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比丘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五章 比丘國

卻說唐僧叫劉伯欽殺了金翅大鵬,氣的如來沒轍沒轍的,不是如來不想收拾唐僧,只是冷靜下來,如來也知道,自己現在收拾唐僧一點好處都沒有,你說金鵬死都死了,又救不活,難道自己還能一巴掌拍死唐僧不成,把唐僧拍死,誰來繼續取經,再說若是有一個合理的也就罷了,可是就想唐僧說的,就目前這種情況來說,人家唐僧是人質,金翅大鵬是歹徒,人家唐僧再怎麼如何,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防衛過當,實在沒有理由殺了,故此,如來把金字壓帖一收,帶著眾人回了靈山。

別說是如來了,就算是悟空看見這樣的場面,心裡都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不由得想到,沒想到自己這師父還有這般手段,自己還是要小心一點,莫要惹他生氣了,看如來走了,悟空急忙按下雲頭,幫著唐僧進去,救下八戒沙僧,又尋找吃食,生火做飯,休息一日,第二天繼續西行。

出離了獅駝城,唐僧本來以為這一難就算是過去了,可是唐僧哪裡知道,青獅白象金翅大鵬三大異獸身隕獅駝城,這訊息也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要知道這三界之中的大小神仙,壽元無窮無盡,所以平時候無聊的很,最喜歡的就是傳閒話聊八卦,平常的八卦無非就是張家神仙長,李家神仙短,可是這一次不同了,唐僧竟然把佛教護法打死在了獅駝嶺,這樣轟動的話題,頓時席捲了整個神仙圈,足可以與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宮相提並論,唐僧不到三天的功夫就成為了神仙眼中的明星。所謂明星就要有人追捧,那些神仙把這件事正著聊三遍,倒著聊三遍之後,發現總是幹聊多沒意思,唐僧雖然出名,可是還有老大一部分神仙沒有見過唐僧呢,反正閒著沒事,於是這些神仙就不遠萬里跑到唐僧這裡,看看唐僧到底長什麼模樣,後來神仙們又覺得,老是在半空中幹看著多沒意思,於是也不知道哪一個神仙先想出來了個主意,看唐僧正走到了荒山野嶺沒有人家的地方,缺衣少食,他便變化成山中農戶,準備了珍饈美味,款待唐僧一晚,順便跟唐僧聊聊獅駝嶺的事情。

第一個想出這個主意來的神仙無疑是成功的,之前謠言畢竟是謠言,這個神仙卻能夠深入現場,與當事人面對面,深入交流,得到一手獨家資訊,有了充足的炫耀資本,在其他神仙面前好不神氣,可是這神仙也都不是傻子,看見這個神仙神氣了,不由得也都動了心思,許你這樣,就許我這樣,於是第二天晚上,就又有神仙變作獵戶,又招待了唐僧一晚,這個神仙也是收穫滿滿,又在眾神仙面前好好炫耀了一把。眾神仙看這個辦法可行,哪裡還能叫別人佔先,一個個爭著搶著要去跟唐僧討個近乎,而且形式也逐漸的不侷限於晚上留宿了,什麼路過的客商,山上的樵夫,路上的行人,反正這些神仙總能找到個什麼藉口跟唐僧說兩句話。

若是如此,倒也好了,可是無奈唐僧只有一個,可是那愛湊熱鬧的神仙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唐僧一天見三個,一個月最多也就見百十來個,可是那湊熱鬧的神仙怕是有千人都不止,哪裡排的過來,據說有的神仙為了搶位置已經打起來了,最後神仙們想了想,誰說自己去見唐僧還要一個一個單獨去的,自己組隊去不是也可以,人多點的話,一起變一個村子不就可以了,反正晚上的時候可以一齊吃飯嘛。

