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道可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道可成

雖然都說肉體只是皮囊,靈魂才最真實,可是不得不說,大多數人還是看重外表的,你看那唐僧生的俊俏再穿的整齊,走到哪裡都要讓人拜上一拜,再看悟空,長的兇惡,瞪起眼來,尋常人莫敢靠近,而這兩個妖怪,長的就七八不像,叫人厭惡,那國王看了頓時怒問曰:“你是何方賊怪,那處妖精,幾年侵吾國土,何年盜我寶貝,一盤共有多少賊徒,都喚做什麼名字,從實一一供來!”二怪朝上跪下,頸內血淋淋的,更不知疼痛,供道:

三載之前,七月初一,有個萬聖龍王,帥領許多親戚,住居在本國東南,離此處路有百十,潭號碧波,山名亂石。生女多嬌,妖嬈美色,招贅一個九頭駙馬,神通無敵。他知你塔上珍奇,與龍王合盤做賊,先下血雨一場,後把舍利偷訖。見如今照耀龍宮,縱黑夜明如白日。公主施能,寂寂密密,又偷了王母靈芝,在潭中溫養寶物。我兩個不是賊頭,乃龍王差來小卒。今夜被擒,所供是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國王道:“既取了供,如何不供自家名字?”那怪道:“我喚做奔波兒灞,他喚做灞波兒奔,奔波兒灞是個鯰魚怪,灞波兒奔是個黑魚精。”國王教錦衣衛好生收監,傳旨:“赦了金光寺眾僧的枷鎖,快教光祿寺排宴,就於麒麟殿上謝聖僧獲賊之功,議請聖僧捕擒賊首。”

那光祿寺即時備了葷素兩樣筵席,國王請唐僧四眾上麒麟殿敘坐,問道:“敢問聖僧尊號?”唐僧合掌道:“貧僧俗家姓陳,法名玄奘。蒙君賜姓唐,賤號三藏。”國王又問:“聖僧高徒何號?”三藏道:“小徒俱無號,第一個名孫悟空,第二個名豬悟能,第三個名沙悟淨,此乃南海觀世音菩薩起的名字。因拜貧僧為師,貧僧又將悟空叫做行者,悟能叫做八戒,悟淨叫做和尚。”國王聽畢,請三藏坐了上席,孫行者坐了側首左席,豬八戒沙和尚坐了側首右席,俱是素果、素菜、素茶、素飯。前面一席葷的,坐了國王,下首有百十席葷的,坐了文武多官,眾人坐定,國王把盞,唐僧不敢飲酒,悟空三個各受了安席酒。下邊只聽得管絃齊奏,乃是教坊司動樂。你看八戒放開食嗓,真個是虎咽狼吞,將一席果菜之類,吃得罄盡。少頃間,添換湯飯又來,又吃得一毫不剩;巡酒的來,又杯杯不辭。這場筵席,直樂到午後方散。

唐僧謝了盛宴,國王卻是精明,又留住道:“這一席聊表聖僧獲怪之功。”教光祿寺:“快翻席到建章宮裡,再請聖僧定捕賊首,取寶歸塔之計。”唐僧笑道:“既要捕賊取寶,不勞再宴,貧僧等就此辭王,就擒捉妖怪去也。”國王不肯,一定請到建章宮,於是又叫師徒再吃了一席。國王舉酒道:“那位聖僧帥眾出師,降妖捕賊?”唐僧道:“教大徒弟孫悟空去。”悟空也不客氣,拱手應承。國王道:“孫長老既去,用多少人馬?幾時出城?”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裡用什麼人馬!又那裡管什麼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同去,管教他手到擒來!”唐僧甚喜道:“八戒這一向勤緊啊!”悟空道:“既如此,著沙僧弟保護師父,我兩個去來。”那國王道:“二位長老既不用人馬,可用兵器?”八戒笑道:“你家的兵器,我們用不得。我弟兄自有隨身器械。”國王聞說,即取大觥來,與二位長老送行。孫大聖道:“酒不吃了,只教錦衣衛把兩個小妖拿來,我們帶了他去做鑿眼。”國王傳旨,即時提出。二人挾著兩個小妖,駕風頭,使個攝法,徑上東南去了。

