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我在山寨當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九節 監國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九九節 監國之爭

聖人忽然中風,現在的德仁便是普天之下最有權威之人。母儀天下之人,縱然沒有永寧帝那般詔指詔命生殺予奪,卻是始終處於權勢中樞,滿朝文武誰人敢於之相悖!

德仁貴為皇后,此時豈容晉王作祟。

德仁道:“諸皇子都再內殿這麼一跪,又哭又鬧,聖人還如何安睡?太醫還如何用藥?你們若是想守著,便在殿外跪著便了……聖人龍體欠安,受不的驚擾!你們這不是孝心,而是添亂子……”

晉王濃眉頻動:“母後教訓的對!兒臣……兒臣知錯,兒臣告退……”

晉王這一走,餘下皇子們多有各自心思,接連告退而去。

留在內殿,不過做做樣子,讓行宮內外的大臣們瞧瞧。忠孝禮儀這一點,務必要演的逼真,扮的漂亮!

然而,真正要做的,還是儘快和依附於自己的官員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晉王自然知道這一點,之所以說要留下,無非是表演的需要!

所以,當他退出大殿之後,毫不停留的往自己寢宮走去。

晚晴見諸皇兄皆離了大殿,抹了淚,說道:“母後,晚晴也告退……”

德仁喚住晚晴:“晚晴,你和禹王留下……聖人平日最疼你二人,如今聖人需要有人照應,你二人留在殿內最為合適。本宮還需要同內閣大臣商議近期國事……聖人有你二人照應,本宮也放心些!”

晚晴心知國事重要,父皇臥榻不起,內閣及各地公文還是要處理的。便應了一聲,隨小禹王一同留在殿內,準備隨時伺候。

行宮偏殿之內,內閣眾臣、司禮監的莊公公均已到齊,董萬城、陳勇信等一干武將,並著四王也已侯再殿內。

德仁領著兩名宮女自屏風後行入大殿。

眾臣見狀,道了一聲“臣等恭祝皇后娘娘千福吉祥!”

德仁立在龍椅前,掃了一圈殿下眾人:“諸位王爺、大臣。想來行宮發生的事諸位已經知曉。本宮請諸位前來,便是想聽聽諸位大人接下來有甚麼看法?”

袁廷貞道:“啟奏娘娘,臣等並無主意,還請娘娘示下!”

袁廷貞這個鍋甩的漂亮,其實他心知肚明,德仁召集眾人便是商議聖人中風之後,雲照當有誰來監國。但他知道,並不代表這個話題可以由他開啟!身為朝廷重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德仁道:“本宮難處,盼諸位大臣能夠理解。本宮乃一介女流,按雲照祖制,後宮是不可參與朝政。奈何聖人這病來的突然,本宮只能出面於諸位商議。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聖人突然臥榻,尚未立下儲君。國事繁忙,總要有人披紅勾決。本宮想聽聽諸位大臣可有合適的皇子推舉出來,暫代監國之位!”

袁廷貞道:“娘娘所言極是,我等承蒙皇恩浩蕩,理應為國分憂解難。老臣以為,監國還是由聖人好轉以後再議,眼下大小公文皆由內閣及司禮監相互參議,暫行處置的好!”

德仁聞言,略微惱怒:“袁大人的意思,雲照國上上下下億兆百姓的事,皆由你內閣決議!”

袁廷貞心中一慌,德仁皇後這話有

點意思,分明是再敲山震虎。

袁廷貞道:“娘娘誤會了。聖人曾下旨,朝中事務細分三等,這第一等屬軍國大事,自然由聖人披紅才可辦理。這第二等各府呈報,則由內閣和司禮監共同披紅,至於第三等微末之事,則由內閣處置便可。待內閣處理完畢,封送上書房,由聖人抽驗!這些政務流程原已成熟……臣的意思是,監國之位,畢竟不是我等臣子們可以決議的,還是需聖人……”

董萬城道:“袁大人這話說的好聽!內閣的那些事,天下誰人不知!聖人如今臥榻不起……國無監國,便易生亂。到時候你內閣那塊硃砂能平亂否?”

袁廷貞橫目:“大司馬這話是什麼意思?”

董萬城道:“什麼意思?你以為是什麼意思,便是什麼意思?娘娘說的話很實在,臣以為還是早些推舉一位監國,暫代國事的好。以免有人獨攬大權……聖人知曉後,壞我等無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袁廷貞斥道:“大司馬……你……”

德仁乾咳一聲:“兩位都是我雲照棟樑,何必再大殿之上爭個面紅耳赤。本宮只是提議,殿內諸位大臣商量著決議,這般爭論,成何體統!”

袁、董二人拱手會意,退讓一旁。

德仁又道:“四位王爺,您們是甚麼看法?”

潘廣堯道:“儲君之位,早晚是要定下的。臣以為,這次或可暫時推舉一位皇子暫領此位,待聖人好轉之後,再由聖人決議此皇子是否需要廢立便可。”

耿忠、陶延冀齊聲道:“臣附議!”

