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一章幷州來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二一章幷州來人

李汗青組建訓導部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軍中推廣文化教育,提高將士們的文化素養。

這一舉措實施至今,總體上還是很有成效的,但多少都有那麼些沒有學習天賦的傢伙,如何也學不進去,就比如此刻站在李汗青面前的仁字營校尉典韋。

這廝見李汗青將一本《算學基礎》遞向自己,慌忙伸出雙手緊把書捧在了手中,那動作卻好似捧著顆已經點燃的手雷,一張大臉漲得通紅,“大帥……俺不識字,讀不來兵書!”

李汗青一愣,不禁暗自搖頭:敢情這廝連封面上“算學基礎”四個大字都不認得啊!

一旁新任西山軍政學校訓導官的鍾迪頓時老臉一黑,“典圍,督軍司一直在軍中推行文化教育,你加入我軍之後已經半年多沒有戰事了,怎地連‘算學基礎’四個字都還沒學會?”

被鍾迪這麼一訓,典韋一張大臉已經漲得發紫,手足無措,訥訥無語。

見狀,鍾迪頗為無奈,“此乃大帥親自編寫的《算學基礎》,將是你們進入西山軍政學校之後的第一門課,萬萬不可鬆懈!”

聞言,平字營司徒鄧曼連忙抱拳一禮,神色肅然,“訓導,為何不先研習兵法,卻要先學習算學?”

他本是雉西上溪村大戶子弟,倒也讀過詩書,學過算術,只是想不通,為何進了西山軍政學校不先研習兵書,卻要先學習算學……不會是搞錯了吧?

“問得好!”

鍾迪一聲大讚,“鄧曼,你可曾讀過《淮陰侯列傳》?”

鄧曼神色一動,朗聲而誦,“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公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誦罷,他連忙又衝鍾迪抱拳一禮,“多謝訓導教誨!”

其餘學員,有面露恍然之色的,也有皺眉思索的,也有滿臉茫然之色的,典韋就屬於最後一類,只得連忙扭頭望向了站在一旁的鄧曼,“鄧兄,到底啥意思啊?”

鄧曼便笑著為他翻譯了起來,“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漢高祖曾經與淮陰侯點評麾下將領的能力,發現諸將能帶的兵多寡不同,便問淮陰侯:‘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啊?’淮陰侯說:‘陛下只能帶十萬兵。’漢高祖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淮陰侯說:‘臣帶兵,多多益善……”

只是,不待他解釋完,典韋便是濃眉一皺,“俺明白了,也就是說算學不好的人帶不了太多的兵,帶得太多了可能數都數不過來……”

他這個說法確實沒錯,淮陰侯韓信之所以敢自誇“臣帶兵,多多益善”,就在於他有一套獨特的點兵之法——鬼谷算,又稱隔牆算或剪管術。

連典韋都想明白了,其他人自然也都想明白了。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明白,只是如今的黃巾軍總兵力也就兩三萬,他們之中軍職最高的也不過是校尉、司徒,麾下只有一個營,最多也就三千兵馬,所以,他們還未想過以自己的能力到底可以帶多少兵馬!

而李汗青創辦這所西山軍政學校,為的就是將他們培養成能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需要他們有獨自統率十萬乃至數十萬大軍的能力!

透過這個插曲,所有學員都察覺到了李汗青對自己寄予著怎樣的厚望,一時間,盡皆振奮不已。

李汗青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心下也很欣慰:單論學識,面前這些學員確實比不上那些大儒名士,甚至還有典韋這種目不識丁的,可是,他們能從戰場上活下來並建立功勳,確實都是有靈性的好苗子啊!

一念及此,李汗青不禁又多了幾分信心,目光炯炯地一掃肅立於祭臺下的一眾學員,“我軍以武起事,以武成事,將來還會以武立國,所以,不論到了何時,武都不可廢!”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了右側那些身著文官袍服的學員身上,神色肅然,“你們雖然已經脫離行伍,但本帥希望一旦黃巾大業需要你們重新披上戰袍時,你們依舊能指揮若定,不負本帥所望!”

說著,他又一扭頭,望向了左側那些身著甲冑的學員,“你們雖然身在行伍,但本帥希望一旦黃巾大業需要你們脫下戰袍去安竟治民時,你們也能手到擒來!”

說到最後,他聲音一沉,“本帥創辦西山軍政學校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一批文武兼備的棟梁之才……所以,西山軍政學校只有一個班,不分文武!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本帥會給你們講授算學、軍事素養、博弈學及實戰戰例,鍾訓導會給你們講授軍紀軍規、政略政務及文化課,當然,本帥也會不定時邀請名師大儒或各部部長以及精通軍略之人前來授課……雖然學制只有三個月,但學習任務會十分繁重,三個月以後,本帥會親自對你們進行考核,不合格者,降職一等!”

