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百門大炮齊鳴,天地間皆是雷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七章 百門大炮齊鳴,天地間皆是雷霆

百門大炮齊鳴,天地間皆是雷霆般的怒吼,剎那間,整個京都都陷入了一片汪洋火海之中。

整個京都人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場景,簡直就是惡魔降世,比富士山的火山爆發還有可怕三分。

如此偉力,簡直不似人間的力量, 在這樣降維打擊下,幾輪炮火下去,幕府將軍很乾脆,直接豎起了白旗。

對於幕府將軍來對對大明低頭一點都不丟人,當年自己的祖宗足利義滿已經想大明稱臣納貢過,只是這些年來, 大明已經沒有海軍, 所以日本國才對大明有些愛理不理, 最多就是保持著民間的貿易。

如今既然大明又有了龐大的海軍,還有那可怕的武器,重新向大明低頭,一點都不丟人。

當幕府將軍安排的使者舉著白旗前往汪直的旗艦求見,汪直便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

是的,此行汪直的目的很明確,那便是用武力讓日本屈服,讓他們知道在這個天下,寰宇間誰是老大,也好藉此就是向日本人說明,從今往後的銅城,到底誰說了算。

好在此次炮擊的效果那是相當的好,這才三輪炮擊,日本人便宣告舉白旗投降,想到此汪直很有些志得意滿。

“傳日本使者吧!”見目的已經達到,於是汪直開口道。

“傳日本使者!”緊接著左右的錦衣衛便齊聲大喊道。

此時的汪直端坐在椅子上,左右兩側都是披甲制銳的精銳之士。

幕府將軍安排的使者上船之後, 首先映入眼簾便是眼前這森嚴的一幕, 這讓他原本因為炮火受到驚嚇的內心,再度變得忐忑起來。

所以此人一上來姿態便放得很低:“下國小臣,特來向上國使者問安!”

“安!”汪直坐在椅子上,冷冷道。

“上使,不知道上使駕臨敝國,有失遠迎,實在有失我們日本國的禮節,還請上使恕罪。”使節上來就先請罪。

這個向來是日本人常規操作,一旦被打服,便乖巧玲瓏。

原本就是汪直上來一言不合,便是一頓炮火,結果日本人自己給自己找錯誤,因為汪直的到來,日本人沒有去迎接,所以才導致汪直發怒,結果對著京都就是一頓炮火。

“哼!”汪直哼了一聲,依舊冷臉以對, 盯著來使。

見汪直臉色不虞, 來使面色就是一緊,但是還是硬著頭皮接著開口道:“我們日本小國向來與大明交善,不知道我們日本有何地方得罪了上使,導致上使如此發怒,還請上使務必告知,我們定當痛改前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哼,我這裡有三宗罪教與爾等聽,第一宗罪,乃我大明新皇登基,你們日本作為番邦國竟敢不派使者前往祝賀,此其一也。”

使者聽到汪直說出第一宗罪,內心還想辯解幾句,這大明皇位之爭奪是出了名的,要是新皇登基,就去祝賀,萬一突然換了一位皇帝,新登基的皇帝豈不是要怪罪日本,再說了日本遠在海外,沒有及時去祝賀,不應該被原諒嗎,不至於弄這麼大陣仗啊!

“第二宗罪,作為番邦國,你們日本已有多年未曾對我大明朝貢,此其二也。”

聽到汪直控訴的第二宗罪,更覺無奈,當年向大明稱臣納貢那是足利義滿的行為,過去一百多年了,那時的大明海軍艦隊是何其龐大,鄭和七下西洋,沿途小國莫敢不從,日本也是鄭和前往之國,試問如此龐大艦隊,哪個國家敢頭鐵,不低頭?

但是如今已經一百多年過去了,大明雖強大,但也是陸地之國,沒有龐大艦隊,日本封住自身海域,自己成一體,過自己的小日子,根本沒有必要再去跪舔大明啊。

再說,大明早已再度禁海,大明也沒有了所謂的海軍,所以日本不去大明朝貢不是理所當然之事嗎?

