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城裡的農民很尷尬(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一章 城裡的農民很尷尬(1)

70年代,因為計劃生育政策還只是提出了一個概念,還沒像後世那樣執行,導致三四個五六個孩子的家庭很普遍,甚至有一家七八個孩子的,到80年代初,形成了建國後的第一波人潮。

這時候又不準私人治富,只能呆在家裡等著國家分配,導致待業青年數量激增,中國大地上第一次出現了就業難現像。

而同時,大運動中下鄉的知識青年大量返城,給本來就已經很嚴峻的待業問題又加了一把火。

這也是80年代初社會越來越亂的根本原因,滿大街無所事是的半大孩子,能不惹事嘛。

於是各種小廠就應勢而生,包括國企下面的小集體,也是這樣產生的三類企業。

沒技術沒實力沒場地,就是這些小廠的真實寫照。

像丫蛋爸在的這個街道小廠,就完全靠本鋼活著,自己沒有任何的造血能力。

但是不只是這一家啊,無數個小廠依附在本鋼身上搶這一口血,這個搶到了,自然就有餓著的,於是就這樣了,隔三差五的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張興明皺起眉頭,想了想,問丫蛋爸:“你們這一片,像你家這樣的多不?”

丫蛋爸點點頭,說:“多,俺家還算好的,就倆孩子,差的也多,丫蛋比她弟大五歲呢。這邊不少家都三個四個的,還都是比肩,那更完。”比肩就是差不多大的意思。

“城鎮戶多還是農村戶多?”

“都有吧,這邊坐地戶基本上都是農村戶,就佔地那會兒給幾個城鎮指標,後來又轉了幾次,家家都是城鎮戶農村戶摻著的,你說這孩子戶口得隨媽,那時候也不知道啊。

誰家拿了指標不得給男孩啊?結果就是再生孩子吧,又是農村戶,除非兩口子都是城鎮的,你也看著了,城鎮戶誰家丫頭嫁這來呀。”

“現在一年下來能收入多少?”

丫蛋爸撓了撓腦袋,有點不好意思,說:“一千來塊錢吧,有時候多點,像今年這樣可能一千也到不了,倆月沒開資了。”

“雞鴨這些一年能掙多少?”

“這玩藝能出多少啊,多了沒地方弄,少了不出錢,這不差不點一個月了,就這點雞蛋,這不你買了嘛,八塊多錢,這還是茶葉蛋呢,要是光賣雞蛋頂天了二毛一個,四塊多錢。”

張興明想了想,這個時期農村戶確實開始困難了,不像原來那幾年,只要有地就能吃飽,85年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照比80年可是提高了不少。

80年一斤豬肉七毛多,85年已經一塊三了,翻了一倍,像菜啊米啊面油,幾乎全都翻了個個,這就是自由貿易的另一面。

新中國建國後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動盪就是從85年開始的,到89年達到高潮,這就是官倒。

80年允許個體經營,83年放開市場,85年完全取消供給制議價買賣,接近三年多四年的物價雙軌,給手裡有權的階層創造了一個外部毫無察覺的利益層。

80年代什麼最值錢?不是車不是糧不是衣服也不是電器,是紙條。

從上到下從糧食到物資,小小的批條展示出無比強大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席捲了整個中國。

計劃外市場一時間紅火起來,官員批的理直氣壯,能拿到條子的俯視眾生,能倒到條子的盛氣凌人,能消費條子的砵滿盆滿,然而,老百姓的錢就不夠用了。

同一時間,市場放開以後,個體經營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結果,村辦社辦校辦街道辦,大集體小集體共投公司,千奇百怪的名稱萬花齊放的體制,紛紛殺向市場。

80、90年代有句話叫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只要有膽量,敢幹肯幹,就沒有發不了的家,沒有掙不到的錢。

然而結果就是,一部分人迅速富起來了,同時一部分國企陷入經營困境,沒有了計劃,國企好像進入了一個怪圈,不會玩了。

於是發不出工資的小企業越來越多,像丫蛋爸呆的這個小廠只是其中毫不顯眼的一個而已。

中國大陸上第一次出現了貧富差距。

農村和城市的差距也是在這段時間開始拉開,由城裡吃不飽變成了城裡好掙錢,農民的生活卻沒有絲毫改變,包括收入。

而且這種狀態一口氣下去就持續了二十多年,到2003年,農民的收入和83年相比翻了三翻,同期城市內工人收入翻了十翻。

而經商創業各種與農村沒有一點關係的機會,更是創造了無數財富,誕生出了一個新的階層,商人,或者叫企業家,曾經被統一稱為農民式企業家,沒有技術沒有文化,簡單粗暴的政策性賺錢方式。

……

張興明咬了咬嘴唇,面對這種時代大勢,誰也無可奈何,這不是一家兩家,這是全社會的狀態,也根本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嘆了口氣,張興明又問丫蛋爸:“地呢?家裡有多少地?”

丫蛋媽撓了撓腦袋,說:“哪有地啊?就自己在坡上房前屋後的開了幾塊,種點小菜,反正也能省倆錢。”

張興明睜大眼睛,這事他還真不知道,上一世也沒接觸過這類城裡的農村人。

“沒地?農村戶不給分地嗎?”

“誰給你分?在說了,上哪弄地啊?你看這邊上,全是廠子,後面就上山了,往哪分?”

“那你們原來的地呢?”

“佔了唄,這不是給了個城鎮戶嘛,俺家原來菜地就醫院那塊,早就沒了,多少年了。”

張興明點點頭,看來這城裡的農村戶,活的比農村還不容易,那邊至少還有地,最起碼吃飯不愁。

看了看推說著門邊偷偷往屋裡看的丫蛋,張興明咧了咧嘴,心裡對丫蛋爸媽的不滿也沒了,活成這樣,也確實怪不到他們頭上,可是,這又能來怪誰?

向丫蛋招了招手,張興明說:“算了,不說這些了。這樣吧,我給你找個活幹,一個月也有個一百多塊錢,你幹不?我就是想讓丫蛋好好上學,如果她將來能考上大學,一切費用我包了。”

丫蛋啾著小嘴,正小心弈弈的走進來,聽到張興明話愣住了,站在那大眼睛看著張興明發呆。

張興明就笑著問她:“怎麼樣丫蛋?能考上大學不?你是不是學習不好,不好意思去學校了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丫蛋小臉一紅,白了張興明一眼,說:”才不是呢,我考試都雙百。”

張興明說:“那你咋不念了?我看就是學習不行。”

丫蛋眼圈一紅,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說:“你欺負人,我從來考試都是,都是雙百,怎麼學習不好了?不,不是,不是沒錢,嘛,我,我得,得,去掙錢啊,要不怎麼整?”

小丫頭哭的肩膀聳動,抽噎著,眼淚像珠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