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草原黑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五章奴血染旌旗之十面埋伏(十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五章奴血染旌旗之十面埋伏(十三)

就在“磨盤山”遭受破奴軍火攻之時,正白旗許多戰兵忍受不住烈火炙烤想要逃離這個火山地獄,在山上指揮的正白旗甲喇額真古裡甲在關鍵時候拿出鐵血手段,帶領十餘紅擺牙喇親隨斬殺逃兵。古裡甲深知,他們不能跑,一旦“磨盤山”這個險要山峰落入破奴軍之手,還在白羊所休整的正白旗主力也就少了撤離的時間。破奴軍副千總吳隼,先是把引路的莫仁理隱藏起來,破奴軍打仗不需要百姓幫忙。早就利用夜色暗藏在“磨盤山”山腳下的破奴軍,是在寅時三刻點燃的山火,他們就在卯時二刻向山上悄然接近。

隱藏在山火後方向上接敵的破奴軍,個個都是戰場老手,他們出發前就把火銃和手銃裝填好彈藥,非常有耐心地跟隨山火的腳步向上攀爬。破奴軍雖然採用了火攻戰法,他們也不是敢衝過火場與敵人對戰,這主要還是他們身上盔甲防護力雖然好卻特別怕火。副千總吳隼率領著二百一十五個老兵,嚴格遵循風向往上走,破奴軍經驗老道,山火分卷出的濃煙夾雜著灰燼正好可以迷糊住正白旗守軍的視線。

正白旗守將古裡甲一面斬殺逃兵,一面用眼角餘光警惕地觀察破奴軍地動向。只是十丈來高的火柱雖然照亮了夜空,滾燙的熱浪和濃煙中的灰塵令人睜不開眼。古裡甲倒是想看,在什麼都看不見地情況下他只能採取最原始的自救措施。他下令六百多戰兵趕緊用戰刀清除陣地上的枯枝敗草,並在大火接近前提前點燃陣地上的可燃物。這是草原出現大火時常用的自救方法,被燃燒過的地方不可能再次燃燒,進而可以躲避迎面大火。

正白旗手忙腳亂進行自救時,進攻的破奴軍已經離山頂不足三十丈。吳隼他們是順風,當然能看清敵人的動向,就在山火離敵陣七八丈時引起了最後的迴光返照。在北風助威下,接近山頂的大火突然拔高至十丈,這巨大的火柱硬是把“磨盤山”上的正白旗戰兵逼退十步。也就是不到二炷香的時辰,兇猛的火柱遇到無可燃物時瞬時低矮到了一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攻山的破奴軍已經離山頂不足十八丈,吳隼眼見機不可失隨即下達了開火命令。

短兵相接中比得是誰的反應快,處於順風狀態的破奴軍在這方面有著天然優勢。爆響的火銃聲拉開了決戰序幕,如此近的距離破奴軍火銃射出的鉛彈能穿透敵人身體。火銃遠距離射擊時,鉛彈打在正白旗身上三重盔甲上會在入口形成小孩拳頭大的血洞。而近距離射擊鉛彈在敵人前部只留有一個指頭大小洞,卻能在其後背出爆裂為一個大洞,破損的鉛彈還能造成後方敵人二次殺傷。六百多正白旗駐防的陣地,在破奴軍火銃齊射攻擊下一百多人倒在血水中。破奴軍裝填彈藥的速度極快,他們不看剛才射擊戰果立刻裝填彈藥。

待正白旗反應過來時,破奴軍第二次裝填已經進入尾聲。正白旗甲喇額真古裡甲不作絲毫猶豫,立刻揮刀衝向破奴軍。古裡甲深知,這麼短的距離再拿出弓箭與破奴軍對射已經沒有意思,貼身肉搏才是最能剋制破奴軍火銃威力的最佳戰法。他也發現了進攻的破奴軍人數不多,儘管正白旗戰兵死傷慘重,人數上依然佔據了上風。至於破奴軍是怎麼跑到“磨盤山”後方的問題,古裡甲已經沒有興趣去追究,殺死進攻的破奴軍他們才能保命。

帶著紅擺牙喇親隨護軍率先衝鋒的古裡甲,跑出還沒有五步頓覺心頭一緊,他突然感到自己的雙腳不聽使喚,耳邊傳來火銃炸響聲雙眼一黑什麼都看不到摔倒在地,手中的戰刀向前飛出老遠。破奴軍火銃第二輪射擊後,破奴軍老兵們第一反應就是丟棄火銃右手拔出戰刀向前衝。在衝鋒的過程中,這幫老兵熟練地用左手抽出手銃,進攻中緊盯前方對自己危險最大的敵人。破奴軍兩輪火銃射擊過後,能揮刀上陣的正白旗戰兵已經少了一半。待正白旗剩餘戰兵就要與破奴軍展開肉搏之時,破奴軍戰兵手中手銃又陸續響了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破奴軍老兵一般能在緊張戰場關鍵時候,憑藉經驗就能找到對自己威脅最大的目標。在只有幾丈遠的距離,射殺當面之敵沒有一個落空。手銃只能擊發一次,誰也沒有再次裝填的時間,打空手銃的破奴軍嘴裡下意識地吼了聲:“護!”意思是以他為中心結陣。沒成想吳隼帶領的這隊人馬全是老兵,他們都是從各戰兵營優選出來的精銳,在本部戰兵營都習慣成為戰場中心。吳隼這次選老兵,基本都是從親衛營軍官裡選的把總和副把總,本來這幫人都是兵頭,個個都想成為結陣中心。