就這樣,唐僧離開獅駝嶺,走出去了兩個月有餘,一路上神仙不斷,硬生生的把一個荒山野嶺變成了熱鬧村鎮,當然,拿出自己家的珍藏,就為了和見一見那個殺了金翅大鵬的唐僧,聽唐僧跟他們講講當時的過程。當然,唐僧牢記無當聖母的教誨,跟他們講自然與跟如來講的有些區別,重點就是要突出自己,貶低他人,不是也不知道是唐僧的故事沒編好,還是這些神仙太聰明,他們總能在唐僧的故事裡找出毛病來,唐僧又不得不再把故事稍微修改一下,這樣一來,幾乎每一個神仙聽到的版本都不太一樣,從這裡出去的神仙交流起來總會有些爭執,不過這樣正常,八卦嘛,就是越討論越有意思,神仙們也不以為意,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所有神仙都覺得這幾個月的課後文化生活相當豐富多彩,過的十分充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管怎麼說,唐僧這幾個月算是出了名,足足三個月的功夫,半路上才不見了各路神仙的蹤影,此時候金秋已過,寒冬來臨,斗轉星移,師徒們衝寒冒冷,宿雨餐風,正行間,又見一座城池。唐僧問道:“悟空,那廂又是什麼所在?”悟空道:“到跟前自知,若是西邸王位,須要倒換關文;若是府州縣,咱們徑自過去。”

師徒言語未畢,早至城門之外。唐僧下馬,一行四眾進了月城,見一個老軍,在向陽牆下,偎風而睡。悟空近前搖他一下,叫聲:“長官。”那老軍猛然驚覺,麻麻糊糊的睜開眼,看見悟空相貌,連忙跪下磕頭,叫:“爺爺!”悟空道:“你休胡驚作怪,我又不是什麼惡神,你叫爺爺怎的!”老軍磕頭道:“你是雷公爺爺!”悟空道:“胡說!吾乃東土去西天取經的僧人。適才到此,不知地名,問你一聲的。”那老軍聞言,卻才正了師徒們衝寒冒冷,宿雨餐風,正行間,又見一座城池。三藏問道:“悟空,那廂又是什麼所在?”行者道:“到跟前自知,若是西邸王位,須要倒換關文;若是府州縣,徑過。”師徒言語未畢,早至城門之外。三藏下馬,一行四眾進了月城,見一個老軍,在向陽牆下,偎風而睡。行者近前搖他一下,叫聲:“長官。”那老軍猛然驚覺,麻麻糊糊的睜開眼,看見行者,連忙跪下磕頭,叫:“爺爺!”行者道:“你休胡驚作怪,我又不是什麼惡神,你叫爺爺怎的!”老軍磕頭道:“你是雷公爺爺!”行者道:“胡說!吾乃東土去西天取經的僧人。適才到此,不知地名,問你一聲的。”那老軍聞言,卻才正了心,打個呵欠,爬起來,伸伸腰道:“長老,長老,恕小人之罪。此處地方,原喚比丘國,今改作小子城。”行者道:“國中有帝王否?”老軍道:“有,有,有!”行者卻轉身對唐僧道:“師父,此處原是比丘國,今改小子城。但不知改名之意何故也。”唐僧問道:“這裡既雲比丘,為何又雲小子?”八戒道:“想是比丘王崩了,新立王位的是個小子,故名小子城。”唐僧道:“無此理,無此理!我們且進去,到街坊上再問。”沙僧道:“正是,那老軍一則不知,二則被大哥唬得胡說,且入城去詢問。”又入三層門裡,到通衢大市觀看,倒也衣冠濟楚,人物清秀。

師徒四眾牽著馬,挑著擔,在街市上行彀多時,看不盡繁華氣概,但只見家家門口一個鵝籠。三藏道:“徒弟啊,此處人家,都將鵝籠放在門首,何也?”八戒聽說,左右觀之,果是鵝籠,排列五色彩緞遮幔。呆子笑道:“師父,今日想是黃道良辰,宜結婚姻會友,都行禮哩。”悟空道:“胡談!那裡就家家都行禮!其間必有緣故,等我上前看看。”悟空扯住道:“你莫去,你嘴臉醜陋,怕人怪你。”悟空道:“我變化個兒去來。”好大聖,捻著訣,念聲咒語,搖身一變,變作一個蜜蜂兒,展開翅,飛近邊前,鑽進幔裡觀看,原來裡面坐的那個小孩兒!再去第二家籠裡看,也是個小孩兒!連看八九家,都是個小孩兒,卻是男身,更無女子。有的坐在籠中頑耍,有的坐在裡邊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

