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精氣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九章 精氣神

話說唐僧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思,救下了妖怪,繼續前行,沙僧挑捏,八戒牽著青牛,悟空拿著棒,引著女子,一行前進。不上二三十裡,天色將晚。又見一座樓臺殿閣。唐僧道:“徒弟,那裡必定是座庵觀寺院,就此借宿了,明日早行。”悟空道;“師父說得是。各各走動些。”一行五人霎時到了門首。唐僧吩咐道:“你們略站遠些,等我先去借宿。若有方便處,著人來叫你。”眾人俱立在柳蔭之下,惟行者拿鐵棒,轄著那女子。

長老拽步近前,只見那門東倒西歪,零零落落。推開看時,忍不住心中悽慘:長廊寂靜,古剎蕭疏;苔蘚盈庭,蒿蓁滿徑;惟螢火之飛燈,只蛙聲而代漏。唐僧硬著膽,走進二層門。見那鍾鼓樓俱倒了,止有一口銅鐘,札在地下。上半截如雪之白,下半截如靛之青。原來是日久年深,上邊被雨淋白,下邊是土氣上的銅青,唐僧進來,不覺的驚動寺裡之人。那裡邊有一個侍奉香火的道人,他聽見人語,扒起來,拾一塊斷磚,照鍾上打將去,打的那鍾轟鳴巨響。

山中寂靜,那鍾當的巨響了一聲,把個唐僧唬了一跌,這時候旁邊閃出來那個道人,趕上前,站在唐僧近前道:“哪裡來的和尚,卻才是我打得鐘響,把你嚇成這樣。”唐僧抬頭見他的模樣醜黑,道:“你莫是魍魎妖邪?我不是尋常之人,我是大唐來的,我手下有降龍伏虎的徒弟。你若撞著他,性命難存也!”道人道:“和尚休怕。我不是妖邪,我是這寺裡侍奉香火的道人。卻才聽見動靜,恐怕是個邪鬼敲門,故此拾一塊斷磚,把鍾打一下壓掠,方敢出來。老爺請起。”那唐僧方然正性道:“住持,險些兒唬殺我也。你帶我進去。”那道人引定唐僧,直至三層門裡看處,這裡比外邊甚是不同,雕樑畫棟,青磚綠瓦。

唐僧見了,不敢進去。叫:“道人,你這前邊十分狼狽,後邊這等齊整,何也?”道人笑道:“老爺,這山中多有妖邪強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陰就來寺裡藏身,被他把佛像推倒墊坐,木植搬來燒火。本寺僧人軟弱,不敢與他講論,因此把這前邊破房都舍與那些強人安歇,從新另化了些施主,蓋得一所寺院。清混各一,這是西方的事情。”唐僧道:“原來是如此。”正行間,又見山門上有五個大字,乃“鎮海禪林寺”。

唐僧舉步前行,又入門裡,忽見一個喇嘛和尚走來,那喇嘛和尚,也看見三藏眉清目秀,額闊頂平,耳垂肩,手過膝,好似羅漢臨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扯住,滿面笑唏唏的與他捻手捻腳,摸他鼻子,揪他耳雜,以示親近之意。攜至方丈中,行禮畢,卻問:“老師父何來。”唐僧道:“弟子乃東土大唐駕下欽差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取經者。適行至寶方天晚,特奔上剎借宿一宵,明日早行。望垂方便一二。”那和尚笑道:“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我們不是好意要出家的,皆因父母生身,命犯華蓋,家裡養不住,才舍斷了出家。既做了佛門弟子,切莫說脫空之話。”唐僧道:“我是老實話。”和尚道:“那東土到西天,有多少路程!路上有山,山中有洞,洞內有精。象你這個單身,又生得嬌嫩,那裡象個取經的!”唐僧道:“院主也見得是。貧僧一人,豈能到此。我有三個徒弟,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我弟子,所以到得上剎。”那和尚道:“三位高徒何在?”唐僧道:“現在山門外伺候。”那和尚慌了道:“師父你不知我這裡有虎狼、妖賊、鬼怪傷人。白日裡不敢遠出,未經天晚,就關了門戶。這早晚把人放在外邊!”叫:“徒弟,快去請將進來。”

