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艦娘:從深藍到星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四一章 “魔改一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四一章 “魔改一下”

由於戰利品解析功能的存在,導致許星辰的“湊合”心理格外嚴重。

這在雲海艦隊的裝備體系中,這種原因導致的情況無處不在的,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戰鬥機。

其他的很多裝備,還經常有不是“剛需”,不是“常用裝備”,有“其他方式實現作戰目標”,等等諸如此類的理由。

但是飛機……飛機中的戰鬥機,戰鬥機中的艦載戰鬥機,那絕對是剛需中的剛需,主力中的主力,且具有很高的不可替代性。

就這背景下,許星辰的主力戰鬥機,仍然是強5改了又改,剁手還改版……

甚至是皮皮蝦帶來了殲15之後,也只是讓皮皮蝦和891工程師上海,只有她們兩個用上了大型艦載機。

而兩個707的前輩,以及其他的改造航母,現在使用的戰鬥機,仍然都是強5改了又改版。

主要原因看上去似乎是這樣的:“殲15太大太重了,傳統改造航母三萬噸左右的體型,操作不過來”。

但問題是,怎麼就沒有考慮研發一種新的中型機,來取代強5這個老前輩呢?

甚至連很好的改造模板都有了,例如L15教練機,例如殲10和梟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到了許星辰這裡,就是一句話:“強五改改又不是不能用,折騰啥啊……”

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在許星辰的潛意識裡面,就是在等“鶻鷹”的出現。

“鶻鷹”戰鬥機,是國內第二種隱身戰鬥機,順便給賽里斯蹭了個獨立研發兩種四代機(五代機)的名頭。

與直接中標獲得官方認可之後,直接拿到“殲”字頭的戶口才出生的殲20不同,鶻鷹是研發單位自行設計的產品。

鶻鷹的研發初衷,應該是在維持單位的設計研發能力,同時看看能不能衝一下外貿的圈子,賺點外匯什麼的。

所以鶻鷹沒有“殲”字頭的自用戰鬥機編號,使用的是外貿體系註冊的FC開頭的出口型戰鬥機型號。

梟龍的型號是FC1,殲10的出口型號是FC20,而鶻鷹自己就是FC31。

類似的情況還有自用的防空導彈是“紅旗”,出口的只能叫“DK”,自用的反艦導彈叫“鷹擊”,出口的都是“CM”。

如果後續國內自己也採購了,就會給鶻鷹上一個內部的殲字頭型號,可能是殲21、殲25、殲31、殲35,這都有可能……

FC31“鶻鷹”本身的狀態,屬於是“雙發中型戰鬥機”,比雙發重型戰鬥機殲20小了一圈。

它採用了類似F22、F35的常規佈局,理論可以適合大部分作戰環境,理論上比機身修長的殲20更適合上艦。

所以一直有鶻鷹改改上艦了的傳言。

作為傳統佈局的中型機,在沒有強大發動機硬推的情況下,鶻鷹的效能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也絕對算不上特別優秀。

按照宣傳展板上的資料,鶻鷹的長度17.3米,翼展11.5米,空重最大起飛重量28噸。

最大速度1.8倍音速,實用升限16000米,機內載油量7.2噸,最大航程2800公里,機內油作戰半徑1200公里。

沒有側彈艙,只有一個主彈倉,內部最多可帶6枚專門設計的中距彈,另外還有6個外掛點。

單純看這些引數,在四代機(五代機)中,整體是比F35都要好一些的。

尤其是機內載油量大,超過F/A-18E/F超級大黃蜂的6.7噸,F15C的6.11噸,所以航程也超過兩者。

只是由於發動機仍然不給力,所以鶻鷹到目前為止的版本,暫時都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雖然F35由於種種問題,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是聊勝於無,但畢竟是有的。

同時,F35是單發戰鬥機,而且還有垂直起降版本,或者說垂直起降版本,才是F35的最初計劃。

現在的F35三個型號,只是國會老爺強按頭,讓阿美莉卡各軍種妥協的結果。

單獨研發的雙發戰鬥機FC31,比這種多方妥協的產物F35略好一些,或者說互有勝負的級別,當然算是不上多高的標準。

現在海軍幫人眼光又越來越高了,一坑四的防空導彈都要專門研發,根本不願意湊合用那些外貿產品……

以此為參照的話,鶻鷹直接上航母作主力的機會,實際上並不大,當然,殲20大機率也沒有機會。

實際情況很可能是:殲20和FC31他們都不要,要專門單獨研發新機型,搞第三種四代機(五代機)。

除非電磁彈射版的076的訊息落實了,那她就有可能標配“殲31”了。

因為076作為本質兩攻,對於制空需求並不高,鶻鷹只要比對手F35強就行了。

除非海軍的目標航母艦載機,也是個中型機,那樣才能頂掉鶻鷹上兩攻的機會。

相比地球上略微尷尬的地位,對於現在許星辰而言,鶻鷹就絕對是好東西了。

首先是雙發戰鬥機,天然適合作為艦載機,相比單發更加安全。

然後是作為中型戰鬥機,天然適合這個世界大量存在的二戰航母改造應用,方便。

最後是效能優秀,效能不弱於F35系列,碾壓超級大黃蜂、颱風陣風、米格29、米格35等前代中型機。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鶻鷹這只是3.0版本的原型機,仍然不是量產定型型號。

現在使用發動機是渦扇13E,仍然屬於RD93/33系列發動機的衍生魔改版本,推力仍然不到9噸,仍然屬於三代發動機。

許星辰剛剛得到了渦扇19的向量變迴圈版,這已經是推力逼近11噸,推重比接近11的四代半發動機了。

許星辰給它換上完全體的發動機,再利用艦娘裝備的特性“魔改一下”,那就是當前科技水平下的最頂級的戰鬥機了。

這種完全體的鶻鷹,效能肯定比現在還要高一截,完全壓制量產版本的F35C沒問題。

說幹就幹,許星辰馬上進科研功能介面,在科研槽介面下拉,找個空位,把鶻鷹的圖紙引入進來。

然後再引入渦扇19向量變迴圈版本發動機,設定自己的科研目標。

首先要是彈射版艦載機,外型尺寸根據艦載需求作調整,效能要大幅度的增強。

機體長度縮短到16米,翼展增加到13米,空重降低到12噸,內油提升到8噸,最大載彈量8噸,滿油滿彈起飛重量28噸。

還可以額外掛載副油箱或者外掛武器,實際上的極限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32噸。

空戰掛載最大速度提升到2.2馬赫,可以實現超音速巡航,巡航速度要達到1.5馬赫,最大航程提升到4000公里。

調整主彈艙,可以掛6枚格鬥彈,或者4枚中距彈,或者制導炸彈,或者反艦導彈。

增加側彈倉,可以攜帶兩枚格鬥彈。

把所有要求填滿之後,許星辰讓系統模擬檢查了一下,結果發現研發難度為“普通”

自己提的所有的效能要求都不算“困難”。

就算是自己要求提升最大的航程資料,從2800公里直接提升到4000公里也是“普通”。

因為戰鬥機應用了變迴圈發動機技術之後,最直觀的效果就是航程的大幅度提升。

既然是普通,那麼就稍微再提升一下吧,就像遠望姐說的,咱們稍微追求點極限吧!

於是許星辰再次調整要求,把所有的指標都略微提升一些,例如把巡航速度提升到1.6倍音速,最大速度2.4倍音速。

最終確定仍然都是可以實現,難度都處在普通到困難的邊界上,許星辰直接啟動了這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