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七章 武舉提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七章 武舉提議

自此朱佑樘對幾位國公的一番敲打之後,馬文升整肅京營就變得順利很多。

馬文升也是個有手段還有能力的狠人,一邊對於剋扣軍餉的將校那是絕對不姑息,查出一個就罷黜一個。一邊聯絡兵部,補發軍餉,而且全京營的軍餉都是他一個人現場發放。

如此以來,底下的兵士第一次拿到足額的軍餉,頓時心安,京營內部氣氛為之緩和。

當然也全然不是和諧之聲。

被罷黜的將校尤為激烈,他們大抵都是勳貴出身,要麼就是大明開國便和太祖一起打天下,要麼便是靖難功臣之後。對於馬文升將他們的官職罷黜自然是不服氣,於是他們糾合在一起,商討著要給馬文升一點顏色瞧瞧。

於是他們組織起來公然向南宮射秘箭,告御狀。對於這些御狀,朱佑樘自然是有收到的,但是對此他是一概留中不發。

說笑呢,此時正是整肅京營的關鍵節骨眼上,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衰而竭,不趁熱打鐵將京營徹底整頓到位,更待何時。

朱佑樘怎麼可能理會這幾個軍中敗類之言。

也不知道是哪個二楞子勳貴上頭,見朱佑樘一直沒有回應他們的上告,鋌而走險,竟然行刺馬文升。

這就是當時朱永和徐永寧聽到的那一出,好在馬文升命大,沒有出什麼事情。

但是朱佑樘卻對此事大發雷霆,先是將三位國公叫到乾清宮好生敲打了一番。然後給馬文升安排了二十名錦衣衛隨身保護。

經過一個多月的整頓,京營的面貌終於有所改善,大營裡也偶爾能聽到出操之聲。朱永和張懋還有徐永寧覺得差不多可以將此成績拿出來說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提督十二營的是馬文升,整頓京營的也是馬文升,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幾個都是五軍都督府的最高長官不是,京營能有所改善,還是有他們一份在旁協助的功勞。

於是他們將合三人之力搗鼓出來的武舉新制式提了奏本到通政司。

……

又是例行早朝的一日。朱佑樘就座之後,環顧御前東西兩班。朱佑樘不禁有些感嘆,登基已經將近一年,是時候有所行動,朝中的文武大臣也太安靜了些,是該換上一些新鮮血液。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值日太監喊道。

“臣有本啟奏。”位於西班之首的武官保國公朱永出列道。

“哦,保國公有何需要稟奏?”朱佑樘心知肚明地問道。

“啟稟皇上,如今是弘治開元,至此喜慶之年,臣懇請皇上重開武舉。”朱永稟奏道。

“嗯,至土木堡之後,大明將才確實有些凋零,重開武舉是為可行之策。”朱佑樘點頭應允道。

“啟稟皇上,臣這裡已經議定好了武舉方略,介於此前的武舉都不成體系,臣這裡參考科舉,將武舉分為鄉試,會試兩層級。”朱永稟奏道。

“哦,武舉參照科舉進行鄉,會兩試,這個倒是挺新鮮。”朱佑樘好奇道。

“啟稟皇上,臣有事啟奏。”東班出列一位老臣稟奏道。

朱佑樘一看出列的是禮部尚書周洪謨,心中有所猜測。淡然道:“周天官有何事要啟奏啊?”

“回皇上,臣認為武舉參照科舉大為不妥。”周洪謨反對道。

這如何能行,粗鄙武夫豈可和進士翰林並列,這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哦,有何不妥?”朱佑樘故作不解道。

“回皇上,這武舉未曾有此舉辦的先例,於禮不合。”周洪謨反對道。

朱永一聽周洪謨的話,頓時急了,反駁道:“與禮不合,與哪條禮法不合?”

“這……”周洪謨有些詞窮,不知道如何反駁。

“啟稟皇上,我觀周尚書是不想大明有強兵名將,如叛國何異。”朱永大聲喝道。

“你這是血口噴人。”周洪謨手指著朱永急辯道。

“兵部以為開武舉如何?”朱佑樘不理兩人的口水戰,直接問兵部尚書餘子俊的意見。

“啟稟皇上,臣以為武舉可行,這些年來大明武將凋敝,卻是需要選拔可用之才為大明守疆。”兵部尚書餘子俊贊同道。

“另外,啟稟皇上,老臣實在年邁,加之患病在身,實在無力打理兵部,懇請皇上另選賢能任職兵部尚書一職。”餘子俊再一次請辭道。

兵部尚書餘子俊一向身體不大好,已經向朱佑樘提出幾次辭呈,這一次在朝堂之上又提出來辭職,朱佑樘知道這一次無法再挽留,還好朱佑樘最近已經物色好兵部尚書的人選。

其實之前對於餘子俊的請辭,朱佑樘已經處於默許的狀態,只因為遲遲未物色到合適的兵部尚書人選。兵部尚書人選對於朱佑樘的一系列改革至關重要,所以這個人選必須再三斟酌。

首先必然得熟知兵事,其次最好是能有軍隊任職的相關經驗才行。這樣的人才,在如今的大明真的是屈指可數。之前的王越算一個。

王越是文官中的難得帥才,朱佑樘還真有點捨不得將他放到兵部尚書這個位子上養老,畢竟邊關更需要王越,所以朱佑樘安排他去三邊任總督。

入了朱佑樘法眼的還有馬文升,去年他被派到甘肅,調查哈密忠順王一事,遲遲未歸,朱佑樘其實一直拖著餘子俊的辭呈,就是在等他。

說來可笑明朝中後期兵部尚書都是文人任職,文人任職也就罷了,特別是後期,竟然還是完全不知兵事的文臣任兵部尚書,這就很離譜。

就相當於堂堂國防部長不但不是軍隊出生,還完全沒有一點軍事知識,這樣一個國家的軍隊還能建設好?

因為自從土木堡之戰之後,因為於謙一文官,以兵部尚書統領當時的京營,控制大明當時的全部軍隊,所以從那時候起,大明的軍隊權力就從勳貴身上轉移到了文官身上。

以文統武,特別是在古代乃是大忌,因為這往往預示這自費武功的開始,宋朝就是前車之鑑。明朝從土木堡之後,因為勳貴在這一戰損失慘重,漸漸失去話語權,慢慢武將淪為文官附庸。

到了明朝末年,三品的參將竟然要向七品縣令下跪,豈不荒謬。

所以朱佑樘有意提升武將的地位,文武並重才是王道,所以出於改革過渡期的兵部尚書尤為重要。馬文升就是他考察很久的兵部尚書人選。

這次整頓京營,其實就是對馬文升的一次考察。

如今餘子俊不但辭職,還很識趣地贊同武舉,這明顯是幫朱佑樘站臺,朱佑樘不由得有些欣喜。

此人如此識趣,退休待遇可得給些高規格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