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活捉傻狍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活捉傻狍子

雖然姥爺從來沒領張興明和哥哥真正進過大山打過大東西,但張興明和哥哥還是很牛的抓到了一隻狍子,這是上一世張興明所沒經歷過的事。

那天陪哥哥去溜套子,一隻兔子也沒套到,有點喪氣的哥哥皺著眉頭搭拉著腦袋領著張興明往回走,走到菜田中間的時候,跑跑跳跳的張興明就看到田邊冰面上有一個東西躺在那裡。冬天冰凍的時候,由於不是一下就凍住的,所以河水會在冰的阻力下漫出來,最後凍出很大的一個冰面,二米寬的河,能凍出十幾米寬的冰面,成為孩子們的樂園。村裡有大河,冰面更大,所以冬天的時候,南溝這邊的冰面也就張興明哥倆還有鍾長紅鐘長豔幾個人玩,而鍾長紅她們隔幾天就會跑村裡親戚家去,於是這塊冰面基本上就成了哥兩的私人領地。

“哥,你看,冰上有只羊。”張興明停下跑動的腳步,仔細看了看冰面上,對哥哥說。

“扯蛋,你家羊冬天不圈啊。”哥哥頭都不抬的回了他一句。冬天山上沒草,所以都是圈在圈裡不會放出來的。

“真的哥,好大一隻羊,你看你看,就在那呢,不動彈,是死羊吧?”張興明拉住哥哥的胳膊指給他看。

哥哥站住,抬頭順著張興明的手指看了一會,皺著眉頭仔細認了又認,然後小聲說:“蹲下,那不是羊,應該是狍子。你把褲帶改(解,東北發改音)下來給我,咱們把它抓(二聲)回去。”

“狍子咬人不?”張興明聽話的蹲下來,問。

“不咬,改褲帶啊。”哥哥盯著狍子說。

張興明搖了搖頭,這哥哥不解自己的,非得讓他來,伸手把褲帶解了下來,遞給哥哥。這時候哥倆的褲帶其實就是一捆布條,扎褲子是用系的。

哥哥接過褲帶拿在手裡,貓著腰小心的向爬在冰面上的狍子走過去,張興明提著褲子跟在後面。

一直走到冰邊上,狍子動了動,也沒跑。哥哥拐了個彎,從狍子背後過去,小心的接近狍子,然後把張興明的褲帶綁到狍子的頭上,使勁一拉,狍子順著哥哥的拉勁站了起來,緊接著四蹄亂動啪的一聲又摔倒在冰面上,哥哥一愣,然後哈哈笑起來,對張興明說:“這玩藝在冰上站不起來了,哈哈,我說它怎不跑呢,來,咱兩把它拽回家去。”

張興明看了看狍子,黑色的鼻頭,水汪汪的大眼睛,沒有角,估計是未成年,長的有點像鹿,但身子更小一些,也沒有花紋,四隻尖尖的蹄子,在冰上劃出一道道劃痕。這倒黴孩子的蹄子根本就是天生的冰刀啊,也不知道怎麼跑到冰面上來了,如果沒人發現,估計最後也會餓死在冰上,它根本就站不起來,別提走了。

哥哥說:“快來啊,幫我拽,晚上吃大又(肉,東北發又音)”

張興明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自己提著褲子的手,說:“我幫你拽它,你幫我提褲子啊?”

哥哥看看他提著褲子的手,有點犯難:“那怎辦哪,我自己拽不動。”

張興明說:“你在這等著,我去喊姥爺來。”

哥哥有點不願意:“姥爺來了,那還是我抓的啊?”

張興明有點哭笑不得,說:“我的哥啊,就算你能拽動,一出這冰面,它就能站起來跑了,你還能拽住它?別讓它把你拽回家吃大又了。”

哥哥看看狍子,又看看冰面,叭嘰了幾下嘴巴,一萬個不情願的說:“那你快點,我看著它。”張興明笑著向姥姥家走,哥哥在後面又喊:“給姥爺說是我抓住的哦。”張興明服了,點了點頭,無語的走著。

冰面離張興明姥姥家也不遠,就三百米左右,沒一會張興明就提著褲子進了院,姥爺正在劈柴,看他提著褲子進來,放下斧子問:“老二咋了?褲子掉了,褲帶折(舌)了?”