那祭賽國王與大小公卿,見孫大聖與八戒騰雲駕霧,提著兩個小妖,飄然而去,一個個朝天禮拜道:“話不虛傳!今日方知有此輩神仙活佛!”又見他遠去無蹤,卻又拜謝唐僧、沙僧道:“寡人肉眼凡胎,只知高徒有力量,拿住妖賊便了,豈知乃是騰雲駕霧之上仙也。”唐僧道:“貧僧無這些法力,一路上多虧這三個小徒。”沙僧道:“不瞞陛下說,我大師兄乃齊天大聖皈依。他曾大鬧天宮,使一條金箍棒,十萬天兵,無一個對手,只鬧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驚。我二師兄乃天蓬元帥果正,他也曾掌管天河八萬水兵大眾。惟我弟子無法力,乃捲簾大將受戒。愚弟兄若干別事無能,若說擒妖縛怪,拿賊捕亡,伏虎降龍,踢天弄井,以至攪海翻江之類,略通一二。這騰雲駕霧,喚雨呼風,與那換鬥移星,擔山趕月,特餘事耳,何足道哉!”國王聞說,愈十分加敬,請唐僧上坐,口口稱為老佛,將沙僧等皆稱為菩薩。滿朝文武欣然,一國黎民頂禮不題。

卻說孫大聖與八戒駕著狂風,把兩個小妖攝到亂石山碧波潭,住定雲頭,將金箍棒吹了一口仙氣,叫一聲“變!”變作一把戒刀,將一個黑魚怪割了耳朵,鯰魚精割了下唇,撇在水裡,喝道:“快早去對那萬聖龍王報知,說我齊天大聖孫爺爺在此,著他即送祭賽國金光寺塔上的寶貝出來,免他一家性命!若迸半個不字,我將這潭水攪淨,教他一門兒老幼遭誅!”那兩個小妖,得了命,負痛逃生,拖著鎖索,淬入水內,一路血跡,唬得那些黿鼉龜鱉,蝦蟹魚精,都來圍住問道:“你兩個為何拖繩帶索?”這兩個妖怪一個掩著耳,搖頭擺尾,一個侮著嘴,跌腳捶胸;都嚷嚷鬧鬧,徑上龍王宮殿報:“大王,禍事了!”

這時候那萬聖龍王正與九頭駙馬飲酒,忽見他兩個來,即停杯問何禍事。那兩個即告道:“稟告大王,我兩個昨夜奉命巡攔,在塔上巡視,不期那唐僧早就到了,被唐僧、孫悟空掃塔捉獲,用鐵索拴鎖。今早見國王,又被那行者與豬八戒抓著我兩個,一個割了耳朵,一個割了嘴唇,拋在水中,著我來報,要索那塔頂寶貝。”

這兩個小妖,哼哼吱吱,遂將前後事,細說了一遍。那老龍聽說是孫悟空齊天大聖,唬得魂不附體,魄散九霄,戰兢兢對駙馬道:“賢婿啊,別個來還好計較,若果是他,卻不善也!”駙馬笑道:“太嶽放心,愚婿自幼學了些武藝,四海之內,也曾會過幾個豪傑,怕他做甚!等我出去與他交戰三合,管取那廝縮首歸降,不敢仰視。”

好妖怪,初出茅廬,不知道天高地厚,急縱身披掛了,使一般兵器,叫做月牙鏟,步出宮,分開水道,在水面上叫道:“是什麼齊天大聖!快上來納命!”行者與八戒立在岸邊,觀看那妖精油頭粉面,穿戴的整齊,笑呵呵的,也不搭話,九頭蟲見無人對答,又叫一聲:“那個是齊天大聖?”悟空按一按金箍,理一理鐵棒道:“老孫便是。”那怪道:“你家居何處?身出何方!怎生得到祭賽國,與那國王守塔,卻大膽獲我頭目,又敢行兇,上吾寶山索戰?”

