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鬼神無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司馬懿的吩咐(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司馬懿的吩咐(上)

哼,這般一來,未免動靜太大,一旦走漏些許風聲,就會前功盡棄。而且,那司馬仲達竟然至今還未來到臨江城的附近,而且我等派去的細作,無一例外至今都沒有任何訊息傳回。這未免有些詭異,這司馬仲達可非尋常之輩,得加倍小心應付才是。法正沉色謂道,眼神裡更是流露出幾分憂慮之色。李嚴聽了,面色不禁一緊,道:莫非軍師認為這司馬仲達已有所發覺了

眼下在細作尚未歸來的之前,還未能夠有所確認。而且我等對那司馬仲達的大軍沒有任何的訊息,無論如何,眼下只管小心應行事,避免會有出錯。法正神情謹慎肅穆地謂道。李嚴聽話,也不由點了點頭,旋即又道:據各軍傳來的情報,除了嚴顏將軍已經到達臨江城外,如今由吳懿吳班兩位將軍所率的巴西一路大軍已然來到了臨江城西北七八十裡外,不出意外,明日便能趕到臨江城北門外屯據。另外由鄧賢冷苞兩位大將所率的東廣漢大軍,也接近了臨江城西面百餘里的山地,遲則兩日,快則三日,也能趕到臨江城下,到時便可命三軍先是包圍住臨江至於劉璝將軍的大軍雖然還未有訊息傳來,不過以劉璝將軍謹慎的性子,也一定能在約定的時間內趕到。也就說眼下我軍就等那司馬仲達來上鉤了

眼下確是一切都在按我等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實施,但不知為何這越離計劃越近,我卻反而越有一種忐忑不安的感覺。法正說罷,不由眯緊了眼睛。

卻說與此同時,在臨江城西北大約七八十裡外,由吳懿吳班兄弟所率的大軍,正在歇息休整。就在此時,忽然東面傳來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殺聲。

嗯有敵襲卻說此時,吳懿正於帳中與其堂弟吳班正在商議著眼下的局勢。殊不知這下忽然聽得殺聲傳來,卻看坐於大座的一個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大漢,一瞪牛眼一般的大眼睛,拍案猝起,大聲喝道。此人赫然正是吳懿。卻說吳懿乃陳留郡人,叔父吳匡乃是大將軍何進的屬官。但因後來劉焉遷任益州牧,吳懿其父親與劉焉交情極好,遂應劉焉所邀,攜家帶口地隨劉焉一同入蜀。後來坐擁巴蜀的劉焉,眼看自己勢力穩固,曾有過自立為帝的想法。當時,又有看相的人說,吳懿妹妹吳氏命相富貴,於是讓跟隨自己入蜀的兒子劉瑁迎娶了吳氏。自此之後,劉家跟吳家兩家關係可謂是極其親密。

話說劉瑁生前頗得劉焉賞識,怎奈身子虛弱,因此劉焉漸漸把目光投向了身為幼子的劉璋,再加上當時劉璋生母得寵,暗中又替劉璋拉攏了不少大臣。而後來,又因劉瑁素有親曹之心,並屢番向其父劉焉勸說,與曹操交好,並取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取得與中原的聯絡。對此,劉焉的想法卻是迥然不同,當時劉焉認為曹操禍亂朝廷,更把他們漢室的天子,當做傀儡操nong,乃是國賊,不出兵討伐便罷了,豈還能與其建交。因此劉焉漸漸和劉瑁疏離。後來,劉焉病重,同年劉瑁忽然因狂疾而死。劉焉得知後,大為痛心,不久後也便死去了。而對於劉瑁死因,眾說紛紜,當然不少人都認為劉瑁之死,恐怕是與劉璋離不開關係。劉璋聽聞風聲,唯恐那些與劉瑁生前親近的人,向他報復。而劉瑁畢竟是吳懿的妹夫,因此也受到了連累,劉璋很快就想辦法,將吳懿調出了蜀中任命。在此期間,劉璋曾有過幾回想要把吳懿暗中剷除。幸好吳懿作風剛正,而吳家又與蜀中不少世家交好,因此不少人都向吳懿求情,這才幸而告免。這不久前在黃權以及幾個大臣的引薦之下,劉璋才想起了吳懿,想著這大戰當前,正需用人之時,遂把他調回來蜀中協助戰事,以迎擊司馬懿的大軍。

卻說西川四將分別是張劉鄧冷,實則巴蜀俊傑之中,不乏人中之龍,其中鄧賢冷苞兩人雖然能力也都出眾,但比起張任劉璝多多少少有拖後腿的嫌疑,因此一幹巴蜀俊傑私下裡又重新選了西川四天龍分別是張劉吳嚴,其中替代鄧賢和冷苞的正是吳懿還有嚴顏。話說,嚴顏雖然年過六旬,但老當益壯,能征善戰,刀槍弓皆為一絕,與馬超一戰成名,並且為人剛烈,為大義願屈身投於馬超麾下,並助張任成功擊退了馬超。以眼下嚴顏的聲名,排上一號,倒也無可厚非。可是吳懿如今尚未成名,卻還能排在嚴顏的前面,由此可見吳懿是深得人心,當然吳懿若無一定的本領,自也不可能得到巴蜀俊傑如此的推崇。

