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北漢子(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北漢子(1)

“嗯,張部長有心了,感謝感謝,哎呀,有年頭沒看著這麼正宗的西北菜了,就別提吃了,能把肚子弄飽就算好日子嘍。哎呀,酒呢,來,開開,這得好好喝幾個。”

進了餐廳柳教父看著桌上擺的菜就來了興頭,連呼拿酒。

說實話這年頭混科研的日子真心不好過,而且是越來越不好過,國內的科研被管的死死的,而且大部是外行領導內行,政治氛圍比學術氛圍更濃厚,專案經費全看遠近親疏而不是看前景,而且在科研力轉換為生產力這塊更是遠遠的落後於國外,造成了持續惡化的惡性循環,這也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高學歷優秀人才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八十年代末開始,到二千年中期,大量高等學府精英往歐美流動,矽谷,歐美各大學實驗室,各大科技公司,這些後來被全球人所熟知的地方和企業的發展,哪個能少得了中國精英?

而且說實話,中國人創業上還是有所不足,但在從業上真的是一頂一的好手,硬生生的便宜了人家。

陝西涼皮,菜疙瘩,羊肉湯,莜麵囤囤,油潑辣子,羊羯子,肉夾饃,大燴菜,烤羊蹄,上湯菜豆腐,涼拌菜,還有幾個張興明沒見過也叫不上名的,反正紅紅辣辣的,看著就喜慶。

柳教父的性格就是直來直去,也不見他客氣,到桌邊拿起筷子就是幾口,連連點頭的對張興明說:“廢心了廢心了,正宗,好吃,酒呢?我一定得和你碰一個,咱先喝一個。”

張立國在一邊拿出酒來,起開蓋子,給柳教父和張興明面前的小盅滿上,七錢杯,酒稍盈杯口,能著到高出杯口的白酒晃動著,就是不流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柳教父端起杯子看了看,說:“好酒,我借花獻佛,來,張董,張部長,咱倆先走一個。”

張興明端起杯子和柳教父輕輕碰了一下,兩個人一飲而盡,張興明是一抽老臉,真辣啊,那邊柳教父則是眉飛色舞,還巴答巴答,點點頭說:“好酒,夠味,甜哪。”

張興明說:“咱也甭客套了,就這麼坐了,張哥李哥,郭主任,你們把柳幹部陪好,我就這一盅了,實在是不能喝,頭還暈著呢。”

柳教父哈哈笑,說:“行,你不喝,我們還能多喝幾口,跟你說這好酒啊,別人能少喝一口就賺一口,你得學。”桌上人全笑起來,柳教父的個人魅力相當大,看著有點粗魯不像個搞科研的人,事實上他的言行不但不讓人反感,反而很容易就親近起來。

這也是他身邊很快就圍攏起一批精英的主要原因,創業者的人格魅力其實比其他方面的條件更重要。

一瓶酒基本上幾下就沒了,張立國又跑去“搶”了一瓶過來,滿桌人哈哈大笑,柳教父把酒拿到手裡摩娑了半天,略有不捨的放到桌上,說:“喝一點少一點啊,你說這茅臺廠是不是傻?為什麼不多弄點二十年五十年的?”

張興明說:“弄了你敢喝啊?這是歷史原因產生的一批酒,不是故意窖的,不過我想慢慢他們會生產三十年五十年了,不過嘛,我是不太信的,頂多用老漿勾兌出來。”

柳教父眼睛還在酒瓶上,點了點頭說:“是啊,是這麼個理兒。”說完抬頭看著張興明問:“你手裡還有沒?給我弄點,我收藏幾瓶,過個三五十年拿出來,那是絕品哪。”

張興明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說:“我不會自己收著啊。”一桌人又笑起來。

柳教父伸出兩根手指說:“兩瓶,我就要兩瓶,我可是聽立國說了,你哥結婚你都是拿這酒待的孃家客,還給他老丈人拿了一箱回去,咋?我差啥呀?”

張興明看了一眼張立國說:“張哥,你這麼容易就判變了啊?還說我啥了?”心裡感嘆,這就是人格魅力的厲害啊,不知不覺間,連張立國這種受過嚴格訓練的人都被感染了,雖然這不是啥秘密,但張立國也絕對不會當人就說啊,不過張立國相信,真涉及啥大事張立國也絕對不會說。

張立國撓了撓頭笑了幾聲,說:“柳大哥問這酒咋來的,我就說是大勝結婚你從省委弄的,我也不會撒謊啊。”幾個人又笑起來,不知不覺間,滿桌的感情就上去了,很親近了。

一頓飯吃了接近兩個小時,雖然酒就二瓶,但也喝的差不多了,茅臺不衝頭,但是後勁足,幾個人都有點微醺,一半是因為喝了酒,一半是因為環境,沒有了公事公辦的感覺,自然就放下了戒備隨意起來。

喝到最後,桌上幾個人都稱兄道弟起來,張立國和李淳根本不在乎這些人的身份,對眼就行,柳教父是交結天下的性格,自然也沒話說,郭副主任更是八面玲瓏,雖然不知道就一個科學院計算機所的幹部為啥張興明這麼重視,但張興明平時都是結交的什麼樣層次的人他是看在眼裡的,即然這姓柳的能引起張興明的重視,那認真結交一下肯定沒有壞處。

其實西北菜不太適合喝酒,因為從歷史上來說,西北一直是苦寒之地,導致的結果就是西北地區的吃食不太講究美色,而是講究實惠,管飽,踏踏實實,就像西北漢子一樣。

當年盛唐為啥稱霸宇內,赳赳老秦的骨頭是真硬,從秦的興起統一六國開始,西北人就一直是勇氣和不屈不撓的代表,馮玉祥當年守西北的時候,窮的連軍衣棉被都沒有,但蔣某人還是要尊他一聲大哥,為啥?西北軍就沒有人敢輕視,除了川軍,就沒有人敢和他懟。

沒事翻翻近代史,西北和川地是最亂的,西北軍和川軍是最窮的,但是忠誠而勇猛,真是出了不少漢子,做了許多值得我們銘記和歌頌的事情,讓人心生敬意。

淞滬大戰,小日本攻上海的時候,沒有軍裝,沒有武器補給的川軍愣是頂了上去,這就是民族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