戰場上到處是此起彼伏要求結陣“護!”的喊聲,只有大局觀不錯的把總主動擔負起護衛責任,好在吳隼選兵時把總比副把總還多。於是,戰場上一幫副把總帶領一幫職位比他們高的軍官結陣殺敵。在戰場緊張的環境下,誰也顧不上這些細節,戰場上要是用心不專可是要出人命。當破奴軍手銃射擊完畢後,當面的正白旗戰兵人數上已經不再佔優,特別是正白旗甲喇額真古裡甲倒地後沒有起來,對殘餘戰兵的士氣影響很大。正白旗戰兵之所以還能揮刀與破奴軍對戰,就是破奴軍從不留女真人俘虜的傳統,逼迫他們奮戰至最後一刻。

正白旗戰兵佔據著高度優勢,破奴軍則是在人數上多於敵人,特別是破奴軍結陣後,其雙打一的區域性戰場更顯威力。不大的戰場到處是正白旗戰兵絕望時砍殺發出的吶喊,作為回應,破奴軍則是被到手軍功刺激得興奮吼叫:“別動這玩意是我們的,你狗日的去找別人!”。砍人還是要付出代價,許多近身搏殺的破奴軍將士們被正白旗戰兵絕望時的反噬所傷害,人一旦不要命那是相當可怕,正白旗戰兵往往用以命博命想與對戰破奴軍同歸於盡。

正白旗戰兵雖然存有死志,戰刀突刺遠沒有劈砍順手,他們劈砍對方時一般只能砍殺破奴軍戰兵的頭部和身體。破奴軍老兵人人都是戰場老手,他們從敵人出刀一瞬,就能預測到敵人戰刀劈砍走向。要是砍頭他們在與敵對拼時往往會下意識朝右偏頭躲過刀鋒,這些老兵透過無數次戰鬥都十分信賴身上盔甲的堅固,他們手中戰刀可以說是同時砍向敵人。金石相交過後就聽見讓人牙酸地金屬摩擦發出的“咔嚓”聲,雖然破奴軍盔甲能抵擋鋒利的戰刀,卻不能卸掉戰刀傳來的大力,破奴軍老兵被砍斷了肩上鎖骨,而破奴軍戰刀則在正白旗戰兵身上拉出一道一尺多長的血口。

另一護衛他的把總,在沒有來得及封堵敵人戰刀的去向後,其戰刀砍向了正白旗戰兵的脖頸處。戰場上沒有大戰八百回合一說,一個回合不能置敵於死地那麼就該你死,對於這個戰場鐵律破奴軍老兵的理解是相當深刻。吳隼部與正白旗駐防“磨盤山”的敵人肉搏激烈之時,在東面山腳聽到動靜的親衛營主力先鋒一千餘騎快速透過險地衝向“磨盤山”東面。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吳隼採用火攻之策破奴軍親衛營看在眼裡,敵人正白旗也不是瞎子。協統張佑赫一直在戰場不遠,當大火燃燒之時他就判斷出吳隼的戰法。

“磨盤山”山道過於狹窄,張佑赫不敢一次把主力全部投入進去,他必須得確保親衛營主力的安全後再做最後決策。在吳隼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時,張佑赫安排的三個千人騎兵哨依次透過“磨盤山”,並控制住磨盤山附近的高地。早前正白旗控制“磨盤山”佔據了地利,這次破奴軍不會再給敵人機會。果不其然,從白羊所方向上衝來一支打著火把的正白旗援軍,他們在看到“磨盤山”的大火後趕來支援。

春日的陽光雖然來的晚,東邊還是出現一縷隱約光亮。由於“磨盤山”戰況未明,破奴軍三個衝過險地的千人哨不敢把敵人放得過近,打阻擊就成為帶兵將領的必然選擇。親衛營協統張佑赫也帶著五千騎兵透過了“磨盤山”山道,他聽到了不遠處傳來斷續的火銃聲。張佑赫趕忙爬向一處高山向東眺望,清晨的陽光讓他看清了戰場形勢。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張佑赫心裡頓時後悔地要命。他透過望遠鏡已經能看到白羊所冒起的火光,這就說明正白旗在“磨盤山”失守後想要逃跑。

張佑赫轉身回眼向西面的“磨盤山”望去,沒有太大聲響的山峰上迎戰陽光高高飄揚著親衛營狐狼頭戰旗,這也預示著副千總吳隼帶領的二百多老兵已經佔據了這個戰場要點。已然沒有後顧之憂的張佑赫,下達命令親衛營全線追擊正白旗建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