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星效應(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星效應(求訂閱)

第二天的文試,朱佑樘也相應作出了改變,原來文試部分只是考默寫兵法一篇,現在被朱佑樘改了,直接是實戰考題。

比如第一道題:將京營兵一萬,從京城出發,前往大同協助邊軍共御韃靼。請詳細說明行軍過程,如糧餉需帶幾何,日行多少裡,何處安營紮寨?

從第一道題就難倒了大部分考生,因為這道題目裡已經包含算術,地理,還有統兵能力。

這是綜合能力的考核,沒有任何從軍經歷之人很難作答,向吳凡這種有過軍中經歷的就下筆如有神。

這道題,勳貴們自小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些,平民子弟就完全抓瞎,但是這道題確實是一道很好考察一個人的軍事才能的考題。

還有第二道考題,淺談如何抵禦韃靼的時時侵擾?

第三道題則是淺談大明衛所制的利與弊?

這些題目就是讓那些進行會試的舉人作答都有些難,更何況是這幫粗通文墨的武人,可以說這些考題真的是難道了在場所有考生。

朱佑樘對此也是心裡有數,他出這些考題的目的也沒指望這些人能給出很好的見解,他只是在此釋放一個訊號。

就是從此以後武舉考試,個人勇武不是重點,韜略才是重點,而且韜略不是拿著古老的兵法兵書默寫一遍了事。

原本按照文官的諫言武舉文試也考四書五經,這豈不是荒謬。武舉選的軍人,考四書五經有個屁用。

武舉文試的四道題目一出,全場譁然,考題如此之難前所未見,包括那些考前信心十足的勳貴之後,看到考題之後也都蔫了。

這場考試註定是一場比爛的考試,不是看誰回答的多正確,而是看誰錯的最少。

勳貴之後看到考題之後原本又有些鬧騰,但是看到朱佑樘再次親臨,一個個都老實如鵪鶉。考試的最終的結果不意外,王守仁獲得頭名,想不到第二名竟然是朱暟,第三名是吳凡。

吳霆浩這次就有些糟糕,原本他也只是勉強識字,前一陣子跟著吳凡在王守仁手底下學習了幾篇初略兵法,這次考試他純粹是趕鴨子上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在他在武試中表現優異,是他們乙組頭名,最終綜合得分排名竟然是四百九十九,倒是第二,幸運闖關。

此次武舉的考試出來,最終綜合評分王守仁第一名,得武狀元,大明有史以來集文武狀元與一身的第一人。

吳凡雖然文試落後於朱暟,但是武試得分比他高,綜合得分高於朱暟,是此次的第二名,為武榜眼。

朱暟第三名為武探花。

名單出來之後,朱佑樘決定給予這些武進士們同文進士同等待遇,跨馬遊街,賜御宴於宮廷。

聽到這個訊息,文官徹底炸鍋。

武舉怎麼可以和文科舉同等待遇,簡直有辱斯文,有辱觀瞻。

文官群體極力反對,就是劉吉這樣一直同朱佑樘一條心的官員也出言反對此事。

不過這次在此事上勳貴們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激情,似乎若是文官不答應皇帝的要求,他們便要和文官不死不休。

這個可把朱佑樘給驚豔到了,上次關於武舉名額問題,勳貴們對於文官的反擊都是軟綿綿的,當時的朱佑樘以為勳貴在吵架方面天生不如文官,也沒多想。

現在看來,還是自己太年輕,這哪裡是無戰鬥力啊,明明是戰鬥滿滿。

此時朱佑樘才回過神來,為了跟文官爭奪武舉名額,為什麼勳貴戰鬥力戰五渣,只是因為他們也不希望武舉人數太多。

朱佑樘不由得在心裡怒罵道:“這幫老狐狸,都是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的事情是決計不想出力。”

“啟稟皇上,武舉中試之人,跨馬遊街前所未聞,而且武舉設武狀元,此乃未曾有過,於禮不合。”禮部尚書傅瀚諫言道。

“啟稟皇上,傅尚書此言,臣不敢苟同,武舉原本就是我朝初創之事,一切禮儀制度都是我們進行首創,此乃前所未有之壯舉,說明我朝遠邁前朝,開創新一代文明之基。”定國公徐永寧出列反駁道。

這讓朱佑樘有些意外,原本以為這一代的定國公是個草包,不堪用,誰曾想竟然善於雄辯啊。

對於這種馬屁,沒有哪個皇帝不愛聽的。

傅瀚雖然固守禮法舊制,但是他明顯吸取了前任禮部尚書的教訓,不會一味跟皇帝對著幹,如此這番超遠前朝的場面話,他知道皇帝都愛聽,所以徐永寧的話一說出來,他便保持了沉默。

“皇上,歷來是文人治國,科舉考試就是為國選‘宰執之才’,而科舉狀元正是未來之宰執,所以才給了他跨馬遊街之特權。”

兵部左侍郎劉大夏出列道:“武人的榮耀應該在立功殺敵之上,那時才是皇上您給他們無上光榮之時。”

