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枯松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四章 枯松澗

那烏雞國太子大鬧朝堂,原來這太子知道唐僧今日前來降妖,做好了兩手準備,早已經悄然間把自己的一千心腹埋伏進了宮中,只待自己一聲令下,便能衝進金鑾殿,本裡太子這人馬是準備用來降妖的,可是誰知道那老國王死而復生,又回到了烏雞國,更何況他吃了金丹,恐怕要比太子活得時間還要長久呢,太子哪裡能夠等的了。

太子此時候萬念俱灰,心墜冰窟,可是旁邊卻有那太子的謀士過來說道:“不知道殿下還想不想當那皇帝?”太子一愣,問道:“如今我父王回來,我想當如何,不想當有如何。”謀士道:“若是太子不想當皇帝,那便好辦,老老實實把我們散了,在那東宮裡待上幾十年,自然榮華富貴,安樂一生。”太子問道:“我若是相當呢。”那謀士湊到太子耳邊低聲說道:“若是殿下想當皇帝,今日便是那最好的一個機會,殿下可從那死士中選出一人,叫他刺殺國王,那國王剛剛回來,身邊一無親信,二無侍衛,必然一擊得手,之後殿下便叫我們兵卒進來,將百官制住,叫那死士隨便指認,把那些不聽話的官員皆盡當做刺客的同夥一齊殺了,那時候滿朝上下,殿下一來有了捉拿刺客的功勞,二來也鎮住了那文武百官,登基坐殿豈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太子聽了勃然大怒,道:“你這混賬,豈不是叫我去謀殺親父,天理不容?”那謀士早就把太子的性子摸的透了,此時哪裡害怕,假意說道:“殿下若是覺得我說的有什麼不當之處,大可以把我殺了,可是若太子失了今日機會,叫那國王培養了自己的勢力,再想要殺他可就難了。”

這世上,到底是利益燻心,凡人都有一個貪字,那太子原本沒有那個膽子,可被屬下這一攛掇,頓時便生出了那逆天的念頭,於是這才按照那謀士的建議,當真把那老國王殺了,又把其中的官員清理了一遍,也虧的那唐僧身邊有八戒沙僧護衛,已經展露了神威,無人敢上前招惹,否則恐怕連那唐僧都要抓起來遭了毒手。

金殿大亂,一片血光,被殺之人何止數十,金殿之前血流成河,慢是哀嚎,此時見有那親近太子的將領,為了表一表自己的忠心,早就上前請命,帶領兵馬,出了王城,奔向那被殺官員的府宅,砸開了大門,把那親眷家屬,一個個都抓了起來,但有反抗,格殺勿論,整個都城都陷入了動盪。

那文殊菩薩,哪裡料到能有這樣一個局面,那王城裡怨氣沖天,直逼文殊的護體金光,嚇得文殊哪裡還敢多說什麼,急忙坐了自己的青毛獅子,一朵祥雲回自己的五臺山去了。

那悟空見了,急忙降落雲頭,看唐僧雖然被八戒沙僧護在中央,可終究這裡兵荒馬亂,不是久留之地,這人間的爭鬥之事,也不是唐僧自己能夠解決,便也保著唐僧,找到了白龍馬,趁亂出了烏雞國城。

待到出了城門,早見那偌大繁華的都城裡,黑焰滾滾,哭喊聲一片,那唐僧忍不住問道:“都說那人間帝王好,可若是做了帝王,黃昏不睡,五鼓不眠,聽有邊報,心神不安;見有災荒,憂愁無奈,有什麼好的?”悟空笑道:“師父,你想錯了,我們都壽元無窮,有神仙手段,飛天入地,無所不能,金錢美食,想要便有,自然不會稀罕那凡人皇位,便是稀罕,做他幾十年的皇帝也就夠了,可是那凡人出生,便要耕息勞作,一日不勤,便要忍飢挨餓,可若是當上了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掌握生殺大權,自然能動人心。”

