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3章 書記來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3章 書記來訪

其實對於家裡的中午飯來說,這已經稱不上簡單了。

饅頭花捲米飯,排骨燉蘿蔔,韭菜炒雞蛋,豆腐白菜燉五花肉,炒幹豆腐,肝尖,炒黃蛤肉,一盤炸蝦,還有點熟食拼腸,半隻扒雞,鹹鴨蛋切成兩半圍著一盤炸花生米。家裡自醃的小鹹菜用肉丁炒熟,還有粥。

張興明喝了一碗蘿卜湯,然後舀了碗粥,就著花生米吃了半個鹹蛋,再叨幾口菜就飽了。

那紅飛瞅了一眼說:“你咋吃這麼少?”

張興明說:“吃飽就行了唄,現在養成這習慣了,一天四頓,一頓少吃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媽在看著張健吃飯,不時的給他夾點菜葉,這小子人不大,筷子專盯肉。笑著說:“這出去兩年還整成一天四頓了,以後誰要是伺候你可得了,太能作了。”

張興明笑著站起來說:“我還用誰伺候,我自己就把自己伺候好了。有一段時間作息時間不規律,跟著一群老頭老太太混,就跟著養成這習慣了,習慣了就不想改了,這麼挺好。健康,這可是人家保鍵大夫給訂的規矩呢。”

老媽的目光馬上掃向姥姥姥爺,張興明說:“得,你可別折騰了,人家那是多少年慢慢形成的規矩,我就是歲數小,幾天就適應了,我姥和我姥爺這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你可別亂整。”

老媽想了想就不理這茬了,接著和小張健戰鬥去了。比如趁他張著大嘴往裡塞肉的時候出其不意的往他嘴裡扔塊菜葉或者鹹菜。因為咬著肉了張健就捨不得吐,皺著小眉頭往下嚥。

然後老媽就瞄上李淳幾個了:“怎麼兩年沒看著都瘦了呢?都多吃點。”

李淳也不好意思拒絕,看了看身上恢復出來的腱子肉,又吃了一個饅頭。

張興明把凳子往後撤了撤,問老媽:“小紅我姐處對像啦?”

老媽說:“處了,馬上二十了,也處得過了。”

張興明問:“人你見著啦?”

老媽說:“見著過兩回,這才處了沒幾天,有兩個月啊?”

姥姥在一邊說:“三個多月了,六月前的事兒。”

老媽衝張興明一挑眉毛,說:“你看這老太太,孫女的事記的一天不差。可上心了。”

張興明說:“記憶力好還不好啊,多記點事對老人本身就好,所以我說讓她們沒事多出去走走。”

老媽說:“表面瞅著人還行,比你矮點,你這兩年沒回來怎麼竄這麼高呢?”

張興明說:“媽,咱能把一件事一口氣說完再扯別的不?”

老媽瞪了張興明一眼,說:“比你稍矮點,你現在有一米七八沒?好好,不問。長的還行,瘦不拉嘰的,性子看不出來,對你姐也挺好的。”

張興明問:“幹啥的呀?”

老媽說:“在咱這邊做買賣,有個門面賣鞋的,買賣還行,我去看過一回。”

張興明皺了一下眉頭,問:“他倆咋認識的呀?”

老媽說:“你姐來回上這來,有時候幾個人也去逛街,一來二去就認識了唄,你姐說現在也沒告訴他自己是幹啥的呢,現在商場搬回去了,她一天就在上面辦公室裡,一般人也見不著,沒事,處處看吧,我跟你姐說了,不結婚絕對不能領人回家,這是底線。”

張興明說:“那她怎麼個個兒住那頭去了?”

老媽說:“那頭近便唄,樓上樓下的,一天也挺累,再說了,一群丫頭大部分都住那邊的,也是掛著有人玩,大了,和小前不一樣了。”

張興明扭頭對唐心說:“唐哥,明天你不跟我去了,你留家把這事給我整明白。”

唐心點了點頭。

老媽說:“用得著嗎?”

張興明說:“瞭解一下,省得不放心。我哥這頭不愁,將來小兵丫蛋找對像也一樣,我不管他咋認識的啥目的,兩個人過好就行,要是整啥事那就不能怪我了。”

老媽巴答巴答嘴:“你看著弄吧,你姐是個實心眼子,我想說就怕她多心,別整傷了。”

那紅飛入下筷子說:“我吃飽了,姥姥爺嬸劉姨你們慢慢吃。”

老媽瞅了一眼說:“不行,再吃半拉饅頭,你看看你瘦的那樣。”

小丫頭瞅了張興明一眼,又掰了半個饅頭。

張興明笑著說:“你現在確實有點瘦,得長點肉。”惹來一個大白眼。

在飯桌下面圍成半個圈趴著的狗狗忽然都扭頭看著房門,張興明站起來看過去,一看來人,忙快步迎了過去。

“叢伯伯,你咋過來了?董哥。”

叢書記笑著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他的新秘書小董,對,就是市局那個小董。

老媽站起來,叢書記擺手說:“不客氣不客氣,你們吃,別弄的我以後不敢來了。”

老媽說:“那你隨便坐,和二明說話吧,俺們把飯吃完。”

張興明把叢書記和小董讓到沙發上坐下來,跑去泡了茶端過來。

叢書記說:“現在見著你一面可是真難嘍,要不是沈書記跟我說了一聲,我都不知道你跑回來了,回來能呆幾天?”

張興明說:“呆幾天吧,陪我姥回老家看看,爭取多呆幾天,也確實挺長時間沒回來了。”

叢書記說:“老城這邊改造差不多了,廠區這邊該遷的也在動,不過我看了你們的計劃,下一步怎麼是往西北走了?不是定的東擴嗎?哦還有北面。我這一聽你回來趕緊過來,聽你說一聲我這心裡才有底呀。”從兜裡掏了一張地圖來鋪到茶几上,用手指敲了敲。

張興明說:“人往東走,廠往北移,但是市得往西北走,這樣,中心區,居住區,產業區和發展區就鋪開了。咱杯溪山多地少,居民往東走就是為了把更多的平地讓出來,廠子往北遷是為了發展和環保,但其實我最看重的就是西北。”

張興明拿手指點了點地圖:“和奉天連上,無縫連線。這就是我的目的。等這裡的和祥廣場建好,馬上會修一條連線機場和奉天市區的雙向十六車道。”他笑著說:“兩年以後,我要讓姚千戶那邊的公司企業掛著咱杯溪的牌子,就像冀北到處掛著京城的牌子那樣。”

叢書記看了看地圖皺著眉想了想說:“這計劃可有點大啊,露出去得讓人罵。原來咱的計劃沒有這條路吧?真修這麼寬?”

張興明說:“85年那會兒就有這個想法了,時機一直不成熟,昨天老爺子才吐口。老爺子今年肯定是走了,臨走才下定決心,估計上面也不能反對。這個機會咱不得抓住啊?”

叢書記說:“吐啥口?能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