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五章 拆遷的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五章 拆遷的問題

(今天開始下推了,本週五上架,希望各位書友支援老寧,讓首訂好看一點)

下午四點多鍾車到了和平賓館,昏昏欲睡的張興明被二哥揹著上了樓,木友德把車收好就急忙回家去了,走了一個星期想媳婦了,給媳婦拿了那些好東西得趕緊回去讓她高興高興,再說還要帶她去香崗,事不少呢。

王海和李三貴守在賓館裡,假放完了上班了嘛,不過他們被借到張興明這邊了,就只能跑賓館來了,不過也好,在房間裡聽聽收音機看看報的,比在單位舒服多了。

奉天市政府安排了一個副主任駐在和平賓館,做為雙方溝通的代表,HP區政府和DD區政府也各自派了幾個人過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除了保持和和合方的溝通以外,還要做拆遷平整方面的工作,要處理一些臨時發生的事情,還要負責和合方施工各種證照批文的辦理。

說實在的,這時候的政府才真像是服務型政府,安排的滴水不露不說,啥事都想到了,外資就管拿錢建設,什麼煩心事都沒有,政府都處理了。

和在賓館的所有工作人員一起吃了一頓飯,算是慶祝大家長達二年的合作開始,張興明又說了招人的事情,共分四批,共計招收待業青年七千六百人。

首批六百人,其中一半到香崗學習半年,一半在奉天進行集中培訓二個月,後三批則要在84年年底至85年年中招取,分三批集訓後上崗,這裡也包括一小部分去港學習的,不過那就要具體來辦廠的人處理了,張興明只是負責招人。

吃完飯聊了一會,把招人的事說了,這些人也到了下班的時間,收拾收拾離開了賓館,王海和李三貴則是留一個人守在賓館,兩人一替一天,說實話在這值夜班啥事也沒有,而且吃的好睡的好,還有加班費拿,兩人巴不得天天值班呢,由其是李三貴,還沒媳婦呢,回家也沒事可做。

一層樓有十六個房間和一大一小兩個會議室,政府用了三間,司機佔一間,張興明和二哥一人一間,還剩十間可用,張興明就考慮從香崗帶十幾個人回來。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上午吃過早餐,九點鐘,張興明和二哥和政府人員開了個碰頭會,聽了一下他們這邊的工作安排,提了一些己方的意見和建議,雙方就拆遷平整動工進行了協商,制定了一個時間表,DD區那邊肯定是先開工的,那邊拆遷平整都相對容易的多。

張興明也通知DD區政府這邊,施工方已經確定由杯溪市第二建築公司承擔,在土地平整後二建方就進場,希望雙方能夠愉快的合作,大東政府這邊表示沒有問題。

HP區這邊拆遷壓力就大,因為那塊地正處在太原街與南一馬路中間,本來就是比較繁華的地帶,裡面光住宅樓就有五六棟,幾處平房,還有一個居委會辦的小廠,四十多個商戶。

但HP區表示會在一個月內完成拆遷,再用一個月的時間平整,必竟還有那麼多樓要拆呢,光是運廢渣也得十天半個月的。

張興明表示對這個安排沒有異議,只要時間上不是相差太多就沒有大問題,只要保證四月底能破土動工就可以。

東北這邊建築施工有點麻煩,四月之前地面還是凍的,沒法施工,下半年進了十月下霜以後就得停工,所以一年中能幹活的也就是六七個月,如果年頭不抓緊就要影響工期了。

然後張興明關心了一下拆遷方面的事,詢問了一下補償問題,這個年頭還處在大鍋飯年代,對於住戶和居委會工廠HP區表示沒壓力,住戶大部分都是奉天各企業的工人幹部,讓各企業自行安排一下就解決了大部分人家的住房。

剩下來一小部分也好辦,這年頭奉天前蘇聯援建的老樓到處都是,各企業都有不少閒置的物業,都不比要拆的這幾棟差,而且距離也不是很遠,安排個幾十套住房不算大事,何況這年頭的人也老實,只要有個住的地方就行了,根本不存在什麼補償,最多政府出車給搬個家啥的。

居委會辦的工廠更容易,區裡下個行政檔案就搞定,至於搬到哪怎麼搬就是居委會自己的事了。

讓政府頭疼的是那四十幾個個體戶,人家是有執照的個體商人了,使用的房子就變成了門市房了,不但要給補償,還要再給人家解決經商的門面問題。

但是這幾年剛剛開始允許個體經商,地產開發也是剛起步,還沒到後世一水商業裙樓的時代,上哪給他們解決這個門市就有了很大的難度。

HP區的人已經和這些商戶進行了初步的溝通,就卡在了這個問題上,不過他們表示會儘快起出辦法,不會因為這個影響動工,有一個幹部就表示實在不行談不攏就乾脆收回他們的營業執照,這幾十個人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張興明看了他一眼,心裡想這丫肯定是運動後沒被清理出去的照反派,如果按他說的這麼做了以後肯定少不了的麻煩,搖搖頭,說:“這樣吧,政府負責他們的住房和補償就行了,門市的問題我們來解決,四十幾個也不多,下午還麻煩你們把他們請到這裡來,我和他們談談好了。”

下午二點,張興明和二哥在大會議室裡和這些商戶見了面,進行了交談。

張興明首先向這些商戶表達了歉意,自己公司的行為給他們的生活和生意帶來了不便,張興明又講城市的發展是必然的事情,未來十年二十年奉天市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會牽扯到幾百萬的人生活,這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不會因為幾個幾十個上百個人的想法而改變。

說了一會,張興明又大概講了下拆遷後地塊的大致安排,表示可以根據各家現有的經營面積進行統一返還,這個年頭還沒有商業門市的概念,做生意的也就是在自己家房子上臨街開個門或窗的,要說專業的商業面積,沒一家超過二十平的,甚至大部分也就三四個平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