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之韃靼小王子犯邊(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之韃靼小王子犯邊(求訂閱)

“白卿,我觀你的治水方略,已經很完備,並無不妥啊,這張秋河相當於一條月河,給黃河分流一二。”朱佑樘開口道。

“陛下,正常情況確實是如此,張秋河還能給黃河分流一二,但是就怕遇到特大洪水,黃河水流量暴漲,那時將是災難性的。”白昂說道。

“此話何解?”朱佑樘問道。

“張秋河水容量有限,一旦上游黃河水量暴漲,就被瞬間衝爆,到時候山東,河南,還有江蘇都一片汪洋,運河也會因此斷絕。”白昂說道。

聽到白昂的分析,朱佑樘開始有些擔心起來,他可不希望治理黃河跟後世修馬路一般,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最好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治理一次最好的能夠管一百年的那種。

治理黃河實在是太費錢了,得虧是今年大明比往年增加了將近兩千萬元,這次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解決水患,可是花費了一千多萬銀元換來的,動用了幾百萬人一起動工的結果。

原本其實是耗費不了這麼多的銀兩的,按照以往的慣例,都是朝堂召集百姓進行服勞役,而且服勞役的百姓都是需要自帶乾糧的。

這次就不一樣,朱佑樘命令各地官員花錢僱請勞力,雖然免不了被下面的那些貪官汙吏所貪墨,到了真正百姓手裡寥寥無幾,但總歸比沒有強,而且起碼百姓不用自帶乾糧。

所以這次治理工程,所有熱情空前高漲,低下的小吏是因為有錢進腰包而熱情高漲,百姓是因為不用免費服勞役,一天還管兩頓飽飯而對朝堂感恩戴德。特別是對朱佑樘這個皇帝更是一片萬歲之聲。

“多大的水量會導致張秋河決口?”朱佑樘有些擔憂的問道。

“差不多需要這次洪水的一倍量,估計張秋河就會支撐不住。”白昂思考了一會開口道。

“需要這次洪水的一倍量,那還好,這次已經是難遇的洪水,想要比此次洪水高一倍,那起碼得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朱佑樘突然有些放心起來。

這樣一來,這個工程起碼不是迫在眉睫之事,百年一遇洪水可不是年年有,也不是隨時可見。也許可以緩一緩,過幾年再修。

“陛下,這個水利工程可不能推延啊,洪水誰知道是時候到來,說不定就是明年,我們需要未雨綢繆。”白昂焦急地說道。

這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朱佑樘原本以為錢的問題解決了,加之最近新軍訓練也卓有成效,他還想著找個機會去蒙古草原浪一波,順便檢驗檢驗新軍戰力,如今沒有錢一切都是枉然。

“白卿,你所說也不無道理,來詳細給朕說說,你新的解決方略。”朱佑樘說道。

“陛下,您看,臣建議從山東東平至青縣,開鑿十二條月河,將部分黃河水引入山東大清河與小清河入海,緩解淮河的分流壓力。如此一來,既避免淮河水患,又解決山東北部旱區的用水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萬無一失。”白昂侃侃而談道。