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明多少任皇帝都沒有對日本採取行動,怎麼到了這一任皇帝,說變就變了呢,說實話,日本使者就覺得自己很委屈。

但是不等日本使者想委屈爭辯的時候,汪直接著開始控訴第三宗罪。

“第三宗罪,我來日本才知道,被我太宗皇帝冊封的日本王只是你們日本的幕府將軍,幕府將軍上面竟然還有上面狗屁天皇,怎麼你們的天皇要與我大明皇帝平起平坐?此乃欺君之罪,此其三也。總此三宗罪,你們日本必須要給我大明一個解釋,否則我將踏平你們京都,斬爾國王頭顱,懸於午門之上!”汪直沉聲道。

當聽到汪直控訴的第三宗罪,使者徹底嚇傻了,特別是聽到汪直最後的恐嚇之言,什麼踏平京都,斬首日本國王,這一樁樁更是嚇得使者渾身發抖,冷汗直流。

因為汪直所說的根本不是什麼恐嚇之言,而是實際行動,踏平京都,都快要成為現實了,幾輪炮火下去,相當於整個京都被上千門大炮轟炸了一遍,而京都都是木製建築,很多建築都是日本派遣唐使之後,模仿當年大唐建造的,距今已有八九百年了,實在是不堪一擊。

加之是木製建築,一頓炮火,整個京都瞬間成為汪洋火海,這也是為什麼幕府將軍為何這麼乾脆舉白旗投降的原因,實在是不是一個層級的對手。

聽到汪直要砍幕府將軍的頭顱,使者直接嚇得跪倒在地求饒道:“上使饒命啊,實在不是我們有意隱瞞,在我們日本,世人皆知,天皇只是個傀儡,幕府將軍才是我們日本實際的王。我們並沒有有意欺瞞上國。”

“哼,既然不是有意欺瞞,那麼你們幕府將軍就將你們的那個狗屁天皇給砍了,今後日本不能再出現什麼狗屁天皇,只能有日本國王,世代得到大明冊封才行,如此我才能看到你們幕府將軍的誠意。”汪直冷冷道。

這……

汪直這個要求對於使者來說,或者說對於幕府將軍來說,都是一個難題,是一個根本無法辦到的事情,幕府將軍也許可以辦到換一個天皇,叫他去將天皇取消,自己做日本的王,這簡直是痴心做夢。

因為日本是一個分封制度的諸侯國,說白了,幕府將軍也只是日本國內實力最強的諸侯王,因為實力強大,幕府將軍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天皇這個天子雖然是傀儡,但是很多時候幕府將軍卻要藉助他的名聲,獲得權力。

說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明人那可是門清,說白了不就是曹操嘛,這個大明人誰不知道。雖然汪直也知道其實大明冊封幕府將軍為日本國王,也沒有錯,要冊封當然是冊封實力最強的那個嘛。

因為要是冊封日本天皇為日本國王,今後大明就要維護這個國王的權威,也就是說今後大明還得為這個傀儡國王背書,萬一幕府將軍想要換一個國王,大明那時是依從幕府將軍呢,還是為傀儡國王背書呢?

若是依照幕府將軍的意願,今後大明的冊封權威將受到挑戰,時間久了,就會沒有人再將大明的冊封當一回事,若是不依照幕府將軍的意願,那就得維護傀儡國王,那樣更糟糕,那時大明將陷入尷尬場面,要麼派兵幫傀儡國王打仗,要麼坐看傀儡被滅。

所以冊封幕府將軍為日本國王是最適用的辦法,當年明太宗之所以冊封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應該也是出自這個原因,當年很明顯明太宗是知道足利義滿頭上還有一個天皇,而且還知道當時的日本是有兩個天皇,俗稱南北朝。

足利義滿屬於北朝勢力,而太祖之時是承認日本的南朝的統治的,所以剛開始足利義滿派使者前往大明,希望得到大明冊封,明太宗一開始是拒絕的,只是因為後來足利義滿已經事實上統一了日本,明太宗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他在日本的統治權,冊封其為日本國王。

幕府將軍雖然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但是他也只能做到實際上,而不能做到名義和實際統一的統治者,因為那樣的話,日本各地的大小大名將不會答應,將會被群起而攻之,那是幕府雖強,也架不住蟻多咬死象。

所以汪直要幕府將軍廢除日本的天皇,這的確是強人所難,當然汪直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每當想到,大明皇帝還只稱呼自己為皇帝,號為天子,這日本名義的國王竟然敢自稱天皇,怎麼,這小小的日本還要壓大明一籌?

