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子母河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九章 子母河水

且說唐僧在金兜山,竟然叫青牛給自己當起了坐騎,唐僧本以為既然青牛自己願意,等自己適應了青牛身份以後,騎青牛和騎白馬也沒什麼區別,可是唐僧生在碧遊宮裡,下凡之後便又附身到唐僧這窮和尚身上,哪裡知道人家到了一定的層次的坐騎,已經不是純粹的代步工具了,更多時候代表的乃是出行者的身份地位,那青牛,多少年也沒有被人騎過了,這一次唐僧剛騎上來,青牛便幻化出了五彩祥光,直衝霄漢,百十裡地都能看見,前面一路上別說妖魔鬼怪,就算是螞蟻臭蟲都要提前搬家。

開始的時候唐僧還覺得這樣不錯,叫自己也過了一回聖人的威風,可是這樣走了三五日,唐僧卻是有些憋不住了,對青牛說道:“青牛,咱們收了這些異象可好,你這樣,嚇得那妖魔鬼怪都不敢招惹我們了。”青牛哼道:“你這和尚實在矯情,我這乃是聖人光芒,莫說是妖魔鬼怪,就算是走到靈山,如來看見了也要躬身施禮,下山迎接,你還不喜歡嗎?”唐僧苦笑道:“若按照你這麼說,那哪裡還用走,你馱著我用了神行的法術,片刻之間就到靈山了,關鍵是這樣走的話,人家如來觀音是不認的,他們不認,便是我們走到靈山,也取不到經書。”青牛翻了個白眼道:“那你說說,我該如何?”唐僧道:“你收了神通,老實走路,莫說莫問,便如那普通青牛一般,你看可好?”青牛道:“便依你。”說完青牛當真的收了祥光,便如普通水牛一般馱著唐僧前行。

唐僧師徒這一去,又過了高山峻嶺,山谷溝壑,便到了那早春時節,春寒料峭,倒也提神,正行處,忽遇一道小河,澄澄清水,湛湛寒波,唐僧這一路上過的河流數不勝數,可是這般清澈精緻的河流卻是不多,再向旁邊觀看,只見遠處河邊有柳陰垂碧,微露著茅屋幾椽。悟空自從有了青牛加入,壓力倍增,忽然的就變得積極了不少,忙遙指那廂道:“那裡人家,一定是擺渡的。”唐僧道:“我見那廂也似這般,卻不見船隻,未敢開言。”八戒早就累了,卻不客氣,扔下行李,厲聲高叫道:“擺渡的,撐船過來!”

八戒連叫幾遍,那聲音直透河岸,只見不片刻間那柳陰裡面,咿咿啞啞的,撐出一隻船兒。不多時,相近這岸,那船兒須臾頂岸,船上有梢子叫道:“過河的,這裡去。”眾人聞聽,這卻是一個女聲,縱馬近前看處,那梢子果然是個婦人,雖是穿著艄公的衣服,卻也有別樣的風情,悟空近於船邊道:“你是擺渡的?”那婦人道:“是。”悟空道:“梢公如何不在,卻著梢婆撐船?”婦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板。

沙和尚將行李挑上去,悟空扶著師父上跳,然後順過船來,八戒牽上青牛,收了跳板,那婦人撐開船,搖動槳,此河不大,眾人頃刻間過了河。身登西岸,唐僧教沙僧解開包,取幾文錢鈔與她,婦人也不爭多寡,將纜拴在傍水的樁上,笑嘻嘻徑入莊屋裡去了。

唐僧師徒此時候卻有些傻眼,若是平常時候看見那豺狼虎豹,或是妖魔鬼怪,只管打殺,心中也無甚感覺,可是過了這幽靜之地,看見這婦人撐船,忽然間的心境便有些許不同,那八戒更是直瞅著婦人的背影,恨不得跟著婦人到屋裡去敘舊不成。

唐僧雖然是在碧遊宮裡當的道童,數萬年的壽命,自然知道那男女愛慕之事,卻未曾下過凡間,這種事情未曾親身經歷,哪裡知道其中滋味,一時間迷迷糊糊,懵懵懂懂,也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感受,只覺得頭腦發暈,口乾舌燥,一時間竟然有了懈怠之意。一時間唐僧心境亂了,卻是不知道該幹什麼才好,忽然見那河水清澈,一時間覺得口渴,便著八戒道:“取缽盂,舀些水來我吃。”那呆子道:“我也正要些兒吃哩。”即取缽盂,舀了一缽,遞與師父。師父吃了有一少半,還剩了多半,呆子接來,一氣飲幹,旁邊沙僧也覺得渴了,自己也喝了半缽,這清涼的河水下肚,唐僧卻是清醒了不少,騎上青牛,繼續西行。

