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4章 交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4章 交談

向義安也微笑著伸手和張興明握了一下問了聲好,張興明側了一下身子向電梯比了一下:“請。”

兩個人並肩走到後面的專用電梯前,汪紅華刷卡開啟電梯。張興明又做出請的手勢,向義安大步進了電梯,張興明隨後進來,李淳他們四個跟進來,按下了頂樓的按鈕。

張興明笑著說:“下午你沒來,我還以為要等幾天才能和向先生你見面的。”

向義安也微笑著答:“公司有事情要處理,你也知道,下面人出事當老大的總要給出頭,要不然就沒辦法混下去了,做了這一行就得守規矩。”

不要奇怪,向先生的國語說的肯定比你們標準。

張興明看著電梯跳動的顯示屏說:“向老大確實大氣,我以為你會帶著幾百上千個小弟過來,沒想到總共就來了五十來個人,三個人進樓,這份膽氣我佩服,我是不敢的。”

向義安這次真笑了,搖了搖頭。他只是覺得在港島這片土地上沒有敢動他而已,也確實沒人敢動。

張興明說:“這裡是公眾場所,外面蹲太多社會人士不太好,也容易驚動警局,所以沒經過向先生允許我就把人請進來了,給向先生你道個歉,請。”電梯到達,張興明比了個請的手勢。

出了電梯,兩個人並肩往頂頭張興明的辦公室走。

向義安打量著走廊裡的擺設說:“我記得這幾棟樓是85年開始動工的,建了一年半多,當時還在猜是哪個外埠豪商,本埠商團我們都熟悉,一般這麼大的動作都會知道的,只是沒想到是內地政府。中西區金鐘花園道1號那裡還在建,聽說有七十多層,內地政府的手筆還是很大的。”

和國內一樣,一般大工程的周邊都圍繞著社會人士混飯吃,比如沙子,經過爭搶械鬥獲得沙子的獨家供應權。義安下面也有搞這個的。

張興明搖頭說:“花園道是政府的,我這裡不是,是我自己的,我85年在這邊拿了四塊地,請進。”親手為向義安開啟辦公室大門,幾個人進到層裡,到沙發上坐下來,張興明接著說:“紅星廣場,這裡,和祥廣場還有和祥商學院那裡都是我的,你喝茶還是咖啡?”

向義安要了杯咖啡。

張興明說:“我是81年從內地遷過來的,同年在港島註冊公司,是百分百的港島商人,不過商業投資這一塊主要還是在內地,港島這邊還是從86年起才開始運轉,名聲不顯哪,還得努力。”

港島的富商太多了,各種公司遍地都是,如果不做到一定程度還真是沒人注意,向義安點了點頭,扭頭看了一眼李淳,問:“那張先生是,同內地政府合作?”

張興明說:“內地政府很重視港島,也重視合法商人。現在國家的重點是發展經濟,商人的地位在明顯提升而且會越來越穩定,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擺在那裡,而且發展的決心和速度全世界有目共睹,相信這一點向先生也清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港島和濠江是中國的領土,雖然因為歷史原因一直空懸海外,但你要明白一個大國的統一的決心,這是堅定不可動搖的,所以港島和濠江的迴歸是必然不可扭轉的,我相信向先生在這一點上也十分清楚。”

向義安點了點頭,喝了一口咖啡說:“現在港島人心不穩啊,能走的都在走,走不掉的人心惶惶,我們是走不掉的。”

他笑著搖了搖頭:“我們是黑幫,移民走不掉的。現在只有三種人走不掉,第一種就是我們,第二種是普通居民,沒有錢的人想移民是很艱難的,第三種是豪門,名聲太大目標太明顯,而且牽扯太大,不過他們也不會走,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不耽心安全和地位的。”

張興明點了點頭。

向義安說:“約翰牛想搞事情是搞不動的,但是他們也不希望看到平平穩穩,你知道的,兩個國家基本體制不相同,沒有慢慢融合的可能,內地不是允許我們存在的,這點我們都清楚。而這邊來講我們就是第二政府,這裡這樣,歐美也是這樣,日本韓國做為標準的美式國家也是這樣。”

“矛盾就在這裡,將來我們會是什麼樣子?”

“能走掉的都走掉了,普通居民無所謂啦,吃口飯過日子,豪門在加強和海外各國的關係,轉移一些財產過去,然後就不耽心。而且他們到內地也會是座上賓,只要表面維繫好就好做,我們呢?”

“全港社團二十幾萬,實際更多,原來我們只要肯合作就沒有問題,大家喝喝茶一起發財就好。我們就是警察,警察也是我們,相信你們也是清楚這一點的,迴歸以後呢?所以現在港內很極端,一種覺得過日子就好,一種就覺得末日要來了,就很瘋狂,跑路也要花錢的。”

張興明說:“內地政府81年就提出來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82年更是肯定了這個政策,難道港島這邊沒有這方面的訊息嗎?”

向義安說:“有聽到類似的話,但大家都不太信的,現在的港島居民大部分都是內地逃出來的,說實話大部分人對內地政府都是否定的,不太相信這些政策方面的宣傳,口號嘛,大家都懂的,還不是想改馬上就可以改掉。今天我和勝和還可以坐下來喝茶大家兄弟,明天可能因為什麼就開片,政府也是一樣的。”

一國兩制的政策雖然是81年提出來,82年被肯定,但真正被世界共知並且確認還是在92年,那會兒港島已經開始亂了,國內一看形勢不對,就高調的宣佈了這個政策並承諾一百年不變,於是一夜過去風平浪靜,想搞繼續搞事情卻沒什麼機會的約翰牛們開始大舉撤離。

但在88這會兒,除了國內跑過來的那批粵閩人在忙著移民以外,中下層還沒慌亂但也是風雨欲來,黑幫的動作越來越大,手段也越來越激烈。他們的嗅覺是相當敏感的。

張興明問:“向先生也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