一說到治水白昂便滔滔不絕起來。

聽到白昂的彙報,朱佑樘覺得這確實是個非常好的方案,不僅緩解淮河分流壓力,還能解決山東北部乾旱問題。

淮河決口,這個他可是知道的,因為後世的黃河如何是在山東,這說明什麼?說明黃河入淮之後,必然是再次發生過決口,也就白昂擔心的事情絕對有發生過,所以必須予以解決。

至於解決山東北部的乾旱問題,這是順手為之,在朱佑樘的依稀印象中,好像山東這地方是動不動就乾旱缺水的,若是多一些水流量,也是好的。

“白卿,你這個方略甚妙,不過耗費也是巨大,一下次需喲再次開鑿十二條月河,這可不是小工程。估計所要耗費的銀兩會與此次相彷彿啊。”朱佑樘感慨道。

“陛下,臣仔細核算過,若開鑿此十二條月河,只需要徵集沿河兩岸的百姓進行服勞役,然後給他們一天提供兩頓飽飯,如此只需要花費兩百萬銀元。”白昂說道。

說實話白昂是不太贊同朱佑樘此次給給服勞役的百姓發錢的,因為自古以來,朝堂召集百姓服勞役治理水患,還從來沒聽說過付勞役還給錢的,也只有當今皇帝才能幹出此事出來。

服勞役應該是百姓應有之義,歷朝歷代都未曾聽聞服役給百姓錢的。

“不行,既然此次治水服勞役已經給百姓支付報酬,下次也應該依照此例,否則朝廷的威信何在?”朱佑樘否決了白昂的提議。

“如此,陛下,修建這個十二條月河又將是一個耗費巨大之工程,臣估計需要耗費六百多萬銀元。”白昂有些擔心地說道。

“嗯,六百萬估計是個保守資料,今年國庫是很難拿出如此大一筆款項進行治理黃河。”朱佑樘此時已經知道內閣為什麼拒絕了白昂的提議。

實在是沒錢啊!

白昂見朱佑樘也否決了他開鑿十二條月河的建議,頓時大失所望。

“不過嘛,今年不修,不代表明年不修,白卿,這種利國利民的工程,朝堂豈能不支援,放心朕絕對支援此工程,不過需要緩一緩,明年朝堂定然會有所富裕,到時候還得麻煩白卿你來主持此工程。”朱佑樘將白昂有些垂頭喪氣,頓時給他打氣道。

“陛下,真的嗎,明年開挖十二條月河?”白昂聽到朱佑樘的話之後,立馬激動起來。

“不錯,君無戲言,反正此次治理黃河工程定然需要進行到明年五月前,如此一來剛好此工程明年結束,新的十二條月河也在那時開工,白卿剛好無縫對接。”朱佑樘說道。

白昂聽到朱佑樘將新的十二條月河工程繼續給他管理,更是喜出望外。

“陛下,您放心,只有這兩大工程交給臣辦理,臣保證都保質保量完成,並且臣保證,這兩大工程一旦完工,黃河可保百年無憂已。”白昂信心十足道。

“若是真能保百年無憂,就是花再大的代價也值啊。”朱佑樘也激動道:“放心,白卿,放手去幹,朕做你的堅強後盾,今後在治水過程中若有不決之事,密摺以奏,朕定然幫你解決。”

“謝陛下,臣定然不服所託,將此工程保質保量完成。”白昂保證道。

看著白昂一再保證的話語,朱佑樘這是一位做事認真的專業型人才,很有幾分工科人做事的特點,大明的官場就是缺少這麼一批如此人才,今後得好好利用重用才行,如此也好改一改大明官場風向。

“陛下,急報。”費宏突然跑進營帳急報道。

“是何事?”朱佑樘問道。

“韃靼小王子在大同犯邊,連屠我大明三縣。”費宏激憤道。

“什麼?”朱佑樘頓時大吃一驚。

要知道韃靼小王子去年才跟大明議和,請求開放邊境互市。朱佑樘考慮到他剛登基,想著先一心一意將國內之事理順,順便將新軍訓練好,然後再找他們算賬。

不曾想,去年才答應韃靼小王子開放邊境互市,今年他就扣邊,而且屠戮了三個縣,這是赤裸裸打臉,還是他們韃靼已經收到大明正在遭受水患的資訊?

知道大明此時無力反擊?

“九邊之軍隊,是幹什麼吃的,不求他們主動出擊,起碼要做到守護邊境啊,竟然被人屠了三個縣,這是奇恥大辱。”朱佑樘憤怒道。

此時的朱佑樘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前腳互市,後腳竟然被人殺到了家中,還有九邊那幫所謂的“驕兵悍將”,也全都是酒囊飯袋,被人殺進家門竟然毫無反應。

“去將東廠汪直喊過來。”朱佑樘接著開口道。

“陛下,汪直已經在門外等候,請求陛下您的召見。”費宏道。

“宣進來。”朱佑樘吩咐道。

“是。”費宏躬身道。

等到汪直進來之後,朱佑樘開口道:“汪直,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給我詳細道來。”

