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五章記憶裡的林蔭路(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五章記憶裡的林蔭路(5)

張興明就鬱悶,憤憤的看著笑個不停的兩個小妞,心裡發恨:哥們會長大的,哥們很快就會長大的,到時候把你們屁屁都打腫,讓你們笑。

各地商場開業,這階段杯溪這邊事最多,要出人出物,還得備貨,每天要弄的檔案一大堆,張興明也不打攪她們,自己坐了一會兒,就回大姐屋裡睡覺去了。

晚上吃過飯,張興明被大姐和苗麗拉著出來逛街,張興明這個鬱悶哪,84年的逛街,那可就是真的逛街了,啥也沒有啊,商場還是自己家開的,逛啥?

順著馬路蹓達,看路兩邊的樹和舊樓?話說這時候馬路兩邊全是大樹,東北這邊多楊樹,挺拔高大,四月末已經出芽冒綠了,到了夏天會把整個馬路籠罩在樹蔭下,再火辣的陽光在林蔭大道面前也無能為力,秋天樹葉黃了的時候,地面就會鋪上一層厚厚的墊子,走在上面舒服極了,就是環衛工人要受點累。

到了90年代,也記不清是哪一年了,一夜之間大楊樹被砍個淨光,栽上了梧桐,後來又砍,換栽柳樹,就再也沒有林蔭了,慢慢連樹也沒有了,夏天就只能在烈日下走著。

就因為這個書記喜歡梧桐,那個書記喜歡柳樹,也不管能不能活對老百姓生活有啥影響,其實這樣的事情在全國各地數不勝數,不過一群敗家子除了勞民傷財也幹不出別的,這也可以理解,只是林蔭大道就只能看看圖片欣賞一下了,要不就得去國外。

抬頭看著比樓還高的楊樹,張興明想著後世那光禿酷熱的大街,電腦桌面上的林***心裡不由有些感慨。

大姐嫌他走的慢,伸手拉他,說:“破楊樹有啥看的啊。”

張興明嘆了口氣,心裡說等啥也沒有了,你們就知道破楊樹有啥可看了,指著楊樹對苗麗說:“苗麗姐,你記住這件事啊,有機會你和政府的人說,就說我說的,如果政府要砍這幾排樹,咱們就從杯溪撤資,別的地方我不管,就這片,這幾排。”

大姐看著他說:“這是咋的了?就這幾棵破楊樹咋的你了?還撤資,蓋這麼多樓不要了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興明想了想嘆了口氣,說:“儘量吧,儘量留著,我覺得這點面子他們能給,大姐你不覺得到了夏天,這大樹又漂亮又蔭涼嗎?要是砍沒了,以後就得頂著太陽了。”

大姐點點頭,說:“到是,夏瑩天有點樹蔭是好。”

苗麗就問:“真要這麼說啊?”張興明說:“那到不是,就是表達一個意思,就說我喜歡這些樹,想留著。”苗麗點頭表示懂了。

順著馬路往南地走,過了轉盤左拐就是永風了,苗麗和大姐拉著張興明跑到工地邊上看工人忙忙碌碌的幹活,機器設備轟鳴著,一車一車的土石方被運走,大姐就問:“那挖那深的坑嘎哈呀?建水庫啊?”

苗麗也問:“是啊,挖那大坑有啥用?還得花錢運土的,那些土整哪去了?”

張興明活動一下臉上的肌肉,無奈的回答:“那是地下倉庫和停車場,土拿去填山溝了,那邊鎮上要出錢的,也算賣了。”

杯溪是大山區,就市區這塊算平一點,也是不停的上坡下坡,出了市區就全是大山,幾乎沒有平地了,土石方就被鎮上買去填到山溝裡,人工製造平地,不過這時候的價錢,聊勝於無而已。

大姐又問:“倉庫和停車場?那建地下嘎哈呀?多潮啊,還沒有亮(陽光),幹嘛不在地上弄呢?這麼大塊地呢。”

張興明看看大姐,說:“地面上要建別的唄,倉庫和停車場這些放哪都行,建在地下就是為了節省地面空間,放地面上太浪費了,少蓋不少房子呢。”

苗麗在邊上點頭,說:“那到是,多蓋房子就多掙錢呢,不過那也挖太深了吧?用得著那麼大?得放多少車呀。”

張興明看著土坑說:“現在車少,再過幾年車就多了,這我還嫌小呢,沒法再大了。”苗麗就吐了吐舌頭,說:“你想的真遠呢。”大姐就驕傲,把張興明抱到懷裡摟著。

三個人站在工地邊上看了好久,工地上的探照燈都亮了,把工地裡照的明晃晃的,張興明動動站得發麻的腿,說:“咱出來就是來看他們挖坑啊?天都黑了你兩也不冷?”四五月份早晚溫差很大的。

大姐說:“沒看過呢,你冷了?那咱回吧。”三個人就往回走,路邊有推著小車賣小吃的,都是些烤地瓜(紅薯)、棉花糖、糖稀啥的,也有爆米花和膨化苞米條,苗麗過去買了三個烤地瓜,三個人拿著邊走邊吃。

一直走到火車站廣場,順著站前路走到了聯營公司這邊,一邊走張興明一邊四下看,站前這塊明年要修人防地下商場了,車站北面聯營公司馬路對過這明年要修環球大廈,當年成為杯溪市最牛的建築,內外全是玻璃裝修,裡面的商場生意火爆,一直火到90年代後期。

張興明還記得大廈中間有一個對穿過道,裡面有個賣炸雞腿的,那時候來杯溪買一個炸雞腿是他最大的享受了,大廈背面是音像一條街,全是賣磁帶啥的,張興明上一世第一張劉德華的專輯就是在這買的,花了二十六塊錢。

杯溪環球大廈和站前地下商場是杯溪最早的個體經營集中的地方,造就了無數的富翁,裡面全部採取櫃檯租憑的形式經營,解決了大批待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帶動了杯溪商業的發展,當時環球是以電器商場為主,地下商場是服裝鞋帽,是杯溪商業最集中的地方,然後才是永風商業街和東明步行街,那都是90年初的事了。

現在張興明把永風地塊提前開發了,心裡就有點期待,這環球大廈還能不能建?會建成啥樣?還會不會像上一世那樣火?地下商場呢?嘿嘿,走了別人的路,真想看看別人咋走啊。

逛了一圈,三人回到商場,雖然快五月了,在外邊呆時間長了還是有些冷,好在商場裡暖氣是自己燒,還在供暖,要是政府統一供暖的地方已經停氣了。

第二天,張興明帶著大姐和苗麗跑叢書記家混了一頓晚飯,叢書記對永風地區的開發抱著極大的希望,80年代初期政府最頭疼的就是兩件事: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問題,叢書記希望永風地區的開發能夠幫助政府解決這兩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