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立豐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六章立豐碑

一開始,李汗青確實想效仿後世的游擊戰,若事不可為,便據雉西峽谷之利打游擊。

可是,連日激戰之後他突然發現,潁川黃巾軍要發展壯大不僅要有地盤、有糧食,還必須有人!

雉西峽谷確實有地利,攻破雉縣之後也獲得了大量的糧食,可是,雉西峽谷地盤狹小,攏共也就十多個村寨,人口不足萬,就這點人口……不要說擴建軍隊了,就連這幾日折損的兵員都補不齊!

退守雉衡嶺看似很穩妥,實則就是坐以待斃啊!

如果說在得到宛城危急的訊息之前,他還能慢慢謀劃,那麼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他就沒得選了!

必須在宛城黃巾軍被打垮之前奮力一搏,這是潁川黃巾軍翻盤的最後機會了啊!

見李汗青態度明確,夏行頓時大喜,“多謝大帥!大帥仁義……”

他不知道眼前這個高踞帥位上的少年姓甚名誰,只好叫“大帥”。

不過,這聲大帥卻是叫得心悅誠服的!

不論這少年是怎麼取代了波才的,單是他這份擔當就配得上這聲大帥!

李汗青擺了擺手,一臉正色,“本就是唇齒相依的兄弟部隊,無須如此客氣!你且下去處理傷口……”

自有親衛帶著夏行出去找從雉衡嶺趕來的醫護人員治傷去了,這時,李汗青這才拆開那封書信讀了起來。

信紙上洋洋灑灑數百言,中字型整潔美觀,想來捉筆之人也是個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只是,他這個來自一千多年後的讀書人能認出來的卻寥寥無幾。

看來,得抽空學學這個時代的字了!

他暗自苦笑一聲,便神情自若地把書信遞給了侍立在一旁的周武,“讓大家都看看吧!此事關係至巨,大家都提提意見,暢所欲言!”

“是!”

周武接過書信,徑直走到了波才面前,恭恭敬敬地把書信遞給了他。

如果說在撤往雉縣的路上,他還對波才有些不屑,那麼,當波才主動退位讓賢成就了李汗青之後,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就已經變得與李汗青相差無幾了。

波才接過書信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抬頭一望李汗青,濃眉微蹙,神色凝重,“汗青,趙弘在信中只提到了皇甫嵩所部以及涼州軍的情況……看來,在寫這封信的時候,他還不知道朱儁、曹操他們已經南下了啊!”

說著,他的聲音已然變得艱澀,“而且,據他信中所言,涼州軍雖只有八千步騎,但戰力極為強悍……宛城之圍不易解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當然想救宛城,可是,以潁川黃巾軍如今的實力,即便能解宛城之圍,肯定也得被打殘。

見波才表了態,鍾迪和陳餘等人連忙附和起來,“還請大帥三思!”

他們身為潁川黃巾軍的智囊,自然要以潁川黃巾軍的利益為重。

都把潁川黃巾軍打光了,解了宛城之圍又有何用?

彭輝、葛才等一干將領雖然沒有附和,但臉上盡皆有了猶豫之色。

見狀,李汗青不禁一聲輕嘆,“本帥知道……此時與漢軍硬拼並非明智之舉,可是,若坐視宛城被破,那麼,我軍便成了一支孤軍,必將被聚集在南陽的所有漢軍圍攻,真到了那個時候,只怕……”

說著,他強自一振精神,目光炯炯地掃過堂下眾人,聲音一沉,“唇亡齒寒,絕不能坐視宛城被破!”

李汗青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眾人唯有默然以對。

他們何嘗不知道宛城的重要性,可是,如今的圍困宛城的漢軍已經超過兩萬,就憑雉縣這四千多人……如何救?

見眾人盡皆默然不語,李汗青突然神色一肅,望向了波才,“波帥,請你坐鎮雉縣,若戰事不利,便退入雉西……若形勢危急,就往大山裡退!”

波才神色一變,連忙起身衝李汗青抱拳一禮,神色慷慨,“汗青只管放心南下!只要波才還有一口氣,就會守住雉縣!”

你李汗青都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魄,我波才又如何不能舍了這條命陪你搏上一搏?

我波才確實沒有你李汗青悍勇,也沒有你李汗青會打仗,但論氣魄,卻不會輸給你!

李汗青微微一怔,展顏而笑,“好!波帥就在雉縣靜待汗青的捷報吧!”

他沒有再勸波才。

仗還沒開打呢,怎能盡說喪氣話?

