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零三章汗青不死,黃巾不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零三章汗青不死,黃巾不滅

毫無疑問,劉宏最恨的人,除了張角就是李汗青了。

張角掀起了黃巾之亂,亂了他的江山社稷;而半路殺出來的李汗青則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原本形勢大好的剿賊局面,讓他和朝廷威嚴掃地。

如今,張角已經被他剖棺鞭屍、挫骨揚灰,可是,李汗青卻讓他束手無策,甚至讓他感到了恐懼。

他也恨不得將李汗青千刀萬剮、挫骨揚灰,可是,朱儁敗了、董卓敗了、張溫敗了、皇甫嵩也敗了,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十餘萬大軍仍然一敗塗地。

此刻聽得眾大臣提起李汗青,他心底不禁湧起了一絲無力感,就連聲音裡也多了幾分疲憊之意,“眼下,集結到南陽的十餘萬兵馬已經損失過半,而青州、幷州又生了亂子……朝廷兵力匱乏,如何應付得過來?”

聞言,殿中頓時一寂,旋即便有一位大臣出班出班相奏,“陛下,臣以為:李汗青才是禍根,因而,朝廷當剿撫並用,遣使招撫張寶、管亥,集中兵力圍剿李汗青部!”

此言一出,連忙便有大臣就附和了起來,“太尉所言甚是……”

劉宏卻有些無奈地打斷了他們,“圍剿李汗青部?如何圍剿?皇甫嵩麾下十萬精銳尚且吃了敗仗,就憑眼下那幾萬殘兵敗將又能有幾分勝算?”

殿中眾臣盡皆神色一滯,無言以對了。

是啊,李汗青那廝悍勇蓋世,前番集結十餘萬兵馬尚且奈何不了那廝,眼下兵馬匱乏,又能有幾分勝算?

沉默良久,一員身披金甲銀盔的將領猶豫著開了口,“陛下,羌人彪悍善戰,可以一用!”

一員大臣頓時雙眸一亮,連忙附和,“大將軍此計甚妙啊!如此一來,既可以借羌人之力剿賊,又可借李汗青之力消耗羌人之實力,真可謂一石二鳥啊!”

隨即便有不少文武附和起來,“對對……此計甚妙啊!”

卻也有大臣慌忙反駁,“此計不妥!羌人桀驁難馴,時降時叛,只怕不肯為朝廷效死力!而且,旨意一下,羌人定然能識破朝廷的用意,多半會心生怨懟,再次反叛!”

聞言,正洋洋得意的何進頓時變了臉色,“司徒此言差矣!羌人確實桀驁,卻已投效朝廷十餘年,如今就是一盤散沙,便是他們識破了朝廷的意圖又能如何?”

聽何進這麼一說,連忙又有人義正辭嚴地附和起來,“羌人既已投效朝廷,便是我大漢的子民,為朝廷效命便是他們的本份,豈由得他們偷奸耍滑?”

羌人確實桀驁,時降時叛,斷斷續續與漢廷鬥爭了一百多年,但是,到了桓帝時,涼州三明橫空出世,殺死西羌數萬精銳,餘者也被朝廷嚴加管控,如今確實群龍無首好似一盤散沙。

但依舊有大臣繼續反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聽得殿中群臣炒作一團,劉宏只覺腦子嗡嗡作響,連忙大袖一抬,沉聲打斷了殿中的爭論,“就依大將軍所言,立刻遣使去往涼州!”

他何嘗不知道羌人桀驁,可是,自光武帝裁軍以來,朝廷的常備兵力大幅縮減,每逢戰事都是臨時募兵,臨時募集的兵丁確實難堪大任,而羌人雖然桀驁,說不定真能剿賊呢!

