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紅樓進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4章 八股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4章 八股文

薛家,薛寶釵不時放下針線,起身來到窗外,往貢院方向看去。

看幾眼後,又回到炕上繼續做著針線,心裡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周潤澤的命運,如今和她緊緊相連。

甚至薛家的命運,也都寄託在了周潤澤的身上。

所以,不怪她這麼緊張,實在是周潤澤參加會試,中榜和落第影響都挺大的。

鶯兒在一旁,見自家小姐焦躁,聲音輕柔道:“小姐,你別太擔心了,姑爺一定能中榜的。”

薛寶釵一愣,抬頭看著鶯兒笑道:“雖然我知你說的是寬心話兒,不過我卻當真了,因為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嘻嘻,小姐能這樣想就好,再者說了,姑父先前走的時候看著一點也不緊張,想來是有信心中榜的,我們在這兒焦急也沒用啊。”鶯兒笑嘻嘻說道。

薛寶釵笑了笑,說:“那是他不想讓我們擔心,哪怕就算心裡緊張沒底,也不會表露出來的。”

就在薛寶銃和鶯兒聊著周潤澤的時候,另外一個房間裡,薛王氏也拉著薛蟠在說周潤澤的事。

薛王氏拉著薛蟠的手,叮囑道:“兒啊,這幾天你就別亂跑了,等會試最後那天,你就去貢院外守著,只要潤澤一出來,你就把他接回來,可別把他累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薛蟠笑著回道:“媽你就放心吧,我省著呢,再說不還有子傑家的大富大貴候著麼?再怎麼著,也是不會累著他的。”

薛王氏輕輕打了一下薛蟠,沒好氣道:“說什麼混賬話呢,那些僕人哪能讓人放心?”

“好好好,我聽你的行了吧?等最後那天,我一早就去貢院守著。”薛蟠搖頭晃腦笑嘻嘻道。

貢院中,周潤澤看著籃子裡被捏成碎塊的糕點,切成大坨小坨的雞肉以及亂糟糟的被子,終於明白文官對武官為何那麼不待見了。

因為,從參加科舉那天開始,這個怨恨就累積下來了。

檢查的太仔細了,除了隨身攜帶的東西外,衣服還得脫光,幾個大兵在身上抓來揪去,搜查無微不至。

張嘴,看嘴裡有沒有東西,看耳朵,看頭髮,看身上有沒有刺字墨印之類的,甚至還會扒開五穀道,仔細琢磨一會兒。

平日趾高氣揚的舉人老爺們,此時像三孫子一般垂頭搭腦,在烈日下要多蔫有多蔫,大兵們對他們呼來喝去,連個屁也不敢放。

可以說,此時不管是哪個文人,都因受過大兵侮辱,心生怨恨,心裡充滿了熊熊怒火和仇恨。

斯文掃了一地啊,文官的驕傲在這兒全糟蹋的一文不值,可沒辦法,想要當官,就得受這個罪。

透過搜檢後,周潤澤進入貢院,按照考牌尋找自己的座次。

這裡的號舍跟參加鄉試的號舍大小差不多,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區別在於號舍的佈置,因為在北方,所以裡面搭了個炕。

炕上有一塊充當書桌和飯桌的長木板,另外還有炭火盆和幾根蠟燭。

號舍同樣是沒有門的,周潤澤徑直走了進去,將東西放好,從空間拿了幾塊點心隨便吃了些,喝了些水,就坐等考試了。

下午,隨著考生全部進入考場,貢院第一時間被封鎖起來,重兵把守,鳥雀不得出,螞蟻不得進。

接著,就有官員書吏開始發放考題試卷。

按照慣例,會試第一場考試的試題和鄉試題量差不多,總共七道題,其中四書義三道,五經義四道,這是八股取士最重要的一場考試。

周潤澤開啟試卷,本次會試的題目便出現在自己眼前。

如果說第一場考試是本次會試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那麼第一道題就是本次會試最重要的一道題。

這第一道題的八股文寫作水準,幾乎決定了本次會試的成敗。

這是本次會試的第一道題目:“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對曰:“盍徹乎?”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的意思是,百姓如果富足了,您怎麼會不富足?百姓如果不富足,您怎麼會富足?

春秋時魯國鬧饑荒,國家用度不足,魯哀公問有若(孔子的弟子)怎麼辦?

有若建議減少稅收。

魯哀公說現在的稅收還不夠用,怎麼能再減少呢?有若就說了上面的話。

對人民的稅收,這不只是一個財政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個執政治國的道德理念問題。

“輕徭薄賦”,“藏富於民”,百姓衣食富足,是國家富強、政權穩定的前提。

從有若的話中,可以看到重民思想已深人儒家弟子的心中。

所謂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

周潤澤看到題目後,沉吟一會兒,提筆在草稿紙上寫道: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

意思是,如果人民致富於下,國君當然會治富於上。

這是破題,用兩句話破全題要義。

接著,他又寫: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意思是,國君的財富,是深深埋藏在老百姓之中的。

百姓如果富有了,怎麼會有單剩下國君獨自貧窮的道理呢?

孔子弟子有若深刻告訴魯哀公,君與民本是相輔相成的。

這是承題,申明破題的意思,是為了承接破題而進行的闡述。

破題、承題有了,接下來就是起講了。

周潤澤揮墨寫:蓋謂:公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誠能百畝而徹,恆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徵,不為厲民自養之計,則民力所出,不困於徵求;民財所有,不盡於聚斂。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有若說魯哀公之所以加重稅賦,是因為國用不足;

若要使國用富足,為什麼不先使其百姓富足?

如果能做到一人受田百畝,百姓得其九,國君取其一,並且國君常存節約用度愛護百姓之心,按十取一來徵稅,不用嚴厲的稅賦對待百姓以養活自己,那麼,百姓勞動果實就不會被徵稅所困,百姓的財富也就不會因聚斂而盡。

起講,亦稱原起,說明全篇的原起,就是開始議論,闡述論點。

接下來就是入題了,就是從何處開始入手,論點論據怎麼進入主題。

周潤澤沉吟片刻,寫道:閭閻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有者,無憂矣。

田野之內,如茨如梁,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

意思是,如果閭巷之內積蓄富足,糧食滿倉,那麼,對那些上要侍奉父母,下要養育妻子兒女的人來說就不會有憂慮了。

如果田野之間穀物滿野,高粱遍佈,那麼,對那些既要養生又要送死的人來說,就沒有什麼缺憾了。

入題之後就是出題了,他繼續奮筆疾書,寫道:……

………………………………

月初了,求月票,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