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草原黑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二章倭國攻略之對馬風雲(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二章倭國攻略之對馬風雲(七)

崇禎三年冬,由枯葉島向南航行的“尚武”號炮船主艙中,破奴城宣慰使司經歷宋美新春風滿面地盤坐在床榻上。他這次是去對馬島主持與倭國會商贖賣對馬島,張大帥給出了底線。倭國必須拿出最少三百萬銀子,要是他們不能一次拿出這麼多銀子,准許倭國先贖買下對馬島。為了補償破奴軍從南直隸運輸物資的成本,倭國暫時借用隱岐諸島給破奴軍,這個時間在一年左右。張大帥還允許宋美新做主,在倭國銀錢不足時可以用大米按大明南直隸糧價對破奴軍進行補償。

聰明的宋美新當然知道張大帥這麼做的後續手段,那就是破奴軍放棄對馬島,集中力量在隱岐諸島準備進攻下一個真正目標石銀見山銀礦。玩了這麼長時間的虛假動作,就是要在這裡開啟真正地缺口,從而彌補破奴軍對銀錢的急需。為了這個目標,張大帥幾乎是掏乾淨了自己的家底,獨自承擔對倭國的戰爭費用。其原因就是因為破奴城民事衙門認為對倭國的戰爭,破奴軍張大帥是在棄本逐末,根本就不撥付一兩銀子。

好在徵夷行營這次非常爭氣,一共抓捕到一萬三千倭國俘虜,這麼多優質奴隸即將到來引發了破奴城百姓們激烈爭奪。張大帥早前對幾個叔叔已有承諾,這批奴隸先由幾個叔叔們負責處置,王二木不遠千里跑到奴兒干都司專門迎接這批奴隸的到來。其實宋美新在破奴軍中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帥府督辦處副總管並在情報處兼任副統領,官居破奴軍二等副統領,比帥府督辦處大總管王慶和官職還高。

最近許義安從南直隸傳來一個不好的訊息,就是鄭一官的兒子鄭森在破奴軍全力應對北方戰事時突然失蹤。這是因為破奴軍把主力護衛都抽調到了京城,剩下的人又被楚留香帶走了一批,使得看守鄭一官家眷院落出現了空檔。鄭森(作者注:鄭森就是鄭成功。)失蹤這件事讓許義安頭疼不已,本來鄭森是破奴軍手中最有價值的人質,這樣一來鄭一官脫離破奴軍掌控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好在鄭一官幾個兄弟的兒子還在破奴軍手裡,鄭一官暫要想發難多少還是有一點的顧忌。

這件事讓宋美新想起了早些時日盧象升上書張大帥,說破奴軍如今樹敵過多,不應該四面招惹是非,而應該多用懷柔之策。哪知張大帥看罷,對大家說道:盧建鬥高才也,謀思深遠,連張尚德長大後的事情都預計到了。這等於告訴大家,現在就別懷柔之事了該殺就得殺,中庸平和地懷柔得等數十年後再說。宋美新自己也覺得有些奇怪他從來就不暈船,不管是坐運河小船還是像“尚武”號這種數萬石的大船,宋美新都沒有不適感。

破奴軍在對馬島離海岸十里的山腳下搭建了一處寬大的蒙古包作為會商場所,還搭建了一百多小蒙古包供給雙方會商使團休息之用。修建帳篷的差事由破奴軍水軍負責,這是徵夷行營大總管對水師的處罰。只不過破奴軍水師協統楊千圖對這個處罰毫不在意,他更得意破奴軍水師首戰倭國水師的勝利。在一個多月前,一直在朝鮮釜山等待出擊的楊千圖,在接到都統領張通出擊命令後,立刻帶上所有戰船連夜出航。

楊千圖的主船設在了“尚德”號上,這艘三萬多石的大炮船可以說是這片海域裡的霸主。上下兩層的炮位預示著戰船地強大,可就是前甲板上那門十二斤重可移動的主炮略顯多餘。“尚德”號側舷雙層炮位,都是採用三門八斤主炮在中,六門五斤分列主炮兩側地排列方式,再加上船尾的二門八斤炮,一艘主炮船就帶有近四十門火炮,這麼強大的火力比破奴軍平字炮船強上數倍。

不過楊千圖在某些方面也被張大帥斥責過,說是兒子的炮船比老子的炮船還要威風。其實張大帥也就就是這麼一說,並未要求水師對炮船進行改名,他甚至調侃,這或許預示著破奴軍一代更比一代強。只不過,楊千圖帶水師進攻倭國船隊時,主力戰船從下對馬島南面發起了進攻。而上下對馬島中間的水道,是由“平戎”和“平河”艦以及三艘快船組成的小艦隊,防備敵人從這裡插入破奴軍對馬島的側翼。

