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假孫悟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假孫悟空

那唐僧知道前後因果,不願意去招惹那六耳獼猴,可是那八戒沙僧卻有些氣不過,不待唐僧分說,沙僧便前去了花果山,那沙僧的法力其實還不如八戒,在半空裡,行經三晝夜,方到了東洋大海,忽聞波浪之聲,他也無心觀玩,望仙山渡過瀛洲,向東方直抵花果山界。乘海風,踏水勢,又多時,卻望見高峰排戟,峻壁懸屏,即至峰頭,按雲找路下山,尋水簾洞。

沙僧看的真切,降落雲頭,步行至近前,只聽得裡面一派喧聲,沙僧暗中觀看,只見那山中無數猴精,滔滔亂嚷。沙僧又近前仔細再看,原來是孫行者高坐石臺之上,雙手扯著一張紙,朗朗的念道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聖僧陳玄奘法師,上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拜如來佛祖求經。朕因促病侵身,魂遊地府,幸有陽數臻長,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盛蒙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

孫悟空唸完一遍從頭又念,聽得那群猴嘻嘻哈哈,不住的嬉笑。沙僧聽得是通關文牒,止不住近前厲聲高叫:“師兄,師父的關文你念他怎的?”那孫悟空聞言急抬頭,不認得是沙僧,叫:“拿來,拿來!”眾猴一齊圍繞,把沙僧拖拖扯扯,拿近前來,喝道:“你是何人,擅敢近吾仙洞?”沙僧見他變了臉,不肯相認,只得朝上行禮道:“上告師兄,前者實是師父性暴,錯怪了師兄,把師兄逐趕回家。一則也怪弟等未曾勸解,二來又為師父飢渴去尋水化齋。不意師兄好意復來,又怪師父不留,遂把師父打倒,昏暈在地,將行李搶去。後救轉師父,特來拜兄,若不恨師父,還念昔日解脫之恩,同小弟將行李回見師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萬把包袱賜弟,兄在深山,樂桑榆晚景,亦誠兩全其美也。”

孫悟空聞言,呵呵冷笑道:“賢弟,此論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想我如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便可,還要那唐僧做什麼,待我取到真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比起當唐僧的徒弟豈不是要好不知道多少倍。”沙僧笑道:“師兄言之欠當,我等都只知道唐僧取經,自來沒個孫悟空取經之說。我佛如來造下三藏真經,原著觀音菩薩向東土尋取經人求經,要我們苦歷千山,詢求諸國,保護那取經人。菩薩曾言:取經人乃如來門生,號曰金蟬長老,只因他不聽佛祖談經,貶下靈山,轉生東土,教他果正西方,復修大道。遇路上該有這般魔障,解脫我等三人,與他做護法。便知我佛只肯把佛經傳與唐僧,怎麼會傳給師兄,若不得唐僧去,那個佛祖肯傳經與你!不能夠成就卻不是空勞一場神思也?”

那猴子道:“賢弟,你原來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諒你說你有唐僧,同我保護,難道我就沒有唐僧?我這裡另選個有道的真僧在此,老孫獨力扶持,有何不可!已選明日起身去矣。你不信,待我請來你看。”孫悟空說完,高聲叫道:“小的們,快請老師父出來。”果跑有小猴跑進去,牽出一匹白馬,請出一個唐僧,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一個沙僧,拿著錫杖,旁邊的小猴看見,一齊歡呼。這沙僧見了卻是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裡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好沙僧,雙手舉降妖杖,把一個假沙僧劈頭一下打死,原來這沙僧是一個猴精變得。

那孫悟空惱了,輪金箍棒指揮眾猴,把沙僧圍了,一齊上前就要把沙僧抓住,沙僧看見,知道不好,掄起降妖寶杖,東衝西撞,打出路口,那孫悟空看見,也不動手,也不追趕,任憑沙僧縱雲霧逃生,沙僧罵道:“這潑猴如此憊懶,我告菩薩去來!”那孫悟空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來追趕,回洞教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屍拖在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將椰子酒、葡萄酒,同眾猴都吃了。另選一個會變化的妖猴,還變一個沙和尚,從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說沙僧一駕雲離了東海,行經一晝夜,到了南海。正行時,早見落伽山不遠,沙僧不敢駕雲前往,徐步落伽山,玩看仙境,只見龍女早當面相迎道:“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取經,卻來此何干?”沙僧急忙作禮畢道:“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龍女情知是尋悟空來了,更不題起,即先進去對菩薩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淨朝拜。”悟空在臺下聽見,笑道:“這定是唐僧有難,沙僧來請菩薩的。”菩薩即命木龍女門外把沙僧叫進來。這沙僧倒身下拜,拜罷抬頭正欲告訴前事,忽見悟空站在旁邊,等不得說話,就掣降妖杖望悟空劈臉便打。這悟空稀裡糊塗,更不回手,徹身躲過。沙僧口裡亂罵道:“我把你個犯十惡造反的潑猴!你又來影瞞菩薩哩!”菩薩喝道:“悟淨不要動手,有什麼事先與我說。”

沙僧聽觀音吩咐,急忙收了寶杖,再拜臺下,氣沖沖的對菩薩道:“這猴一路行兇,不可數計。前日在山坡下打殺兩個剪路的強人,師父怪他。不期晚間就宿在賊窩主家裡,又把一夥賊人盡情打死,師父罵了他幾句,趕他回來。分別之後,師父飢渴太甚,教八戒去尋水,久等不來,又教我去尋他。不期孫行者見我二人不在,復回來把師父打一鐵棍,將兩個青氈包袱搶去。我等回來,將師父救醒,特來他水簾洞尋他討包袱,不想他變了臉,不肯認我,將師父關文念了又念。我問他念了做甚,他說不保唐僧,他要自上西天取經,送上東土,算他的功果,立他為祖,萬古傳揚。我又說:沒唐僧,那肯傳經與你?他說他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及請出,果是一匹白馬,一個唐僧,後跟著八戒、沙僧。我道我便是沙和尚,那裡又有個沙和尚?是我趕上前,打了他一寶杖,原來是個猴精。他就帥眾拿我,是我特來告請菩薩。不知他會使筋斗雲,預先到此處,又不知他將甚巧語花言,影瞞菩薩也。”

