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忠出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忠出仕

黃敘在華陰休養了十餘日,已經可以正常交流,黃忠大喜,連飲三壇酒,又找到虎痴許褚打鬥。

黃忠與許褚各提一把大刀,在校場大打出手,兩把大刀激撞,火花四濺,氣浪翻滾,沙塵向四周擴散,竟然難解難分。

兩員猛將的速度太快,在其他圍觀的將士眼中,黃忠、許褚的大刀變成了殘影,眼睛要相當費力,才能勉強跟上黃忠、許褚的刀速。

嗡!

黃忠運轉體內真氣,灌入大刀,大刀發出一聲輕鳴,甩出金色刀氣,飛向許褚!

“這是怎麼回事?”

許褚險之又險地避開黃忠的金色刀氣,凌厲的刀氣像是切割機一樣劃過,地面出現三尺深的溝壑。

在刀氣擦身而過的瞬間,勁風刮到許褚臉上,許褚也不敢正面承受黃忠的刀氣。

許褚避開黃忠的刀氣斬擊,大步流星,虎頭大刀橫劈黃忠!

黃忠回刀格擋,刺耳的撞擊聲炸響,兩人繼續激戰!

黃忠不時劈出刀氣,而許褚在體外形成無形戰甲,提升防禦。

黃忠的大刀斬中無形戰甲,無形戰甲出現幾十條裂痕,但竟然擋下了黃忠的一刀。

黃忠也詫異於許褚驚人的戰鬥力。

“哈哈哈,痛快!”

兩員猛將大戰三百回合,最終許褚略勝一籌。

黃忠最擅長的是弓術,與許褚近戰,本就吃虧,再加上黃忠上了年紀,體力不如青壯的許褚,回合數一多,黃忠體力就跟不上了。

如果比拼箭術的話,黃忠要勝過許褚不少。

“如能與你們並肩作戰,此生無憾。”

黃忠暢快淋漓,一掃之前的陰霾,正式出仕。

張華撥調一批兵馬給黃忠,並且任命黃忠為蕩寇都尉。

華陰縣的兵力如下:

禁軍五營,巾幗、宿衛、武衛、長水、乞活,約2萬人。

內軍四營,李績、馮異、趙破奴、黃忠,約3萬人。

張華仍然不忘建設夏鎮,從華陰向夏鎮釋出行政命令,建造各種建築,讓夏鎮的繁榮度向三級鎮子發展。

黃忠加入之後,張華已經檢視了黃忠的英雄屬性。

【英雄】:黃忠

【等級】:51

【統帥】:79 【武力】:97 【智力】:68 【政治】:42

【血量】:395(因為年紀老邁,氣血而有所衰竭)

【攻擊】:91~115

【防禦】:12

【敏捷】:15

【第一天賦】:烈弓(黃忠的真氣化為真火,附著在弓箭上,但不會燒傷弓箭。哪怕是射出普通的箭,也會變為火箭,灼燒敵人。)

【第二天賦】:人刀合一(黃忠在使用刀作為兵器時,更加容易激發威力巨大的刀氣,最終可達到人刀合一的境界。)

【第三天賦】:寶刀不老(隨著走向衰老,黃忠可以保持著強大的體魄,各項能力不會快速下降。)

【擅長兵種】:騎兵、弓兵

【兵種】:烈火弓騎(七階兵種,擅長騎射火矢的弓騎兵,天賦“烈弓”,兵源:乙等以上)

【來歷】:蜀漢五虎將之一。

黃忠身為蜀漢五虎將,有三個天賦,比起許褚多了兩個天賦。

當然,天賦也有強有弱,虎痴許褚的天賦“裸衣”是比較變態的天賦,只要撕開上衣,就可以讓戰鬥力飆升。

黃忠的天賦涉及弓術、刀術,還有衰老。

如果是其他武將,到了黃忠的年紀,能力已經下降的厲害。

但黃忠到現在,還保持著97的武力。

黃忠因為擊殺大量匈奴騎兵,等級已經到了51級。

如果黃忠到100級,或許就可以達到人刀合一的境界,刀術威力巨大。

黃忠加入張華勢力之後,在華陰一邊練兵,一邊照顧兒子黃敘。

黃敘因為惡疾,即使李時珍起死回生,硬是救活了黃敘,但黃敘的身體孱弱,連常人都無法相比。

不過只要黃敘活下來,還可以成家,延續香火,黃忠就心滿意足了,別無所求。

張華在渭水之南種田時,長安鎮的詩人李白,在長安鎮以文會友,舉行長安聚會,相邀八百裡秦川各地文人與會。

詩仙李白現身長安鎮,為唐皇效力。

唐皇支援李白舉行長安聚會,一是為了彰顯大唐的實力。

唐皇有十萬唐軍,橫掃四方,大大小小幾十個勢力被唐軍踏平!

