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5章 863(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5章 863(5)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個地塊的兩棟建築一直到張興明回來還在,雖然換了幾任主人,但誰也沒有對它進行改動,他一直非常不理解,為什麼香港富商們這麼喜歡住舊宅子,內部收拾一下就能住了,下一任繼續,有的甚至連內部改動都不會做。

現在他知道了,得花錢啊,重建一下花的錢比買房花的錢還多,手續也複雜,各個部分一遍一遍的核查,這邊都動工了,環境署還要過來查幾次,至於其他的部門更是要不停的到現場檢視,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到新宅峻工。

說良心話,在這邊辦宅子的所謂富豪,能像李超人和何賭王這麼壕的真不多,大多數人是咬牙買的,為了一個身份地位的像徵一擲千金,然後你再讓他掏一筆來翻修,他就得考慮一下了,考慮來考慮去的,就住習慣了。

而且一般情況下,富豪差不多都是年紀一把了,可能對宅子這方面的要求也沒那麼高,再說了,雖然都是富豪,真金白眼能拿出來的花的也沒想像那麼多,都有難處。

這個年代上億那就不是一般的鉅款了,香港電影票房上千萬就尖叫著開香檳了,錢還是很值錢的。

這邊拆除,上邊則是平整,海邊在畫線,張興明買下來的那塊以後就是他的私人領地了,畫線這件事變得特別嚴肅,也確實重要,好幾個部門過來反覆的丈量,比對,記錄,討論,要等他們敲入界石,這塊地才算完全歸張興明所有。

這邊幾個地方同時開動,那邊汪東華和張啟生每天早早出去,晚上回來,利用國內在這邊的一些力量蒐集資料,其實那段時間國內在香港這邊還是有著不少力量的,黑的白的各方面都有,這麼重要的地方,要是不能隨時掌控怎麼可能嘛。

“張生,有時間埋?”申計負責大宅重建的建築師抱著一大卷圖紙,擦著頭上的汗走到張興明面前小心的問。

張興明看了看他說:“啥事?我有那麼嚇人嗎?”

建築師訕笑了一下,誰特麼在大老闆面前不緊張啊。說:“是這樣,我發現張生在圖紙上加了一些東西,但是搞不懂是什麼用處,這樣就不好施工,麻煩張生你給講解一下,麻煩張生。”

張興明拿過圖紙在他指的位置上看了一眼,點了點頭說:“哦,這個就是預留管,就比如,以後我要從外面重新連線一根電線進去,要能保證電線能順利穿到我指定的位置,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好。預留管道的兩頭要做好封閉,蚊蟲鼠蟻什麼的要防住,還有風和灰塵,雨水,要萬無一失。具體施工我不太懂,你安排就好。”

預留的是網路線路管道,這宅子起來了肯定就是幾十年,將來進入網絡時代,如果沒有管道難道要在這樣的豪華大宅裡亂七八糟的扯線嗎?不過這話又不好說,除了他沒有人知道網路是什麼啊。

忙活了幾天,當然,是大家忙,張興明到處看熱鬧,終於好消息一件一件傳過來。

收購完畢,恆大發展銀行算是成立了,接下來就是安排職業經理人上崗進行整合了,也就是郭大班的工作,張興明絕對不會亂插手,不懂的東西就不能裝懂,最後壞的是自己的事情。

不過還是有了一點小意外,就是恆生銀行這邊保留了一些股份,最後三家合併以後算下來,恆生佔了恆大發展的3.32,張興明也沒在意,算是保持一份情誼吧,以後合作的時候還多呢。

三家銀行都已經停牌,整合以後將會使用嘉華的牌號重新上市,不過張興明這邊已經準備申報私有化了,這件事由柳教父的老爸去辦,張興明還是比較放心的,至於股市裡的那一點散股回收就是了,實在不行就注資稀釋,並不影響大局。

李淳小組這邊對整個香港社會的相關資料也已經基本成形,80年代後期社團已經公司化了,各種收賬公司貸款公司遍地都是,由其是電影公司,在這個時間段幾乎全把持在社團手裡,最成功的就是新義安的向華強了,不但控制的明星最多,而且出了不少精品電影,名聲大躁。

其實張興明這段時間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進入娛樂業,香港的電影公司和唱片公司在這個時候正是鑽石時代,一堆明星在整個亞洲火的不要不要的,所有社團在這一塊大把的摟錢,那是相當爽啊。

然而,沒等他做出最後的決定,京城那邊電話打過來了。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等4位科學家向平公呈送了《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高技術的建議書》。

在這份報告中,他們針對世界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的緊迫現實,向中央提出了建議和設想:要全面追蹤世界高技術的發展,制定中國高科技的發展計劃。

這份報告呈送到平公的案頭,平公作了批示:建議十分重要,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宜速決斷,不可拖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原歷史上,根據平公的批示,中央有關部門立即邀請部分科學家進行座談討論。討論中,科學家們對高技術專案的選擇方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關部門將討論會中的意見上報平公,平公再次作出明確的批示。結合科學家的討論,根據平公的批示,形成了《關於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報告》。

1986年11月,“綱要”面世,開始選擇對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生物技術、資訊科技等7個領域,確立了15個主題專案作為突破重點,以追蹤世界先進水平。

這個綱要於1987年3月開始執行,為了紀念四位提出計劃的科學家,綱要被命名為“863計劃”。

“863”計劃,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持續時間最長,對新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項工作計劃,為中國以後幾十年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是一個偉大的計劃。

“啥?讓我參與座談?爺爺,我是初中生啊,初中,你讓我去和一群科學家座談?談啥呀?談我曠課打架?”張興明目瞪口呆,站在窗前衝著電話裡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