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 鐵路構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 鐵路構想

朱佑樘不等劉健自辯,便直接下了詔令:“內閣次輔劉健,在內閣次輔之位上才不配位,貶謫為南京戶部尚書。”

劉健收到朱佑樘的詔令,臉色一暗,他也知道這次劉興案讓皇帝朱佑樘著惱了,但是他自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劉吉這樣一位溜鬚拍馬之輩,對上朱佑樘這樣一位強勢的帝王,真的非大明之福。

可惜皇帝金科玉律,不得不服從,“臣領旨謝恩!”劉健叩頭應聲道。

當事人劉吉更是有些嚶咽,其實此次他已經做好被辭官歸故里的準備,沒成想皇帝竟然為了他竟然將自己的授業恩師給趕到了南京養老,這是何等的恩榮。

想到此,劉吉已經下定決心,在今後的日子裡無條件堅決力挺朱佑樘的所以決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以說朱佑樘這個舉措震驚了整個官場,在官場那些老油條的想法中,無論如何劉健這個帝師怎麼都比劉吉更親厚一些,想不到事到臨頭,朱佑樘竟然力挺首輔劉吉,貶謫帝師劉健,這大大出乎了文武百官的意料。

唯獨內閣李東陽卻一副淡然地表情,似乎這個結果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

京城中,自從劉健被趕到了南京之後,之前那些奇奇怪怪的聲音頓時消失,什麼“土木堡”故事重演這種奇奇怪怪的論調更是銷聲匿跡,彷彿一切都未曾發生過一般。

朱佑樘對此也有所耳聞,知道這些大部分是西廠汪直的功勞,因為自從朱佑樘回京之後,汪直加大了力度排查散播謠言之人。

再者就是朱佑樘直接將劉健貶謫到了南京,這一招直接震懾了群小,明眼人都知道劉健是因為何事被貶謫的。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因為才能不配位,而是因為在劉興案逼迫內閣首輔劉吉,惹惱了皇帝朱佑樘,特別是挑了皇帝朱佑樘凱旋之日鬧事,更是徹底激怒了皇帝朱佑樘。

劉健這個內閣次輔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朱佑樘的授業恩師,而且平時朱佑樘一向與之相厚,這次說被趕出京城就被趕出京城,毫不拖泥帶水,這大大出乎了文武百官的預料。

原本朱佑樘經過三年皇帝生涯,皇威已經在百官之中立了起來,如今又一戰便滅了建州三衛,可以說此時皇權達到了頂峰。如果劉健此次透過劉興案,罷免了內閣首輔劉吉,也許皇權可能被削弱幾分,再加之劉健也是一個強勢之人,今後勢必會引起皇權和閣權之爭。

可惜事與願違,朱佑樘完全不理會劉健這種規則內的爭鬥,直接將他趕出了京城,趕到南京去養老,如此以來,今後的皇權再無人壓制。

可以說,從今往後朱佑樘真正可以做到一言九鼎,可以做到肆意妄為,因為內閣之中全都是跟隨朱佑樘腳步之人。

……

“李師父,徐尚書,這西山什麼時候出了這新鮮物?”朱佑樘盯著西山那似曾相識的物件滿臉驚異。

其實在他從遼東回京之時,路過西山之時已經發現了此物,當時便驚異不已,當時他還以為這個時空出現了另外一個穿越者呢,所以按壓這內心的好奇,還是讓汪直側面打聽了一下,但是顯然並不是他心中所設想的那樣。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麼一出,他親自拉著內閣李東陽還有工部尚書徐貫來到西山,開口詢問這個京城最近出現的新鮮事務。

作為工部尚書徐貫當然知道皇帝朱佑樘詢問的是何物,於是他上前稟報道:“回陛下,其實此物也不算是什麼新鮮事物,此物乃華貴,在前宋早已有出現過。”

聽徐貫說這個叫滑軌之物竟然在前宋早已出現過,這讓朱佑樘大吃一驚。

沒錯讓朱佑樘心生驚異的就是眼前的這個滑軌,這個滑軌實在是和他前世看到的鐵路太像了,兩條鐵軌並行蜿蜒前行,朱佑樘彷彿看到了一列冒著白煙的火車從遠處嗚嗚前行。

當初剛見到這條鐵路的時候,很是讓朱佑樘震驚不已,彷彿置入後世之中,大明竟然出現了鐵路,這讓他有種時空混亂之感。

“哦,徐尚書,這個滑軌,前宋就已經出現了嗎?”朱佑樘還是有些難以相信。

“是的,陛下,前宋早已有此滑軌出現,這個是利用了馬車的原理,讓馬車車輪剛好卡在兩條滑軌之中,如此以來省時省力。”徐貫回答道。

“徐卿,你說,此滑軌是為馬車準備的?需要用馬拉嗎?”朱佑樘滿臉好奇地問道。

“回陛下,其實也不算是馬車,只是製作了一個馬車車斗,而且並不一定需要馬來,這種滑軌非常省力,只需要剛開始啟動的時候需要力氣拉動,後續完全不需要多大力氣使勁滑動。”徐貫怕朱佑樘不理解,於是解釋道。

看著這熟悉的鐵路,朱佑樘豈能不知道這種軌道的原理?