說罷,也不待眾臣反應,他連忙又補了一句,“傳詔三河及司州各郡守:儘快募集兵勇……”

臨時朝會足足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散去,散朝後自有一隊隊緹騎帶著劉宏的旨意匆匆地駛出了雒陽城。

回到西苑的劉宏只覺渾身輕快:不就是一個李汗青嗎?張角都被朕挫骨揚灰了,何況區區一個李汗青?

劉宏心情大好,就準備大擺酒宴了,“傳膳,起樂……”

只是,他話音未落,便有一個太監匆匆而來,雙手捧著一個火漆竹筒,神色惶恐,“陛下……冀州急報!”

劉宏頓時笑容一僵,侍立在側的張讓也是神色驟變,匆匆上前接過那火漆竹筒就要呈上。

眼見張讓將火漆竹筒呈到了面前,劉宏這才強自一振精神,無力地擺了擺手。

張讓會意,連忙開啟竹筒取出信看了起來,一開之下頓時臉色煞白,聲音發顫,“陛下……冀州蛾賊死灰復燃,席捲常山、趙國、中山、河內……所過之處百姓響應,賊眾聚集達數十萬……”

張讓尚未說完,劉宏已然臉色煞白、搖搖欲墜了,“怎會如此?怎會如此……難道是天要亡我大漢嗎?”

但噩耗遠不止於此。

傍晚時分,又有一封急報自幷州傳來:郭太、楊奉等人在西河白波谷起事,所過之處百姓群起響應,已糾集十餘萬之眾……

第三天午後,西去的使者剛到西安便匆匆而返,又帶回了一個噩耗:湟中羌人北宮玉伯聯合西平豪強楊宋等人反了!

噩耗接踵而至,讓剛恢復了一些信心的劉宏再次墜入深淵。

北海、雁門、西河、常山、趙郡、中山及河內、西平……遍地暴民,遍地都是暴民!

這天下何時能平?

怎會如此?

怎會如此!

張角明明已經死了!

李汗青……對!還有個李汗青!

李汗青不死,黃巾難平啊!

一時間,天下義軍蜂起,大漢江山危如壘卵。

與此同時,李汗青已經帶著八百鐵騎西渡穎水進軍到了汝陰城外。

汝陰城東郊,李汗青駐馬城郊,遙望著城門緊閉的汝陰城,突然卻覺得有些意興闌珊了。

自從進了汝南郡,他發現沿途鄉野裡的大家世族大多都已逃散一空,即便有留下來的也是那些在鄉里口碑極好的,讓他竟有些無處下手了。

一旁的王順似乎看出了他興致不高,稍一猶豫突然勸了一句,“大帥,要不……乾脆直接攻城吧?”

自鄉野裡逃散的大家世族大多都逃進了附近的城池裡,只要打下了汝陰城,自然能撈到大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李汗青稍一沉吟,卻搖了搖頭,“走吧!回南陽……”

他突然有些想家了:離開南陽這麼久,也不知道南陽近況如何了。

王順和周圍的將士不禁都是一愣,顏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敢情跑了這麼大一圈,啥都沒撈著?”

確實,在豫州轉了一大圈,雖然懲治了不少多行不義的大家世族搜刮了不少錢糧,也有不少受了恩惠的貧苦百姓前來投效,但李汗青既沒有帶走錢糧,也沒有收留前來投效的百姓,來時是八百輕騎,到了此時還是只有八百輕騎。

也難怪顏良會有法了。

他的嘟囔聲不小,李汗青自然也聽到了,突然回頭笑眯眯地望向了他,“你想撈些什麼?”

迎著李汗青那笑眯眯的眼神,顏良卻忍不住神色一緊,不敢吱聲了。

雖然李汗青平日裡待他們都極為和善,但跟了李汗青這麼久,他也清楚眼前這個看似和善的少年發怒時有多恐怖。

而自己剛剛那話明顯惹他不快了!

見狀,李汗青神色一緩,爽朗而笑,“不要總想著撈到了什麼嘛,那樣與流寇何異?要做大事,眼界就得寬一些!我們此行確實沒有增添一人一騎,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都沒有撈到!”