破奴軍水師協統楊千圖,帶領“尚德” 、“尚武”兩艘三萬石主力炮船,再由“平安”, “平湖”、 “平順”、 “平波”、“平山”、 “平江”等六艘炮船和十一艘快船組成了主力進攻船隊。其實對馬島離朝鮮釜山距離不過百餘里,即便是破奴軍水師繞過下對馬島也不過三百多裡水路,待破奴軍水師接近倭國船隊時已經是三日後的黎明。

率先發起進攻的是破奴軍快船,他們的速度比倭國警戒小早船快上一倍有餘,又是在一天清晨光線還是很弱,這就讓破奴軍快船接近敵船創造了機會。破奴軍快船火炮兩側船舷採用各三門五斤火炮,雖然取消了有些雞肋的三斤火炮,但威力更上了一層樓。大明、倭國還有朝鮮的戰船都是平頭船,這種平頭船的好處在於海上航行時平穩壓浪。而破奴軍戰船全部採用尖頭,破浪效率高航行速度更快。

而且破奴軍炮船的船頭是有青銅鑄造,不但強度高還堅固耐用。破奴軍快船在接近敵船時,倭國七艘小早船見勢不妙調頭划動船槳想擺脫破奴軍接近快船。倭國小早船長不過八丈,兩側伸出的船槳如同蜈蚣長腿,他們一面鳴放號炮示警,一面全力向北逃跑。經過數年航行的破奴軍水師,已經完全掌握了海上風向的把握,他們不斷調整風帆的角度,在海上採用之字型航行快速接敵。這種之字型僅憑風力航行的做法,是明初鄭和水師慣用做法。

不到一個時辰地追逐,破奴軍快船就漸漸超越倭國速度最快的小早船。破奴軍水師已經能熟練地把握火炮射擊的時機,他們把炮口瞄向倭國小早船航行的前方一至三丈,每艘快船炮長在開炮前都在算計起伏海浪對炮擊的影響。破奴軍五斤火炮在打移動敵船時,都會把敵船放進八十丈左右的距離,這樣才能比較準確地擊中敵人。隨著“轟!轟!”的炮聲響起,破奴軍與倭國水師的炮戰正式開打。率先發炮的是倭國小早船上的小炮,他們火炮打得還是很準,可惜就是射程不足,在破奴軍快船左右形成了此起彼伏地水柱。

破奴軍快船則打得很有耐心,主要還是他們珍惜寶貴的*,上次與倭國海盜的那場海戰後,缺少炮彈的破奴軍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轟!轟!轟!”這是破奴軍水師火炮發出的怒吼,他們向敵人展示了誰將是這片海域今後地霸主。破奴軍快船第一輪火炮下去,立刻打散了三艘倭國小早船,海面上十丈高黑色煙柱中夾雜著木塊、人體、鐵炮、布片等雜色水柱。破奴軍採取的機率覆蓋射擊戰法,只要有一發*擊中敵船,對手幾乎失去了生存的機會。

海面上到處散落的碎片訴說著戰爭地殘酷,可破奴軍水師是越打越興奮,當破奴軍快船消滅完最後一艘小早船後,黑麻麻地倭國戰船正向他們撲來。這下追擊的破奴軍快船調轉船頭向東,藉助西風快速擺脫與倭國戰船的接觸。破奴軍要跑,倭國三艘鐵甲船當然要追擊。可倭國鐵甲船航速極慢,漸漸地拉開了與破奴軍快船之間的距離。

跑得過快的破奴軍快船就在倭國追擊船隊前,做了個讓倭國人氣憤地動作,破奴軍快船眼見倭國追擊速度慢特意再次調轉船頭滑向倭國船隊西南。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激怒對手,二是把敵人引入破奴軍進攻船隊當中。果然,八十多艘倭國戰船向南橫切,就是想一口吞掉破奴軍快船。破奴軍快船則是邊走邊停,引誘倭國戰船脫離留守的朱印船。

破奴軍水師協統楊千圖,在接到快船傳來倭國船隊在接近的訊息後,把破奴軍船隊分成兩個部分,令船隊組成了一個雁翅陣,這種海上陣法也是明初鄭和船隊最常用的陣法。只不過楊千圖把這種陣法進行了適當演變,把鄭和船隊大寶船為陣法中心,改變成“尚德”和“尚武”艦為帶隊前鋒陣法。破奴軍崇尚進攻,楊千圖認為鄭和船隊陣法有些過於保守。破奴軍水師這種雁翅陣,可以被視為大斜面戰法的海上變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坐鎮“尚德”號指揮的協統楊千圖,在望遠鏡中看到了海上曲面後漸漸露頭的敵船桅杆,也看到了破奴軍快船劈波斬浪地身影。直到這時楊千圖才下令各船準備迎敵,各船炮手和水手開始忙碌起來。他們一面清理已經非常乾淨的炮膛,一面破開一體炮彈上的油麵封紙,然後開始裝填炮彈,為下一步炮戰做好了完全準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