可以說整個大明就沒有比他更懂的。只是為了避免驚世駭俗,他也就裝作是第一次見識,繼續好奇地問道:“徐卿,讓人演示一遍,朕要看看這個新鮮事物。”

“陛下稍等!”徐貫應聲道。

接著朱佑樘便看到了震撼的一幕,看著眼前的一幕,又讓朱佑樘想起了火車,因為滑軌上出現了六節車斗,六節車斗都是首尾相連,跟後世的火車是如此的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後世的火車車頭是內燃機車頭,而這個六節車斗前面這是四匹馬拖拉著車斗。

只聽馬伕一聲吆喝,四匹馬應聲飛奔起來,接著朱佑樘便見到六節車斗緩慢啟動起來。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朱佑樘雙眼越來越亮。

這滑軌貨運雖然不能跟後世火車相比,但也是一大利器啊,和蒙古人的戰爭,說白了還是比後勤,蒙古人因為自帶羊群,所以才能做到作戰靈活。

而大明因為步兵眾多,嚴重依賴後勤,若是大明將此滑軌直接建到草原,後勤問題豈不是迎難而解?

“徐卿,此乃大國利器啊,發明此物的是何人,需要給予獎賞!”朱佑樘感慨道。

“陛下,此物其實是工部一位小吏員從工部故紙堆裡找出來的,因為前宋早已經記載,找出他並不費事,自從陛下發明了蜂窩煤,京城用煤量隨之巨增,而西山煤礦距離京城還是有一段距離,所以運輸給四海商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四海商行求到我們工部,我們工部才突然想到這個前宋使用過的滑軌,如此才有了這個滑軌的誕生。”徐貫將這個滑軌的來龍去脈給朱佑樘詳細講解了一番。

“徐卿,不管如何,那個能想到前宋滑軌的吏員需要給予嘉獎,具體獎勵,你這邊出一個條陳出來,並且嘉獎需要在大明日報刊登出來,大明需要這樣的聰明人。”朱佑樘吩咐道。

徐貫原本以為這個滑軌只不過是小事情,畢竟這種滑軌前宋早已有之,而且這個滑軌也不能給前宋帶來任何改變,前宋還不是照樣被蒙古人所滅,所以這些奇技淫巧無非就是一些省力的法門,並無多大用處。

但是顯然皇帝不如此想,聽皇帝朱佑樘的意思竟然要將此事刊登到大明日報中,明顯這是要行使“千金買馬骨”之故事。

雖然不明白皇帝為何如此重視,但是作為聰明人徐貫知道皇帝朱佑樘這是要廣而告之,這種小事徐貫根本不會反對,畢竟他也不是什麼直臣,想要來一出犯言直諫什麼的。

於是徐貫應承道:“是,陛下,臣也以為此人該大大褒獎,畢竟就此滑軌一項,便可省去十萬勞工,特比是冬天更是利器,臣以為此吏員可以升遷為九品官員,讓其從吏員之屬轉為官員之屬,陛下,您意下如何?”

朱佑樘聽了徐貫的建議,思考了一番覺得還行,畢竟普通的吏員在大明窮奇一生都很難升到官員之列,因為在大明,如果出身吏員,估計一輩子也就是個吏員的命,很難升到官員之列,哪怕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都很難升到,因為那是一道鴻溝,一旦越過,便是鯉魚跳龍門。

如今這位工部吏員因為滑軌之事從吏員升任到末流的九品官員,也算是鯉魚跳龍門,獎賞剛剛好,因為再多那就是棒殺,反而不是好事。

於是朱佑樘點頭道:“就按照徐卿的去辦。”

徐貫聽朱佑樘同意了他的建議,暗自松了口氣,就怕皇帝一意孤行,要將一個小小的吏員聚然升為大官,那是他就難辦了,反對也不是,贊同更不可能,畢竟他徐貫也是有些風骨之人,不是一味的媚上之輩,如今皇帝同意了他建議,只將吏員升為九品小官,剛剛好,恰到好處。

看來皇帝還是能聽取諫言的嘛!