悟空罵道:“你這賊怪,原來不識你孫爺爺,我便是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是也。”那駙馬聞言,微微冷笑道:“莫要稱什麼威風,你說來說去也只不過是取經的和尚,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我偷他的寶貝,你取佛的經文,與你何幹,卻來廝鬥!”悟空怒道:“這賊怪甚不達理!我雖不受國王的恩惠,不食他的水米,不該與他出力。但是你偷他的寶貝,汙他的寶塔,屢年屈苦金光寺僧人,他是我一門同氣,我怎麼不與他出力,辨明冤枉?”駙馬道:“你既如此,想是要行賭賽。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處,不得留情,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誤了你去取經!”悟空笑道:“這潑賊怪,有甚強能,敢開大口!走上來,吃老爺一棒!”那駙馬更不心慌,把月牙鏟架住鐵棒,就在那亂石山頭,打鬥起來。

他兩個往往來來,鬥經三十餘合,不分勝負。豬八戒立在山前,暗中觀察,見他們戰到酣美之處,摸到切近,舉著釘鈀,冷不丁從妖精背後一築,想要趁著妖怪不注意,後面突然他他一個出其不意。可是那怪名為九頭蛇,當真有九個頭,轉轉都是眼睛,看得明白,見八戒在背後來時,早就看見,即使鏟鈸架著釘鈀,鏟頭抵著鐵棒,竟叫八戒這一鈀徒勞無功。三人又耐戰五七合,駙馬擋不得前後齊輪,他卻打個滾,騰空跳起,現了本象,乃是一個百丈長的九頭蟲。

豬八戒看見心驚道:“哥啊!我自為人,也不曾見這等個惡物!是甚血氣生此禽獸也?”悟空看見也道:“真個罕有,真個罕有!我見過一個頭的真龍,卻未曾見過九個頭的妖怪,等我趕上打去!”好大聖,急縱祥雲,跳在空中,使鐵棒照頭便打。那怪物大顯身,展翅斜飛,颼的打個轉身,掠到山前,半腰裡又伸出一個頭來,張開口如血盆相似,把八戒一口咬著鬃,半拖半扯,捉下碧波潭水內而去。及至龍宮外,還變作前番模樣,將八戒擲之於地,叫:“小的們何在?”那裡面鯖鯉鱖之魚精,龜鱉黿鼉之介怪,一擁齊來,道聲:“有!”駙馬道:“把這個和尚,綁在那裡,與我巡攔的小卒報仇!”眾精推推嚷嚷,抬進八戒去時,那老龍王歡喜迎出道:“賢婿有功,怎生捉他來也?”那駙馬把上項原故,說了一遍,老龍即命排酒賀功。

這老龍王如今彷彿做夢相仿,他這碧波潭雖然位置頗佳,面積也大,可最大不過是個一方的小龍,連東南西北四海的龍王都比不了,平日裡別說遇到孫悟空,就算是遇到豬八戒,也要點頭哈腰,可是自己這個女婿,實在是厲害,和那孫悟空打了一個平手不提,還一下便把豬八戒給抓了起來。

不過如此,老龍還是有些心驚,開始兩杯酒喝的還算可以,後面的幾杯卻是喝不下去了,問那九頭蟲道:“賢婿,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九頭蟲旗開得勝,滿臉得意,笑道:“都是一家人,泰山有話便請講。”龍王道:“自從賢婿盜來了那祭賽國的寶貝,我只知道那寶貝能夠放出五彩光華,煞是好看,可是那寶貝到底有何功效,我卻不知,賢婿不如給我講一講吧。”九頭蟲笑道:“泰山,那寶貝乃是一枚佛骨舍利,若是說他的功效,並無其他,就是好看。”龍王皺眉道:“賢婿若是這舍利只是好看,並沒有什麼作用,我看你看似還給那祭賽國吧。”九頭蟲皺眉道:“泰山何出此言?”龍王急忙道:“若是那舍利有什麼神奇功效,有助修為,我自然不叫你給他,可是這舍利若只是好看,哪裡有什麼作用,你是不知道那猴子的厲害,他更能夠搬來天兵天將,我等豈能敵過,只是為了一顆無用舍利,豈不是不值得。”

九頭蟲笑道:“泰山,誰說這舍利無用,若是常人拿了,只能放在家裡當做擺設,可是在我這裡,卻是比什麼法寶都要厲害。”老龍王奇怪道:“如何厲害?”九頭蟲道:“泰山請想,我等精怪,若是想要得道成仙,修為精進,比起人類艱難萬倍,如我這樣異類更是困難,若是一日日的打坐修行,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金仙地步,所以我便想出來一個異法偏方,你看這祭賽國往西,都是信奉佛教之國,君主昏庸,百姓愚笨,我若是把這舍利放在碧波潭中,放出沖田光芒,那眾多愚人看了,便要前來朝拜,待我得了他們萬千信念,大道可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