唐僧道:“可是這烏雞國之亂,乃是因我而起,咱們怎麼能就此走了。”八戒道:“師父,你難道還看不明白,那國王被刺,便是那太子手段,那太子是要藉此自己當皇帝呢,這是人家的家事,咱們還怎麼好繼續摻和。”唐僧聽了,卻是大驚道:“那太子這親不是謀殺親父,與那禽獸何異?”悟空笑道:“師父,你這才是大驚小怪了,那三界之中,這等事情數也數不過來,只是你未曾見過罷了。”唐僧道:“那太子如此,卻能夠登基即位,當上皇帝,難道真是天道不正嗎?”悟空笑道:“師父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多心起來,都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那太子做出如此忤逆不道的事情,定也沒有那什麼好的下場。”唐僧聽了,心中這才寬慰一些,四人尋著道路,再向西去了。

唐僧師徒們離了烏雞國,夜住曉行,走了將半月有餘,此時又到了那初冬的時候,忽又見一座高山,真個是摩天礙日,直插雲霄,唐僧在馬上看的心驚,急忙兜住韁繩,悟空見了,問道:“師父有何吩咐,怎麼在此停步不前?”唐僧道:“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嶺,須要仔細堤防,恐又有邪物來抓我。”悟空笑道:“師父也太小心了,從那長安出來,師父見過的妖怪哪裡少了,所謂見多不怪,師父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孫自有防護。”那唐僧想了,也是這樣,想那妖怪吃人,乃是天經地義,可是自己連那父子相殘都見了,還怕什麼妖魔鬼怪,於是放開了心懷,加鞭策馬,奔至山岩。

師徒們正在行走,只見那山凹裡有一朵紅雲,突然升起,直冒到九霄空內,結聚了一團火氣,悟空遠遠的望見,大吃一驚,急忙把唐僧推下馬來,護在了身後,叫道:“兄弟們,不要走了,有妖怪來了。”慌得個八戒急掣釘鈀,沙僧忙輪寶杖,把唐僧圍護在當中,四下戒備,不敢放鬆。

原來那紅光裡,當真是個魔王,這魔王,卻不是什麼豺狼虎豹成精,也不是什麼修士誤入歧途,卻是神仙之種,生而為仙,此時候也有三百歲的年紀,卻長了一個孩童的身體,孩童的脾氣,天生的法力高強,尤其能夠用的一手三味真火,能燒遍世間萬物,最是厲害,因此得了一個名字叫做紅孩兒,只因在家呆的不自在了,便出來尋了這麼一個高山峻嶺,佔住為王。

這紅孩兒雖然是名為魔王,但是與一般的妖精也是不同,他本就是神仙,神通也高,手段更強,來當大王只為圖一個新鮮,找一個樂子,叫那獅子老虎吃素,飛禽大鳥走路,土地山神給他打水做飯,只是這樣,幾年的時間也玩的膩了,最近那紅孩兒聞得人講,東土有一個唐僧往西天取經,乃是金蟬長老轉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延生長壽,與天地同休,紅孩兒聽了心中歡喜,他倒不是貪婪那唐僧肉如何,只是他從來只知道那肉吃了可以解餓,卻從來不知道那肉吃了還能成仙,故此好奇的很,便專門在此等候唐僧經過,非要吃一口唐僧的肉嚐嚐不行。

那紅孩兒每日在山間等候,突然看到那東邊天上一朵祥雲飄來,便知道是那唐僧到了,他升在半空裡剛要看一個究竟,卻見那唐僧的三個徒弟,把唐僧圍護在馬上,各各準備,牢牢把唐僧護住。紅孩兒誇讚不盡道:“那騎了馬的便是唐僧了,只是那唐僧,卻怎麼被三個醜和尚護持住了,一個個伸拳斂袖,各執兵器,似乎要與人打的一般,看上去手段不錯,是了,自己剛才飛到半空的時候沒有遮掩氣息,不知是那個有眼力的,想應認得我了,似此模樣,那唐僧的肉實在是不太好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紅孩兒雖然是孩童的心思,卻也有孩童的辦法,沉吟半晌,以心問心的自家商量道:“我若是展露手段,強搶唐僧,看他徒弟的樣子,恐怕不好得手;還是要施展計策,矇騙於他,才好抓他。那和尚皆都心善,我只要迷的他起了善心,便斷然拿了,就這樣,看我下去戲他一戲。”好紅孩兒,即散去了身上的紅光,按雲頭落下,去那西面的山坡裡,搖身一變,變作七歲頑童,赤條條的,身上無衣,將麻繩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樹梢頭,等那唐僧過來。

