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鬼神無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儒計定天下(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儒計定天下(上)

戲志才聽令你貪生怕死,違反軍令,雖能保住許昌,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從今日起,剝奪你軍師之職,降為軍中祭酒,剋扣一年俸祿,你可服氣只見曹操雙眸凜凜發光,面色神肅,赫赫驚人。

主公不可夏侯惇在後先是大喊。

主公,軍師功德無量,深受三軍愛戴,為了這般小事剝奪其職,真不值得啊緊接著夏侯淵連忙又道。

還請主公三思樂進急一拱手,滿臉急亂之色,大聲喝道。很快城上城下一幹兵眾,全都齊聲喝道:還請主公三思

誒若我不秉公執法,又何以服天下呢在這一陣陣洪亮的聲勢之下,曹操似乎也有一絲動搖,輕聲嘆道。

自古以來,天下都是把持在世家人之手,帝王家就是最大的世家,天下的權力可謂都分割在各大小世家的手中,世家擁護帝王,帝王又多從世家中挑選人才為吏,以建朝綱,統治天下。

也正因如此,若是在太平盛世,若是出身卑賤,就算是擁有再高本領才能的賢才,恐怕一輩子都沒有出頭之日。

而正因如今正值亂世,像戲志才這般出身寒門的人,才有一絲機會。當然,各地諸侯大多還是以世家的人才為先,而且往往都會許以重職,畢竟他不但是得到了一個人才,而且還有一個世家的支援。

由此可以看出,世家的勢力到底影響多大,曹操若是不加以懲罰戲志才,從而得罪了天下各地世家,自然服不了天下

這時,戲志才忽然燦然笑了,頓首一拜,道:主公乃不世雄才,日後天下賢才必定蜂擁投之,少了一個戲志才,還有千千萬萬個戲志才,主公有何惜哉戲志才領罰

戲志才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如在曹操心頭震盪,可曹操卻要裝出冷酷之色,聽罷冷哼一聲,一甩披風,跨步就走,冷聲喝道:行了,我沒空閒理會你這種貪生怕死的鼠輩,左右立即替我向城內各大世家通報,今夜我要在城內設宴,以表諸家協助我軍保得許昌之恩

曹操話音一落,在後跟著的將士連忙領命,一幹文武也追著曹操急急而去,也顧不上去安撫戲志才。戲志才暗低著頭,跪在地上,默然不語。

軍師,你雖然失去了這個職位,但從今日起,你卻成了阿滿心目中的第一軍師。委屈你了。夏侯惇走過間,輕拍了拍戲志才的肩膀,話音一落,便已走了過去了。

不,這是戲某的榮幸。戲志才微微抬頭,眼中竟流落了兩行清冷。不少人看到了,都以為戲志才心裡痛苦,不甘剝職,暗暗地為他惋惜,那些世家的細作看了,卻是覺得大快人心,連忙紛紛回去稟報。

當夜,許昌各大世家對於曹操剝去戲志才軍師之職,還有戲志才在城下痛哭之事,無不覺得尤為解恨,受到曹操邀請後,自是紛紛前往。

曹操在城府設宴,熱情款待,各大世家的家主見曹操有不世雄主之風,兼之如今勢力擴張極快,麾下又是兵強馬壯,都有心與曹操交好,宴席一直到三更時候,一幹世家家主皆盡興而歸。

夜色朦朧,曹操此時正立於一樓閣之上,眼望明月,輕聲道:我得到了一個許昌城,卻失去了志才你。不值,不值。

呵呵,主公此言差矣。凡事皆有陰陽兩面,如日如月,有晝有夜,互相交替,此乃天道運轉。戲某願做主公之月。戲志才淡淡笑道,眼裡也望著天下那輪明月。

那志才誰又能替上這日之位置呢

荀彧乃王佐之才,不但出自世家,而且為人光明正大,可為陽日也。戲志才早有考量,不假思索,張口便道。

你我又想到了一塊了。這一點,荀彧卻比不上。曹操聽了,不由微微側頭望向了戲志才。

荀彧之智,絲毫不遜色於戲某,甚至遠勝戲某。只是他凡事以仁義為先,故而忌憚甚多,自造拘束,故可為陽,不可為陰。

我卻又不同,凡事皆以主公利益為先,設計考量,自然能與主公想到一塊去。但我還是缺了幾分狠辣,若是賈詡能投靠主公,與荀彧一陰一陽,相輔相成,主公大業可成也戲志才凝聲而道,想到日後若是曹操的幕僚再有賈詡加入,堪稱完美,眼裡更是爆發精光,為之興奮。

對於戲志才的無私,曹操不由嘆道:其實志才可為陰,亦可為陽,論智略理義或不如賈詡荀彧,但卻兼備兩人之能,最為全面。就如高祖之蕭何,能得志才,實乃曹某之幸也。

主公謬讚。有一事,不知該不該問戲志才拱手一拜後,笑容忽然凝住,有些慎重地問道。

你我何須客氣

不知主公當初望許昌來救時,因何遲疑

曹操一聽,遲疑一陣後,嘆了一口氣,帶著幾分不忿道:又是那該死的頭疾

戲志才聞言,雙眸微微一睜,其實早已想到。原來曹操當年刺殺董卓不成,在逃命的時候,曾從馬上摔下,撞到了腦袋,但卻顧不得療傷。當時又連逢大雨,曹操頭傷愈重,但當時為了趁著雨勢逃命,星夜趕路,最終雖然保住了性命。但至此後,就落下了病根。而且這頭疾時來時不來,卻又時劇時輕,曹操請了不少名醫治理,皆束手無策。

