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三國系統之江山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9章 勸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9章 勸誡

"看著糜竺送完劉備回來坐在堂前喝茶,洗漱完畢的糜芳也坐了過來疑惑的問道。

糜竺笑了笑,說到“二弟,你真以為我喝大了嗎?”

看著糜竺平淡的態度,和淡定的眼神,糜芳頓時驚訝起來,疑惑的說到“難道大哥你沒喝醉?”

糜竺笑了笑說到“二弟,你說我糜家在徐州如何?”

不知道糜竺為什麼這麼問,但是糜芳還是說到“我糜家乃是徐州首富,僕役過萬,雖然沒有地位,但是生活也逍遙自在”。

“你說的沒錯,雖然我們過的日子逍遙自在,卻是被世人嘲笑,沒有任何地位,你知道我最崇拜的人是誰嗎?”糜竺問道。

“呂不韋”。

“呂不韋?”,糜芳疑惑的問道。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積累起千金的家產,那個時候他的資產名聲在商賈界不亞於我們糜家在徐州的名聲。

“我聽過這個人,做生意很有一套”糜芳回應道。

糜竺笑了笑說到“當時秦國悼太子死在魏國,運回國葬在芷陽。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被立為太子,而當時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為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沒有兒子,所以地位不穩,而當時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異人,異人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當時秦趙世仇,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而由於秦國內政局動盪,所以派異人當人質到趙國,但是由於兩國世仇,趙國並不禮遇異人,所以他平日裡乘的車馬和日常的零花都不富足,生活困窘。

而當時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異人後大喜,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所以他立即回國見他父親。

呂不韋於是歸家與父親說:“農民種田可獲利幾倍呢?”父親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做商人販賣珠玉,又獲利幾倍呢?”父親說:“百倍。”

呂不韋再問:“如果是進入朝堂立一個國家的君主,可獲利幾倍呢?”他父親愣了一下說到:“無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到父親的回答,呂不韋笑著說:“由於經常動亂,努力耕田勞作,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做商人也避免不了被搶劫,欺壓還時常被人看不起,所以若是擁君建國則可澤被後世。我要去做這筆買賣。”

他父親點了點,說到“朝堂之上的兇險不比行軍打仗少,你如果決定了,以你的資質必然可以獲利無數,但是我要送你八個字‘至剛易折,上善若水’,得到了就需要滿足!”

得到父親的同意,呂不韋就開始行動,透過種種的困難,終於把異人母子營救出來,最終因輔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稱為仲父,任秦國相國,一時權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而且為了給自己留名,他讓府中食客編著了一本《呂氏春秋》,這本書形式統一但內容多樣,從而開創了雜家體例,不論他最終的結局如何,那是人性使然,但是他從一個商賈走到權傾朝野的大臣,名流千古,值得我去崇拜追求”。

糜芳的眼睛瞪的大大的,他一直不知道一直笑嘻嘻的大哥竟然有如此追求。

“大哥既然有如此志向,小弟只能全力支持!”糜芳堅定的說到,隨後彷彿恍然大悟道“原來大哥你剛才是裝醉嗎?”

糜竺這才白了他一眼,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那是自然,我們雖然支援劉備,但是也不能太貼著臉上去!總得有個臺階,否則容易把我們糜家看清。徐州乃三戰之地,以陶謙的能力早晚被滅,根本守不住徐州,而縱觀天下諸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為了我糜家的大業,只能把寶壓在劉備身上!今天的禮物沒有白送,劉備答應了婚事,從此以後我們和他已經緊密結合在一起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可是今天我們邀請赴宴的人可是不少啊,除了主薄之外還有一些各個職位的官吏,人多嘴雜,萬一這件事傳到陶謙的的耳朵裡,如何是好?畢竟現在的徐州還是在陶謙的手裡”。

糜芳一邊喝茶,一邊擔憂的看著糜竺。

糜竺嗤笑一聲:“我糜家奴僕過萬,自己的武裝不下於四千人,各個配備精良,何況徐州城裡許多家族和我們糜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算陶謙腦子壞了,恐怕現在也只能調動一小部分士兵,而且劉備必然會保護我們,所以陶謙不足為慮,更何況他自身也有投靠劉備的意思,劉備文有臥龍武有關羽、張飛,此二人皆是萬夫不當之勇,我們可以說是穩贏的局”。

其實陶謙得到這個訊息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快,宴會沒結束,他就已經知道了,雖然臉色就和陰雨前的烏雲密佈一樣,但是還是沒有大腦發熱,下令去攻打糜家。

陶謙來回踱步想了半天,最終派人去帶句話給糜竺,“前程似錦”。

第二天一大早,糜竺不顧糜芳的反對,獨自一人去見陶謙。

在陶謙的書房裡,只有他們兩個人,陶謙鐵著個臉一言不發,糜竺還是受不了這個氣氛。

最終糜竺咳嗽一聲道:“昨天的事情明公想必已經知道,劉備曾經對吾做過保證,一定會保佑我糜家和明公一家的安全。這不正是明公想要的嗎!而且我也是按照明公的指示去做的,不知道明公因何生氣”。

過了半響,陶謙無奈的嘆了口氣說到道:“子仲啊,你是個老實人,眼光獨到,其他的不用說,若是我繼續擔任徐州牧恐怕會為我的家族帶來禍患,我不在乎州牧的位置,只是怕他食言而非,畢竟我老了,我的兒子、孫子還要活嘛!二者我也曾經主動讓給劉備,但是他並沒有接受”。

糜竺搖頭感慨道:“明公放心,劉備以仁德立本,自然不會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否則他就在天下無立足之地。第二正因為劉備以仁德立本,還請明公效仿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臥龍,同樣三讓徐州,越早越好。”

陶謙聽完,雖然有心,但是這話太明顯了,面子上掛不住,青一塊,白一塊的。

“在下和明公合作多年,肺腑之言已經說完,還請明公自己決斷!”

說完糜竺拱手施禮,一副我已經盡力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