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章 君臣兩相宜(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章 君臣兩相宜(求訂閱)

當朱佑樘看到王越的奏本之後,真是被氣樂了,他總算見識了什麼叫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王越在奏本說殘元蒙韃都奸詐,每每互市以次充好,用劣等馬匹卻要換上等的精鹽和鐵鍋,而且多有強買強賣之舉措,而且這次更是變本加厲,躍進大同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實乃最大惡疾。

他還建議取消與殘元蒙韃的互市,多訓練邊軍,若是能每年給三邊撥款七百萬銀元的餉銀,他保證從此三邊無憂,殘元蒙韃從此不敢南下牧馬。

看著王越的奏本,朱佑樘愣在那久久不語,王越是對邊軍不法之事之情呢還是不之情?

王越到底是忠是奸?

大同是什麼情況,朱佑樘其實早就透過錦衣衛還有汪直西廠的情報查得清清楚楚,就是邊軍在互市過程中多有欺詐行為,讓蒙古人憤憤不平,最終引發了蒙古人怒而報復。

而這一切都是邊軍有意為之,因為朝廷的互市行為明顯擋住了邊軍的財路,以為邊軍都是靠著走私牢牢把控著同蒙古的貿易。從此賺得盆滿缽滿。

如今朝廷開了邊貿,和蒙古進行互市,這都是朝廷親自主持,沒邊軍啥事,邊軍要是想貿易也只能參加互市。

這……多家競爭哪裡比得上壟斷獨家生意香?

因此邊軍一直想要將這個互市攪黃了,所以在互市過程中,邊軍有意對蒙古人進行欺詐。目的就是激化互市中蒙古人和大明人的矛盾。

顯然邊軍的計謀已經奏效,蒙古人果然憤而起兵,殺入了大同境內。

憑藉蒙古人真正的實力根本無法突破邊鎮縣城的城牆,這裡自然少不了邊軍的有意縱容,給蒙古人提供有利條件,最終導致蒙古人接連突破三個縣城的城防。

這一切的一切,朱佑樘透過汪直的情報網弄得一清二楚,他就想知道看看這些邊鎮到底能給他一個什麼樣的解釋。

如今朱佑樘透過汪直的情報網不光對邊鎮的情報瞭如指掌,就是韃靼小王子的情報都一清二楚,原本韃靼小王子根本無意犯邊,畢竟去年才跟大明簽訂了“友好條約”,開通了互市,他是瘋了自掘墳墓。

最關鍵的是小王子也是野心勃勃之輩,他此時的重心在於統一蒙古各部,他想重新將草原統合起來,最終成為蒙古大汗,而不是什麼明廷嘴裡的所謂“韃靼大汗”。

若是按照原時空的發展,統合蒙古諸部,還是被小王子幹成了,他也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達延汗”。

所以與明廷交惡無異於兩面受敵,智者所不為也,這就是小王子去年為什麼要和大明求和的原因,一個他想要大明的物資,二就是此時他想先整合蒙古草原各部,無力招惹大明。

朱佑樘透過前往蒙古走私的商隊將這些都弄得清清楚楚,這也是朱佑樘去年為什麼答應小王子的互市要求的原因,既然大家都無心交戰,那就彼此都先去發育發育,留待以後再做決定。

看誰先成長起來,再來一決高下。

只是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兩位有志青年都野心勃勃想要先苟著發育一波,等實力雄厚了些,再來一決高下,可惜都被低下的人給破壞了。

“首輔,你來看看王越的這份奏本。”朱佑樘強壓著內心的惱怒,將奏本遞給劉吉說道。

其實跟著王越一起呈上來的還有大同鎮各個軍校的請罪奏本,朱佑樘用腳想都知道都是些什麼內容,這些對於朱佑樘來說並無意義,看了只會噁心到自己,於是丟在一旁不去理會。

當劉吉開啟王越的奏本,粗略看了一遍之後開口道:“陛下,王越已經不適合在三邊總督位子上任職了。”

聽到劉吉的話,朱佑樘真是驚訝到了,這個劉吉分明是個明白人,這位哪裡是什麼劉棉花,分明是“綿裡藏針”,軟中帶細啊。

“哦,首輔,何出此言?”朱佑樘驚異的問道。

“回陛下,王越乃文官出生,陛下之所以任免他為三邊總督,就是因為他是文官出生,要知道在我朝,三邊總督,是何其位高權重,其權力已經等同於前唐之藩鎮,若是有心之人任之,必有賊心自起之日。”劉吉躬身道。

“那王越是有心人嗎?”朱佑樘看著劉吉問道。

“陛下,從來都是時勢造英雄,哪裡需要刻意為之?王越如今已經具備時勢。”劉吉語不驚人死不休。

“此話怎講?”朱佑樘繼續問道。

“陛下,臣聽說王越在大同修有富麗堂皇的宅子,多有逾制,而且出行儀仗多有擅越,加之臣從此奏本上看出王越很得三邊將校之心,如此一來,王越在大同,‘天時地利人和’已佔其二。”劉吉沉聲道。

