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草原黑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遠征之路(十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遠征之路(十一)

中華軍炮營火炮雖然摧毀了奧斯曼數里長的連營,受射程限制奧斯曼主力依舊未遭到重大損失。只是奧斯曼大軍中可以快速出擊的二百多門火炮被毀,為其反擊增加了不少難度。中華軍付瑞閣部為控制登陸場,在方圓五里的狹小地帶構建了一個扇形防禦陣地。渡海而來的二百多工兵營工兵們,開始在陣地南北兩側挖掘矗立高大木樁。工兵們還從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拖來麻繩,他們十幾個人費力地把拖拽引來一條更粗的*繩。更有數個工兵裝配一丈寬的大絞盤,他們將粗麻繩固定在絞盤上,十幾人一起發力將手臂粗的鐵鏈拽過海峽。

由於中華軍選擇的渡海地帶靠近馬爾馬拉海,沒有水師戰船掩護作戰,中華軍登陸大軍只能選擇笨辦法用鐵鏈封鎖海峽。中華軍採取這種方法封鎖海峽也屬於無奈之舉,要是奧斯曼船隊大海船衝撞中華軍渡海小船,生存能力本就低下的渡海小船很有可能被敵方帆船撞沉。別看中華軍炮營火炮犀利,但打擊海上移動目標連楊妹妹這個玩火炮高手都沒把握。為保障中華軍付瑞閣部能守住登陸場,中華軍參謀部為付瑞閣部所有戰兵配備了火槍和手槍,隨著該部二萬主力陸續抵達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這場規模空前的登陸戰中華軍暫時佔據了上風。

奧斯曼大軍初期反擊並不得力,數千戰兵零零散散衝擊付瑞閣部陣地除了留下一地死傷外,並未對中華軍陣地構成實質威脅。不久,中華軍甲等戰兵營銀狼營六千戰兵開始渡海,由於工兵營架勢了鐵鏈,銀狼營戰兵雖然不習慣划船至少可以藉助鐵鏈穩定船身。很顯然,銀狼營在渡海時划船動作要生疏許多,特別是許多戰兵不會游泳使得該部渡海速度極為緩慢。一直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觀戰的皇帝張平安,也對銀狼營進軍緩慢很是不滿。不過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中華軍數個甲等戰兵營都不習水戰,銀狼營如此,皇帝身邊近衛營也好不哪兒去。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工兵營在兩道鐵索間又增加了兩條粗*繩後才得以緩解,戰兵們乘坐寬大的木排才使得他們稍微能克服內心對大海的恐懼。觀戰的皇帝張平安看到銀狼營前鋒渡海,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零星火槍聲預示著戰事並不激烈,於是派人叫來炮營都統領楊妹妹和銀狼營都統領黃志。楊妹妹的指揮陣位離皇帝不遠,他第一個趕到。一見到楊妹妹皇帝張平安就開門見山問道:“妹子,今日朕觀敵陣平靜得有些異常,估計奧斯曼人正憋著壞呢。你上奏的炮戰方略朕覺得雖然不錯,還是要防備戰場上可能出現的意外。”

“皇上您就放心好了,炮營在南北兩個預設炮陣早就試射過多次,只要敵人無法切斷鐵索炮營可保渡海大軍不會受到奧斯曼人海船威脅。”儘管楊妹妹嘴上說得斬釘截鐵,語氣中還是留有幾分餘地。

“咦?朕一直覺得你楊妹妹是我中華軍老兄弟裡的老實人,沒想到呀,你現如今說話也學會了偷奸耍滑!呵呵呵!行了,該幹嘛幹嘛去,朕就是想囑咐你把眼睛瞪大一點別人奧斯曼人鑽了空子。”

趕走了楊妹妹,皇帝張平安與參謀長古新坐回到沙盤前,他們在等待黃志的過程中還需敲定一些具體細節問題。畢竟這場戰役中華軍只能做到知己而不知彼,在謀略上已是勝負各半,萬一這場出現沒有預料到的意外,中華軍戰神張平安也無十足把握擊敢斷言輕易敗對手。好在中華軍戰前為渡海作戰進行了細緻備戰,中華軍進攻主力親兵營還沒有渡海,這一切未知因素還有待戰時臨機應變。不久,正在沙灘上指揮渡海的都統領在接到皇帝軍令後匆匆趕來,戰事緊張皇帝張平安也沒有寒暄直接點出了銀狼營備戰不足。

“黃老哥你部今日表現不佳,戰後可得好好管教一下你的狼崽子們,朕這把年紀都不怕水他們還怕個逑!現在就不說這事了,你渡海後接管戰場指揮,切記不要輕易出擊。銀狼營只需將登陸場擴大,選定有利地形進行防禦,後續戰事待兵力充足時再行決戰。朕已經知會輜重營統領陳輝漣,讓銀狼營作戰輜重不會斷絕。同時,朕還讓工兵營統領張德國加派人手渡海,便於你和付瑞閣修築工事。具體細節由古新交代,朕對你們沒有多的要求,不管遇到何種困難一定要堅持到最後。謹記!謹記!”