悟空看罷,現原身回報唐僧道:“那籠裡是些小孩子,大者不滿七歲,小者只有五歲,不知何故。”唐僧早已知道緣由,只八戒沙僧各自稀奇。忽轉街見一衙門,乃金亭館驛。唐僧喜道:“徒弟,我們且進這驛裡去,一則問他地方,二則撒喂馬匹,三則天晚投宿。”沙僧道:“正是,正是,快進去耶。”

四眾欣然而入。只見那在官人果報與驛丞,接入門,各各相見。敘坐定,驛丞問:“長老自何方來?”唐僧言道:“貧僧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者,今到貴處,有關文理當照驗,權借高衙一歇。”驛丞即命看茶,茶畢即辦支應,命當直的安排管待。唐僧稱謝,又問:“今日可得入朝見駕,照驗關文?”驛丞道:“今晚不能,須待明日早朝。今晚且於敝衙門寬住一宵。”

少頃,安排停當,驛丞即請四眾,同吃了齋供,又教手下人打掃客房安歇。師徒感謝不盡。既坐下,長老道:“貧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請教,煩為指示。貴處養孩兒,不知怎生看待。”驛丞道:“天無二日,人無二理。養育孩童,父精母血,懷胎十月,待時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漸成體相,豈有不知之理!”唐僧道:“據尊言與敝邦無異。但貧僧進城時,見街坊人家,各設一鵝籠,都藏小兒在內。此事不明,故敢動問。”驛丞附耳低言道:“長老莫管他,莫問他,也莫理他、說他。請安置,明早走路。”悟空聞言,一把扯住驛丞,定要問個明白。驛丞搖頭搖手只叫:“謹言!”悟空一發不放,執死定要問個詳細。驛丞無奈,只得屏去一應在官人等,獨在燈光之下,悄悄而言道:“適所問鵝籠之事,乃是當今國主無道之事。你只管問他怎的!”悟空道:“何為無道?必見教明白,我方得放心。”驛丞道:“此國原是比丘國,近有民謠,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樣,攜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歲,其女形容嬌俊,貌若觀音,進貢與當今。陛下愛其色美,寵幸在宮,號為美后。近來把三宮娘娘,六院妃子,全無正眼相覷,不分晝夜,貪歡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體羸,飲食少進,命在須臾。太醫院檢盡良方,不能療治。那進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誥封,稱為國丈。國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壽,前者去十洲、三島,採將藥來,俱已完備。但只是藥引子利害:單用著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煎湯服藥,服後有千年不老之功。這些鵝籠裡的小兒,俱是選就的,養在裡面。人家父母,懼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傳播謠言,叫做小兒城。此非無道而何?長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換關文,不得言及此事。”言畢抽身而退。

聞聽此言,哪怕唐僧早已知道,也不禁被唬的骨軟筋麻,止不住心中哀傷,忽失聲叫道:“昏君,昏君!為你貪歡愛美,弄出病來,怎麼屈傷這許多小兒性命!你這等怎做的了君王。”八戒近前道:“師父,你是和尚,他是君王,你怎麼替他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幹!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唐僧道:“徒弟啊,你是一個不慈憫的!我出家人,積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怎麼這昏君一味胡行!從來也不見吃人心肝,可以延壽。這都是無道之事,教我怎不傷悲!”沙僧道:“師父且莫傷悲,等明早倒換關文,當面與國王講過。如若不從,看他是怎麼模樣的一個國丈。或恐那國丈是個妖精,欲吃人的心肝,故設此法,未可知也。”悟空道:“悟淨說得有理。師父,你且睡覺,明日等老孫同你進朝,看國丈的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