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五八章清查戶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五八章清查戶口

“嘿……嗬……”

夕陽下,枳縣東門裡迴盪著古老蒼勁的戰吼聲,五百多名賨人青壯擎著刀槍弓弩在校場上演繹著世代相傳的戰舞。

賨人善戰舞,恢宏大氣,強勁有力,見之者無不熱血沸騰,難以忘懷,一度還成為了漢朝宮廷樂府的重要曲目,最終演化出了《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臺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等四個篇章。

當然,宮廷舞樂中的賨人戰舞更傾向於觀賞性,而此刻這些賨人上演的戰舞更原始古樸,處處透著賨人的勇健之風和不屈的血性。

不過,聽罷那小將帶來的訊息後,李汗青已經無心欣賞這一幕了。

正如他先前所言“誰受益誰擁護”,黃巾軍入主巴郡以來實施的各項政策固然贏得了如賨人這般被欺壓者的衷心擁護,卻也觸動了巴郡本土世家大族的利益。

於是,得知漢廷十餘萬大軍已從荊州殺來,這些世家大族便蠢蠢欲動了。

只是,李汗青心底還有些疑惑:即便那些世家大族有謀反之心,也應該等到關鍵時刻再跳出來捅刀子,甚至是等到我軍露出敗跡之後再跳出來落井下石,沒必要早早地就跳了出來啊!

於是,他一望那小將,神色肅然,“鄭雙,此事關係重大,你可曾查探仔細?”

鄭雙連忙抱拳一禮,神色鄭重,“前日陸續有幾波形跡可疑的客商進了城,城門崗哨上報之後,末將不敢怠慢,立刻聯絡了軍情處的伊隊長,伊隊長便派人暗中盯住了他們,剛剛已經確認了。”

如今,巴郡各縣已經穩定,各部分工明確,民部的人負責民生政務,軍部的人負責城防和治安而軍情處的人便負責刺探監視。

聽完鄭雙的話,李汗青再無懷疑,稍一猶豫,“既然已經確定,那就收網咖!”

說著,他一聲吩咐,“楊勇,傳令鞠義,讓親衛營全力協助彭秀所部拿人!另,傳令張修:嚴密監視各縣境內世家大族的動向,若發現圖謀不軌者,軍情處可便宜行事!”

巴郡剛剛安定下來,他不想大開殺戒,但事已至此,可由不得他心慈手軟了!

夜色沉沉已是三更,枳縣縣城裡燈火闌珊,瀰漫著靜謐而祥和的氣息。

城北和瑞坊裡,蔡府大門緊閉,但後院書的房裡依舊透著昏黃的光。

枳縣蔡家本是荊州南郡豪族蔡氏之分支,只因祖上出了一任枳縣縣令便在枳縣落地生了根,經過百餘年五六代人的經營,如今已經成了枳縣首屈一指的豪門大戶,牢牢地掌控住了枳縣之吏治,枳縣之吏員過半都出自蔡氏門下,便是漢廷任命的官員到了枳縣這一畝三分地也得對蔡氏禮讓三分,否則,他就會寸步難行!

蔡氏子弟本可以在枳縣橫著走,蔡氏的家主本可以在枳縣做個逍遙的土皇帝,可是,李汗青卻帶著黃巾軍來了。

李汗青來了也就來了,蔡氏本就不在乎這枳縣姓劉還是姓李,因為他相信不管這枳縣姓劉還是姓李,都得給他蔡氏幾分薄面。

可是,李汗青的人入主枳縣之後卻搞起了大清算,竟然將他蔡氏安插在縣衙裡的子弟全部都發配去修路了,絲毫沒有顧及他蔡氏的顏面,自那時起,他就憋了一肚子的怒火!

半個月前,南郡蔡氏的家主派人給他送來了一封密信,告訴他漢廷已經在向荊州調集兵馬了,讓他做好準備。

一聽這訊息,他不禁大喜過望,開始暗中活動了起來,不僅聯絡了枳縣另外兩個豪族苟氏和羅氏,還聯絡了涪陵的曹氏和段氏,準備趁著這個機會大幹一場,爭取讓蔡氏在巴東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

前日,果然有荊州軍的細作偽裝成客商進了枳縣縣城來找他,這讓他心中大定。

這兩日,他一直在暗中謀劃著,只待時機一到便要起事,趕走這些討厭的黃巾賊。

不過,就在今天傍晚,他突然收到了一個訊息:賊首李汗青已經到了枳縣,而隨行的只有千餘鐵騎。

收到訊息之後,他的心便躁動了起來。

李汗青的勇武,他自然聽說過,能跟隨在李汗青身邊的鐵騎自然也不好招惹,可是,他蔡氏的底蘊也不是空談,在這枳縣經營了百餘年,族中子弟盡皆家大業大,召集個千把青壯也不在話下,更何況,還有苟氏和羅氏兩大豪族相助呢!

