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超級電子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7章 晶圓工廠?(1/40,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7章 晶圓工廠?(1/40,求月票!)

“小小的”東方貝爾還不值得林大老闆將他們放在心上,有些人,如果你不把他們當一回事,他們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倒是郵電部那邊需要上點心,不過肖豔的下一句話,就讓林大老闆登時就噴了一口口水。

“噗~~你說什麼?”林錚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有個灣島人在京城兜售晶圓工廠?”

晶圓工廠……這是國家都要大力扶持的產業好不好?只要是5寸以上的,只要有人能弄來,想要什麼政策國家就給你什麼政策,什麼,你說出了晶圓工廠之外連封測的專案也可以上?那恭喜你,你成了共和國的親兒子了。

“沒錯,一條0.35微米製程的5英寸晶圓工廠,月產能3萬片,連晶圓帶封測一起上,投資大概需要1個億美元,”肖豔的目光有些灼熱,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她登時就決定了,拼了命也得將這個專案拿到手裡,至於林錚手裡沒錢……這個問題難道還很難解決嗎?“這可是一條5英寸的晶圓工廠啊,怎麼樣,考慮考慮?”

“不對吧?”林錚沉吟了一下,他沒有被這個巨大的訊息給擊倒,而是奇怪於這個價格,“一個5英寸的晶圓工廠只要1個億美元?”

雖然林錚對晶圓工廠的造價沒有一個太準確的概念,但哪怕是一個4寸的晶圓工廠也不是1億美元能夠拿得下來的吧?稍微對半導體知識瞭解一點的人都知道,這晶圓的尺寸每增加1英寸。其投入就會成倍的增加。

投資晶圓廠,最核心的就是三樣東西,一是錢。二是裝置,三是人。

先說錢,自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日本的晶圓廠就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沒錢。在林錚的記憶中,2000年之後的intel每年都要砸出差別200億美金用於研究新製程、建新廠,南韓和灣島所有晶圓廠每年的投資加起來,也未必就有intel一家多。

再講裝置。晶圓廠需要資金多,資金最大的用處是買裝置,上一世的時候。林錚記得大約是在09年的時候,有位港島的掮客賣二手光刻機,一臺1983年生產的二手光刻機就敢要價1500萬rmb,而這種裝置就是國內8寸以下晶圓生產線的主力裝置。

最後講人。這當然是最重要的。沒有大量的熟練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隊伍,你的晶圓工廠就算建起來了也沒辦法開動,05年之後國內的做法是砸錢,由政府出面砸出海量的金錢,從因為經濟不景氣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灣島吸引半導體從業者,吸引來了不少有實力的傢伙,當然,藉著這股子東風騙錢圈地的也不少。

這個扯的就有些遠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條月產30000片的5英寸晶圓、擁有0.35微米製程工藝的工廠。如果是全新裝置,投資規模不會低於3個億美元,哪怕是二手設備,投資也不會低於1.5個億……不算土地成本。

現在肖豔告訴自己,竟然有灣島人將一個0.35微米、5英寸的晶圓工廠賣1個億,這其中必然有詐!

“是一個叫蔡南雄的灣島人在搞的東西,說是臺積電淘汰下來的生產線,所以才這麼便宜。”肖豔的確對這件事上心了,打聽了不少情況。

“蔡南雄?”林錚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一個半導體企業的名字登時浮上了林錚的心頭:寧&波中緯!可寧&波中緯不是02年的時候才開始搞的麼?而且是6英寸的啊。

02年的時候,灣島留美博士馮明憲與蔡南雄兩人向寧&波市政府鼓吹他們的市場理論:國家不應一味支援高檔專案,忽視成熟且經濟效益更好的低端市場。

他們認為,當時已經略顯過時的6英寸生產線雖然低端,但基礎市場大,效益應該不錯……如果不考慮其他,這麼說當然也沒錯……他們準備興建一家擁有年產6英寸晶片24萬片的晶圓工廠,可以實現產值8400萬美元,其中50%用於出口。

當時正值長三角地區蜂擁而上半導體專案的時候,對於馮明憲和蔡南雄的話,寧&波市政府的領導們登時就激動了,分批次投資2.49億美元,從臺積電引進了一條80年代的6寸半導體生產線,中緯也成為寧波市第一家半導體生產企業。