“‘天時地利人和’嗎?”朱佑樘喃喃道。

“是的,陛下,還是早將王越撤回為妙。”劉吉誠懇道。

“怎麼,首輔,你認為王越會反嗎?”朱佑樘問道。

“陛下,王越不會反,而且他如今也無反心。”劉吉肯定道。

“既然王越不會反,也無反心,何必要將他召回,王越還是很有軍事才幹的,朕沒思起他的‘威寧海之戰’便神嚮往之,大丈夫當是如此。”朱佑樘感慨道。

劉吉見朱佑樘似有欣賞王越之意,於是苦口婆心勸道:“陛下,王越不會反,但是這是藩鎮割據之開始,若是放任王越在大同,大明之藩鎮必從彼處開始。”

對於劉吉今天這番言語,真的是讓朱佑樘大受感動,對於;劉吉此人,在他還沒有登基以前,他早就看不慣此人的言行舉止,成化朝的“萬歲閣老”,劉吉更是有著劉棉花的稱號。

朱佑樘也曾暗暗發誓,只要他上臺,他必然第一時間將“萬歲閣老”革職,並將他們全都趕回老家去。而且朱佑樘卻是如此做的,第一個被他趕著的就是首輔萬安。

後來朱佑樘考慮到需要保持內閣的平穩,再加之新入內閣的劉健,也就是他的老師,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位良善之輩,向來強勢。

他害怕一旦劉健成為首輔之後,藉著老師的身份強壓他一頭,那樣朱佑樘他這個皇帝就會被強加一個婆婆在頭上,那樣以來他可要難受死。

於是朱佑樘決定將劉吉這個資歷更老的內閣繼續留在內閣,成為內閣首輔,劉吉也很有眼力勁。投桃報李,只要是朱佑樘的提議他便堅決反對,從此成為了堅定的皇帝派,即便是滿朝文武不齒於他這諂媚之姿,他也不以為意,反而引以為榮。

說實話自從任命劉吉為內閣首輔之後,朱佑樘在朝堂的政令變得順暢無比,再無阻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佑樘之所以有今日之皇權威儀,這和劉吉這個內閣首輔的無底線支援不無關系。

對於劉吉此人朱佑樘是越用越順手,原本在朱佑樘的計劃中劉吉此人只是內閣過渡式的人物,想不到此人其實是對任何事情都心思肚明,之所以之前不願意表現出來而已。

今日不知劉吉這是為何,今日如此替朱佑樘設身處地著想。

不管如何,真心以待人總是能讓人感動,朱佑樘深情道:“劉卿,僅憑今日一番話語,史上千古賢相的名頭必有君一席之地。”

“哇……”劉吉突然嚎啕大哭起來:“陛下,臣本愚鈍,幸得陛下簡拔,立為內閣首輔,臣也知自身才疏學淺,日日深恐才不配位,而招世人鄙薄,原本臣被人鄙薄也無妨,畢竟臣向來有著‘劉棉花’之遠名。”

“只是臣高居內閣高位,陛下又是堪比唐太宗之明君,臣日日惶恐,怕因臣之粗鄙而有損陛下的聖名,若是如此罪莫大焉。故臣時有如履薄冰之感,唯恐有所差池,實在不敢得陛下如此讚譽。”劉吉跪謝道。

“劉卿,你我君臣兩相宜,定然能成為千古一段佳話!”朱佑樘動容道。

“陛下不嫌臣之粗鄙,臣豈能不以死而報之。”劉吉大聲道。

“劉卿真乃國之幹城,快快請起,朕授予你今後對朕享有不跪拜之權。”朱佑樘急忙上前去將劉吉攙扶起立,說道。

被朱佑樘攙扶起來的劉吉,起身之後時候有了不一樣的變化,那年邁的腰桿子似乎也變得挺拔了起來,面色中也多了幾分昂然之色。

“陛下,請務必聽臣之言,將王越調回中樞,如今兵部尚書餘子俊剛好年邁多病,可以讓其病休,然後讓王越補其空缺。”劉吉繼續諫言道。

“劉卿之言乃是謀國之言,朕就依你之意。”朱佑樘答應道。

其實不用劉吉說,朱佑樘也打算將王越召回,當初派王越去三邊任總督,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朝中文臣沒有比王越更懂兵事,出於穩定三邊的考慮,朱佑樘才任命王越為三邊總督。

誰曾想王越這才過去兩年便和邊軍沆瀣一氣,文官與武將交善,此乃朝廷之大忌。這也是朱佑樘決計不允許存在的事情,所以王越必須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