搏一搏,若能將李汗青擊殺在枳縣,那豈不是奇功一件?

於是,他連夜召集了苟氏和羅氏兩大豪族的家主,以及潛伏進枳縣的荊州軍細作首領蔡成!

但是,讓他失望的是,苟全和羅敬始終猶豫不定,而蔡成更是顧慮重重,一直從二更天商議到了此時,仍然沒有商議出一個結果。

聽得外面已經響起了三更天的更鼓,蔡家家主不禁有些憤懣,“既然諸位顧慮重重,那就先散了吧!只是可惜了這大好時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苟全和羅敬暗自松了口氣,蔡全更是暗自直搖頭:這蔡繼昌在枳縣橫行了這些年,怕是連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都忘了!竟然敢打李汗青的主意?

這蔡家家主單名一個堯字,卻給自己取了個字,叫“繼昌”!

正所謂“流水的枳縣令,鐵打的蔡老爺”,在枳縣當了這三十多年的土皇帝,蔡堯著實有些飄了。

眼見三人的反應,他不禁暗罵了一聲“廢物”,隨即冷冷地一擺手,“不送!”

苟全三人一副前怕狼後怕虎的模樣,著實讓他失望透頂。

蔡堯沒有好臉色,苟全三人卻不敢甩臉子,齊齊起身衝蔡堯一禮,“我等先行別過,繼昌兄也早些歇息!”

禮罷,三人這才退出了書房。

出了書房,蔡全便與苟全、羅敬告別,徑直朝偏院去了,他和他帶來的百十號細作都隱匿在蔡堯的府上,反正這蔡堯家大業大,這祖宅裡府光是僕役和家眷就有兩百多人,突然多出了這百十號人也不會太引人矚目。

眼見蔡全告辭離去,苟全一聲輕嘆,衝剛及而立之年的羅敬擺了擺手,當先朝後門去了,卻似有些擔憂地喃喃自語起來,“行誅滅九族之事,蔡繼昌竟然還敢如此跋扈……只怕不是良伴啊!”

他的聲音很低,但在這寂靜的夜裡也讓緊隨其後的羅敬聽了個清清楚楚,羅敬稍一猶豫,不禁一聲苦笑,“事已至此,後悔也已經晚了!”

苟全唯有搖頭一嘆,“罷了,是福是禍……只能靜待幾日再看了!”

嘆罷,兩人盡皆不再言語,徑直走向了後門。

這蔡堯家大業大,便是後門也設有門房,眼見苟全和羅敬過來,一個布衣短打的年輕僕役便從門房裡迎了出來,“小的見過苟老爺、羅老爺……”

苟全此刻可沒有興致與一個僕役客套,不耐地擺了擺手,“開門!”

那僕役不敢怠慢,連忙應了一聲,上前就取了門栓,“吱呀呀……”拉開了厚重的木門。

可是,那木門剛剛被拉開了一條縫隙,門外便是“嘭”地一聲巨響。

巨響聲中,那扇厚重的木門猛然彈開,力道之大竟將那門後的僕役撞得倒飛而起。

變故陡生,苟全和羅敬頓時都被嚇得一個激靈。

“咵噠咵噠咵噠……”

不待他們反應過來,一隊身著黝黑重甲的將士便快步衝了進來,當先一人身高八尺有餘,威武雄壯,戴著一副造型猙獰的青銅面罩,手提一柄五尺有餘的長刀,目光冷冷地盯上了他們,“奉大帥之命前來捉拿逆賊,膽敢反抗者,殺無赦!”

聞言,苟全、羅敬盡皆如墜冰窟:事情暴露了?完了!完了……李汗青那廝此番定然要大開殺戒了!

自古以來,謀逆之罪都罪在不赦啊!