“此言荒謬,劉侍郎,若是承平年月,武將如何能有大功得獲跨馬遊街之榮耀,還是說劉侍郎原本就有著前宋思想,‘東華門唱出才是好漢’?”英國公張懋出列道。

“東華門唱出難道是不是好漢?”劉大夏反問道。

劉大夏這是將話挑明,他的意思就是武將就應該比文官第一等,這是士大夫普遍的想法。也是前宋遺留下來的後遺症。

但是大明之初可沒有這種想法,因為大明是靠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江山,而不是前宋那樣靠騙得來的江山。

所以一開始武人說話是比較硬氣的。

但是曾幾何時大明武人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這個應該要追溯到仁宣時期,那是仁宣二宗,戰略收縮,大明已經屬於承平年月。所以文官的作用更大。

慢慢地文官掌控朝政,武人有些靠邊站。

武人徹底靠邊站還得是英宗土木堡之變後的事情,因為開國勳貴在那一戰死傷大半,就連張懋的老爹上一代英國公也死在那一戰上。

可想而知勳貴在那一戰死傷有多慘重。

後來英宗復辟,發生了武將叛亂的事情,英宗徹底不信任武將,這讓武人更是雪上加霜,在朝堂之上再無任何話語權。

要是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明朝後期武將的地位只會越來越低,即便是後來的戚繼光那樣的大帥,封侯之後都得像內閣首輔張居正磕頭,可想而知後來的武人地位有多低下。

還好一切都還來得及,若是朱佑樘在明末出現,想提高武人的身份那可真有些難,但是這個事情,武人勢力在朝堂之上只是勢微,還沒有徹底失去話語權。

張懋這些勳貴也是看到朱佑樘有提高武人地位的想法,也跟著振作起來,才有底氣跟文官爭辯。

只見張懋繼續不敢示弱地反問道:“劉侍郎這是想將大明代入前宋的老路,難道前宋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前宋是前宋,我明是我明,再說若是軍隊真行的話,也不會出現土木堡之恥,那會你們武人的地位可不低啊。”劉大夏繼續爭辯道。

這真是說到張懋的痛腳,那一戰他可是死了父親,所謂打人不打臉,劉大夏這是在他傷口撒鹽。

更何況張懋也很憋屈,土木堡之戰,又不是武人的鍋,明顯是英宗這個統帥瞎指揮。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大概就是明英宗那樣的。

可是張懋作為臣子又不能公然指著皇帝的過錯,所以被劉大夏這麼一說,張懋就特別憤怒。

“土木堡之事,到底如何,世人自有公論,但是如今我大明武備廢弛是事實,若是不振奮武備,難保土木堡之事會再次發生。”張懋激動道。

“振奮武備,何須武人,我們文官一樣做得很好,王越王總督在三邊不是跟得很好嗎,如今韃靼都不敢南下牧馬,而且武人多貪鄙,最近衛所清田可是全都是武將侵佔田畝之事。”劉大夏繼續大臉道。

“你……”這又是武人的痛腳,也確實是明朝的武勳家族屁事爛事一堆,衛所制度之所以崩潰就是武勳作妖,侵佔田畝,奴役兵卒,比比皆是。

眼看火藥味越來越重,朱佑樘及時出言製作。

“夠啦,朝堂之上,吵吵鬧鬧,成何體統?”朱佑樘大聲呵斥道。

“臣有罪,君前失儀,請皇上恕罪。”

“臣有罪,君前失儀,請皇上恕罪。”

張懋和劉大夏兩人同時躬身告罪。

“文武之道,並行相濟,才是長久之道,否則前宋之滅亡就是大明的明日,朕可不想後世子孫被人揹著跳海而亡。”朱佑樘開口道。

“關於武狀元跨馬遊街之事,朕意已決,所有禮儀制度參照文科進士進行,跨馬遊街,宮內賜御宴,此事就此成定製,今後都如此行事。”

百官見朱佑樘意志堅決,也不再抗辯,如今的朱佑樘權威日隆,不再是登基之初,只要他執意為之的事情朝臣基本選擇服從。

自此武進士跨馬遊街之事已成定局,王守仁這個武狀元帶著一干武進士跨馬遊長安街,這可是王守仁第二次跨馬遊街,這可是世上獨一份,定然成為千古佳話。

今天註定是個新的開始,武人的開始,這種跨馬遊街的宣傳註定將武人的地位帶到一個新高度。

你需要看著街道兩旁圍觀百姓的眼光,那些小娘看著高頭大馬上的武進士欽慕的眼神,還有那些年輕的士子,年輕短衣對武進士那羨慕眼神,就可見一般。

從此之後大明的年輕人將會有著另外的選擇,不是只能考文科舉,還能考武科舉,你看王守仁這個文弱書生不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嗎?

這也是朱佑樘一定要王守仁參加武舉的意義所在,明星效應可是巨大的。

自此大明的文武之道應該能翻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