卻說那孫悟空正在戒備,忽抬頭再看處,只見那紅雲散盡,火氣全無,便叫:“師父,請上馬走路。”唐僧道:“你剛才說妖怪來了,叫我下馬,如今怎麼又叫我上馬走路?”悟空道:“我才然間,見一朵紅雲從地而起,到空中結做一團火氣,那火氣經久不散,聚成一團,斷然是妖精所化,所以我叫師父下馬。這一會紅雲散了,想是個過路的妖精,不敢傷人,已經去了!”

八戒笑道:“師兄說話最巧,妖精又有個什麼過路的?怕是他看錯了,自己給自己找轍呢。”悟空道:“你那裡知道,若是那山那洞的魔王設宴,邀請那諸山各洞之精赴會,卻就有東南西北四路的精靈都來赴會,故此他只有心赴會,無意傷人。此乃過路之妖精也。”唐僧聞,卻不管孫悟空說的那路過不路過,只聽得有一股紅雲在此,心中明白,這恐怕是到了那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的地盤了。

那紅孩兒乃是牛魔王與羅剎女之子,天生的火神之體,那火噴出來,實在是厲害,而且這個紅孩兒,最是調皮,實在惹事,雖然說自己一路上要為截教廣收弟子,但是唐僧卻不想犯了那通天教主之前良莠不分的毛病,何況唐僧自己尚且有三分童真,實在懶得管教這紅孩兒,更何況自己若是被這紅孩兒抓了,孫悟空拿他不住,便還要去南海請觀音過來,這樣的話不僅氣運要分給那觀音一絲,連這紅孩兒都成了觀音的善財童子,這種資敵的事情唐僧怎麼能幹。

紅孩兒既然已經現身,那等會兒就該在路邊上求救了,想來想去,唐僧便決定不要搭理這紅孩兒,任憑他在路邊怎麼叫喚,自己只是裝作聽不到便好了,叫孫悟空護在自己身邊,那紅孩兒總不能這麼大的本事在孫悟空的眼皮子底下把自己抓走吧。

唐僧想著,催馬順路奔山前進,只想快些過了這枯松澗,可是正行時,便聽得到前面叫聲“救人!”那紅孩兒用的是那千里傳音的手段,這一聲喊叫,莫說是悟空八戒沙僧,就算是唐僧都聽得真真切切,就像在耳邊說話一般。八戒大驚道:“師父呀,這半山中,你可聽到了有什麼人叫救命?”悟空上前道:“八戒莫要胡說,這深山老林裡哪有什麼人,師父只管走路便是。”沙僧也說到:“大師兄,二師兄不是胡說,那聲音我也聽到了。”悟空笑道:“我曉得,莫管閒事,且走路。”

唐僧也是裝作沒有聽到那叫聲,依悟空之言,策馬又進,行不上一里之遙,又聽得叫聲“救人”!這一回,那聲音更加的近了,彷彿近在眼前,撥開樹叢便能夠看見一樣。沙僧道:“大師兄,這個叫聲,怕不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聲,無有回聲。你聽他叫一聲,又叫一聲,想必是個有難之人,我們可去救他一救。”悟空道:“師弟,今日且把這慈悲心略收起收起,你看此山險峻,剛才又有紅氣沖天,多半是有妖精來了,你且忍忍,待過了此山,再發慈悲罷。這去處凶多吉少,你知道那倚草附木之說,是物可以成精。諸般還可,只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遠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兒。他若在草科裡,或山凹中,叫人一聲,人不答應還可;若答應一聲,他就把人元神綽去,當夜跟來,斷然傷人性命。且走,且走!古人雲,脫得去,謝神明,切不可聽他的。”於是唐僧又加鞭催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