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五四章廣漢郡,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五四章廣漢郡,平

李汗青竟然只帶了一千鐵騎過梓山,而且還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了張肅和趙韙兩路大軍!

要知道,張肅所部足有萬餘步騎,而趙韙所部也有八千步騎啊!

張肅和趙韙都不是庸將,而且手握將近兩萬步騎,面對李汗青的千餘鐵騎時竟然毫無還手之力……這怎麼可能?

聽到趙韙說起李汗青帶著千餘鐵騎在梓潼城外所向披靡的情形時,劉焉和他那幕僚的臉色都難看至極。

趙韙跪在下面,頭顱低垂,自然看不到劉焉和那幕僚的神色,只是,說到此處已經將自己所知的情況全部說完,只得又惶恐地請起了罪,“末將指揮不利,有負大人所託,萬死難恕其罪……還請大人責罰!”

一聽這話,劉焉頓時又壓不住心頭的怒火了,“嘭”地一拳砸在了面前的楠木棋盤上,震得棋盤上所剩無幾的棋子四散而飛,“責罰!責罰……事已至此,責罰你有何用?”

聞言,一旁的幕僚也開了口,神色肅然,“趙校尉,依你所述,當時你的應對之策也算適宜,此次戰敗之責倒也不全在你。而眼下梓潼只怕已經危在旦夕了,所以,當務之急必須儘快調集兵馬拱衛綿竹!”

趙韙頓時心中一鬆,“鄭先生所言甚是!”

他趙韙能混到今天自然不傻,在剛剛那一番稱述中將他當時的應變之策都如實說了,他相信自己當時的應變之策並無不妥,而且眼下綿竹守備空虛,正是用人之際,劉焉也不可能真拿自己怎麼樣?

果然,劉焉的心腹幕僚鄭度鄭先生便在一旁打起了圓場。

劉焉自然也明白鄭度的顧慮,只得壓下了心頭的怒火,但神色依舊有些陰沉,“為今之計,又該如何調集兵馬?”

為了伏擊李汗青,他把麾下的兵馬幾乎全部都抽調去了梓潼,如今這綿竹城內的守軍不過千餘人,眼看梓潼已經不保,李汗青隨時都有可能殺過來,他怎能不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聞言,趙韙微微一怔,連忙硬著頭皮直起了腰板,衝劉焉抱拳一禮,“大人,末將會儘快收攏潰兵,募集丁壯……誓死守住綿竹城!”

就眼下這形式,除了儘量收攏潰兵,再募集一些丁壯,還能從哪裡去調集兵馬?

劉焉的眼中有怒意一閃而逝,皺眉沉吟起來。

一旁的鄭度稍一沉吟,神色凝重地開了口,“大人,事已至此,已是退無可退了,不如主動放棄雒城和什邡,集中兵力於綿竹一城!然後盡驅城外之民入城,盡焚其倉廩野谷,深溝高壘……綿竹城堅,糧草充足,只需堅守三五月,李汗青久攻不下,或可退去!”

鄭度的意思很明顯:堅壁清野,巨城死守!

劉焉聞言神色一動,但旋即又輕輕地搖了搖頭,“本州牧守一方,本該拒敵以安民,怎能動民以避敵?”

說罷,他一聲長嘆,滿是苦澀滋味,“都怪本州小覷了那廝啊!”

他的算盤打得很好:只要能在梓潼城下給李汗青一記痛擊,便可讓李汗青知難而退,轉而揮師進軍蜀郡和犍為等郡,去幫他收拾益州本土的世家大族和土著蠻夷。

可是,他精心謀劃的梓潼一戰卻敗了,敗得一塌塗地,李汗青只用千餘鐵甲重騎便擊敗了他兩路伏兵!

這一敗,直讓他有些心灰意冷了。

鄭度本是他的心腹幕僚之一,自然聽出了他話語中的頹喪之意,不禁心中一驚,連忙就要安慰,“大人……”

可是,話一出口,他才發現自己竟不知該如何去安慰劉焉了!

因為,眼下的局勢已經很明顯了:蜀郡去不得,犍為去不得,其他各郡更去不得,劉焉眼下已經無路可退,若梓潼失陷……除了死守綿竹再無它法!

鄭度話已經出口,卻沒了下文,氣氛頓時就變得越發地壓抑了。

“大人……”

正在此時,先前那親隨又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一看廳中氣氛壓抑,突然想起了先前進來時的情形,連忙一禮,這才急忙稟報,“張校尉回來了,說是……那李汗青已經率部朝綿竹來了……”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抬頭瞥了劉焉一眼,慌忙又低下頭靜待劉焉決斷。

但劉焉卻呆坐在几案後,神色變幻不定,遲遲沒有開口。

見狀,鄭度只得硬著頭皮開了口,“大人……是否先讓張校尉進來?”

聞言,劉焉好似如夢方醒,神色頹喪地擺了擺手,“罷了!罷了……事已至此,繼續頑抗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

此言一出,鄭度和趙韙皆大驚,“大人……”

劉焉卻強自一振精神,沉聲打斷了兩人,“本州上任已有年餘,卻無寸功於地方,不曾惠及治下之民,如今……又豈能將他們捲入戰火之中?”