但前途是美好的,可事情的發展事與願違,中緯的出資結構先天不足,註冊時以進口設備充資,貨幣出資很少,雖合法律規定,但造成出資結構先天缺陷,導致流動資金不足,資金鏈緊張,加上生產線老化、產能一直無法有效擴大等原因,企業竟然資不抵債,其效益最好時的月產量也僅為一萬多片,在此期間,又發生了部分臺灣高管套取公司資產的事件,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到08年下半年的時候,中緯終於資不抵債,宣佈破產,不得不將相關資產包括工業房地產及電子設備、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和專有技術專案轉讓等打包拍賣。

毫無疑問的是,在中緯倒下的這個過程當中,中緯的兩個老闆馮明憲和蔡南雄的腰包鼓起來了。

這事兒只要是電子產業相關的人,幾乎沒有幾個不知道的,一聽到竟然還是蔡南雄,林錚心裡就不由得開始嘀咕了:這貨這麼早就開始在大陸行騙了?

見林錚緊皺著眉頭,肖豔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妙,小心的問道,“怎麼?這個人不對勁?”

“這個人……怎麼說呢……”林錚皺了下眉頭,這才慢慢的道,“很巧的是,我剛好知道臺積電確實有一條5英寸的生產線準備往外賣,但不是現在,而是差不多3年後。”

“你的意思,這個人是個騙子?”肖豔一愣,隨即一臉的殺氣騰騰!

錢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如果自己被人給騙了,那可就真的丟人丟大了,肖大小姐丟不起這個人。

林錚搖搖頭,“也不能說是騙子,蔡南雄這個人在灣島半導體界還是有點辦法的,不過反正也沒有多少好心思就是了……現在也不是上晶圓的好時候。”

“嘖……”肖豔鬱悶的嘆了口氣,如果那個姓蔡的灣島人真的能夠搞來一條晶圓的生產和封測工廠的話,自己說什麼也得把這個專案搞成,一個5英寸的晶圓工廠啊,這其中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有多大,那就不用說了,可沒想到竟然是一個動不得的騙子!

“也別鬱悶了,你應該這麼想,如果真的有這麼簡單,魔都這些上半導體的條件比咱們琅琊好了很多的城市還不得早就為了這件事打破了頭?……我就不信這姓蔡的傢伙沒去長三角和珠三角那些城市兜售過他這一套!”

“這倒是……有道理。”儘管心裡有些不情願,但肖豔也不得不承認林錚的話確實有道理,既然這姓蔡的傢伙現在還能夠活的如此滋潤,那就說明這傢伙手裡多少有兩把刷子,現在用不上他,不代表以後用不上他,這倒是不方便動他了。

————————————————————————

“要不要我和你一起進去?”和林錚一起站在共和國進出口銀行的大門口,肖豔笑眯眯的向林錚問道。

“謝謝,不用了,”林錚不以為意的搖搖頭,“我和銀行打交道的時候可不少。”

聯創科技與白俄羅斯郵電部的合作是國家高度重視的對外合作項目,這個對外合作項目當中所需要的資金已經被內閣全權委託給共和國進出口銀行承攬,這種政策性的貸款,林錚不相信剛剛成立才一週年的進出口銀行敢從中作梗。

“那你也要有個心理準備,裡面的人不是太好說話。”林錚以往畢竟是沒有和部委級單位打交道的經驗,肖豔還是有些擔心。

“不好打交道?”林錚哼了一聲,“有本事他們就卡死我這個專案,我到時候著急上火的是誰!”

“你這人,嘿……”

肖豔無語的搖搖頭,她的本意是想要提醒林錚一聲,這裡畢竟是國家進出口銀行,該有的規矩不能少,能少點兒麻煩就少點兒麻煩,可沒想到這小子竟然年輕氣盛到了這個程度:這是一點虧都不肯吃嗎?

但話雖如此,肖豔也不得不承認,林錚的話的確有道理,聯創科技固然擔心因為自己的打點不到位而耽誤了資金的撥付,可這筆錢可是內閣親自做出批示的政策性貸款,進出口銀行敢稍微卡一下林錚要點兒好處,可如果將這件事給耽誤了,經手這個專案的人絕對是吃不了兜著走……耽誤國家的戰略佈局,誰承擔的起這個責任?

這事兒比拼的就是誰的養氣功夫足夠,肖豔原本還有些擔心,可聽林錚這麼說,倒是松了一口氣:小家夥倒是一副死都不肯吃虧的性子。

“不過也客氣點兒,”猶豫了一下,肖豔還是叮囑了一句,“如果以後你的公司類似的業務能增加的話,和他們保持適度的關係對你也沒壞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ps:昨天因為一點事兒耽誤了,然後就欠到了40章,今天先還一張,另外,兄弟們,月票成績好悽慘啊,能給點兒支援不?(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