唐皇心高氣傲,志在天下,故支援李白,提升大唐的影響力,讓周圍勢力臣服,減少征戰。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最高明也是最困難的方式。

二是為了吸引天下的人才前來投靠。

一些文人,本身就是文臣,比如說范仲淹、張九齡、杜牧、韓愈。

李白的名聲在唐朝之後,無人不知,再加上秦川大唐的強大國力支撐,李白主持的長安聚會驚動八百裡秦川!

各個勢力的文人聽說李白以文會友,還有大唐勢力的丞相姚崇參與,一片譁然,立即啟程,前往長安鎮。

唐皇下詔,其他勢力的文人進入長安鎮,以禮相待,不會遭到扣押。

於是各個勢力的文人更加瘋狂。

要知道,李白召集的是歷朝歷代的文人,這是一次難得的盛會!

張華的領地華陰縣,也有文人前去長安鎮參與聚會。

張華沒有制止,還派出細作,混入文人之中,前去長安鎮探查虛實。

據說,長安鎮要準備升級為長安城了。

長安鎮的發展速度比張華的夏鎮還要誇張,唐皇帶著一隊禁衛軍穿越過來,又有極大的影響力,秦川的唐朝武將,紛紛前來依附唐皇,因此唐皇的勢力極其強盛。

有十萬唐軍在手,在圍困楊家將楊業的同時,唐皇一邊供給前線物資,一邊在後方舉行長安聚會,仍有餘力,可見大唐的強盛。

張華都不敢這麼折騰。

“詩仙李白在長安,看來李白還是想要為大唐效力啊。”

張華這邊的文人有范仲淹、杜牧、李煜,因此聽說李白在秦川的長安鎮,張華也不感到意外。

有機會的話,張華還是想要見傳說中的詩仙李白一眼。

不過嘛,張華沒必要冒險混入長安鎮。

要是被唐皇抓到,指定沒張華好果子吃。

張華招攬黃忠、李時珍,然後繼續種田,派武將繼續圍剿山賊,收編山林中的流民,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張華強勢進入關中時,關中各個諸侯全部被驚動。

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張華只是種田,不再擴張,於是逐漸忽視了張華。

目前對張華戒備的只有匈奴漢國,還有鎮守鳳凰鎮的唐軍大將契苾何力。

秦孝公的領地,秦孝公建立的咸陽鎮,正在向三級鎮子進發,落後了長安鎮一個級別。

秦孝公缺乏白起、王翦級別的名將。

白起鑑於歷史上秦昭襄王逼他自盡的行為,不見得願意為秦國效力。

這個世界和戰國時代不同。

戰國時期,秦國最強,白起沒有選擇,離開秦國的國力他不一定可以打出長平之戰的戰績。

但這個世界,強大的勢力實在太多了。

秦、漢、隋、唐、宋、明,又或者三國、兩晉十六國、五代十國。

白起完全可以選擇除了秦以外的勢力,而且白起無論在哪一個勢力,都會成為座上賓。

甚至,白起可以自己建立一個勢力,親自打天下。

相比於被過河拆橋的白起,王翦更有可能繼續為秦國贏氏效力。

只是王翦不在秦川。

蒙恬被提拔為左庶長,帶兵三萬出征,向西邊擴張。

商鞅被提拔為大良造,為蒙恬的大軍提供後勤。

蒙恬有了秦孝公的國力支撐,終於擺脫在河洛時候憋屈的處境,所向披靡。

在河洛,蒙恬最多只有一萬兵馬可以操作,而現在,蒙恬少則兩三萬兵馬,多則五萬兵馬,富裕了許多。

蒙恬的大軍攻破一座鎮子,虜獲人口1.5萬。

“奇怪,為何張華帶兵從河洛到關中,突然就沉寂了下來?”

蒙恬一直在關注張華的動靜,然而張華在低調種田,避免與秦川的大勢力正面交鋒,只吞併周圍一些小勢力,欺負山賊,然後就沒了。

雖然張華的勢力不如唐皇,但蒙恬還是在防備張華,因為蒙恬認為張華的運氣極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華在那邊種田,會牽扯部分唐軍。對我們而言,這是擴張的機會。”

蒙恬繼續帶兵征戰。

鳳凰鎮,唐軍武將契苾何力親自帶兵出城,迎接到來的唐軍武將。

唐皇收到契苾何力的奏摺,認可契苾何力的計劃,於是又派12500名唐軍進入鳳凰鎮,使鳳凰鎮的唐軍數量達到驚人的2.5萬人。

25000名唐軍,已經可以推平十萬人口級別的勢力了。

“陛下讓我們提防匈奴人。這次匈奴漢國雖然主動與我們合作,但他們一定有所圖謀。”

“放心,劉淵這支匈奴人,無論如何,也不敢在我們唐軍面前造次。如果陛下再給我一倍兵力,那可順便滅了匈奴人。”

契苾何力擺開地形圖,與來援的唐軍武將商議進軍路線。

唐軍過於強盛,三線作戰,一面向西邊擴張,一面被北邊擴張,而契苾何力負責東部戰線,快速擴大領地,人口直奔兩百萬。

唐軍武將也更加自信。

契苾何力有2.5萬兵馬,已經有信心攻取華陰,如果給他5萬兵馬,他甚至敢順道去滅了匈奴漢國的劉淵。

黃河以北,孫策再次與蒙古帝國的怯薛軍交戰,雙方戰況越加激烈,孫策親自上陣,衝鋒五次,殺死數十個怯薛軍和上百個蒙古騎兵,勇冠三軍!