有兩人小喇嘛兒,跑出外去,看見悟空,唬了一跌;見了八戒,又是一跌;扒起來往後飛跑,道:“爺爺!造化低了!你的徒弟不見,只有三四個妖怪站在那門首也。”唐僧問道:“怎麼模樣?”小和尚道:“一個雷公嘴,一個碓挺嘴,一個青臉獠牙。旁有一個女子,倒是個油頭粉面。”唐僧笑道:“你不認得。那三個醜的,是我徒弟。那一個女子,是我打松林裡救命來的。”那喇嘛道:“爺爺呀,這們好俊師父,怎麼尋這般醜徒弟?”唐僧道:“他醜自醜,卻俱有用。你快請他進來。若再遲了些兒,那雷公嘴的有些闖禍,不是個人生父母養的,他就打進來也。”

那小和尚即忙跑出,戰兢兢的跪下道:“列位老爺,唐老爺請哩。”八戒笑道:“哥啊,他請便罷了,卻這般戰戰兢兢的,何也?”悟空道:“看見我們醜陋害怕。”八戒道:“可是扯淡!我們乃生成的,那個是好要醜哩!”悟空道:“把那醜且略收拾收拾。”呆子真個把嘴揣在懷裡,低著頭,牽著馬,沙僧挑著擔,行者在後面,拿著棒,轄著那女子,一行進去。穿過了倒榻房廊,入三層門裡。拴了青牛,歇了擔,進方丈中,與喇嘛僧相見,分了坐次。那知尚入裡邊,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來,見禮畢,收拾辦齋管待。

如此唐僧師徒便主住在了鎮海禪林寺,喇嘛領唐僧到裡面與眾僧相見,安排齋供。四眾食畢,那妖怪女子也得吃了些。漸漸天昏,方丈裡點起燈來。再看此時候,這寺院裡除了打更的和尚,其他無一例外,都跑到了唐僧這裡,嘴上說是問唐僧取經來歷,實則是貪看那妖怪女子的美貌,都攢攢簇簇,排列燈下,唐僧對那初見的喇嘛僧道:“院主,明日離了寶山,西去的路途如何?”那僧雙膝跪下,慌得長老一把扯住道:“院主請起。我問你個路程,你為何行禮?”那僧道:“老師父明日西行,路途平正,不須費心。只是眼下有件事兒不尷尬,一進門就要說,恐怕冒犯洪威,卻才齋罷,方敢大膽奉告:老師東來,路遙辛苦,都在小和尚房中安歇甚好;只是這位女菩薩,不方便,不知請他那裡睡好。”

唐僧道:“院主,你不要生疑,說我師徒們有甚邪意。早間打黑松林過,撞見這個女子綁在樹上。小徒孫悟空不肯救他,是我發菩提心,將他救了,到此隨院主送他那裡睡去。”那僧謝道:“既老師寬厚,請他到天王殿裡,就在天王爺爺身後,安排個草鋪,教他睡罷。”唐僧道:“甚好,甚好。”遂此時,眾小和尚引那女子往殿後睡去。長老就在方丈中,請眾院主自在,眾僧看女子走了,遂各散去。三藏吩咐悟空:“辛苦了,早睡早起。”遂一處都睡著了,不敢離側,護著師父。