想到這,汪直就格外不爽,他要是不痛快,自然不能讓日本人痛快。

使者看見汪直一言不合便要開打的模樣,嚇得瑟瑟發抖,但是要是讓幕府將軍廢除天皇,那是萬萬做不到啊。

“上使明鑑啊,我們的大將軍也只是當年的曹操,而且論實權是遠遠不如曹操的,您要是讓他廢除天皇,他將無法在日本立足,還請上使明鑑啊!”使者苦苦哀求道。

“哼,既然辦不到,大明自然會找一個能辦到此事之人為日本國王。”汪直不悅地說道。

“上使,您有所不知,在日本,若是幕府將軍辦不到,那就沒有人能辦到,如今幕府將軍已經在我們日本統治了一百多年,統治早已穩固,相信在日本不會有第二個人能取代幕府將軍。”使者勸說道。

“有我大明做後盾,大不了,我大明將帥十萬鐵騎入日本,我看哪個人敢不服?”汪直不屑地說道。

“上使,這又何必呢,我們日本國早已被太祖列為不徵之國,這些年,我們日本也一向對於大明恭順,再則,我們日本地貧人少,大明勞師遠徵,得不償失啊!”使者繼續勸說道。

“正所謂,天無二日,地無二主,這個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而日本之主,竟然敢擅自稱呼自己為天皇,這是要強壓我們大明皇帝一頭嗎?”汪直大怒道。

“上使,我們日本絕無此意啊,日本的天皇早已存在上萬年,並不是我們幕府將軍所決定的,大明乃禮儀之國,何必要強人所難呢?”使者繼續哀求道。

“哼,好一個存在上萬年,既然如此,那麼本督就要讓你們這個狗屁天皇從今天消失,不光你們的天皇消失,還要讓你們這所謂存在了上萬年的日本消失在寰宇,來呀,將此人給我轟出去。”汪直大喝道。

“是!”緊接著便見左右兩側分別走出兩個錦衣衛上前,一人拽住使者的胳膊,直接拖拽著朝屋外而去。

使者見汪直竟然真的一言不合便結束了談判,這讓始料未及,頓時嚇得面如土色。

只見使者掙扎著哀嚎道:“上使,上使,萬事有商量啊!”

使者是真沒有見識過,汪直這號蠻不講理的明國人啊。

以前的明國人,即便是對於日本不去明國朝貢面色不虞,但也從來沒有出言恫嚇的,最多就是言語不快而已。

更沒有像現在這樣的,一言不合便開打,這哪裡還是明國人啊,這分明是野蠻人的做派啊。

說好的禮儀之邦呢?動不動揮拳,這不是文明人的做派啊!

使者原本是一個大明通,他對於大明人的習性可以說,要比大明大多數人還要瞭解,這就是為什麼幕府將軍要派他來談判的原因。

原本使者以為,只要他把姿態放低,好言相勸幾句,然後再讓幕府將軍給此次大明艦隊首領些許好處,也許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誰曾想,這次大明的領頭人,竟然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艦隊總指揮明顯是個宮中的太監,使者剛一見面,原本以為此次出使談判十拿九穩,因為他知道大明的太監一向貪財,而且只要哄著說話,萬事都好說,也許只要向太監行賄些許財物,說不定還能從大明身上掏出更多。

本來一切使者在見到汪直之後都想好了,結果萬萬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太監汪直竟然一言不合便開打,更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幾句話便結束談判,這讓他很多言語都無法發揮。

談判難道不就是慢慢扯皮嗎?

可惜汪直再也沒有給使者後悔的時間,當錦衣衛將使者轟趕到他來時的船上之後,汪直再度下令艦隊對著京都又是一陣猛轟。

如今大明的火炮已經經過兵器局改良過,首先的火藥,雖然依舊算不上是烈性炸藥,但是明顯要比大明以前使用的火藥威力大很多。

再就是炮管工藝,如今大明的鋼鐵工藝再度上了一個臺階,不管是鋼材的煉製工藝,還是產量都有了質的飛躍,所以大明的火炮技術也隨之有了質的飛躍。

所以如今大明的火炮,不管是射程還是炮管的使用壽命都大大地得到了改善。

如今艦隊上最大的火炮最大射程能達到十里之距,而京都這座城就是沿海而建,所以十里的射程都快要將京都射穿。

當艦隊火炮再度轟鳴起來之後,整個京都無一倖免,而幕府將軍派遣的那位使者也差點被這次的炮火給轟炸成渣渣。

當使者冒死返回幕府將軍御所時,整個幕府將軍對他一片喊打喊殺之聲。都說他乃國賊,該天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