皇帝張平安的語氣依舊平緩,但最後一句話就不像出自他的口。這些年中華軍打仗打得順風順水,皇帝張平安基本上很少出現今天這樣嚴肅的語態。好在都統領黃志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主兒,性格沉穩的他點點頭沒有說話。皇帝張平安交代完黃偉戰爭中注意事項後,還是把目光繼續留在渡海的大軍身上,而參謀長古新則與都統領黃志交代細節。其實參謀部對於下一步戰事的謀劃並未做大的修改,只是強調穩固防線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銀狼營戰兵們雖然怕水,好歹是有驚無險地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當中華軍甲等戰兵營銀狼營渡海之後,奧斯曼大軍的反擊還是那麼有氣無力,奧斯曼大軍這一違反戰場常規的做法引起了皇帝張平安的高度警惕。

奧斯曼帝國和中華帝國之間的這場大戰乃是國戰,前期奧斯曼人堅壁清野退過海峽憑堅而守,就說明奧斯曼人統帥是個極為有智慧的沙場老將。中華帝國數千年兵法就有半渡而擊的謀略,中華軍數萬主力渡海不僅僅是半渡,幾乎可以直接對抗敵人十數萬大軍。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人還沉得住氣,就說明敵人統帥圖謀不小。越想越心驚的皇帝張平安下令情報處統領張無忌前來,他需要從諜報中找尋線索。情報處一干人本就隨侍衛皇帝和參謀部左右,皇帝召見聖旨一下張無忌很快就跑入指揮陣位,並抱來一摞最近奧斯曼的諜報。皇帝張平安粗粗翻了一下這摞諜報,這些都是他看過做過批覆的諜報,按說沒有啥遺漏之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沉思半晌,張平安叫張無忌去拿一些泰西人諜報,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可用諜報。不多會兒,六個情報處參謀和機要員就抱著數摞文報陸續進入皇帝指揮陣位,看著堆得滿書桌的文報張平安也是一陣頭大。每當這時,張平安就不由地想起數十年前為他付出生命的朱茵,這個心細的女人就是在浩渺的文海中,發現了山西介休晉商的不法。每每想到這兒,張平安內心不由自主地感到心刺,他沉下心來翻閱標註黑色的諜報。這種諜報往往只有寥寥數語,記錄的都是些未經查證的諜報。眼看著皇帝張平安在戰役的關鍵時候翻看八卦般過時諜報,參謀長古新也只能嘆息,他也搞不清楚皇帝又在發啥癔症。臨近晚飯時,數千份諜報讓皇帝張平安已經看得是頭暈腦脹,他有些氣惱地將堆放在書桌上的文報橫掃於地。

很快,張平安冷靜下來,他抬手將幾個幫忙收拾散落一地的參謀趕走,自己親自蹲下身來收拾文報。張平安深知,作為一軍統帥的他,必須在戰役中保持極度冷靜才能應對未知的戰事中做出準確判斷。或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張平安沒撿幾分文報就感到蹲著難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把散亂的文報按照時間順序一張張理清。突然,一張短得不能再短的諜報引起了張平安注意。在這份文報上記錄著一個不確定的訊息,羅斯國派遣了一個商隊前往中華帝國的盟友瑞典。皇帝張平安拿著這份諜報陷入沉思,羅斯國出產的商品多為寒地皮毛,可這些商品早就被中華帝國出產的上等皮毛所淘汰。

相較而言,瑞典王國遠比羅斯國富裕,瑞典王國自從成為中華帝國盟友後,其商品主要交易九成來自於中華帝國。而中華帝國和瑞典王國之間有默契,那就是不能與羅斯國有任何交往。張平安再一看這份諜報的日期居然是八個月前,他立馬預感到這其中必有蹊蹺。按照張平安的理解,這國家之間根本就不存在友誼,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使得雙方為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既然羅斯國沒有可交易的商品,而瑞典王國又是中華帝國的盟友,這個羅斯商隊到到訪瑞典王國的目的,很自然引起了張平安的猜疑。順著這個思路,皇帝張平安開始揣測羅斯人的用意,一個不會的念頭蹦入他的腦海。

作為一個玩弄政治和揣摩人心的高手,皇帝張平安很懷疑羅斯人是在用金錢收買瑞典國的高層,或許這個人就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前幾年這個二貨王國不顧中華帝國勸解執意要與鄰國丹麥開戰,雖然仗打贏了瑞典國自身也損失慘重。皇帝張平安推測,就是這場大戰讓羅斯人看到了與瑞典人和解的希望,或許羅斯國王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用黃金收買了卡爾十一世。如若真是這樣,羅斯國王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可稱為政治高手,他用黃金穩住了他的對手,就可以放開手腳全力對付羅斯王國最大的外來威脅中華帝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