汪直抬頭掃視了四周,有些欲言又止。

看到汪直的神情,朱佑樘立馬明白此中定然有隱情,而且不太方便被更多人知道,於是他開口對白昂說道:“白卿,你先回去,自從治水工程朕就交給你了,今後若有不決之事秘折上奏,朕定然會給你撐腰。”

“是,陛下。”白昂知道汪直這西廠督工定然是有秘密情報需要告知朱佑樘,而不願意被他所得知,於是躬身回答之後,退出了營帳。

“好了,現在說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伯安和子充都不是外人,可以對他們直言。”朱佑樘開口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守仁和費宏聽到朱佑樘這話,頓時有些激動,這是皇帝不將他們當外人。特別是費宏,這是朱佑樘第一次明確表態將其引為心腹。

、真不容易,多少天,努力終於有所回報,得到了當今陛下的賞識,未來可期。

汪直見朱佑樘如此說,頓時知道朱佑樘這是將王守仁和費宏培養成心腹,於是不再猶豫開口道:“陛下,此次之所以發生韃靼小王子屠戮三縣之事,跟大同邊軍不無關系。”

“繼續說。”朱佑樘催促道。

“是,此次之所以發生小王子犯邊之事情,是因為大同邊軍在與韃靼小王子互市過程中,以次充好,甚至是剋扣他們的貨款。如此才導致了韃靼小王子他們憤而起兵。”汪直說道。

“這幫一天到晚正事不幹的邊軍,貪得無厭,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破壞了這來之不易的安寧。不給朕整出點事情來,他們是不痛快嗎?”朱佑樘憤憤道。

汪直抬頭張了張嘴。

“說吧,一併說出來。”朱佑樘頓時明白汪直所想。

“回陛下,韃靼小王子之所以犯邊,都是大同邊軍有義為之。”汪直又爆出一個猛料。

“不是什麼,你說這一切是大同邊軍故意為之?”朱佑樘是真的有些難以相信,邊軍竟然可以肆無忌憚到這種地步。

“為何?和韃靼互市,獲利最多的難道不應該是他們嗎?”朱佑樘不解道。

“陛下,這事要說來可就話長了。”汪直開口道。

“細細道來!”朱佑樘不耐道。

“是,陛下,自從陛下編練新軍之後,不光大同邊軍有所不滿,就是九邊其他的邊軍都有所不滿,如今九邊軍隊中充滿一股憤懣之情,這次大同之所以有如此事情發生,就是因為被有心人所蠱惑。”汪直說道。

九邊軍隊對新軍成立這件事有所不滿,特別是新軍那遠高於他們的薪俸,對此尤其眼紅。

朱佑樘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還特意給九邊軍士加了薪俸,誰曾想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因為新軍的薪俸比九邊略高,他們便對朝堂憤懣不平,竟然敢放開邊境,讓敵人在國中肆虐,以此來要挾朝堂。

真是膽大包天!

“你的意思是說,大同這次韃靼小王子犯邊是大同邊軍故意為之?”朱佑樘還是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

他實在無法想象竟然有如此喪心病狂之人,為了個人私利,竟然可以不顧上萬人的死活?

如此無恥,簡直是人神共憤。

“回陛下,此中定然有蹊蹺,臣雖然未有確切證據,但是從諸多的蛛絲馬跡中臣已經有所發現,相信再跟臣些時日,臣定能將此查出個水落石出。”汪直保證道。

王守仁和費宏聽到汪直的話,兩人彼此看了一眼,都有些難以置信,大明邊軍中竟然敢有如此膽大妄為之人,這和唐朝藩鎮有何區別?這是養賊自重!

對於他們這些文人來說,這種把戲實在是再熟悉不過,武將慣會使用的把戲。

他們兩都目露擔憂地看著朱佑樘。

“給我查,朕要知道到底是哪些人敢如此大膽,幾十萬百姓,他們竟然敢眼睛都不眨一下送給敵人屠戮,如此膽大妄為,這是要造反嗎?”朱佑樘氣急笑道。

“是,陛下,您放心,不出十日,臣定然查出個水落石出。”汪直躬身保證道。

“伯安,立即安排收拾行禮,朕要即刻回京。”朱佑樘轉身吩咐王守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