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好東西不怕多(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九章 好東西不怕多(4)

張興明說:“這倒是無所謂,買下來正好,省得以後出現其他糾紛。多少錢?多大地方?”

小田說:“就革新下坎那塊,是原來物資公司的福利廠,停產半年多了,地方不小,整個算下來加上邊上空著的,屬於他們的地皮有三十來畝,不過有一部分都被邊上老百姓給佔了,壘房子的,種菜的,有個十多畝。”

張興明看看小田的,說:“那有啥用?我買了地然後還得去攅人唄?”

小田就笑,拍了拍張興明的肩膀,說:“你心眼咋這多呢,呵呵。”

張興明說:“不是嗎?房子都蓋上了,地也種上了,誰管你地皮是誰的呀?當初為啥沒人管哪?”

小田說:“企業嘛,你也明白,都那麼回事。那十來畝不算,就是他們那個院子還有邊上一點空地,算二十畝,十萬塊,那塊地是永久產權。”

那個時代,還沒有後世的什麼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啥的分的那麼精細,就是一塊地,幹啥你自己說了算。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起始於80年,是在鄧公的一再堅持下啟動的。

82年開始允許城鎮私人建房,開始住房制度改革試點。

84年國內開始正式收取土地使用金,但對土地的使用目的並沒有強制要求和限定。

87年開始正式推行土地拍賣制度,公有住房開始補貼出售。

88年,修改憲法,允許土地批租,全國城鎮開始分批進行房改。

90年,從上海開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加快推進住房改革,推進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91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全面起步,國家要求各地深化住房改革,房改進入全國化。

92年,鄧公指出,要加快房地產業的發展。銀行開始發放房屋消費貸款。

93年,朱總上來了,命令緊縮銀根,徹底清理整頓房地產業,停止發放貸款,禁止金融業進入地產。

房地產業受到巨大打擊,一蹶不振,94年,在朱總堅持下,住房公積金制度和安居工程被寫入房改政策,國務院開始進行宏觀調控,對地產開發機構進行全面檢查,整頓金融機構。

95年海南地產崩盤,國務院頒佈房地產管理法,深查金融機構,開始實施安居工程。

96年,安居工程順利推進。

98年下半年,在某些有話語權的人堅持下,朱總不得不讓步,國家釋出房改通知,福利房時代被強行終結,但朱總要求重點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建立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系統。

房地產行業在被約束了五年之後,走出了牢籠。

02年,上層房地產利益集團和朱總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體系的多年鬥爭結束,03年朱總理離職,成為共和國唯一一位沒能連任兩屆的總理。

03年開始,金融業大舉進入房地產業,中國地產起飛。

不過飛起來的只是房價,從此扶搖直上九萬裡,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消失在民眾視線裡。

……

“可以,只有沒有糾分,價格到是小事,十萬八萬的也沒什麼,最起碼能幫助一些工人餵飽孩子。”張興明嘆了口氣,對小田說。

小田也嘆了口氣,不過沒說什麼。

轉了一圈,喂了餵魚,張興明帶著小田進屋。

換好鞋,兩人進了客廳,沙發上的人正在說笑,突然靜了下來,一起看著走進來的小田。

張興明皺了皺眉,暗暗搖了搖頭,說:“說啥呢?在門外就聽見你們笑聲了。”

老媽站起來,說:“小田吧?還頭一次來家呢,快過來坐。”

蘭姐和大勝哥他們也站了起來,張興明就介紹。

“田哥,這是我媽,媽,這是市委田處長。”

小田笑著說:“張嬸你別和我這麼見外,我和二明還有二力子也是多少年了,你這一客氣,整的我不好意思。”

張興明指著其他人說:“這是大姐,孫佩蘭,這是二姐,孫佩玲,這是大哥,孫佩勝,是二哥的親姐妹兄弟,我在這裡頂多算幹的,老挨欺負了。”

小田笑著過來和大夥握手。

張興明又介紹新姐夫和新嫂子,說:“這是大姐夫,李春波,年後服裝廠就交給大姐和姐夫照看,估計和你打交道的時候少不了,你得照顧著點。”

小田伸手和大李握手。

“這是大嫂,周麗娜,年後自行車廠大哥和嫂子過去,到時候你有啥需要直接和我大哥說就行。”

又是握手。

大夥握了半天手,重新坐下,大嫂小聲問大勝哥:“啥自行車廠啊?你班不上了啊?”

張興明接過話,說:“剛定下來的事,大哥還沒倒開工夫和嫂子你說呢,你倆結完婚就住這,年後咱們在石橋子那邊建了幾個廠,服裝廠大姐管,腳踏車這邊大哥管,到時候你和姐夫也過來幫忙吧,怎麼也比你們在原來單位強點。”

大嫂看了看大哥,說:“我不懂,反正,你大哥說在哪就在哪吧,住這啊?南墳那邊呢?”後邊半句是問大勝哥。

大勝哥說:“這個家是二明和小力子說的算,他們安排咱就聽唄,住這咋樣?比南墳那強吧?”

大嫂說:“是比南墳好,可這不是,張嬸家嗎?”

大勝哥和蘭姐二姐老媽都笑起來,老媽說:“行啦,你領你媳婦回家去看看吧,蘭,你也領小李過去看看。”

大勝哥就拉著周麗娜站起來,對小田說:“那你坐啊田處長,我領我媳婦回家看看,她第一次來,還不知道這是自己家呢。”大嫂在他背上捶了一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個人出去,二姐去給小田泡了茶端過來,放到茶几上。

張興明說:“田哥幫著給找了個地方,在革新下坎那,有二十畝地大小,永久產權的,十萬,我覺得行,那邊上就是條河,不深,水量還可以,媽你覺得行不?”

老媽給小田拿煙和火機,擺到茶几上,說:“二十畝啊?一萬多平吧?媽呀,整這麼大啊?”

張興明說:“也差不多了,雞鴨鵝豬,一樣養點,以後咱也可以給下面分點雞蛋啥的,將來想擴大規模地方也夠,我還想乾脆養點驢呢。”

老媽問:“養那玩藝嘎哈?”

張興明說:“驢可是寶,肉可以吃,天上飛龍地上驢嘛,不愁賣,而且驢皮那是補血的極品啊,阿膠聽過吧?那不就是驢皮凍嘛,咱不自己弄,也可以賣給他們哪。”

老媽說:“阿膠是驢皮啊?我還真不知道,那就弄唄,好東西不怕多,就是不賣,親朋好友的到時候分點也好。”

小田坐那看看張興明,看看老媽,發現這娘倆注意力都在驢身上了,卻沒提買地得十萬塊錢,暗自嘆了口氣,這有錢人想的和咱就是不一樣啊,關注點就不在一個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