而這一半年裡,頭疾罕有發作,曹操也無理會,沒想到竟在關鍵時候發作,使得曹操失去了援救許昌的最佳時機。

卻說自董卓火燒洛陽,逃回了三輔之地,天下諸侯互相征戰,在這強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亂世時代,自有人能如旭日升起,卻也有人如日落黃昏。

隨著韓馥孔伷張邈橋瑁鮑信劉岱未死等諸侯相繼損命,而袁紹袁術馬羲曹操孫堅等新起之秀崛勢而起,各皆隱隱有稱霸一方的勢頭。

而幽州劉虞公孫瓚還有荊州劉表,以及揚州的劉繇都在伺機而動。

初平五年,曹操奪下許昌,曹仁退出陽城,而孫堅卻趁著擊敗袁術大將紀靈之勢,奪下了沛國,得到了譙地。袁術雖是大怒不已,但卻又怕曹孫兩家聯手,加上袁遺等人的兗州之行,損兵折將,還有紀靈的大敗,不得已下,只能聽從袁渙的勸說,暫且休兵息戰。

另外,袁紹馬羲卻也在穩固冀兗兩地的局勢,天下戰事因此紛紛休止,各地罕有地顯得尤為平靜,其實卻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一個地方,那就是有著猛獸盤踞的三輔之地。

三輔也就是雍州,當年西漢定都之地,地理偏西,因接近中原一帶,再因土地肥沃,因此人口極多。

話說董卓定都於西漢舊都長安,把宮殿修葺一遍,挾持天子和一眾朝廷百官,就在這裡建立了新的朝稷。眼下一過就是兩年,獻帝劉協雖然長大了不少,但左右還需聽從董卓的意見,受他要挾,再有董卓疑心極重,加上又有李儒在左右獻計,平日裡劉協根本無機會與朝中大臣親近,除了早朝外,每日就如被董卓軟禁在宮殿裡,寸步都不得離開。

董卓權勢之大,幾乎可以說是隻手遮天,再因三輔本就是董卓的老窩,到處都是董卓的人,比起當年在洛陽的時候,獻帝劉協的境況只壞不好,百官也皆怯於董卓淫威,許多都暗投於董卓的麾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董卓的野心自不止一方霸主,他要的是天下,整個漢室的江山

所以他選擇了聽從李儒的意見,側忍兩年,一直在韜光養晦,操練大軍,任由其他諸侯,互相征戰,搶掠土地。因為他很清楚,但他捲土重來,再次回到中原時,無論是城池錢財糧食女人全都將屬於他董仲穎的

太師府內。只見內堂修葺豪華奢侈,四周都是金雕玉璧,絢麗寶器,可謂是富麗堂皇。卻說董卓挖盡了漢室皇陵,得到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可謂是富甲天下,因此董卓平日花銷無度,在這兩年裡,董卓過得倒也愜意,終日與部下荒淫縱樂,所幸李儒幾番勸說,後來又因聽說袁紹袁術馬羲曹操孫堅等諸侯的崛起,給董卓屢屢敲起了警鐘,董卓方才有所遏制,又嚴令麾下,要檢討改進,這一風氣才得以緩解。

這日,正見董卓一身黑龍虎袍,紅光滿臉,身材又比以往發福不少,雍胖巨大,像極了一頭笨重的巨熊,一個人坐在上堂,一手撐著臉腮子,半斜著身子躺著,左右有兩個嬌滴滴,卻又衣裳輕薄,身材苗條的年輕貌美婢女,正煽動著芭蕉般的扇子。

嘿嘿這些小畜生終於發現老子才是這天下第一霸主,韜光養晦了兩年,我還以為天下人都忘了我董豺虎呢董卓咧嘴笑道,說罷拿起桌上杯子,一張大嘴,杯中酒很快就倒入了董卓的大嘴裡,就像鯨吞象飲一般。

哈哈哈~~還要主公一聲令下,我等西涼兒郎立刻都手提利刃,身騎寶馬,讓天下人知道豺虎獠牙的厲害郭汜縱聲大笑,立刻一個馬屁拍了過去,應和笑道。

主公乃當今天下霸主,當初天下諸侯不知廉恥地聯合一起,使我等不知所措,不得已要退回三輔,使得主公蒙羞。這兩年來,我等上下將校無不欲重回中原,眼下數十萬西涼雄兵已準備完畢,但主公一聲令下,皆可進發李催忿然而起,目光爍爍發光,凝聲喝道。

近年來雍州屢屢豐收,眼下三輔屯糧足有二十萬擔,糧食充足,再有各軍軍備齊全,再有在主公大力支持之下,又建有無數的攻城利器,如今可謂是萬事齊全,就等主公下令李肅也立即站起,神色激奮,慨聲說道。

好,很好董卓那雙巨目猛地射出兩道精光,大喝兩聲後,望向了堂下左席首座上的李儒。卻見李儒一身潔白飛鶴長袍,頭戴冠帽,面如冠玉,白皙瀟灑,氣色極佳,見董卓目光投來,不由一笑,徐徐站起,這時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儒是董卓的智囊,首席謀士。董卓此番要進軍中原,建立不世大業,是絕對離不開李儒的謀略。

主公要取天下,我有三計李儒目光炯炯發亮,胸有成竹,自信過人,凝聲而道。

說董卓一敲奏案,震色而道。李儒聽了,立即抖數精神,神色肅然,疾聲而道:第一計,當年我軍之所以被諸侯聯盟殺得措手不及,全因並無後方支援,因此主公得先取幷州

而此下幷州因白波賊郭太造反,張揚已老,麾下將領無力討伐,幷州混亂,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眼下正是奪下幷州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