聽這般聲勢,應該是敵襲無疑大哥,敵軍忽然來襲,我軍雖然今日才到,但今早我軍已先斥候前來打探,卻並無發覺,恐怕敵軍是早就來到埋伏在旁,如此看來,敵軍是早有準備來襲擊我軍。而我軍連日趕路,自然未免會有所疲憊。依我之見,眼下硬碰並非上策,倒不如先令各部人馬於營中陸續列陣抵擋,作為屏障,一來可以作為緩衝,削弱敵軍的衝擊力,二來敵軍來襲,首要物件肯定會是選擇我軍的輜重,竟然如此,大哥可以在屯據輜重的兩側,儘量多安排弓弩手,待敵軍來到,先以弓弩手射擊,然後大哥再率軍中精銳一舉撲出,殺他個措手不及,這時軍中各部人馬自會紛紛趕來,最終將其圍住。卻見一人,身材雖無吳懿健碩,但卻長得頗為高挑,並且眼神明亮,面貌還頗為英俊,正是吳懿的族弟吳班是也。

嗯,看來班弟這些年在我身旁倒也學習到了不少的本領。如此,緩衝削弱敵軍的任務,便交給你了。吳懿聽話,霎時眼裡射出兩道精光,震色而道。吳班神容一震,立刻拱手領命。

卻說就在吳懿吳班兄弟兩人商議的同時,卻看來襲的大軍已然將近逼近。益州軍將士見狀,一時都是大失方寸,不知如何是好。

眾人聽令,依照都督先前佈置,迅速散開,祝各位武運昌隆~~卻看在前率領大軍的那員將領,身材巨大,猶如一頭矯健的巨熊一般,手提一柄雙刃銀熊巨斧,赫然正是句扶是也。隨著句扶喝聲一落,其身後的大軍迅疾分開三隊人馬,其中兩隊遂是分別朝著敵軍兩翼衝奔殺去。至於句扶則率領剩餘的人馬徑直開始發起了衝擊。

只聽殺聲震天動地,卻看句扶一部人數莫約有兩千餘人,其中在前一千人皆是騎兵,在後的一千,則是刀盾手。而不得不說的是,這些刀盾手行走的速度倒也是快,畢竟在他們前面的騎兵衝起是快,但他們卻也沒有被拋下。另外卻看那往益州軍兩翼襲擊過去的兩部人馬,大約都有兩千餘眾,其中左邊一部,卻看正由一個身穿白袍,手提長槍的小將率領著,正是司馬懿不久前提拔的年輕驍將羅憲。至於右邊一部,則是由司馬懿所提拔的另一個年輕將領王買所率領。

卻看由句扶所率的兵馬,此時率先與敵軍廝殺在了一起,句扶為首當衝,揮舞起手中的雙刃銀熊巨斧,只顧猛闖疾衝,一路奔殺過去,猶如一頭暴走的巨熊,將敵軍紛紛殺翻而去。而緊隨著句扶衝擊的騎兵隊伍見狀,無不振奮,各是提起兵器,猛突衝起,霍然殺散了一隊又一隊撲上來的敵兵。

不知過了多久,敵兵卻紛紛後撤而去,句扶定眼一看,正見不遠的地方一部人馬擺列起來,人數莫約有五六百眾,各舉盾牌兵器,形成屏障。並且很快聽得有人大喝起來:眾人聽令,務必攔住彼軍

隨著那人話音一落,隨即便響起一陣震天動地的喊聲。句扶見了,那對細小的眼睛猛然一瞪起來,射出兩道精光,喝道:就憑這些兵力就想要擋住我句扶的隊伍,也太小覷我句扶了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喝罷,句扶一拍戰馬,猝是猛然加速衝了起來,在句扶身後的那千人騎兵,卻也無需動員,一看句扶衝起,立刻紛紛振奮喊起,也各是策馬衝奔起來。

另一邊,此時正於中軍出指揮的吳班,忽然聽得有人來報,說敵軍分成三部,並且此時正有兩部敵軍,各有兩千餘眾,合計四千,往左右兩翼襲擊過來。

什麼敵軍竟然不合眾人之勢,一舉衝擊,反而分兵來襲了吳班眼睛一瞪,卻是一下子也有些亂了陣腳。這時,一個將領急急問道:小吳將軍,我等眼下該如何是好

敵軍分兵,如此一來,兵力無法集中,如今在後軍輜重屯集之處,大哥正率三千精銳守備,並有一干弓弩手在側伏擊。再加上後軍零零散散的隊伍起碼還有兩千餘人可以抵擋緩衝,以大哥的能力,四千敵軍,應該能夠解決而敵軍恐怕是志在我軍輜重,這下往中軍過來,只要我引兵往前逃去,敵軍自以為我軍膽怯,遂往後軍輜重襲擊。至於我則改變原先的計劃,為了緩衝敵軍,我本設了五部軍隊作為屏障,如今可迅速地把後面三部軍隊,都迅速地集中起來,但若敵軍衝殺來到,再合以撲殺吳班腦念電轉,一下子便是有了主意,遂是向身旁的那員將軍迅速吩咐起來。

吩咐完畢,吳班立刻帶著人馬往前面奔趕去了,竟然空出了中軍。不一陣後,卻看羅憲以及王買各是率兵,往中軍突進過來。羅憲眼看敵軍中軍處果然是空了,不由神色大震,這時腦海裡驀然想起了司馬懿當日的吩咐。

敵軍兵力比起我軍更多,這時我軍反而兵分三路,卻不合以攻勢,敵軍大多會是以為我軍會取其軍輜重,畢竟也只有這個辦法,能夠最快速地使得一支大軍的陣腳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