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外城改建(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外城改建(求訂閱)

第二天早朝,朱佑樘精神煥發打算繼續他的改造大明之道。

改造大明當然得從改造京城開始,第一次出宮的朱佑樘看著一路上都是傳統古式建築,他還是覺得挺新鮮的,但是慢慢地就有些不耐。

尤其是出了內城,到了外城看著那些破敗髒亂的屋舍,朱佑樘就有些堵得慌,早已忍受不住想要將其改造一番。

今年春季的稅收已經收了上來,比成化年間所有時候都要高,所以今年難得財政有些富裕。

最關鍵的是醫院這一年來給朱佑樘帶來了一百多萬兩的收益,這些銀兩要是不花錢出去,就是死錢,成功的商人如何能忍受自己的錢放地窖發黴而不去錢生錢?

放地窖發黴那是地主老財的做派,最是要不得。

所以朱佑樘就想有所動作,昨晚將劉健還有工部左侍郎劉貫喊去,不光是為了訓斥他們,真正的目的還是想有所行動。

早朝剛一開始,工部左侍郎徐貫便出列啟奏道:“啟稟皇上,因為京城集市變得繁忙,導致道路堵塞,臣以為此時,朝廷應該加以疏通。”

“徐卿可有何諫言教朕?”朱佑樘配合地問道。

“啟稟皇上,臣以為可以在外城增設專門集市,再將其合理規劃,在此臣特意敬獻規劃圖。”徐貫建言道。

“呈上來。”朱佑樘吩咐左右道。

朱佑樘開啟徐貫敬獻的規劃,細看了一下,若是按照大明的習慣,這樣的規劃還是很合理的,但是已經見識過現代的高樓大廈,寬闊馬路的朱佑樘是不太滿意的。

“徐卿也算有心,但是朕對此有些想法。”朱佑樘說道:“對於生活類的集市應該放在居民坊之間,另外兩坊之間的道路過於狹窄,朕認為,兩坊之間的道路應該能同時容納四輛並行,而且兩側還需留有行人行走道路。”

“若是如此的話,皇上,恐怕許多街坊都需要拆除重建。”徐貫擔心道。

“沒錯,朕也認為有些街坊需要進行拆除。否則無法擴建道路。”朱佑樘點頭道。

“如此恐怕會勞民傷財。”徐貫面露擔憂。

聽到徐貫的話,朱佑樘開始覺得這個徐貫也是個有良知的好官。

“徐卿考慮甚是,但是此次朕決定朝廷出錢拆建,而且不向下差役百姓,花錢請人拆建。”朱佑樘開口道。

百官一聽朱佑樘竟然決定花錢買人進行拆建,頓時都驚呆了,這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每次朝廷有大工程不都是派遣差役,所以民間最怕的就是朝廷的大工程。

“啟稟皇上,如此好大工程,如果全都花錢請人恐怕國庫無法支撐。”戶部尚書葉淇出列啟奏道。

“此次大型城建工程將由戶部出一半,另外一半將由外城土地拍賣轉讓所得提供。”朱佑樘開口道。

“土地拍賣轉讓”,百官聽到朱佑樘這有一個新名詞,個個疑惑不解,這土地拍賣轉讓又是個什麼章程?

百官開始面露憂色,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無法理解皇帝的意圖,而且皇帝的一些奇思妙想層出不窮,他們應對起來,疲於奔命。