此言一出,眾學員頓時神色一凜,尤其是那些文化素質本就不高的學員更是暗暗叫苦。

李汗青卻不給他們打退堂鼓的機會,“好了,現在是未時一刻,散會後,鍾訓導會給你們安排宿舍,分到宿舍之後立刻整頓內務,本帥會在兩個時辰後過去察看,不合格者,今夜便滾去西山山頂露宿……”

既是軍政學院,自然會實行軍事化管理,這三個月,李汗青可不會對他們手軟。

一眾學員哪裡還敢怠慢,轟然允諾一聲,便排成兩列,隨鍾迪去了。

前來參加公祭活動的人員也紛紛散了,只有波才和鍾繇兩人跟著李汗青朝徑直右側偏殿走去。

入殿坐定之後,波才當先開口,“大帥如此安排,怕是接下來三個月都會被軍政學堂之事牽絆,無暇分身吶!”

雖然李汗青辦的是新學,也定下了“西山軍政學校”這個名稱,但他還是習慣稱之為“學堂”。

鍾繇也出身附和,“眼下,威遠公司已經在巴郡站穩腳跟,在梓潼郡也已滲透到閬中,南下的時機已經成熟,攻略益州全境之事不宜再拖延了啊!”

當初劉焉兵敗漢中,他們本以為李汗青轉進漢中之後會乘勝南下。

但是,李汗青卻止步漢中,遲遲沒有揮師南下。

如今,軍情處的勢力已經以威遠公司為掩護滲透進了巴郡和梓潼郡,他們本以為李汗青會揮師南下了。

不成想李汗青卻又辦起了新學,還要親自在西山軍政學校授課,如此一來,南下之事怕是又得延誤了。

拖得越久,劉焉的準備就會越充分,他們怎能不憂心?

李汗青自然明白他們的擔憂,卻神色凝重地搖了搖頭,“要取益州並不難,只是時機未到!”

“時機……未到?”

兩人盡皆一愣,顯然不明白李汗青所謂的時機到底是什麼。

當初劉焉兵敗漢中,益州防備空虛不是時機?

眼下威遠公司已經滲透成功,漢中又兵精糧足……這不是時機?

李汗青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漢中不同於長社,也不同於南陽,如今的我們也不再是當初那支左衝右突難覓立足之地的草創之師了。”

說著,他的眸光慢慢地亮了起來,“眼下,我軍已經有了根基,便是這漢中!將來,我軍將以漢中為起點,攻取益州全境,然後向南拓展……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漢中一直會是我軍的根基,要想擴張,豈能不先穩定根基?”

鍾繇恍然,波才卻皺了皺眉,“眼下,漢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根基已經穩了吧?”

李汗青搖了搖頭,“眼下這漢中就像一鍋燒沸了的水,看上去固然繁華,卻算不得穩固啊!”

說著,他一望鍾繇,鍾繇連忙點頭附和,“大帥所慮甚是,我軍入主漢中之後,漢中發展迅速,但是因為發展得太快,就難免埋下了一些隱患……”

他掌管軍情處,自然比波才等人更清楚漢中這一片欣欣向榮景象下湧動的暗流。

接下來一段時間裡,鍾繇的軍情處動作頻頻,一波波潛伏進漢中的漢廷探子被逮捕,一些別有用心的外地商人被震懾,一些趁著黃巾軍飛速發展而打入黃巾軍內部的勢力被拔除,甚至還有一些腐化墮落的黃巾軍舊部被挖了出來。

當然,鍾繇和軍情處的行動都比較隱秘,而李汗青的動作都在明面上:改革內政,改革軍制……僅僅是新組建的部門就有好三個——軍部、後勤部、工程部,人事調動更是頻繁,第一批進入西山軍政學校的學員大多都得到了提拔,鄧曼更是一躍成為了軍部副部長。

與此同時,他還在組織編寫了幾套新的教材:《千字文》、《三字經》、《機械學基礎》、《工程學基礎》、《醫學基礎》……並組建了西山書局,將這些教材發行推廣。

除此之外,他還在沔陽新建了一座玻璃作坊。

斗轉星移,秋去冬來,漢中的局勢悄然間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但從表面上看,一直很平穩。

中平元年整個下半年,李汗青都窩在了西城,穩步地推進著漢中黃巾軍的改革,不急不躁。

但,與此同時,漢中以外的黃巾軍殘部和湟中羌人的隊伍卻過得十分艱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在臘月二十三小年夜,一隊衣衫襤褸的漢子走出了鄖關東北面的莽莽大山,徑直到了關前,當先一人正是曾經充當張寶的信使到過宛城的張振!

幷州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