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七章 以愛之名—醫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七章 以愛之名—醫改

人逢喜事精神爽,古人誠不欺我。最近的朱佑樘看起來很是神清氣爽。

整個皇宮彷彿都感受到了他的快樂。到處依舊散發著大婚後的喜慶。

朝內大臣們也對他選擇的這個皇后讚不絕口。

娶妻取賢概莫如此。

朱佑樘這一日輕鬆愜意地召開了午朝。

他率先開口道:“諸位臣工,想必大家也有耳聞,皇后未入宮以前,已有女神醫之名,而且仁心仁術,未入宮之前,她便免費給京城百姓診治看病。”

“自她入宮以來,京城再也沒有醫者對窮苦百姓進行免費診治,皇后每思到此都有些於心不忍。”

“皇后對朕建言是不是可以建立一所女醫館,專門給女病人進行看病。諸位臣工意下如何?”

其實第一次見到談允賢在給貧民窟的病人治病之時,朱佑樘便想好了通盤的醫療改革方案。

是的,看到談允賢這個女醫生,給了朱佑樘莫大的靈感,既然在大明朝能出現女醫生,想必在明朝,民間接受新事物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民風也沒有如清朝那般保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好事,以後改革起碼會少了很多來自於民間的阻力,要知道在清末就是修鐵軌搭電報線都一堆鄉村遺老遺少反對,這就是因為封閉保守的緣故。

朱佑樘想要是同樣的事情估計在明朝阻力遠遠沒有那般大,要知道在宋朝,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於鐵軌的滑軌用來運轉貨物,鐵軌和滑軌類似,絕對沒有那麼大的阻力,所以,在明朝進行一下工業上的試探,要遠比在清朝阻力小的不是一星半點。

看到談允賢這個位女醫生,朱佑樘第一時間想到就是應該可以進行一番醫療改革。

當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不可能說改革之後的汪直大明立馬進入了後的全民醫保的狀態。

在朱佑樘的構想中,那就是將醫療體系當成一門生意來做,而不是說想著全民醫保,當成福利來搞,因為大明的財政不允許進行所謂的全民醫保福利。

既然是一門生意,那自然追求的是盈利,所以醫院體系是自負盈虧的。

其一自負盈虧又不能與民爭利,這個平衡點需要把握好,最好的辦法就是公私並存。允許私人醫館的存在,但醫生執照卻需要政府考核發放,這樣有利於管控,或者說後續好收稅。

其二還得殺富濟貧,因為畢竟大明窮人多,富人少,看得起病的人少,看不起病的人多,那如何來均衡這種矛盾呢?

如何做到殺富濟貧呢?制定醫療等級制度,想來達官顯貴和富人必然不願意和窮苦人共處一室,享受同等待遇,所以要給這些人VIP待遇,他們定然樂意之至,既然是VIP待遇,自然得是VIP的收費。

還有就是讓醫生進行輪換義診制,就是讓醫院定期開放免費義診。如此窮人也能有機會看病。

在朱佑樘看來,能讓大明少死人,就是醫療改革的勝利。

之所以要在大明各地都建立醫院,朱佑樘是奔著盤活大明經濟去的。

因為醫療改革,絕對不能讓政府撥款,只要一提出來,朝中大臣就會反對。實在是大明財政長期處於崩潰邊緣,維持自身的正常運轉,已經是大不易,別論再去幹其他。

大明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財政破財。

所以朱佑樘這些舉措都是奔著最終改善大明財政的目的而去。

第一步就是要在全國各地建立官營醫院。並將私立醫院也納入管理體系,再將納稅灌入醫院之中,醫院畢竟是新鮮事物,一張白紙好畫畫。在醫院起徵稅,應該讓人能接受一點。

這樣一步步地培養大明人納稅的好習慣。

畢竟大明人壞就壞在都無納稅觀念,大地主想方設法逃稅,商人想方設法不交稅,最終導致大政府能收的稅是一年比一年少。最終淪為財政破財。

朱佑樘想著根本改變這種財政疲態,醫療改革也許是個切入點,救病治人,總應該能被大臣們所接受,要是自負盈虧,或者能給朝堂帶來收益,大臣們絕對舉雙手歡迎。

當朱佑樘向朝堂問起皇后如今再也無法進行義診,此事如何解決之時,百官都面面相覷。

這皇上和皇后的感情也太好了吧,皇上竟然為了討皇后歡心,竟然將這個拿到午朝發問。

“回皇上,我們可以開設女醫館,教導一些女醫代皇后開館看病。”李東陽出列提議道。

朱佑樘聽後給李東陽投了一個讚賞的眼神。

“內閣覺得李學士的提議如何?”朱佑樘低頭看向劉吉問道。

“臣認為可行。”劉吉贊同道。

對於劉吉這種人來說,皇帝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過分,沒有不贊同的。再說建醫館也費不了幾個錢,還能討得皇上和皇后兩個人的歡心,何樂而不為。

“自此皇后跟朕將,京城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朕心難安。堂堂大明京城,首善之地,尚且還有許多因無錢而得不到醫治之人,想想大明其他地方更是如此。”朱佑樘感慨道。

“臣等無能。”劉吉幾個跪地謝罪道。

百官見劉吉帶頭謝罪,也都紛紛跪地謝罪:“臣等無能。”

朱佑樘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朕想著大明何時能達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那一天?”

“皇上,只要您勤政愛民,大明早晚會出現那麼一天的。”劉吉趕緊安慰道。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既然是看病難問題,我們為何不著眼於現在呢?既然是看病難問題,我們就解決看病難問題,只要我們一步步下去,大明總會一天天變好不是嗎?”朱佑樘說完看向完滿文武。

此時百官才知道朱佑樘的用意,根本不是為了討皇后的歡心,而是意有所指。

“皇上,但有吩咐,臣等無不照做。”劉吉回答道。

“朕在想,既然是看病難問題,是不是在皇后的建議之下再進一步,在京城分區域建立醫館,平日開館治病,然後分時間免費,如此醫館也能長久,窮苦人家也能有所醫治呢?”朱佑樘提議道。

“皇上所言極是,臣等定然按照此辦。”劉吉說道。

“此事太醫院也需要參與其中,內閣還是議論個章程出來,朕過目之後再行實施不遲。”朱佑樘說道。

“臣等遵旨。”劉吉應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