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袈裟迷心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袈裟迷心竅

這觀音禪院,已經有了三百年的歷史,在建立之初,裡面只有一個流浪過來的和尚,頗懂一些醫理,在這裡化緣修廟,治病救人,後來有了點名聲,和尚也就多了起來,那老僧就是其中之一,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老僧竟然有了一些法力,從一個僧眾直升到主持的位置,開始這老僧還依靠法力做過一些善事,可後來這老僧便越發的愛財,若有人求上門來,必要備上金銀綢緞,否則一概拒之門外,寺裡有看不慣的,也一併趕出寺去,再後來老僧乾脆直接在附近村子裡挑選那長得還看的童子,買到這裡來做和尚,到現在兩百餘年,把這觀音禪院經營的富貴豪華,連那皇帝家裡也比不上。

唐僧看過攻略,自然是知道這個老僧愛財,但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老僧自己有本事能取來錢財,是你的本事,可是你若見財起意,殺人奪寶就是你的罪過了,這一回遇到的唐僧和悟空是非凡之人,若只是普通行人,豈不是就讓老僧得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唐僧還沒有說話,旁邊早有悟空答道:“說起寶貝,俺老孫倒是有一件,不過你們卻是認不得,俺師父也有一件袈裟,勉強算是寶貝,不如拿出來讓你們瞧瞧。”

這一屋子僧人,都是那老僧親自挑選的,各各愛財貪寶,本來滿懷期待,想要看看唐僧有什麼寶貝,可聽說袈裟,一個個頓時冷笑。行者笑道:“你們笑什麼?”院主站起來說道:“這和尚剛才說袈裟是件寶貝,怎麼不可笑。若說起袈裟,只算在佛前禮拜時穿的,似我們幾個,每人不止二三十件,若論我師祖,在此處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不止!”悟空卻叫道:“拿出來看看。”

那老和尚,性格也喜歡賣弄,要不然也不會在唐僧面前拿出那茶杯顯擺,聽到悟空叫板,便叫道人開庫房,頭陀抬出櫃子,這一抬就抬出十二櫃,放在天井中,開了鎖,兩邊設下衣架,四圍牽了繩子,將袈裟一件件抖開掛起,請唐僧觀看。果然是滿堂綺繡,四壁綾羅!悟空一一觀之,都是些穿花納錦,刺繡銷金之物,於是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們的也取出來看看。”

唐僧願意留下一線生機與那老僧,於是意味深長的看一眼那老僧,高聲點化道:“你難道不知道,古人有云,珍奇異寶精妙之物,不可以讓貪婪狡猾奸偽之人看見,倘若被這種人看到一眼,這人必然對寶物動心;既然動心,必會想方設法要得到寶物,寶貝的主人要是一個膽小怕事的,嚇一嚇把寶物讓出去也就罷了;如若不然,奸人必然用計殺人害命,若因為一件物品鬧出人命,實在是不值得。”

悟空說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孫身上!”悟空也不等唐僧說話,走到包袱近前,把個包袱解開,早有霞光迸現,尚有兩層油紙裹定,去了油紙,取出袈裟,扯住兩角抖開,只見袈裟上面掛著各種明珠佛寶,暗中更有各種法陣加持,一時間紅光映過滿室,彩氣充盈庭間,每被光彩映照之人,哀愁消融,心魔退去,心境自然。哪怕這裡眾僧自認為見過天下寶貝,也不由得看得呆了,而後交口稱讚。

人之心性,變化無常,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間,哪怕唐僧早已經高聲言明,可是那老和尚哪裡見過這般寶貝,一時間被珠光寶氣迷住了雙眼,最後還是動了奸心,只見那老僧眼睛,看見袈裟以後便再也難以把目光挪開,半晌,走上前對唐僧跪下,眼中垂淚道:“我弟子真是沒緣!”唐僧攙起道:“老院主此話何講?”老僧道:“法師這件寶貝,我所有袈裟加起來也比不上一片衣角,確是天下無雙,只是這時候拿出來,天色已經晚了,我又奈何眼目昏花,不能看得清楚明白,豈不是無緣!”這時候悟空過來說道:“這個容易,容你掌上燈來,再仔細看看罷。”那老僧道:“法師的寶貝,已是光彩奪目,若再點了燈,一發晃眼,哪裡能夠看得仔細。”悟空問道:“那你要如何才能看得仔細?”老僧道:“法師若是寬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後房,細細的看一夜,明早送還法師西去,不知尊意何如?”

唐僧聽說,心中自是明了,這老僧現在已然是動了貪念,不過見財起意,是人之本性,就現在而言,最起碼這老僧沒有虛偽推辭,心中想看,嘴上又推脫不要,若是老僧真把袈裟拿回自己房間,真個觀看半宿,明日再給自己拿來,倒也不算有什麼罪過,無可指責,但若如書中所記,老僧半夜殺人放火,傷人害命,想把這袈裟據為己有,那就是鬼神不容的惡行了。

這時候唐僧就遇到一個問題了,自己現在既然已經知道那老僧拿到袈裟之後會起殺人之心,那麼自己到底還要不要把袈裟給老僧拿去呢,若給了老僧,雖然是老僧自己動的殺心,可是卻是自己給的老僧貪念,這一場殺難兩人卻是要平分苦果,而若不把袈裟給老僧,自己是安然無恙,可若有其他人來這裡露財被老僧看見,殺人奪寶,豈不是算害了他人。

唐僧正在猶豫,悟空已經替唐僧做主,搶下了袈裟笑道:“怕他怎的?等我包起來,教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俺老孫叫他好看。”說罷,他把袈裟遞與老僧道:“你拿去看吧,只是要明早照舊還我,不要有汙損破壞。”老僧看袈裟到手,自然喜喜歡歡,讓童子將袈裟拿進去,然後吩咐眾僧,將前面的禪堂打掃乾淨,再取兩張藤床,安設鋪蓋,請唐僧師徒安歇;又教安排明早齋飯,準備給唐僧送行,安排完畢,遂而各散。師徒們關了禪堂,就此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