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8章 商人與明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8章 商人與明星

郭馬來在馬來起家,不過此人從來不參與任何政治,也相當低調,而且從70年代起就開始重點在港島發展了,他本人也是常駐港島,迴歸後申請加入了港島籍。張興明買遊艇的深彎俱樂部就是老郭的產業。

林少良曾經是華人首富,東南亞第一富豪,起家於印泥。他年輕的時候救過蘇哈托的老丈人,養了他整整一年多,由此和蘇哈托成了鐵子,67年蘇上臺後給了林少良不少特殊政策,林少良就成為印泥的紅頂商人,一發不可收拾,從此牛逼了起來。

做為一個華人,林少良對65年的殘殺毫不在意,迅速利用蘇哈托的權利暴富起來,壟斷了印泥許多經濟民生方面的生意,終成華人首富。98年,蘇哈托又一次把手伸向華人,這一次林少良也未能幸免,出逃到星加皮,他的總部被夷為平地,諸多產業和銀行被印泥收歸國有。

即使這樣,他也仍然“深愛”著印泥,出資幫蘇哈托洗地,挽救印泥經濟,不過他本人到是沒敢再回去過,一直居住在星加皮並且在那裡去世。

88、89年這會兒林少良正是一生最巔峰的時候,華人首富,亞洲商業教父,印泥的洛克菲勒,產業遍及星加皮港島以及英美日東南亞各國,是東南亞華人富商中最明亮的星星,全世界擁有六百四十家公司,在印泥七十多個行業中都是老大。

李先生這會兒個人資產二十億美元左右,林少良身家已經超過了三十億,美元。94年李先生登頂華人首富,個人資產七十億美元,林少良排名第四,六十億,郭德勝的兒子還有灣灣的蔡萬林排二三,郭馬來和小李先生排第五第六。

之所以排名低,是因為林少良的公司是家族兄弟平分的,他個人只佔一部分。郭馬來的生意也是家族生意,不過郭馬來個人佔大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林少良曾經和印泥現在的首富黃家合辦食用油廠,因為生意太火,林少良就有了想法,於是黃家就退出了,種植業也是,黃家因為總有人鬧事先後關閉了自己的種植園,由此可見林在印泥的勢力之大。

……

“這位小張先生家裡經營什麼生意?在哪裡發財?”林少良突然笑呵呵的和張興明搭話。

張興明看了他一眼,低頭認真的剝著大蝦說:“我家裡什麼生意也沒有,內地普通工人。我個人在做百貨,和林先生你不能比的。”

林少良眉頭皺了一下,李先生在旁邊說:“張先生說的是事實,林先生你不瞭解,張先生是自己做生意的,家裡只是普通人家而已。”

林少良輕輕搖了搖頭,喝了一口紅酒,這話他是不信的,自己做生意這麼大能坐到這桌上?自己這麼強大還不是得靠權勢才能發家,內地?呵呵。在腦袋裡琢磨著內地中央有哪個高官是姓張的。

那邊各路明星商人開始上臺捐款,都不算多,幾萬元。這個時代的明星收入遠遠沒有後世那麼誇張,在港島片酬收入能超過百萬的就算是巨星了,只有那麼幾個人而已,大部分明星這個時候也就是幾十萬港幣。

像劉得華的片酬在88年也不過是二百幾十萬,還要被經紀吃,被公司吃,一部片子拍下來最後到手還能剩一半最多了。

收入最高的是成龍和周星星,也不過是在六百萬左右,劉得華周發發周星星和哥哥榮第二梯隊,許冠傑譚校長梁家輝是第三梯隊,一百萬左右,剩下的就全是幾十萬了,像邱樹枝吳均如李加薪這樣的最多二十幾萬,最終到手十萬上下。

要知道明星的日均花費是相當大的,所以後世看新聞這個貧困潦倒,那個租不起屋吃不上飯,那都是真的。

二嫂小聲說:“他們怎麼捐這麼少啊?也好意思啊?”

二哥說:“不少了,他們掙不了多少錢,再說慈善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個心意,有捐就挺好。”

二嫂說:“都是大明星呢,掙的能少?”根本不相信。

到商人這邊就比明星要多些了,這個年代商人雖然不出名,但是掙的比明星要多很多,又是在這樣的晚會上,出手都不小氣,最低都是十萬港幣起。能被邀請來參加這個宴會的資產都不會太小,起碼上億港幣。

等一眾參會小商人捐完,籌集善款已經無限接近三百萬港元,算是相當給力了,三百萬港元在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了。

然後就是一眾大佬,今天晚宴的捐款不計入任何人名下的基金或者慈善組織,而是會統一捐給事前指定的醫療組織,用於幾種疾病的防治,所有港島市民都可以申請。所以這些大佬也會捐一點出來湊個熱鬧表示一下。

陪在各大佬身邊的女人們終於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一個一個珠光寶器的邁著貓步上臺,惹來下面一片掌聲。這會兒數額就大了,二百萬起步。

張興明在捐款人裡看到了一個“熟人”,董大華。

董大華的老爹是個牛人,世界七大船五之一,年輕時在天京海運公司任高層,47年到港島,建立發展了世界第一的海運集團,雖然後來在噸位上被後起之秀包王爺超了,但是在單船和技術設備上仍然是世界第一。

只是可惜董浩雲人死的太早,又趕上了世界海運衰退,董大華接手以後沒幾天海動公司就負債累累了,債務一度超過二百億,董大華只好賣資產還債,東方海運股份被霍十四先後分幾次接手,董大華愣是把自己幹成了打工仔。

不過董大華雖然商業一般,政治上能力很強,終於在契叔霍十四的支援下成為首任特首,間接的保住了自家的另一半產業並發展了起來,那就是東方海外。

捐款結束,節目謝場,這次晚宴也就結束了。李先生做為東道主再次登臺講話,對今天來賓的慷慨表示了感謝,並宣佈了89年度的一些合作計劃,到場商人無不歡欣鼓舞。

這些大佬們也都捐了些錢,不過不會公佈出來。張興明也沒看別人,和二哥一起簽了一百萬遞了過去,這會兒就是個心意,沒必要逞臉出頭,有那個錢還不如多蓋幾所小學,港島人民這個時期生活水平比內地高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