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草原黑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烏雲蔽日之國殤(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烏雲蔽日之國殤(五)

破奴城宣慰使司法務衙門執政楊漣,在太子朱慈烺出箱車的瞬間,看到身穿大明國公紫色蟒袍的張平安下馬步行走到箱車三丈處,一撩前袍居然按照君臣大禮跪迎太子。見到此情此景的楊漣不由得老淚縱橫,多少年了華國公這次終於臣服在大明皇權之下。只聽華國公張平安口稱:“臣,大明華國公張平安躬請聖安!臣接駕多有怠慢,請太子殿下恕罪!”

“聖躬安!”而太子朱慈烺站立於箱車下向西一拱手以示對父皇敬重,他坦然接受華國公跪拜後上去攙扶,以表示對華國公的尊重,君臣和睦的一幕在遼東荒野上演。第一次見到大明傳奇人物的太子朱慈烺,仔細打量著華國公大明這個譭譽參半的勳貴。他見身穿大明蟒袍的華國公精壯威猛,臉上橫豎兩條傷疤述說著百戰百勝輝煌中飽含兇險。只是滿臉扎須的面容上柔和的雙眸盡是關切,一點都看不出兇悍之色。同樣,身穿國公蟒袍的張平安也在打量太子朱慈烺,他看到了一個身著明黃袍服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頗為貴胄高雅氣質,光滑面容上長有絨須,雙目有神不失沉穩。華國公張平安要比朱慈烺高半個頭,他謙遜地地對太子噓寒問暖,言語裡全是些對朱慈烺的關懷。看罷太子隨扈的華國公張平安,對太子出行儀仗很是不滿。

他嘴裡埋怨禮部不懂規矩,怎麼說太子都是一國儲君,出京代父親徵,隨行儀仗連郡王都不如。華國公這人有一點好處,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冷場。張平安早就發覺年輕的太子並不善於與人交談,他則向太子介紹遼東風土人情化解朱慈烺內心緊張。深知太子朱慈烺前來遼東真正目的的張平安,在寒暄客套完後,開始主動向太子介紹破奴軍入關勤王的準備。僅僅從華國公積極準備入關的態度上,就把太子朱慈烺感動得連連說著父皇也知道華國公忠義,希望張平安早日提兵西行,解救大明京城眼前危局。對此,華國公張平安自然是滿口應承,不住地安慰太子朱慈烺說,破奴軍一定不會讓皇上失望。張平安一面說一邊請太子再次上車,他們要去帥帳商議具體細節。按照張平安對太子朱慈烺說詞,他在地方就是帥帳所在地,帥帳內有救援大明京城詳細方略。

熟悉張平安做派的楊漣,一直在冷眼旁觀這君臣二人交談,逐步從激動中冷靜下來的楊漣越來越感到心中有些不踏實。在楊漣看來,闖軍東征路線很是詭異,既然定下了進攻大明京城的方略卻在西安停留了數月,這一等就等來破奴軍出征遼東。在楊漣看來,闖軍出征和破奴軍征伐遼東之間在時機上太過巧合和默契,這次華國公違反自己做人底線跪在太子面前,更令楊漣對張平安真實想法產生了懷疑。特別是迎接太子的儀仗中,楊漣沒有看到一個破奴軍將領,連一直在張平安身邊的參謀長古新都沒有出現,不得不讓楊漣更加懷疑其中暗含的陰謀。張平安萬萬沒有想到,他今天的表演會被楊漣看出破綻,在一千六百多破奴軍護衛下太子一行來到十里外十丈所在。

照例,迎接太子的宴會在帥帳召開,而在帥帳邊上一頂大清皇帝專用蒙古包成為太子臨時行宮。雖然是太子代父親徵,破奴軍帥帳內擺放的酒宴破奴軍將領只有中央叢集統領嚴誠,當然了,破奴軍參謀長古新和情報處都統領曲國政也出席了宴會。太子朱慈烺被安排在酒宴上首,張平安和楊漣分坐主席左右,其他將領按官職依次就坐。宴席上華國公張平安頻頻舉杯,熱烈歡迎太子前往遼東督師。酒宴上華國公張平安倒是沒有向太子朱慈烺勸酒,他在太子的主桌上擺放了烈酒和清茶,因為張平安本人不喜喝酒,他因此對太子也很寬容。只是宴席上太子朱慈烺過於心急,他沒等張平安說完祝酒詞就開始追問破奴軍何時發兵入關作戰。別看太子身份尊貴,破奴城宣慰使司乃是外藩,太子的追問很顯然有失體統。

今天華國公張平安好似變了一個人,他一點都沒因此責怪太子朱慈烺失態。華國公張平安派人在帥帳內掛上了一幅大明京師地圖,隨著作戰參謀展開地圖敵我態勢躍然紙上。但見地圖直隸紅色闖軍進攻箭頭逼近京城,一個黑色箭頭是破奴軍從海上派遣大軍切入直隸高陽縣,做出了斷其後路的戰法。而破奴軍主力出兵線路的黑色箭頭,指向了最近入關線路山海關。連楊漣這個不懂軍事的文官,也能判斷出華國公的戰略意圖。按照破奴軍這個作戰意圖,是要全殲進攻京城的百萬流寇大軍。如此振奮人心的方略頓時令朱慈烺心花怒放,他對著張平安連連拱手致謝道:“華國公胸懷韜略,孤甚感欣慰。孤只是想問一下國公,何時能提兵入關?”