什麼“政務學院”,“武略學院”,以前科舉之後便是授予官職,現在科舉之後竟然要再進學院學習,而且一次性招錄那麼多人。

現在又出現了什麼“大型城建”,馬上“土地拍賣轉讓”,這一系列的動作讓百官是應接不暇。

他們發現自從朱佑樘登基以後,就沒有安生過,剛開始建醫院只當是皇帝皇后感情甚篤,只是為了討好皇后而為之。

後面才發現是他們自己想得太少,那醫院竟然是大利,據說如今太醫院各地醫院每月能給宮內提供銀子十萬兩以上,百官可是看著垂涎欲滴。

禮部更是對這個太醫院很有微詞,因為之前太醫院可是隸屬於禮部的,如今竟然單獨直屬宮內,還有小道消息說皇帝有意將太醫院正的官職提格到二品。

原本一個小小的六品太醫院正竟然跟部堂等級相同,這讓六部尚書如何能答應?但是如今的太醫院的確龐大,管理著整個大明一千多家醫院。

若論人數,太醫院的公務員最多。沒錯,皇帝又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將太醫院的醫生統稱公務人員,簡稱公務員,還說各部門和下面的府縣小吏都統稱為公務員。

“皇上,這土地拍賣是個什麼章程?”戶部尚書葉淇試探地問道。

“新規劃的外城,朕稱之為外城新區,不光要拆還需要建,拆遷的話,不能強拆需要給予原來住戶補償,補償新房還有銀兩。”

葉淇一聽頓時臉色一垮,這拆遷不是一道命令的事情嗎?如今竟然還要給予補償,這又是銀兩,戶部好不容易寬裕一點,皇帝這又是大把撒銀子,再大的家業也經不起如此揮霍啊。

原本戶部以為皇帝剛一上臺先是裁撤傳奉官一千多人,接著便是吏治京查,然後是全國田畝丈量,好一番新氣象。

也確實是如此,今年收稅比以往都要多。誰曾想皇帝花起銀子來比他掙錢還要快。

“皇上,這恐怕將要耗費海量的銀兩?”葉淇擔憂道。

“具體需要多少銀兩這個得問內閣劉健和工部徐貫。”朱佑樘說道。

接著朱佑樘又對劉健和徐貫問道:“劉卿,徐卿,有沒有核算過此次拆遷加重建需要多少銀兩?”

劉健頂著一雙熊貓眼回答道:“啟稟皇上,臣和工部左侍郎昨晚進過核算,大概需要一百萬銀兩。”

這就是典型領導動動嘴,底下跑斷腿,昨晚朱佑樘一句話,劉健和徐貫他們一幫子人就是通宵達旦規劃,還需要計算工程量。

葉淇一聽要一百萬兩銀子直接驚嚇到了,戶部一年的稅收加實物合計也才兩千五百萬兩銀子,真正收到的銀子才將近五百萬兩銀子,其他都是實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一個拆建重建便需要一百萬銀兩,這如何受得住,你讓戶部擠出個幾萬兩銀子還行,上了十萬,戶部是決計不會允許的。

皇上朱佑樘這次讓戶部出一半,那是五十萬兩,撥付給三邊的糧餉也不過如此,這日子還咋過的?戶部不留存一點銀兩準備災難,萬一發個大水啥的,豈不是遍地都是災民?

於是葉淇不再猶豫出列反對道:“啟稟皇上,如此好大工程,實在是勞民傷財,臣懇請皇上停掉此工程。”

朱佑樘早就預料到這個,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如此浩大工程,也沒有任何益處,難道就是反對是正常,贊成那才叫新奇。

更何況這是因為皇帝因為外城髒亂才想著改建,這明顯是因為君王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

葉淇打響反對第一槍之後,御史們已經摩拳擦掌了,這一陣子御史被朱佑樘打擊得有些蔫,如今抓住機會還不反擊,更待何時?