他此來益州確實是想將益州經營成他劉焉的安身立命之所,他很想做這益州之主!

可是,益州的局勢比他預料的要複雜得多,本土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土著蠻夷桀驁不馴、不服王化,更有李汗青在漢中虎視眈眈……以至於他已經上任年餘卻毫無作為!

天不遂人願啊!

事已至此,他自知已經輸了,輸得徹徹底底,再無翻盤的可能。

既然如此,他何苦要再做個將綿竹百姓拖入戰火的惡人,壞了他積攢了大半輩子的美名呢?

朝陽初升,綿竹城南三十多裡的望仙嶺下,李汗青正在集結兵馬,準備繼續向綿竹城進軍。

正如進軍梓潼時一樣,他此來綿竹也走得很慢,畢竟,此次進軍綿竹只是為了威懾劉焉,同樣不急的。

不多時,兵馬集結完畢便上了大道,又朝綿竹城迤邐而去了。

今日的行軍速度依舊很慢,直到午時初刻才前進了十五六裡地。

中軍大旗下,李汗青抬頭望了望天空,突然扭頭一望緊跟在身後的楊勇,粲然而笑,“今日的日頭有些毒啊!傳我帥令:停止前進,先找個背陰的地兒安營紮寨!”

聞言,楊勇不禁一怔,卻也只得無奈地應了,“是!”

“噠噠……噠噠……”

正在此時,一騎自前隊匆匆奔來,馬背上的中年軍士滿臉欣喜,“大帥,劉焉派使節來了,說是要迎大帥進綿竹城!”

此言一出,饒是李汗青也有些反應不過來了,“劉焉派使節來了……還說要迎本帥進綿竹城?”

周圍的將士更是好似見了鬼一般:劉焉派使節來了,還說要迎大帥進城……那廝怕是腦子壞了吧?

那騎士卻依舊滿臉喜色,“對啊!來人確實是這麼說的!”

李汗青不禁皺起了眉頭,“劉焉那廝可是漢室宗親啊!”

一旁的楊勇也皺起了眉頭,“大帥,其中定然有詐!”

聞言,周圍其他將士盡皆一臉恍然之色,紛紛附和起來,“對對對……其中定然有詐……”

只是,他們話音未落,李汗青卻是一勒馬韁,當先便朝前隊去了,“本帥去見見來人!”

他做夢也沒想到劉焉會主動投降!

可是,若劉焉真有心投降,那麼便可免去許多傷亡,他自然不能錯過的。

很快,李汗青便見到了劉焉派來的使節:當先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一襲青衫,頭頂一梁進賢冠,正是劉焉的心腹幕僚鄭度,在鄭度身後還站著一隊身披甲冑的軍士,當先兩個軍士手中都端著紅木託盤,也不知道裡面裝著什麼,上面用黃綢覆蓋著,看上去鼓鼓囊囊的……

見到李汗青過來,鄭度眸光一亮,臉上有訝然之色一閃而逝。

李汗青自然察覺到了鄭度神色之間的變化,卻不以為意,只是衝他微微一笑,“你們要見本帥?”

聞言,鄭度連忙上前一禮,神色肅然,“梓潼一敗後,州牧大人自知已無力回天,不願再將綿竹百姓捲入戰火,是以……特遣我等前來獻降!”

說罷,他衝身後一擺手,那兩個端著托盤的軍士便連忙上前幾步,躬身呈上了手中的托盤。

見狀,楊勇連忙讓人上前接過托盤,掀開了上面的黃綢,果然就見一個托盤裡裝著印綏,另一個托盤裡則裝著降表。

只是,看到這兩樣東西後,楊勇的神色便越發凝重了:劉焉那廝倒是裝得很像啊!竟然連印綏和降表都送過來了!

他始終不相信劉焉會真心投降。

鄭度似是看出了楊勇臉上的猶豫之色,卻望向了李汗青,嘴角一翹,破有些譏誚之意,“聽聞李帥勇蓋當世,膽魄過人……不會連區區一座綿竹城都不敢進吧?”

一聽這話,楊勇頓時就是一聲怒斥,“放肆!爾等……”

但李汗青卻一擺手打斷了楊勇的話,衝鄭度爽朗一笑,“劉益州心繫百姓甘願獻降,本帥深感欣慰,又怎麼能辜負了他的美意呢?”

事已至此,不管劉焉是真降還是詐降,他今日都得要去綿竹城中走一遭!

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更何況,區區一座綿竹城而已,可困不住他李汗青和親衛營著千餘重甲鐵騎!

眼見李汗青毫不猶豫地就要進城,鄭度的心情突然激動了起來:不想這李汗青竟然如此爽快地就肯入城了,若州牧大人能有破釜沉舟的決心,趁此機會奮力一搏……是不是真能趁機將李汗青格殺?

但剛到東門外,他便看到了一股濃煙自城中沖天而起,而那濃煙升起的位置好像正是州牧府……頓時,一種不詳的預感爬上了他的心頭。

劉焉死了,在州牧府自焚而死……這是身為漢室宗親的他最後的體面!

鄭度雖然滿心悲傷,卻能理解他的選擇。

李汗青雖無法理解劉焉的做法,卻也如釋重負。

廣漢,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