聽到朱慈烺問話,張平安從酒桌後站起身恭敬地回道:“回太子問,臣下深知京師戰事吃緊,特從前線調雄鷹營、利刃營、白狼營三支主力戰兵營脫身遼東前往寧遠聚集。此次作戰由臣親率主力入關,破奴軍入關戰兵在三十萬人以上,徵調輔兵民夫三十萬配合作戰。太子您是知道的,破奴軍入關勤王需要大明兵部勘合,不知太子可帶齊調兵文書?”

太子朱慈烺如何知曉這些公文細節,他用求助的眼神轉頭看著右下首的楊漣。楊漣早就等張平安開口,他起身對張平安一拱手,代太子回道:“華國公勿為這些公文擔心,皇上在太子出京前明發聖旨,太子可行一切調兵大權。職下也想問一下國公,京城被流寇圍困,可否告知破奴軍具體入關時間?”

張平安最怕楊漣多嘴,就是因為楊漣雖然不知兵事卻遠比太子朱慈烺老辣,他一眼就發覺問題的關鍵所在。好在張平安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他從懷裡拿出一份文書慢慢走到太子主桌前雙手遞了上去,隨後向楊漣笑道:“呵呵!楊執政是知曉我破奴軍打仗的手段,我軍出征歷來是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楊執政你是知道的,此次遼東戰役我破奴軍準備了數年時間,儲備的各式炮彈更是達到了十六萬枚以上,至於說火銃用的一體彈藥可以說無以計數。可結果呢,遼東戰役剛剛打到瀋陽炮彈就只剩下四成,打完瀋陽幾乎見了底。副帥陳錚在九連城圍困建奴主力,用得可都是水師炮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到這兒,有意停頓了一下對著楊漣繼續說道:“楊執政來我破奴城宣慰使司時日不短了,應該清楚破奴軍之所以能多次以少勝多戰勝強敵,就是因為將士們手中武器遠強於敵人。我多次說過,破奴軍打仗不是沒有弱點,這火銃專用彈藥就是破奴軍最大軟肋。現如今我破奴軍作戰很少使用長矛、戰刀,要是將士們上戰場前沒有了彈藥,這火銃比燒火棍還要不堪。大明流寇猖獗,本國公多次上奏本提出,剿賊需安民,武力圍剿要與安民相輔相成。唉,可惜朝廷有奸臣,對本國公剿賊方略置之不理。算了,國事糜爛至此也不是追究誰是奸臣誰是忠良,還是說說當前戰事吧。前些時日本國公就下令盧建鬥抓緊儲存彈藥,並將這些彈藥運至寧遠,盧象升承諾在一個月內備齊兩個戰兵營所有彈藥。”

張平安的話語頓時令楊漣無言以對,楊漣可以懷疑張平安所說的每一句話,他卻從不懷疑盧象升對大明的忠誠。有了盧象升的書信為證,楊漣一時半會兒無法反駁張平安的出兵安排。這是因為連盧象升親自監督彈藥作坊,僅能滿足兩支戰兵營所需,數十萬破奴軍要入關作戰,其彈藥消耗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楊漣內心還是有些不甘心,他向張平安建言道:“華國公所言老夫甚為寬慰,可大明京城危在旦夕,隨著牟成棄官而逃,現今京城官軍人心惶惶,國公能否派一支戰兵營幫助大明朝廷守衛京城?”

“楊執政何出此言?皇上和朝廷兵部可有公文要求我破奴軍入關守衛京城?大明京城西面有張家莊護衛在,闖軍前鋒即便是到了南面永定門,他們敢來西面襲擾?這些年來,大明兩大外敵建奴和蒙古都由我破奴軍負責剿滅,我破奴城宣慰使司全是自籌作戰糧餉,大明朝廷除了表彰外可曾撥付過一次糧餉?哼,別的不說,哪次大明朝廷痛快地兌現過軍功獎勵?先帝神宗皇帝有遺旨,殺努爾哈赤賞白銀萬兩,將建奴封地賞賜於有大功者。早前,原閣老孫稚繩(孫承宗)寫了一紙公文,說是將建州作為我的封地。明旨都下了,禮部和吏部老爺們索要的冰敬、碳敬我每年給的都不少於萬兩白銀,結果還是換不來正式確認公文。怎麼著,吳三桂手握數萬精兵,開拔銀子還是我華國公府出的。你身為破奴城宣慰使司法務執政,不幫本國公說一句話,卻胳膊肘往外拐,真當本國公是個老實人好欺負不成?”張平安一席話瞬間把宴席良好氣氛打入冰窟,帥帳內陷入尷尬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