張興明說:“我哥拿著綁狍子呢,姥爺你快去吧,一會跑了。”

姥爺有點意外:“狍子?在哪呢?你哥能綁狍子?那玩藝跑的可快啊。”

張興明甩了甩褲子,說:“那玩藝跑冰上去了,哥哥在那守著呢,就地邊那。”

“我說呢嘛,”姥爺點點頭,從房簷上摘下一捆細繩拿在後裡,出院去了。

沒一會,姥爺手裡拿著張興明的褲帶,肩上扛著那只狍子回來了,把褲帶扔給張興明,向迎出來的姥姥說:“這兩孩子運道還真不錯,這傢伙還挺肥呢,得有四十斤。”

姥姥也高興,幫著姥爺放下狍子,上狍子身上捏了捏,說:“可不止,五十斤往上了,這可算是大的了,好些日子也沒聽誰打到這東西了。”姥爺把狍子腿上的繩子緊了緊說:“有幾年沒打嘍,這傢伙跑的太快了,打它全看運氣,現在沒有快槍根本打不到,洋炮轟不著,有追它的時候還不如去挖獾子呢,那玩藝還有點準。”

洋炮就是老式散彈槍,有點像第一代熱武器,就是八國聯軍進BJ的時候用的那種槍,從槍口填火藥,填完藥塞團紙,再用纖子捅實了,把鉛砂從槍口灌進去,用牛皮紙封住槍口,不過不用像第一代槍那樣從後面拿根香點火,而是在槍的後部扳機上方有一個搖臂,俗稱狗頭,開槍的時候把狗頭扳起來,下面有一個鐵的小管子直通槍裡的火藥,管子口直徑也就幾毫米,在上面裝一個火帽,有點像火柴頭,是鐵的,一扣扳機,狗頭就打在火帽上,因為撞擊打燃了火帽裡的紅火藥,也就把槍裡的火藥點燃了,轟的一聲鉛砂噴出去,能打好大一片地方,這玩藝離遠了根本沒有殺傷力,來的也慢,基本上不能用來打獵,屬於威懾性武器,用來防身自衛的。

張興明和哥哥在上一世偷偷用姥爺的洋炮打過鳥,那家夥轟的一聲巨響,把哥倆震的一遛屁墩,結果那鳥已經不能吃了,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鉛砂,扣都扣不出來。村裡還有一個住戶,自己把洋炮弄走火了,直接轟自己臉上了,連醫院都沒去,就讓媳婦把鉛砂扣出來完事,落下半臉的麻坑,可見這玩藝的殺傷力有多唬人。

姥姥在灶坑裡填了點火,鍋裡填上水,姥爺拿出刀,又拿個盆,開始殺狍子,其實和殺豬差不多,殺一刀放血,然後剝皮抽筋去內臟,再摘腿去頭,把身子分成幾塊掛到房簷下,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

姥爺把狍子皮鋪在雪地上,然後收拾內臟,姥姥去窖裡掏了些土豆回來泡在水裡去皮,準備一會用來燉狍子肉,張興明和哥哥就蹲在邊上看著。

收拾好了,姥爺站起來拿鍬把沾染了血的雪鏟起來隔著帳子(很高的柵欄)揚到菜地裡,然後把盆端進屋,姥姥把切好的土豆放到鍋裡,開始切肉,邊切邊說:“心肝肚給慶芝留著,他愛吃。排骨也留著,讓慶芝拿回去給桂欣嚐嚐。”“肉也留一半給他拿回去。”姥爺說了句,把心肝肚拿出來用細繩繫好拿出去掛在房簷上,把排骨剃出來也掛出去,現在外面有零下三十幾度,一會就凍上了,一冬天都是鮮的。

張興明就感觸,見一次肉多不容易啊,總共這麼點東西,幾句話就全給了爸媽了,父母都是偉大的啊。

“姥,姥爺,我要吃排骨,還要吃多多的又。”張興明拿出孩子的態度撒嬌,又捅了哥哥一下,哥哥不明白啥意思,不過馬上就跟著喊起來:“我也要,要吃老多老多的又。”

姥爺就笑,說:“兩個小家夥饞嘍,好,讓你們吃夠。”

“把又全燉了唄,給我爸留點下貨就行了。”張興明馬上順杆就爬,被姥姥在頭上拍了一下:“你能吃完那麼多啊?”

