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舅舅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舅舅家

(作者決定怎麼寫,讀者卻決定作者能寫多久,你的收藏推薦,就是加油,打賞吧,我會努力的)

那邊老爸給引路的塞了一盒大健,連聲的感謝,把人打發走了,話說老爸不抽菸,也不知道這玩藝的貴賤,一盒大健88年國內賣十塊錢一盒呢。

把給舅舅家的東西拿出來拎著,鎖好車,一行人走向舅舅家,李三貴又要去拿蒙布,張興明擺擺手說:“不用,呆不了多一會兒,這邊人也少,沒事。”這面坡上就三戶人家。

院子的大門插著,一條黃狗拼命的衝外面叫,老媽站在門口喊:“大紅,二紅,出來開門。”喊了幾聲,房門一開,舅舅家大姐走了出來:“媽呀真是我姑啊,我就聽著有點像,姑你咋來了?也沒提前來封信說下,咋找著的呀?說一下我去接你們哪。大黃,去,邊去。”

踢走黃狗,大姐把門開啟,高興的抱住老媽跳,然後挨個看看說:“也,全家都來了啊,我還尋思過幾天去看你們呢,大軍咋不叫姐?二明,還認識姐不了?小兵,還知道我是誰不?哈哈,來來姑,姑父,快進屋,我奶我爺都讓我爸接來了,這幾天叨咕你們呢。這仨是你們一塊的?來來進屋。奶,我姑來啦,奶~”一通扎乎。

姥姥家住在張家堡的時候,大姐和小哥二紅他們也去過,不過呆的時間沒有張興明他們長,後來張興明就沒怎麼去張家堡,也不知道他們去不去了。

大姐比哥哥大三歲,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正上初中,是大姑娘了,長的很漂亮,模像隨老媽,不像她自己媽。

大姐的性子非常活潑開朗,也很善良,用現在話說就是有點傻,特容易相信人,以後因為性格和長相吃了不少苦,一輩子也挺坎坷的,上一世舅舅家的人和張興明家相處最好的就是大姐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二紅是舅舅家最小的孩子,比張興明小二歲,比弟弟大一歲,今年八歲了。二紅的性格就有點偏她媽,長大以後嘴很厲害,不過為人還行。

舅舅家還有個男孩,張興明叫小哥,今年十一,正好比老哥小一歲,比張興明大一歲,性格很冷。他的內臟整個和正常人是相反的,就是醫學上的映象人,跟誰也沒啥感情,處不親打不服,十四五歲的時候幾句話說不來連他媽都打。

從小到大讓舅舅爆打了NN次還是那樣,長大後結婚離婚結婚離婚,生了一堆孩子也不管,都扔給舅舅老兩口了。後來鎮裡給領導們蓋了鎮上唯一的一棟住宅樓,舅舅家搬過去以後,小哥透過舅舅的關係到鎮上給領導開車,後來把舅舅和舅媽從家裡趕走,他自己把房子佔了,成天花天酒地的活著。

一進屋門,姥姥就迎了出來,舅舅家蓋的是三間半瓦房,東頭兩間一大一小,西頭一間,中間是廚房,姥姥和姥爺就住在東頭挨廚房的小間裡,只有十個平方大小,舅舅舅媽住東頭主臥,三個孩子住西頭那間,都有二十多平的大小。

姥姥看上去又黑又瘦的,看到媽媽就笑,花白的頭髮攏在腦後,樣子有點傻傻的,已經和在張家堡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張興明鼻子就發酸,姥姥這個人,放到後世的話,就是一個生活白丁,社會的複雜人性的複雜人心的複雜她一慨不知,就這麼糊里糊塗的過了一輩子,這一輩子福享的也大,苦受的也大。

張興明哥仨就給姥姥拜年,接著給站在小屋門口往外看的姥爺拜年,大姐就抓住張興明和小弟的手訓:“還沒給大姐拜年呢,快拜。”

迫於大姐的親熱勁,其實是她大的太多拼不過她,張興明和弟弟低頭行禮給大姐拜了年,哥哥就沒行禮,只是嘴上說了句大姐過年好,其敷衍性可見一斑。

二紅從西屋探出腦袋,弱弱的叫了聲:“姑。”

老媽走過去把二紅抱起來親了一口,說:“二紅怎麼還像個小貓似的呀,這孩子性子太弱了。”

張興明想想二紅長大後的樣子,心說算了老媽,這丫頭就是個成功的偽裝者,長大後是你想像不到的厲害,把老公訓的像兒子似的,左鄰右舍五里避讓,幸虧這丫頭不像她媽那麼不講理,本性還好,要不然也是一個欺行霸市的茬子。

老媽抱著二紅往西屋裡看了一眼,問:“小軍呢?”舅舅家小哥和老哥一個名,都叫軍,在一起的時候喊著喊著就混了,要麼都不吭聲,要麼都答應。

“跟我媽上街去了,我爸去公社了,去主任家拜年,姑你們先坐吧,一會能回來。”

大姐拉著媽媽的胳膊往東屋走,老媽沒去,把二紅放下來,扶著姥姥進了她住的那間小屋,和姥姥坐到炕沿上,對姥爺說:“爸你坐。”

姥爺答應一聲坐下來問:“家裡都挺好啊?這北風煙兒雪的來一趟幹啥?車走的也不穩當,寫封信就行了唄,在這大紅小軍都認字的。”

原來在張家堡的時候,媽媽寫的信姥姥都要拿到村裡去找人給念,然後請人代筆給回,姥姥還會寫自己名字,姥爺連自己名都寫不全,關鍵是姥姥的名字特簡單:“張井義”,而姥爺的名字好複雜,叫:“張萬智”,這裡要注意,姥爺年輕那會,萬還是繁體的,很複雜的,簡體?他們那個年紀根本不知道啥是簡體,他小時候全國人民還留著辨子呢。

姥爺上一世92年去世,活了87歲,倒推一下,姥爺出生於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那時候杯溪還是歸奉天道遼陽府管呢。

老媽握著姥姥的手,對姥爺姥姥說:“沒事,也沒多遠,兩頭算二個多小時,這不是不放心你們嘛,我哥長年也不著個家(舅舅在企管辦當頭,總出差),又一窩孩子,我嫂子也照顧不過來,現在日子好過了,我和慶芝商量著,把你們接過去住幾年,享享福,在這大山上一年也出不去個門,在俺們那沒事還能上街逛逛啥的,是不?”

姥姥向來是個自己沒什麼主意的人,就看姥爺,可是姥爺這半輩子啥事都聽姥姥的,也看姥姥,張興明就弊不住笑。

姥姥就遲疑,說:“你們那個小屋也住不下啊,五口人呢。”老媽說:“去年不是給你寫信說了嘛,咱家上樓了,倆大屋呢,隨便住,還不用燒炕了,有暖氣,冬天這時候可暖和了,現在都睡床,沒炕了,軟乎乎的可舒服了,上我那,哦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