師徒們沿著大路行走,不上半個時辰,那唐僧卻覺得腹中脹痛,本想是那河水冰涼,吃壞了肚子,忍一忍便好,可是過了一會兒卻覺得越發疼痛的緊,不由得呻吟出聲道:“腹痛!”八戒隨後道:“我也有些腹痛。”沙僧道:“我也腹痛,想是吃冷水了?”說未畢,唐僧覺得疼痛的越發厲害,聲喚道:“疼的緊!”八戒也道:“疼得緊!”沙僧也道:“疼的緊。”他三個疼痛難禁,眼看著漸漸肚子大了,用手摸時,似有血團肉塊,不住的骨冗骨冗亂動。

唐僧這時候卻才想起來,自己這不是到了那女兒國內,剛才喝的河水,便是那子母河水吧,果然古人教訓的是,色令智昏,自己剛剛動了些私心雜念,果然這報應就來了,只是這水喝都喝了,唐僧也顧不得後悔,正難以坐立,忽然見那路旁有一村舍,樹梢頭挑著兩個草把。悟空急忙道:“師父,好了,那廂是個賣酒的人家。我們且去化他些熱湯與你吃,就問可有賣藥的,討貼藥,與你治治腹痛。”

唐僧聞言甚喜,帶著眾徒弟,不一時,到了村舍門口下馬。但只見那門兒外有一個老婆婆,端坐在草墩上績麻。悟空上前,打個問訊道:“婆婆,貧僧是東土大唐來的,我師父乃唐朝御弟。因為過河吃了河水,覺肚腹疼痛,故此想借這裡休息一時。”那婆婆看見唐僧四人,甚是驚奇,又聞聽四人喝了那河水,更是喜哈哈的道:“你們在那邊河裡吃水來?”悟空道:“是在此東邊清水河吃的。”那婆婆欣欣的笑道:“好耍子,好耍子!怪不得你們腹痛,你都進來,我與你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悟空即攙唐僧,沙僧即扶八戒,三人聲聲喚喚,腆著肚子,一個個只疼得面黃眉皺,入草舍坐下,悟空只叫:“婆婆,是必燒些熱湯與我師父,我們謝你。”那婆婆且不燒湯,笑唏唏跑走後邊叫道:“你們來看,你們來看,過來男人了!”卻見那裡面,蹼蹼踏的,又走出兩三個半老不老的婦人,都來望著唐僧傻笑。悟空大怒,喝了一聲,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婦人往後就走。悟空上前,扯住那老婆子道:“快早燒湯,我饒了你,否則看我鐵棒打你!”

那婆子這才老實,戰兢兢的道:“爺爺呀,我燒湯也不濟事,也治不得他三個肚疼。你放了我,等我慢慢細說。”悟空聞言,這才放了婆子,婆子不敢再賣乖,急忙說:“各位師父,我這裡乃是西梁女國。我們這一國盡是女人,輕易的見不到一個男子前來,故此見了你們歡喜。你師父吃的那河水卻是不好了,那條河喚做子母河,我那國王城外,還有一座迎陽館驛,驛門外有一個照胎泉。我這裡人,但得年登二十歲以上,方敢去吃那河裡水。吃水之後,便覺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後,到那迎陽館照胎水邊照去。若照得有了雙影,便就降生孩兒。你師吃了子母河水,以此成了胎氣,不日要生孩子,熱湯怎麼治得?”