“嗯,既然此處工程需要一百萬兩,確實有些浩大,需要單獨成立管理小組來統籌此時,另外關於此次所需的銀兩就不從戶部調撥,全部將由土地拍賣提供。”朱佑樘開口道。

葉淇一聽,皇帝朱佑樘竟然說不用從戶部調撥,改為全部土地拍賣,松了一口氣,但是又有些擔心,擔心皇帝完全不知道這個外城所為的新區,土地根本沒人要,都是一些貧民茅草屋,是沒人願意在那買地蓋房的。

現在稍微好一點,皇帝在那裡蓋了一個新廠,專門生產如今時髦的成衣。所以那裡稍微有了些人氣。但是依舊很荒涼。

“皇上,土地拍賣恐怕不足以支撐此次的工程,而且需要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不知道皇帝您屬意誰?”葉淇問道。

“管理小組由內閣劉健督導,戶部左侍郎李東陽統籌,工部左侍郎徐貫執行,然後給予他們配備相應的人員。”

“關於銀兩問題,土地拍賣轉讓金第一筆就由四海商行開始,四海成衣廠佔地一百畝,就按照每畝五百兩銀子計算,共計十萬兩由四海成衣行提供給戶部。戶部對此次的銀兩需要轉款專用,專門調撥到管理小組。”朱佑樘說道。

“還有朕決定將王恭廠也搬離到外城新區,火藥廠豈可在鬧市之中,存在隱患,也如四海商行一般行事,劃歸王恭廠兩百畝地,王恭廠需要提供白銀十萬兩給戶部,此項銀兩當然需要專款專用到此次城建中。”朱佑樘繼續說道。

聽了朱佑樘的一番話,百官有些心情複雜,皇帝這麼一番操作,便籌集到了二十萬兩銀子,似乎一百萬兩也不是那麼難籌集。

“啟稟皇上,這王恭廠搬遷需要十萬兩,恐怕兵部無力出這筆銀兩。”兵部尚書餘子俊出列啟奏道。

兵部尚書一聽自己的下屬機構竟然要出十萬兩銀子當然不幹,城建可跟他兵部一毛錢關係也沒有,而且王恭廠在那好好的,為什麼要搬遷。

王恭廠要是不搬遷,朱佑樘每天都寢食難安,這麼大一個火藥廠竟然就在皇宮旁邊,這就屁股底下坐著個火藥桶,說不定哪天就炸了,這是嫌自己命長啊。

而且大明後期也確實是發生過“王恭廠大爆炸事件”。朱佑樘可不想此事發生在他自己身上。

“關於王恭廠,朕決定將王恭廠劃歸皇室管理,今後王恭廠的一應用度都無需兵部和戶部調撥,當然今後兵部需要火藥需要在王恭廠花銀兩採辦。”朱佑樘又丟出一個炸彈說道。

兵部尚書餘子俊聽到朱佑樘的意見,有些糾結。

這個王恭廠以後不用兵部管理,問題倒是不大,之前就一直都宮內太監直接管理,兵部也插不上手,但是今後要兵部花錢買火藥這事就有些難受,以前可都是不花錢的。

“皇上,這個兵部所需火藥需要去王恭廠花銀兩採辦一事是不是再議,畢竟兵部每年發給軍隊的錢餉就不足?”餘子俊試探道。

朱佑樘看著這些人就忍不住想罵人,這是坐有銀山而不自知啊,火藥廠還能不掙錢,想想諾貝爾。

火藥廠朱佑樘還是需要控制在自己手上的,要是在他的指導下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那大明大機率在軍事上都可以躺贏。

於是朱佑樘開口道:“今後王恭廠每年為兵部免費提供火藥十萬斤,若是遇到戰事需要額外採辦,則需要支付王恭廠銀兩。”

免費採購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形成採辦機制,如此才能激起每一個企業的熱情。

餘子俊一聽竟然每年竟然提供十萬斤火藥,這個以前提供的用量相當,而且省一省還有富餘,關鍵是以後王恭廠的用度無需兵部調撥,這是好事。

於是餘子俊贊同道:“一切由皇上聖斷。”

百官聽到朱佑樘輕輕鬆鬆就解決了這次外城城建的二十萬兩,突然感覺籌集一百萬兩也不是什麼難事。

接著百官又想起了皇帝如今之所以財大氣粗,還是因為手上的醫院能夠日進斗金,個個有所意動。

意動歸意動,那是以後的事情,不管怎麼說大明的京城改建一期工程正式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