菩薩知道這是那六耳獼猴所做,故意為悟空辯護道:“悟淨,不要賴人,悟空到此今已四日,我更不曾放他回去,他那裡有另請唐僧、自去取經之意?”沙僧道:“我親眼所見如今水簾洞有一個孫行者,怎敢欺誑?”菩薩道:“既如此,你休發急,教悟空與你同去花果山看看。是真難滅,是假易除,到那裡自見分曉。”這悟空聞聽還有一個猴子盜用自己性命,做下惡事,早就呆坐不住,即與沙僧辭了菩薩,趕奔花果山前去。

二人離了南海,悟空早已經怒不可遏,拼勁了全力要去看看是誰壞了自己的英明,再加上悟空的筋斗雲快,沙和尚仙雲慢,悟空就要先行。沙僧扯住道:“大哥不必這等藏頭露尾,先去安根,待小弟與你一同走。”大聖本是良心,沙僧卻有疑意,悟空見了,連聲叫道:“好好好,我就讓你看一個真切。”於是真個二人同駕雲而去。不多時,果見花果山,二人按下雲頭,二人洞外細看,果見有一個孫悟空,高坐石臺之上,正在與群猴飲酒作樂。細看那模樣與大聖無異:也是黃髮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錦布直裰,腰繫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下也踏一雙麂皮靴;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闊,獠牙向外生。

這悟空看了勃然大怒,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鐵棒上前罵道:“你是何等妖邪,敢變我的相貌,敢佔我的兒孫,擅居吾仙洞,擅作這威福!”那六耳獼猴見了,心中歡喜,這悟空果然前來,於是公然不答,只是也使鐵棒來迎。二悟空立即在一處,果是不分真假,他兩個從水簾洞裡打到水簾洞外,又從花國山上各踏雲光,跳鬥上九霄雲內。沙僧在旁看見,知道自己誤會了悟空,果然有妖怪在冒名頂替,心中懊悔,見他們戰此一場,誠然難認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傷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縱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寶杖,打近水簾洞外,驚散群妖,掀翻石凳,把飲酒食肉的器皿,盡情打碎,尋他的青氈包袱,四下裡全然不見。原來他水簾洞本是一股瀑布飛泉,遮掛洞門,遠看似一條白布簾兒,近看乃是一股水脈,故曰水簾洞。沙僧不知進步來歷,故此難尋。即便縱雲,趕到九霄雲裡,輪著寶杖,又不好下手。大聖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覆師父,說我等這般這般,等老孫與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薩前辨個真假。”道罷,那另一個悟空也如此說。沙僧見兩個相貌、聲音,更無一毫差別,皂白難分,只得依言,撥轉雲頭,回覆唐僧不題。

你看那兩個悟空,且行且鬥,直嚷到南海,徑至落伽山,打打罵罵,喊聲不絕。早驚動護法諸天,即報入潮音洞裡道:“菩薩,果然兩個孫悟空打將來也。”那菩薩心說就怕你不來,於是吩咐龍女降蓮臺出門喝道:“那孽畜那裡走!”這兩個悟空聽見,不敢再打,遞相揪住道:“菩薩,這廝果然象弟子模樣。才自水簾洞打起,戰鬥多時,不分勝負。沙悟淨肉眼愚蒙,不能分識,有力難助,是弟子教他回西路去回覆師父,我與這廝打到寶山,借菩薩慧眼,與弟子認個真假,辨明邪正。”道罷,那行者也如此說一遍。眾諸天與菩薩都看良久,莫想能認。菩薩道:“且放了手,兩邊站下,等我再看。”兩悟空果然撒手,兩邊站定。這邊說:“我是真的!”那邊說:“他是假的!”那觀音饒是提前知道其中有一個六耳獼猴假扮,可是任憑觀音暗自運用法力仔細觀看,也莫想看得出兩個悟空有什麼區別。

觀音大喜,暗叫此計成了,自己尚且分辨不出這兩個猴子,世上便再也無人能夠分辨,不過若是就此把他們指引去了西天如來那裡,叫如來把孫悟空殺了,恐怕道教的神仙聽了心中懷疑,還需要自己再推波助瀾一番,叫三界之內全都知道,再到靈山分出真假,才到妙處。想到這裡菩薩喚龍女上前,大聲吩咐道:“那真的悟空頭戴了禁箍咒,那乃是佛祖所賜,段然不假,等我暗念《緊箍兒咒》,看那個能夠禁住的便是真,不能禁的便是假。”兩個猴子聽了,俱都分開站在了一邊,菩薩暗念真言,想那六耳獼猴耳朵最靈,能知天下事情,這麼近,莫說觀音唸咒,連那咒語也聽得清清楚楚,於是和悟空兩個一齊不動,如木雕泥塑,呆若木雞,觀音不念,他兩個又一齊揪住,照舊嚷鬥。菩薩裝作無計奈何,即令諸天,上前助力。眾神恐傷真的,亦不敢下手。菩薩叫聲“孫悟空”,兩個一齊答應。菩薩點頭道:“你當年官拜弼馬溫,大鬧天宮時,神將皆認得你,那天庭又多有寶貝,你且上界去分辨回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