唐僧早就知道此事,卻已然認命,沙僧聞言,大驚失色道:“師父,似此怎麼得了?”八戒扭腰撒胯的哼道:“爺爺呀!女人要生孩子卻沒什麼,只是我們都是男身!那裡開得產門?如何脫得出來。”悟空笑道:“古人雲,瓜熟自落,若到那個時節,一定從脅下裂個窟窿,鑽出來也。”八戒見說,戰兢兢忍不得疼痛道:“罷了罷了,死了死了!”悟空又笑道:“二哥,莫扭莫扭!只怕錯了養兒腸,弄做個胎前病。”那呆子越發慌了,眼中噙淚。扯著悟空道:“哥哥!你問這婆婆,看那裡有手輕的穩婆,預先尋下幾個,這半會一陣陣的動盪得緊,想是摧陣疼。快了,快了!”悟空又笑道:“師弟,既知摧陣疼,不要扭動,只恐擠破漿泡耳。”

唐僧看他們打鬧,忍不住道:“婆婆啊,你這裡可有醫家?教我徒弟去買一貼墮胎藥吃了,打下胎來罷。”那婆子道:“就有藥也不濟事。只是我們這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陽山,山中有一個破兒洞,洞裡有一眼落胎泉。須得那井裡水吃一口,方才解了胎氣。卻如今取不得水了,向年來了一個道人,稱名如意真仙,把那破兒洞改作聚仙庵,護住落胎泉水,不肯善賜與人。但欲求水者,須要花紅表禮,羊酒果盤,志誠奉獻,只拜求得他一碗兒水哩。你們這行腳僧,怎麼得許多錢財買辦?但只可認命,待時而生產罷了。”

悟空聞得此言,卻是滿心歡喜道:“婆婆,你這裡到那解陽山有幾多路程?”婆婆道:“有三十裡。”悟空道:“好了,好了!師父放心,待老孫取些水來你吃。”好大聖,吩咐八戒沙僧道:“你兩個好歹也是仙體,莫要那般死去活來,好仔細看著師父,若這家子無禮,侵哄師父,你拿出舊時手段來,裝虎唬他,等我取水去。”八戒沙僧依命,只見那婆子卻是會看事理,端出一個大瓦缽來,遞與悟空道:“你既然要去取水,便拿這缽頭兒去,這缽大些,怎麼也是取一回,是必多取些來,與我們留著用急。”

悟空真個接了瓦缽,出草舍,縱雲而去,那婆子看見,這才知道悟空並非凡人,望空禮拜道:“爺爺呀!這和尚會駕雲!”又進去叫出那幾個婦人來,對唐僧磕頭禮拜,都稱為羅漢菩薩,一壁廂燒湯辦飯,供奉唐僧不題。

說那孫大聖筋斗雲起,少頃間見一座山頭,阻住雲角,有些靈氣,悟空知道便是此處,即按雲光,睜睛看處,卻見這山蔥靈俊美,無邊的秀氣,又只見背陰處,有一所莊院,忽聞得犬吠之聲。大聖下山,徑至莊所,不時來至門首,卻見一個老道人,盤坐在綠茵之上,大聖放下瓦缽,近前道問訊。

那道人看是一個和尚來,便也欠身還禮道:“你是哪一方的來者?至小庵有何勾當?”悟空道:“貧僧乃東土大唐欽差西天取經者。因我師父誤飲了子母河之水,如今腹疼腫脹難禁。問及土人,說是結成胎氣,無方可治。訪得解陽山破兒洞有落胎泉可以消得胎氣,故此特來拜見如意真仙,求些泉水,搭救師父,累煩老道指引指引。”那道人笑道:“此間就是破兒洞,今改名為聚仙庵了。我卻不是別人,即是如意真仙老爺的大徒弟。你叫做什麼名字?待我好與你通報。”悟空見道人有理,心說此事可成,道:“我是唐三藏法師的大徒弟,賤名孫悟空。”那道人問曰:“你的花紅酒禮,都在那裡?”悟空道:“我是個過路的掛搭僧,不曾辦得來。”道人笑道:“你好痴呀!我老師父護住山泉,並不曾白送與人。你回去辦將禮來,我好通報,不然請回,莫想莫想!”悟空道:“都是出家人,人情大似聖旨,你去說我老孫的名字,他必然做個人情,或者連井都送我也。”

那道人聞此言,看了看悟空相貌不凡,只得進去通報,卻見那真仙正在撫琴,只待他琴終,方才說道:“師父,外面有個和尚,口稱是唐三藏大徒弟孫悟空,欲求落胎泉水,救他師父。”那真仙不聽說便罷,一聽得說個悟空名字,卻就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急起身,下了琴床,脫了素服,換上道衣,取一把如意鉤子,跳出庵門,叫道:“孫悟空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