抬頭看著眼前的滑軌,還有那漸行漸遠的六節車斗,朱佑樘有些心潮澎湃,轉身對李東陽說道:“李師父,這是大國利器啊,若是將此滑軌一直鋪設到遼東,還有大同鎮,宣府鎮,延綏鎮,今後九邊的後勤將會省力不少。”

聽了朱佑樘的感慨,李東陽急忙潑冷水道:“陛下,想要將滑軌從京城鋪設到遼東,還有大同鎮,宣府鎮,延綏鎮這些地方並非易事,這是一個浩大工程,如此浩大工程估計跟秦修長城不相上下,臣以為需要從長計議。”

徐貫大吃一驚,皇帝竟然萌生了想要將滑軌從京城鋪設到九邊之地的想法,這如何了得,這種工程跟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修運河有何分別,這種工程稍有不慎都是會導致亡國的。

於是徐貫滿頭冷汗,急切地反對道:“陛下,從京師鋪設滑軌到九邊,此計不可行,這種滑軌並沒有陛下所想那樣好用,此滑軌只能修在平地,才能有效可行,一旦出現陡坡,是萬萬行不通的,而且從京師到九邊,還有無數河流需要橫穿,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鋪設滑軌的,還請陛下三思!”

李東陽和徐貫出言反對鋪設滑軌,朱佑樘一點都不意外,因為任何新鮮事物誕生都不可能是一番豐順的,特別是像這種從京師鋪設滑軌到九邊這種新鮮的浩大工程。

要知道華夏自有歷史以來,最擅長就是總結歷史,前人失敗的案例,後人無論如何都會引以為戒的,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造運河,這一直都是士大夫們的反面教材。

如今從京師鋪設滑軌到九邊怎麼看都像是亡國工程,即便是像徐貫這種平日都不太強硬的官員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給皇帝朱佑樘潑冷水,就怕朱佑樘頭腦發熱。

“兩位愛卿,稍安勿躁,朕可不是秦始皇,也不是隋煬帝,朕也知道從京師鋪設滑軌到九邊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情,而且朕也沒有急切地想要完成此事,但是任何事情,中需要提前規劃好,然後再行事可行的方案,總會有完成之日。”朱佑樘緩緩地說道。

“秦始皇修萬里長城雖然遭受千古罵名,但是這個萬里長城卻是也是我們華夏兒女千古利器,我大明不就是對此受益匪淺嗎?還有隋煬帝的運河,我們不一樣在受益嗎?”

“兩位愛卿,你們也看到了這個滑軌的益處,若是滑軌真能從京師鋪設到九邊,將會是多大的便利,這種滑軌可不僅僅能快速運物資,還能運兵,若將來九邊告急,京城便可以快速運兵到九邊,今後九邊將不再出現危急,想想如此可以為大明節省多少軍費?”朱佑樘繼續蠱惑道。

李東陽和徐貫兩人聽了朱佑樘的一番話,都不由得點點頭,深以為然,不考慮這個滑軌鋪設的難易程度,僅僅從鋪設成功之後的便利程度,卻是解決九邊困境的利器。

“陛下,若是滑軌真能從京師鋪設到九邊,確實解決九邊缺糧少兵的大難題。”徐貫到底是工科官員出生,考慮問題總是從省事省力的角度出發,於是很快被朱佑樘所說服。

“陛下,從京師鋪設滑軌到九邊絕非易事,絕對不比修萬里長城更容易,還請陛下務必從長計議。”李東陽還是比較冷靜,繼續潑冷水,避免朱佑樘頭腦發熱。

“李師父,請放心,朕絕不秦始皇,也不是隋煬帝,鋪設滑軌之事情,朕打算用二十年時間完成,此次之所以叫你們前來,就是讓你們實地觀察一番,然後你們需要出具確實可行的方案,在不影響大明財政的前提下,你們規劃好,從京城鋪設滑軌到九邊需要多長時間,先提交方案給朕,朕過目之後,再提交到朝會中討論。”朱佑樘保證道。

聽了朱佑樘這番話,李東陽和徐貫放心不少,既然皇帝能保持冷靜,那就可行,今後滑軌真能從京師鋪設到九邊,說不定卻是一勞永逸解決邊患的辦法,這可是留名青史的辦法,若是幹出此事,他們這一輩子就算是值了。

想到此,兩人瞬間變得火熱起來,接著兩人眼中似有火光,炯炯有神地看著朱佑樘。

看著兩人的眼神,朱佑樘會心一笑,看來青史留名最是能誘惑士大夫,今後這招看來能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