怯薛軍也相當頑強,多次反撲,利用驚人的騎射能力,拉開距離,使用風箏戰術,射殺追擊過來的孫策騎兵。

雙方難分難解,再次停戰。

孫策回到營中,取下沾滿鮮血的頭盔,氣喘如牛。

“蒙古怯薛軍確實可怕。但他們的弱點是在中原補充不了兵源,怯薛軍的兵源必須是蒙古人之中的精銳。因此,很快他們就要敗北了。到時候,這夥蒙古人的領地盡歸我孫伯符所有。子衡,是時候將吾妹接過來了。”

孫策看向呂範。

按照孫策的看法,蒙古武將因為無法大量補充怯薛軍,遲早會敗走。

大勢所趨,從孫策擋住怯薛軍的進攻,並且開始組織反擊,蒙古武將敗局已定。

孫策考慮將孫尚香接過來,以免將來與張華翻臉之後,因為孫尚香在張華營中而束手束腳。

呂範擦拭額頭的汗水:“大小姐去了關中。”

“關中?難道張華將重心放在關中了?”孫策得知這個訊息,立即起了心思,“我們是否有機會攻取河洛?”

呂範搖頭:“要取河洛,必須南渡黃河。在我們徹底解決蒙古人的威脅之前,貿然南下攻打河洛,不但無法攻下,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後方不穩,更是令大小姐陷入危險的局面。”

“此事作罷。”

孫策確實激進,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奇襲。

不過孫策冷靜下來,也知道這樣做得不到多少利益。

“繼續進攻蒙古帝國第四怯薛長赤老溫。”

孫策統領大軍,持續猛攻蒙古武將赤老溫建立的蒙古勢力。

成吉思汗鐵木真的蒙古帝國有四大怯薛長,赤老溫是第四怯薛長,為蒙古人之中的勇士。

華陰縣,張華收到滲透至大唐勢力的細作稟報,有一支人數上萬的唐軍增援鳳凰鎮。

鳳凰鎮的唐軍達到了2.5萬人。

“契苾何力是大唐的蕃將,此人心如鐵石,勇武過人。”

張華大概知道契苾何力是唐初名將,參與討伐吐谷渾,平滅高昌、高句麗,擊敗龜茲、薛延陀、突厥等唐初有名的戰鬥。

契苾何力作為被唐朝皇帝賞識的蕃將,與其武勇和忠誠有關。

25000名裝備精良的唐軍駐紮在鳳凰鎮,張華不相信這支唐軍是來觀光的。

“這夥唐軍很有可能會與匈奴漢國聯合,攻打我們華陰。畢竟我們西邊是大唐,北邊是匈奴漢國。”

張華得知唐軍增加了鳳凰鎮的兵力和糧草,不難揣測唐軍的意圖。

如果有可能,張華盡量避免與大唐發生衝突,但不代表著張華不敢一戰。

陳宮進行推測:“此次有可能是匈奴漢國的劉淵在主導一切,唐軍認為有利可圖,於是加派兵力,配合劉淵行動。”

張華徵詢幾個謀士的意見:“諸位以為,該如何破局?”

沒有什麼存在感的閻象答道:“我在此地已經一年了。這一年時間,擔任袁公的主簿,也算是盡心盡職,已經探明附近的地形。在渭水以北,有一地適合伏兵。主公可率兵渡過渭水,在渭水北岸列陣,化被動為主動。大概位置,在此地。”

閻象在地圖上指出與匈奴漢國決戰的地方。

“哦?”

張華不曾想閻象會成為這次討伐匈奴漢國的首席軍師。

閻象追隨袁術打下這片領地,勘測地形,對渭水附近的地形瞭如指掌,指出一些適合用兵的地方。

閻象想要輔佐袁術滅亡匈奴漢國,因此早就制定了幾套討伐匈奴漢國的方案,進行推演。

可惜袁術在出兵之前,被金兀術和完顏宗望坑了。

閻象只好將原本的方案獻給張華。

李績、陳宮、馮異分析閻象指出的決戰地點和方案,最終敲定更加詳細的方案。

黃忠主動向張華請戰:“末將蒙受大恩,此次北上討伐匈奴漢國,末將願當先鋒,斬將奪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