說著,他回過頭去催馬便走,聲音篤定,“這一大圈轉下來,我們讓沿途的漢軍望風披靡,這已經足以讓漢廷威風掃地了!本帥相信:不日定然就會有豪傑聞風而起,與我南陽黃巾軍共抗漢廷,這收穫還不大?”

顏良暗自松了口氣,連忙和王順等將士策馬相隨,“末將受教了!”

這一刻,他突然覺得,比起這個少年大帥,他顏良的格局確實小了。

李汗青擺了擺手,聲音一揚,“王順,去告訴兄弟們:回南陽了!”

就這樣,李汗青過了汝陰之後突然加快了不步伐,帶著八百鐵騎一路向西,直奔南陽而去。

相對李汗青一行而言,已經在雁門郡東站穩腳跟的張寶等人這幾天就要春風得意得多了。

冀州黃巾軍復起,聲勢浩大;郭太、楊奉在河西也鬧得轟轟烈烈,更重要的是,不論郭太、楊奉還是冀州的張牛角、褚燕、於毒、白繞、陶升等各路黃巾軍首領都遣使來覲見了張寶,也就是說,這些義軍首領都願奉地公將軍為共主!

張寶的舊部自然歡欣鼓舞,熱情周到地接待了各路使節,然後將他們帶到了五臺山深處的一座小山村裡去見了張寶。

但是,面對各路使節的恭維,張寶卻表現得有些遲疑。

山中小村的條件十分簡陋,待到酒宴散去,張寶吩咐人將各路使節帶去了村中安頓,又打發了帳下眾將,但自己卻獨坐在帳中皺眉沉思起來,神色凝重。

不多時,嚴振便去而復返,輕手輕腳地走進了帳中,徑直走到帥案前,猶豫著問了一句,“將軍,剛剛各路使節……”

張寶這才回過神來,輕輕地打斷了他,“嚴政,你覺得我比之李汗青如何?”

嚴政稍一猶豫,一咬牙,“將軍乃大賢良師胞弟,自當為天下義軍之共主!”

在宴席上,他就已經猜到了張寶的心思,這才會去而復返。

他也不能否認李汗青比張寶強的事實,可是,黃巾軍是大賢良師的黃巾軍,如今大賢良師仙逝了,黃巾軍自然該以地公將軍為主。

張寶卻是一聲輕嘆,“汗青不死,黃巾不滅……我不如他多矣!”

嘆罷,他強自一振精神,“即刻傳令在外各部:迅速放棄所佔城邑,退回山中!”

嚴政頓時雙眸一亮,“將軍高明!如此一來,漢廷定然會先對付李汗青……”

張寶卻是神色肅然地打斷了他,“嚴政,你覺得西河和冀州各路義軍如何?”

嚴政微微一怔,猶豫著答了一句,“郭太、楊奉聚眾十餘萬,聲勢浩大,冀州各部更是多達數十萬……末將以為,眼下的形勢一片大好,假以時日,我軍定然能推翻漢廷,共致太平!”

張寶卻嘆了一口氣,“當初起事時,我軍遍及八州,麾下何止百萬,那時候,我也以為……”

說著,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沒有再往下說,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嚴政怔了怔,“將軍不看好郭太……”

張角輕輕地打斷了他,“冀州之敗猶在昨日,不可不慎啊!”

黃巾軍是個什麼情況,他自然清楚。

那郭太、楊奉雖然號稱部眾十餘萬,但其中裹挾了多少老弱婦孺?

張牛角、褚燕、於毒等部的情況定然也是如此!

就憑這樣的隊伍真能推翻漢廷?

還是李汗青的游擊戰更穩妥一些啊!

嚴政悶悶地出了大帳,走出十餘步後喃喃地唸叨起來,“汗青不死,黃巾不滅……汗青不死,黃巾不滅……”

念著念著,他一聲冷笑,“將軍倒是抬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