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夷水悲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道場小聚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道場小聚義

周圍鄉鄰,聽見嗩吶鞭炮聲,也知道了信兒,提著一二十個雞蛋的,一兩把掛麵的,一升兩升稻穀的,陸陸續續前來祭拜。先前幫忙的那兩個老頭兒也來了,看見不大功夫裡,向老爹的喪事準備的有模有樣,暗地裡不住向鄉鄰們稱頌:“聽說他們都是信奉彌勒的,向嘎兄弟是遇上好人了,真真是好人吶!”

張大貴充當了都管先生角色,引導鄉鄰祭拜,告會向臘生答禮,安排來客吃飯。到了夜晚,又指揮嗩吶喪鼓鳴奏,教內兄弟誦經。本來張大貴還想要安排班子跳喪的,也就是土家撒葉兒荷,但時間太過匆忙,人齊鼓不齊的,依那兩名幫忙裝殮老者意見,說是向老爹能夠如此風光的上山,已經不知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不必面面俱到,便罷了。

靈柩停放兩夜。第三日天未大亮,張大貴就支派幾個兄弟去山上,在頭天選定的位置挖好墓穴。早飯過後,道場弟兄湊齊八大金剛,喝聲“起”,在嗩吶鑼鼓鞭炮聲中,將向老爹送上山去下葬。

待得鄉鄰們散去,只剩下教內兄弟,向臘生也除去了長孝。張大貴帶領一幹教眾,在屋外稻場上與覃聲鸞重新見禮:“覃壇主蒞臨伍家河,是我道場教眾之幸!恭請壇主教諭。”

“各位兄弟,這兩三天都辛苦了!”覃聲鸞向大家抱拳答禮,又說道:“各位都是張教習信得過的兄弟,本壇主就將教中大事,在這裡與大家明說。”

“當今朝廷昏庸腐敗,地方官吏盤剝壓榨,土豪劣紳巧取豪奪,窮人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川東鄂西陝南一帶,已有百萬饑民聚集,流離失所。前幾日我到過施南府,現如今那裡一斗米賣到三千多文錢,而一兩百文錢居然就能買到一名女子,人命輕賤,民不聊生啊!”覃聲鸞長嘆一聲,又說道:“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現在國不正,官不清,才導致天下大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聖教經典早就預言,紅陽劫盡白陽當興,白蓮花開彌勒降生。總堂已傳下聖諭,現今時機已到,各處同道需抓緊準備,屆時一同舉事,換乾坤,換世界!”

覃聲鸞再向眾人抱拳說道:“各位兄弟,可願意追隨白蓮,萬眾一心共創一番偉業,換得天下清平?”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眾人慷慨激昂,齊聲呼號:“彌勒降世,萬民翻身。願意追隨白蓮,共創清平世界!”

“可見各位都是英雄好漢!我們現在商議一下眼下急需要做的事。”覃聲鸞招呼大家坐下,轉身對張大貴說道:“張教習,你有什麼安排?”

“壇主,眼下重點是要發展教友。幾年來我們這一塊教眾發展不快,主要是鄉鄰們對聖教不瞭解,缺乏信任。這次幫臘生爹操辦喪事,讓鄉鄰們看到了信奉白蓮的好處,是個壯大隊伍的機會。”張大貴想了想,又繼續說道:“還有,我們現在的教友,不過是在一起誦經祈福,真的舉起事來,老弱婦孺不用說,就是青壯年男子,也上不得陣仗,這得早做準備才行。”眾人點頭,小聲附和。

“張教習說的有道理。”覃聲鸞雙手往下一壓,止住眾人議論,說道“這樣吧,本壇主佈置一下目前要辦的幾件要緊之事!”

張大貴一應教眾趕緊起身聽命。

覃聲鸞緩緩說道:“這第一件事,張教習也說了,是要借臘生爹喪事這個機會,發展教友,特別是發動鄉鄰中青壯年入教,壯大聖教力量。”

“第二件事,要建一個教友聚會場所。平時誦經議事,在張教習的家中畢竟多有不便。剛才問過臘生,這個屋場已無人居住。這地方前面寬敞,背後又是高山密林,可進可退,修繕一番可做講經堂。銀錢的事,教友籌集一些,瓦崗分壇撥付一些。”

“第三件事,是教友訓練。土豪大戶,可以招收家丁看家護院,我們也能以保衛家園的名義,對青壯年教友進行訓練,聖教一旦起事,便可上陣殺敵。不過,為安全計,現今訓練,只說是防止土匪流寇,真實用意不得下傳。順便也囑咐一下大家,為便於本壇主四處行走,這兩天的事,只可對教中弟兄說夷水堂壇主來過,至於壇主姓甚名誰、來做什麼都不要多說。”

“第四件事,組織教友中的匠人,多多打造弓箭長矛梭鏢一應兵器,敖硝燒炭,配製火藥,製造火槍鳥銃,以備不時之需。”聲鸞一口氣列出了眼下要做的四件大事。

“謹遵壇主之命!”

張大貴和眾人一齊應承。

“官店口位置特殊,進可北攻建始城,西擊施南府,退可遊擊於恩施、建始、巴東、鶴峰、宣恩邊界崇山峻嶺。一旦情況有變,官店口將是我夷水堂備選的屯兵之地。”覃聲鸞又向張大貴等人問道:“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只能作為聚會場所,不便大軍駐紮。各位對官店口山川地形熟悉,心目中可有適合屯兵紮營處所?”

張大貴看看眾人,眾人搖頭:“這個事關重大,我們不懂,可不敢亂說。”

這也難怪,不是眾人不想說,實在是那些個教友本來就少見世面,又不識字讀書,在他們眼裡,大山只有高矮之分,河流只有寬窄不同,哪還曉得是否適合安營紮寨。

張大貴見眾人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想了想說道:“屬下昔年跟隨師父,就是烏陽關道場的香主張羅漢,在官店口一帶走了不少地方。聽師父說,官店口有‘三嶺三槽’,山形水勢都很不錯,適合用兵。三嶺是長嶺、原嶺、雲盤嶺,三槽則是長槽、橫槽、馮家槽。又說什麼‘嶺’是雙龍抱珠之相、‘槽’是萬馬奔槽之勢,但‘槽’不聚氣,成則已不成則一瀉千里,‘嶺’則只要不走馬謖失街亭的老路,便可成事,所以槽不如嶺。另外還說了一些,屬下也不是很明白,不知這些對壇主決斷有沒有幫助。”

對於烏陽關香主張羅漢,覃聲鸞十分瞭解。此人天生異相,無論何時,即便是大悲大怒,看起來都是呲牙咧嘴滿臉堆笑,故而人稱羅漢。正因為這個長相,自幼就在白眼中長大,性格倔強,但卻心思慎密,又練得一身好功夫,一趟刀法如行雲流水,漸漸的在十裡八鄉有了威望。篤信彌勒之後,覃佳耀十分賞識,讓他在烏陽關建立道場,傳教授徒。

覃聲鸞聽完張大貴介紹,心中大致有些輪廓。看看太陽已偏西,便對眾人說道:“道場之事,有請張教習和各位兄弟多費心。我身邊正好缺個幫手,向臘生往後就隨我四處行走,傳遞訊息。現下我們先回官店口,之後便暫回夷水堂覆命,過段時間再來。”

“壇主不住幾日再走?”張大貴和眾人極力挽留:“就是明兒上官店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