德仁看向慕容桓:“慕容王爺,你以為如何?”

慕容桓道:“臣以為可行……”

德仁道:“既然四位王爺皆是於本宮同一心思,那麼本宮便想再問問內閣及諸位大臣,誰還有其他決議?”

袁廷貞自知此事刻不容緩,拱手道:“臣附議!”

眾人見連袁廷貞都已經屈就了,還用出什麼么蛾子,便齊聲道:“臣等附議!”

德仁面露笑容:“既然如此,諸位大人覺得如今那位皇子可當此任!”

眾臣心知肚明,德仁是三皇子生母,在她看來,自然希望眾人推舉三皇子。

可是,這樣一來,三皇子不就明正言順的成了太子! 萬一聖人就此一病不起,那天下便是齊王的了……

眾臣你看我,我看你,一時不知該推舉何人是好。

從牌面上,內閣大部分人肯定是隨著袁廷貞支援晉王,而其他幾位皇子,除了八王外,皆由很強的勢力支援!若是誰說了一個名字,定然會有另一撥人不服……

但若是不推舉一人出來,那前面的話,豈不就是瞎扯淡?既然內閣是朝廷第一中樞,那還是由內閣打個頭陣吧。

當所有人的眼光放在袁廷貞身上時,袁廷貞整了整衣袖:“臣以為,齊王可當大任!”

袁廷貞的這話,如同雷電一般,擊的殿內的內閣大臣們一片焦黑。什麼情況,不是說好了推舉晉王麼?這怎麼突然變卦了?剛才還在據理力爭的袁閣老,怎麼突然這般屈服……難不成吃錯了藥?還是之前的一切都是在

演戲?

董萬城也是微微一怔:“齊王?”

袁廷貞道:“沒錯,齊王!老臣常在內閣,齊王忠厚善良,胸懷仁孝,常得聖人誇讚。臣以為齊王最為合適!”

德仁皇後聽到袁廷貞推舉“齊王”,登時欣喜。自己還在思索如何能將親出保駕護航送上九五之尊。如今若是得了內閣支援,那便在無任何阻攔了。

德仁抑制心中狂喜,面無表情道:“袁大人厚愛……諸位大臣還有推舉其他皇子的麼?”

平西王耿忠、鎮北王陶延冀二人互望一眼,並沒有說話。袁廷貞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眾人犯了嘀咕,此事按照劇本應該去袁廷貞推舉晉王,然後各家推出各家的皇子來,沒想到袁廷貞突然劍走偏鋒,來了這麼一招。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情況不明,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爭不來監國之位,大家還可以繼續身居高位。萬一這是個坑,跳進去可就很難爬上來了。

二王都是老狐狸,這一點十分明白。

雙眼對視,認定暫不表態。

潘廣堯湊近慕容桓身側,低聲道:“要不要推康王那小子一把……”

慕容桓扯住潘廣堯的官袍:“此時此刻,你還不明白麼?”

潘廣堯滿臉疑惑:“明白什麼?”

慕容桓道:“袁廷貞是個漢子……孤身於行宮之內,說錯了話,腦袋可不保……!”

慕容桓這話說的點到即止,潘廣堯確是聽的明明白白,暗叫一聲好險。

沒錯,這裡不是王府,不是京城內苑。這裡只是圍場之內的行宮。德仁只需動一根手指,便可將此處的護衛一一換成自家的心腹。若非如此,德仁皇後豈能如此從容追著讓大臣們決出“監國”之位花落何人,這本不該她後宮來管之事!

殺機四伏,險象環生吶!

此時德仁環視大殿:“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明日晨會之後,便請司禮監擬旨,呈遞內宮,暫由本宮蓋皇后大印!”

計議已定,眾臣散班歸房。

德仁心情舒暢,今日過後,她的孩子便會成為雲照的監國,不久將來,她便是這雲照的太皇太后。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皇后之位會被人替代,再也不用想著如何去爭取那個古稀的老頭子歡心……

德仁沒有回正殿,而是直奔齊王住所,將這個訊息帶給張碩。

慕容桓心情差到極點,出了偏殿,拉著潘廣堯道:“老潘,有沒有酒,咱哥倆喝一杯去……”

潘廣堯的心思很簡單,既然慕容桓想喝酒。那自然管夠。至於誰監國,誰中風,幹他東海王府屁事!

袁廷貞領著內閣官員一路回到執事房內。

袁廷貞平日最受聖人器重,權勢滔天。他也很會做人,內閣當中兩首輔,依附於袁閣老的佔了朝中大半,至於另外那位首輔,油鹽不進、百毒不侵……只能留在京城之中,坐班批文!

內閣行走胡文秀很不理解袁廷貞今日的做法,進了執事房,便追問道:“閣老,今日之事,實在令下官茫然不解,還望閣老給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