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零食和禮品(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五章 零食和禮品(5)

大東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那年頭麵包香腸油條麻花真心算高檔小吃,平時哪裡捨得讓孩子天天吃,一個月嚐個一次兩次了不得了。

還有蛋糕和餅乾、罐頭,蛋糕只有俗稱的槽子糕,一塊一塊硬硬的,那時候算是零食裡最頂級的存在了,過年的時候串門一般會拎上兩盒或四盒,算比較重的禮,沒有幾家人真的舍得吃,別人送來了就放在那,等著再給另外的人送去,蛋糕像旅遊一樣在各家之間轉,有時候會很巧的轉回最開始的人家。

那時候的人也沒有什麼保質期的概念,許多時候盒子裡的蛋糕都長毛硬結了,像綠石頭一樣還被繼續送著,沒有人開啟看,那時候包裝都是紙盒,開啟容易破損,那就沒法再送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有人家會仔細小心的開啟,然後拿一塊兩塊出來給自家孩子解一下饞,然後再小心的包好扎好,繼續送,大家都明白沒人會吃。

也有熊孩子會趁大人不注意悄悄開啟盒子偷一塊來吃,有時候趕上旅行時間較長的,裡面的蛋糕太少,拿一塊太明顯了,就拿出來咬一小口再放回去,哈哈,收到帶牙印蛋糕的家也只是會心一笑,心知肚明。

而真正舍得吃的人,就是開啟看全不能吃了也不會生氣,扔了完事,大家心裡都知道怎麼回事。

那時候的餅乾現在根本就看不到了,拿到現代來也不會有人吃,完全就是麵粉加一點點糖,口感很差。現在只有遼寧丹東一帶到吉林通化一帶還有不少小食品廠在做,專供朝鮮。

而那些年禮物裡最最高大上的只能是罐頭。

別看現代罐頭市場在不斷萎縮,大多數孩子可能從來都沒吃過,但在80、90年代,或者說90年代往前,罐頭是相當牛逼的,在零食界和禮品界一直是老大哥地位。

那時候一般家庭的孩子只有生病了才有機會吃一口水果罐頭,那時候沒有合成糖沒有添加劑沒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劑,也沒有人用市場上賣不出去的酸澀果子來煮罐頭,那種吃一口甜到心裡地感覺是現在守著數不盡種類小吃的孩子無法體會也無法理解的。

至於肉罐頭,(咽了一大口唾沫,把自己寫饞了)那簡直就是傳說級的神秘大禮。

最開始的肉罐頭是供給部隊解決行軍打仗中的肉食問題的,抗援那幾年更是達到國內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地步,近七百萬人的需求呢。

戰爭結束後,除了保證部隊的定量供應,肉類罐頭開始小量走進副食商店,成為高大上商品。

然後開始了和老毛子之間的半敵對,打了幾場,整個中國北半部進入備戰備荒,現存的大量永久工事以及戰備庫大部分都是那幾年修建的,好多都是防核級別工事庫,到處都有防空洞,連南墳這小地方就有七八個防空洞,挖空了幾座山。

中國防空洞最多的地方是重慶,現在重慶好多飯店和商店就開在防空洞裡,不過重慶的防空洞大部分是國蔣政府修建的,和後來的戰備建設關系不大。

那幾年肉類罐頭幾乎從市場上絕跡了,只有各廠武裝部會有一點份額,走的是軍供品線。

因為那幾年老毛子在要求東北居住和管理特權被拒絕後,搞了一些么蛾子出來,停止全部援建工程,撤回援建專家組,索要前期幫助中國的物資和錢款。

車皮一列一列的駛向莫斯科,帶去了大量的輕用工產品和肉制品,肉類罐頭成為“還債”的主力軍。而當時極硬氣的政府乾脆趁機收回了東北鐵路的全線主權和管理權,結束了從沙俄時代到蘇聯時代老毛子對東北的侵佔和凌辱。

蘇聯人控制東北鐵路的時候,雖然不可能像日佔時期那麼兇殘,必竟那是戰爭年代,但壞事也沒少幹,他們對中國人的藐視和敵視是骨子裡的,這會不會和二次黃禍都從老毛子國家開始有關係?

舉個真實例子,中國從近代到現代,春運就一直是個大難題,從有火車開始,春運這件事就沒消停過。

當時東北還是由東北公署統管,主席是高剛,當時東北公署駐地在就在瀋陽,哈爾濱那個時期主要還是蘇聯人控制呢。

高剛提醒當時的瀋陽火車站蘇聯站長增加車次,以保證返鄉人群的運輸,蘇聯站長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結果出事了,擠死人了,高剛把那個蘇聯站長在站臺上親手直接槍斃了,這也是中蘇交惡的導火索。

其實現在想想,那些老一輩革命家,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者們,骨頭都是足夠硬的,是真不慫。

……

大革命之後,因為物資的嚴重匱乏,因為易儲存又好吃,罐頭一度成為緊俏物資。

79年之後,罐頭特別是肉類罐頭才真正的成為流通商品,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不過它的身份依然不是菜桌上的食品,而是包裝好的禮品。

相對於一個月三四十塊錢的工資,一盒幾塊錢的罐頭,實在是高消費了。

到了90年代,罐頭才開始真正被擺上餐桌,短暫了輝煌了幾年,又因為國內發展的速度太快,物資由缺很快變成了多,老百姓直接跨越式的奔了小康了,罐頭再度被冷落在一邊,銷量年年大跌,到今天,還在掙扎著生產的罐頭廠家所剩無幾,由其是肉類罐頭。

……

張興明和大東進了糧站的餐廳,裡面有不少人在排隊,大東舔了舔嘴唇問:“真在這吃啊?要花糧票呢。”

糧站的餐廳沒有議價商品,必須全部交納糧票,那時候再小再淘氣的孩子也是知道糧票的珍貴的。

張興明拍拍大衣兜說:“這不是剛領了嗎?你能吃幾根?”

大東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屈服於美食的誘惑,說:“三,四根吧,夠了吧?”

張興明點點頭,說:“麻花要不?”

大東扭頭看著視窗裡擺著的成堆的大麻花,又吞了幾口唾沫,艱難的說:“夠吃了吧?還是,算了吧,糧票花多了你回家不得捱揍啊?”

張興明說:“沒事,俺家糧票夠用,那就買點吧,我拿回去凍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