“嚯嚯……嚯嚯……”

正在此時,此起彼伏地一陣輕響傳來,四頓時火光大盛,一支支火頓時便將整個蔡府內外照得通明。

“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隆……”

隨即,一陣巨響似是平地起炸雷,震得整個蔡府地動山搖。

在那巨響聲中,苟全和羅敬頓時都身形一晃,齊齊地跌坐到了地上,面如土色。

他們沒有見識過震天雷,卻也聽說過震天雷的威勢,只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黃巾軍今夜竟會用震天雷來攻打區區一座蔡家祖宅!

在那巨響過後,蔡家祖宅的圍牆頓時多了三道巨大的豁口,隨即,一隊隊身披甲冑,提著長刀的黃巾軍將士便湧了進來,盡皆是身披黝黑重甲、戴著青銅面具的親衛營將士。

與此同時,聽得那驚天動地的巨響,剛剛走出書房的蔡堯神色陡變,“阿福,出什麼事了?”

守在門外的老管家面如土色,“老奴也不清楚,不過……聽那動靜好似……”

只是,阿福話還沒有說完,便有一個僕役自前院倉惶奔來,“老爺……殺進來了!黃巾賊殺進來了……”

蔡堯聞言頓時如遭雷擊,隨即一聲怒罵,“苟全誤我!羅敬誤我!豎子不足與謀啊!”

直到此刻,他依然覺得苟全、羅敬若能放手一搏,便不至於會被李汗青先下手了!

可是,事已至此,他已然沒有了退路,唯有放手一搏了!

罵罷,他調頭便回了書房,直奔書案後面而去,取下了掛在牆壁上的寶劍,隨即殺氣騰騰地衝出了書房。

可是,剛一衝出書房,他便看到迎面一個身披黝黑重甲,面覆青銅面具的魁梧軍士提著一柄鮮血淋漓的長刀迎面而來,當即就是心中一緊,張嘴就要喝罵,“賊……”

只是,他話剛出口,來人便是一聲暴喝,“還不速速就擒!”

那暴喝聲直似平地一聲炸雷響,震得他腦子嗡嗡直響。

“蔡堯!”

不待他反應過來,迎面又衝來一人,對著他就是一頓呵斥,“我軍入主枳縣以來一直秉公辦事,並未因為你蔡氏子弟所犯之事而牽累到你蔡家之人,你為何還要不知好歹,自蹈死路?”

聽得那呵斥聲,蔡堯回過了身來,一望來人正是彭秀,當即一聲怒罵,“彭秀,自古以來便是成王敗寇,你休要再囉嗦……”

罵著,他“嗆啷”一聲拔出寶劍就要上前。

謀逆之罪罪在不赦,橫豎都是一死,他蔡堯又有何懼!

但彭秀只是冷冷一笑,“蔡堯,我勸你不要執迷不悟!我家大帥向來寬厚,若你迷途知返,大帥或許放過你這一家老小,否則,枳縣蔡氏只怕今夜就要斷了香火!”

此言一出,蔡堯身形一僵,怔立當場,死死地盯著彭秀,良久才一聲長嘆,“可惜了我蔡家百年基業啊!”

說罷,他便扔下了手中的寶劍。

今夜,枳縣無眠,親衛營和彭秀所部先突襲了蔡氏祖宅,又突襲了苟氏、羅氏在城中的祖宅及各處商號,雖有又突襲了他們在城外的各處田莊,雖然有蔡堯、苟全、羅敬三人在手免去了許多廝殺,卻也忙到了天明時分才完成抓捕!

天色大亮,縣衙大堂裡,眾將官齊聚,彭秀正在彙報著昨夜的抓捕情況,“昨夜,我部與親衛營共突襲蔡家、苟家、羅家在城中的祖宅三處,商號十八處,以及城外的莊田二十三處,抓捕蔡氏族子弟、家眷及僕役一千五百二十三人,抓捕苟氏……”

只是,李汗青聽到此處卻是眉頭一皺,擺擺手打斷了他,隨即扭頭望向了坐在堂下左側上首的龐玉,聲音一沉,“龐玉,那蔡氏登記在冊的丁口數目是多少?”

李汗青要對蔡氏下手,龐玉自然做足了功課,見問連忙起身一禮,“回大帥,蔡氏登記在冊的族中子弟只有六十七人……至於女眷和僕役,按照慣例都是不用登記造冊的!”

聞言,李汗青微微一愣,旋即苦笑,“倒是本帥疏忽了!”

說著,他一聲吩咐,“楊勇,立刻傳令鍾繇、楊珪:南下巴郡,清查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