最後還是給爸爸留了半扇排骨半扇肉,剩下的放到鍋裡,骨嘟骨嘟燉了起來,不一會肉香就充滿了屋子。

臨近春節的時候爸爸終於扛著大包來了,米麵油,棉鞋,哥倆的新衣服(由大人衣服改制而成),還有四條帶魚(海刀),一盒一揸(把手伸開,從拇指尖到食指尖,有十幾釐米)多長的基圍蝦,還有張興明小時候最愛吃的蝦片,紅紅綠綠的一大盒子,還有一臺收音機,十幾節一號電池。(廠裡每年冬天分肉,雞蛋,米麵油,魚,蝦,白菜,蘋果還有梨,一直到現在還有分)看到狍子肉,爸爸感嘆:“多少年沒吃過這東西嘍。這誰打的啊?爸你還能打到這玩藝?”姥爺嘿嘿一笑,說:“可不是我打的,是你倆兒子打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哥哥立刻挺起胸脯:“我打滴,我能行不?”張興明翻了個白眼。

“行啊大兒子,說說你怎麼打的?”爸爸不生氣的時候還是挺平易近人的,抱起哥哥問。“我看著它了,用褲帶把它綁上了,姥爺扛回來的。”哥哥表功,爸爸就明白了,問姥爺:“跑冰上了吧?這玩藝一上冰就不能動了。”姥爺哈哈笑起來。

“咋不把三兒帶來?”姥姥問。

“太小了,這倆就夠你們嗆了,俺們知足了。”爸爸脫了鞋上炕,把腳伸到被子裡暖和,踩著雪爬山,鞋裡都凍上了,姥姥把鞋拿去放到灶坑邊烤。

張興明爬到炕上,捧起收音機研究起來,天蘭色的殼子,有紅磚那麼大,上一世這臺收音機可是姥姥姥爺的寶貝,直到93年大女兒降生的時候,姥姥姥爺住在爸爸媽媽家裡還在聽呢。

“別瞎鼓搗,弄壞了沒地兒修去。”爸爸喝斥張興明。張興明抬頭看看老爸,一撇嘴,手裡不停,扭來扭去,收音機發出哧哧啦啦沙沙的聲音,時大時小的,張興明摸了摸收音機後背,把天線抽出來晃動,聽著雜音選了個角度,然後再去扭,沙沙的聲音漸漸弱下去,聲音出來了,還是張興明挺熟悉的聲:“邊疆的泉水哎清又純,邊疆的花兒哎暖人心,暖人心……”張興明把收音機放到炕上,拿個枕頭固定好不讓它倒了,然後退後一點瞅瞅,搖搖頭,實在是太古董了,可是就這麼個古董東西,在這個時代為多少人帶去了一生不可磨滅的快樂,帶去了廣闊的天地,帶去了知識,音樂,國家大事。這就是這個時代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柱啊。

畢竟是山區,收音訊號始終不太清晰,時強時弱的,張興明聽著直撓頭,最後抬頭衝在一邊聽的津津有味的姥姥說:“姥你去外面嘎(割)一小塊又(肉)來,”用手比了一下:“這麼一小塊就夠。”姥姥對外孫的要求向來是有求必應的,也沒問幹什麼,出去不一會割了拇指肚大一塊狍子肉回來,遞給張興明。張興明接過肉,拿鐵筷子在上面扎了個小洞,然後把肉套在收音機的天線頭上,立碼收音機就像突然來了精神,雜音沒有了,聲音清晰清脆,姥爺看著嘿嘿一樂,說:“這玩藝還得吃又才好好幹活。”大家一起笑起來。(收音機還有用天線的老電視都有這個特點,沒經歷過的可以去問問老人)

姥姥嘖了幾聲,說:“這以後還得總掛塊又聽,上哪弄又去喲?冬天還行,夏天兩個點就臭了。”張興明哈哈笑,說:“不用,聽時間長了效果自然就會好點,這不剛開始嘛。”其實是聽時間長了,人適應了雜音,雜音也就不存在了。

爸爸第二天又去看了爺爺,這次是自己去的,沒帶張興明,張興明也沒張羅去,就是來回走走,大冬天的,還是不遭這個罪了,躺熱炕頭上聽聽收音機多好。

下午爸爸回來,臉上有點陰沉,張興明估計老爸是又被爺爺罵了,心裡鬱悶,趕就拉著哥哥出去滑冰了,可別讓哥哥再撞到老爸槍口上,那是真使勁打啊,一點不帶虛的。

爸爸第二天給姥姥留了點錢就回去了,帶走了狍子的下貨和排骨,肉留下沒拿。這年頭排骨可不像後世那麼值錢,這時候骨頭下水不值錢,算不上好東西。

張興明知道,老爸只是單純的想讓他和哥哥多吃幾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