一宵晚話不題。及天明了,悟空起來,教八戒、沙僧收拾行囊、馬匹,卻請師父走路。此時唐僧還貪睡未醒。悟空近前叫聲“師父”。那天上把頭抬了一抬,又不曾答應得出。悟空問:“師父怎麼說?”唐僧這時候才喚醒過來,呻吟道:“我怎麼這般頭懸眼脹,渾身皮骨皆疼?”八戒聽說,伸手去摸摸,身上有些發熱。呆子笑道:“我曉得了。這是昨晚見沒錢的飯,多吃了幾碗,倒沁著頭睡,傷食了。”悟空喝道:“胡說!等我問師父,端的何如。”唐僧道:“我半夜之間,起來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風吹了。”悟空道:“這還說得是。如今可走得路麼?”唐僧道:“我如今起坐不得,怎麼上馬?但只誤了路啊!”悟空道:“師父說那裡話!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等與你做徒弟,就是兒子一般。又說道:養兒不用阿金溺銀,只是見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說什麼誤了行程,便寧耐幾日,何妨!”唐僧也是無奈,只知道劫難在此,躲不過去,便也留了下來,於是兄弟們都伏侍著師父,不覺的早盡午來昏又至,良宵才過又侵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光陰迅速,早過了三日。那一日,唐僧覺得身體見好,忽然想起來那妖怪,於是欠身起來叫道:“悟空,這兩日病體沉痾,不曾問得你,那個脫命的女子,可曾有人送些飯與她吃,她可曾害了人的性命?”悟空笑道:“你管他怎的,且顧了自家的病著。”唐僧一聽知道無事,感慨道:“正是,正是。你且扶我起來,取出我的紙筆墨,寺裡借個硯臺來使使。”悟空道:“要怎的?”唐僧道:“我要修一封書,並關文封在一處,你替我送上長安駕下,見太宗皇帝一面。”悟空道:“這個容易,我老孫別事無能,若說送書,人間第一。你把書收拾停當取與我,我一筋斗送到長安,遞與唐王,再一筋斗轉將回來,你的筆硯還不幹哩。但只是你寄書怎的?且把書意念念我聽。念了再寫不遲。”唐僧道:“你們都說我是金蟬子轉世,金身不敗,平日裡走在山間荒野,寒天飛雪,也未曾的病,如今一下子便大病一場,才知道這生病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而且你看平日裡我被妖魔抓來抓去,我不害怕,可只是這一次生病,卻真感覺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心中害怕,故此給唐王寫封書信,若是我不能西行,叫他再派別人來吧。”悟空聽了笑道:“師父,你說的著實不錯,我修行之人,要修行精氣神,只要精氣神在,肉體反而不甚重要,你平常雖然被妖魔抓去,他們打罵與你,雖然身體疼痛,可是只要師父心中不怯,不傷精神,便覺無礙,可是這一次病,卻乃是師父精氣受損,傷了根本,故此師父才覺得心虛氣弱。”唐僧問道:“你說我如何精氣受損。”悟空冷笑道:“自然是師父不知好歹,錯救妖怪,故此才被妖怪的邪氣所侵,此一來是我三人護佑於你,二來是師父精神穩固,換作別人,恐怕早就魂飛魄散,任憑妖怪處置了。”

唐僧聞言,心中又吃一驚,心說那妖怪好大的本領,悟空看唐僧不言,以為唐僧不喜,怕唐僧責怪於他,於是岔開話題道:“師父,若是妖怪也就罷了,我便自然保你,可是你忒不濟,略有些些病兒,就起這個意念。你若是病重,要死要活,只消問我。我老孫自有個本事。問道:‘那個閻王敢起心?那個判官敢出票?那個鬼使來勾取?’若惱了我,我拿出那大鬧天宮之性子,又一路棍,打入幽冥,捉住十代閻王,一個個抽了他的筋,還不饒他哩!”唐僧道:“徒弟呀,我病重了,切莫說這大話。”八戒上前道:“師兄,師父說不好,你只管說好!十分不尷尬。我們趁早商量,先賣了馬,典了行囊,買棺木送終散火。”

悟空看唐僧還不說話,便開始寬唐僧之心,道:“呆子又胡說了!你不知道。師父是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做金蟬長老,只因他輕慢佛法,該有這場大難。”八戒道:“哥啊,師父既是輕慢佛法,貶回東土,在是非海內,口舌場中,託化做人身,發願往西天拜佛求經,遇妖精就捆,逢魔頭就吊。受諸苦惱,也彀了,怎麼又叫他害病?”悟空道:“你那裡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八戒驚道:“象老豬吃東西潑潑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是!”悟空道:“兄弟,佛不與你眾生為念。你又不知。人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師父只今日一日,明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