波才眼神一亮,“好!這才是我黃巾義軍的汗青將軍!汗青此去,誰人能擋?”

聞言,眾人盡皆精神一振,連忙附和,“對對……大帥出馬,誰能擋?”

對啊,還沒開打呢,怕個卵!

自長社到雉西、自雉西到肇縣,連番激戰,哪一次不是兇險萬分,但大帥何曾敗過?

眼見突然間眾人就變得精神抖擻起來,李汗青不禁大喜過望,“好!各部立刻整軍待命……”

說著,他一望鍾繇,“元長,立刻在城中張貼告示,招募一批石匠,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鍾繇卻是一愣,有些不確定了,“大帥……你是說要卑職去招募石匠?”

其他人也是滿臉疑惑。

都這個時候了,招募石匠做什麼?

李汗青卻輕輕地嘆了口氣,“對,招募一批石匠,本帥要立碑……為陣亡的兄弟們立碑,雉縣城外要立,肇縣那座矮嶺上要立,將來……我軍戰鬥過的地方都要立,為了那些陣亡的兄弟們!”

他要立碑,立起一座座豐碑,一座座能賦予陣亡將士榮耀的豐碑,一座座能激勵活著的將士奮勇向前的豐碑!

鍾繇渾身一震,連忙允諾,“是!”

他明白了李汗青的心思,那一夜,李汗青對他說過,“不能讓將士們白死……”

波才等人也紛紛起身,衝李汗青抱拳行禮,神色肅然,“謝大帥!”

接下來,雉縣城中一片忙碌,各部都在忙著補充兵員、整訓部隊,但一連過了兩日,李汗青卻依舊沒有下令開拔。

第三天一早,在城中養傷的夏行實在坐不住了,只得硬著頭皮去縣衙找李汗青了。

夏行剛到縣衙大門口,李汗青便從裡面走了出來,一身戎裝,腰懸寶劍,英氣勃勃。

不待夏行開口,李汗青便笑著迎了上來,“夏行,看來你的傷勢恢復得不錯啊!”

夏行連忙抱拳一禮,“多蒙貴軍的醫官悉心照料,末將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說著,他突然話鋒一轉,“李帥,宛城危在旦夕,還請儘快發兵相救!”

在城中呆了兩日,他已經聽說了李汗青那些英勇事蹟,知道李汗青既然開了口肯定就會去救宛城,只是搞不明白李汗青為何遲遲沒有動作,他夏行能等,但趙帥他們等不起啊!

李汗青粲然一笑,“放心,辰時一到,本帥便率部南下!”

說罷,李汗青一拍他的肩膀,“走!先跟本帥去趟西門。”

夏行微微一怔,頓時大喜過望,哪還管李汗青帶自己去西門做什麼,忙不迭地就答應了。

晨霧中,雉縣西門大開,一隊隊將士從四面八方而來,隊伍肅整,正朝城外而去。

城外,一塊嶄新的石碑矗立在距離城門十餘丈遠的空地上,下寬上窄,兩丈有餘,出城的將士迅速地集結到了那塊石碑前,鴉雀無聲,氣氛肅穆。

李汗青帶著夏行徑直走向了那塊石碑,到了近前夏行才看清那石碑的全貌:

石碑建在一個三尺高臺上,下面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基座,基座上好似還篆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李汗青帶著他踩著九階青石臺階徑直走到了石碑基座前,緩緩轉身,目光緩緩掃過集結在高臺下的將士們,神色慢慢變得肅穆,“兄弟們,宛城形勢岌岌可危,我軍本該在兩天前就前去增援的!可是,本帥直到現在都沒有下令開拔……你們可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不待眾將士答話,他便聲音一揚,繼續說了下去,“原因很簡單:此次出兵,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苦戰,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我……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聞言,眾將士盡皆昂首挺胸,神色肅然,並無半分畏懼。

咱本就是被逼上了絕路的人,死了就死了,怕個卵!

再說了,跟著大帥打了這麼多仗,咱何時敗過?

要死,死的也是漢軍!

李汗青的目光緩緩地從那一張張毫無畏懼之色的臉龐上掃過,突然一聲大讚,“好!人固有一死,若能為世人打出一個太平天下,死又何懼?”

說著,他猛然轉身,望向了石碑,盯著基座上篆刻的文字高聲誦讀了起來,“大漢光和七年四月初三,漢軍圍攻雉縣,前軍校尉李汗青率部增援,大破八千漢軍於此,所部將士浴血奮戰,捐軀者共計三百五十九人:黃成、羅濤、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