,畢竟王翦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只不過他將這爵位的名字稍微改了下,改成了武城侯,其中的意思也是很明確。王翦一生征戰無數,卻無一敗績。侯爵名為武成,那是絕對沒問題。可王離還未建功立業,焉能擔得上這爵名?

待所有人入座後,秦始皇輕輕頷首。

奉常走了出來。

“奏樂!”

在太樂指揮下,各種樂器皆是響起。有人敲動編鐘,有人鼓瑟吹笙,也有人撫琴擊築,還有憐人歌女起舞……好不熱鬧。群臣皆是欣賞著秦風秦樂,還有不少樂師低聲唱著秦風。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於狩。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遊於北園,四馬既閒。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這首詩歌大概說的是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有功,被周王始封為諸侯,後又逐犬戎,遂有周西都岐、豐八百裡之地。在秦始皇壽宴唱這首,倒也還算貼切。

“禮樂畢——”

奉常嗓音遼闊,眾人皆是點頭讚許。先前六國皆是瞧不起秦國,說秦國沒有禮樂文事,為蠻夷戎狄。現在秦兼併天下,再也不是所謂的戎狄,而是取代前周的諸夏正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樂師歌女自然都是匆匆退下,待他們退場後馮去疾便手握竹簡而走出。作為右丞相,他自然得要出面暖場。這活李斯想幹,還輪不到他嘞。

“維二十九年,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彊。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並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群臣嘉德,祗誦聖烈。”

馮去疾念得是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群臣皆是為之振奮,唯獨齊地大儒名仕面色不太好看。

昔日泰山封禪,他們可是各種明譏暗諷。秦始皇自然也是有脾氣,所以此次壽宴邀請他們來參加。不是多看的起他們,只是要讓他們看著他最為輝煌的時刻!

秦國已得九鼎,社稷氣運皆在秦國!

“臣為大秦賀,為陛下賀!”

唸誦良久,馮去疾轉過身來作揖行禮。接著其餘人同時起身作揖附和,“吾等為大秦賀,為陛下賀!”

“諸卿免禮,賜酒!”

“今日為朕壽宴,當與諸卿同樂。”

秦始皇端起酒樽,神色透著傲然。

“今天下歸秦,皆行郡縣,莫不賓服。朕取周而代之,乃天命所歸!”

“陛下萬年!”

“大秦萬年!”

……

聲浪宛若潮水連綿不絕,此刻氣氛已至定點。就算是再不識趣的大儒名仕,也決計是不敢跳出來說秦始皇的不是。他們不怕死,但也不會蠢到白白死去。

就算是死,那也是諫言而死名垂青史!

“禮成,公子獻壽禮!”

奉常再次走出,嘹亮開口。

霎那間,一道道目光同時落在扶蘇身上。

今年,長公子扶蘇會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