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綜藝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7章 《暗算》的版權競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7章 《暗算》的版權競買

電視劇的版權,也就是播放權的出售經歷了三個階段,初期是自產自銷,多為任務性拍攝,即使有商業性的也是國家或省裡指派,賠本還是賺錢並不是主要的,隨著頻道上星開始出現收視率上的競爭,對電視劇的需求進一步加大,這時省級以上的電視臺幾乎都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但由於種種限制做大的不多,這時的版權銷售還是以自家為主。(—)WWW..

優勝劣汰後做大的電視劇製作公司開始擺脫自身的限制,之後民營公司開始建立,版權的銷售才開始活躍起來,但慣用的做法還是推銷,不論是期貨還是現貨,都以上門推銷為主,電視臺是強勢的一方。

十幾年後影片網站開始發力,加入到購買電視劇版權的行列,但電視臺的強勢並沒有多少改變,制作方還是處於劣勢地位,只不過多了一條出路,多了一份盈利。

海外版權的銷售一般要有國家的政策推動,個人的力量還是輕微,這種情況至今沒有改變。

以上這些適用於絕大部分的電視劇,但不包括大成本、大製作、品質高,觀眾期待度高的精品電視劇,也唯有這樣為數不多的精品電視劇能改變這種地位上的對比,由於想購買版權的電視臺多所以可以實行競買。

《大染坊》由於製作成本高走的就是這個路子,也不負眾望,並獲得了“金鷹節”的大獎,《亮劍》雖然經過兩輪才把播放權出售出去,但事實證明這部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柳巷賠了各家電視臺卻賺得一塌糊塗,“**”期間重播的電視臺就超過了10家,重播的收視率都比《玉觀音》的首播高,所以除了大成本、大製作、演員陣容的強大外電視劇是由誰出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電視臺參與購買的熱情,信譽與誠信是商業的基礎,這毋庸置疑。

柳巷的前兩部劇大成本大製作都沒有問題,品質更是,但都沒有知名演員,侯勇是在拍攝完《大染坊》後紅的,孫儷更是,《亮劍》之所以賠就是因為整部劇連侯勇這樣的老演員都沒有,全部是年輕演員,所以購買的時候多家電視臺猶豫,而《暗算》有柳雲龍坐鎮,似乎期待度應該更高。

對於是否由知名演員出演柳巷並不是刻意為之,主要還是根據角色決定的,《大染坊》他用的就是原班人馬,《亮劍》的革新是因為理念上的一些變化和李幼斌並沒有很好地把“李雲龍”的“智慧型血性”表現出來,加上他的滿臉皺紋柳巷實在不喜歡,這才不破不立,全部換的年輕演員,但效果出奇地好,與李幼斌一字一差的李斌一戰成名,只是由於是軍籍,軍方並沒有過多地宣傳。

《大染坊》幾乎沒加改動,只加入了田思思扮演的“彩萍”一角,《亮劍》在情節上也沒有多加改動,改變的是主演,是透過他傳達出來的理念,《暗算》的主演沒有變化,仍是柳雲龍,但超過三分之一的情節經過了改動,特別是第二篇《看風》和第三篇《捕風》,裡面的情節改得更合乎人性,更緊張刺激,而且懸念迭生,柳巷認為不止高家姐妹和田思思詮釋的很好,比原版《暗算》要精彩幾倍。

正因為有這樣的底,所以他敢委託拍賣公司進行播放權的競買,而且這次完全按照競買的程式進行,先是地面後是衛視的首播權,最後是次首播權,也就是第二輪的首播權。

1月1號上午十,《暗算》的播放權競買在“盛陽誠信拍賣行”的拍賣大廳裡進行,按照前一天的登記,省級電視臺來了0家,連新疆、甘肅、青海、山西這樣的電視臺也來了,這在以往是沒有過的,山西還沒有上星,肯定是奔著地面的播放權來的,此外市級電視臺來了將近二百家,都是一些有實力,經濟比較好的電視臺,比如煙海,比如青島,比如盛陽、比如鄭州……

但唯獨沒有盛東,這個最應該來的沒來,其實柳巷希望他來,看來楊明輝除了底氣不足,也是想割斷與自己的一切聯絡。

制作方的座椅在前排,因為拍賣行只負責競買,之後的簽約還是由制作方和購買方來完成,不止柳巷來了,高陽、高歡、田思思、陳佳寧都來了,這是自從分別後柳巷第一次見到高陽和高歡,不算電視上那次,也是田思思和陳佳寧回煙海後的第一次見面,之前的聯絡都是在電話裡進行,田思思就像個甩手掌櫃的,不但使喚你還都是命令,不上兩句話就撂,弄得柳巷也無可奈何。

除了高陽往柳巷這邊瞅了一眼其他三女都像沒看到似的,也不話,鄭景升已經回來了,坐在四女身後充當保鏢。

柳巷問過鄭景升怎麼在重慶待了這麼長時間,百里慧怎麼樣,鄭景升百里武聽他會武術後很感興趣,非讓他教,所以耽擱了一段時間,百里慧一切安好,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做一次檢查,也都是他陪著去的,但他不理解為什麼柳巷幾乎不打電話,百里慧也不給他打。

這段時間的狂風暴雨打得自己有暈頭轉向,等這事過兒再好好考慮考慮,這是柳巷的想法。

拍賣師的木槌一響,競買正式開始,先對《暗算》的投資規模、製作過程、主要演員等逐一描繪後拍賣師用大屏幕展示了《暗算》的銷售許可證,代表《暗算》的所有手續都是合法的,具備出售播放權的資格,之後播放了三分鐘的片花,是第一篇《看風》裡的。

第一輪出售的是地面版權,也就是不上星的播放權,這個數量廣電總局沒有太多限制,只要不超過0家就行。

底價是一集1萬,這是田思思定的,但聽話茬好像是高歡的主意,只不過是透過田思思的口出來的。

會計學碩士對數字很敏感,柳巷倒省心,要不定高定低的都不太合適,地面版權的競爭不算激烈,定價很重要。

首先跟價的是煙海臺,之後是盛陽臺,家鄉的電視臺確實給力,連猶豫都沒有。

1萬一集全劇是40萬,對煙海和盛陽這樣一年拿出上千萬的錢購買電視劇的市級電視臺還真不算什麼,鄭州、青島也不差,山西還是省臺,紛紛跟進。

新疆、青海、甘肅這樣的電視臺雖然也有衛星頻道但知道沒有財力去競買衛星頻道的首播權,他們的子也都打在了地面上,於是也跟進,經濟稍好的衛視如雲南、貴州是想購買次首播權,所以沒有跟進。

但想購買地面首播權的電視臺還是太多,幾分鐘後就達到了0家,於是開始加價,煙海臺首當其衝,把一集的價格提高到了1萬千。

競買的提價是這樣的,超過一萬每次遞增10%,也就是一千,超過二萬也是10%,就是二千,以此類推。

經過幾輪,最後以煙海、盛陽、青島、鄭州、青海、甘肅、新疆等為代表共19家省市電視臺購買了《暗算》的地面首播權,每集萬千元,超過底價一倍有餘,那邊的四女都樂開了花,只地面版權一塊就是167萬,已經接近《暗算》的總投資,而且大頭還在後面,《暗算》鐵賺無疑。

至於為什麼是19家不是0家是因為成都臺已經無償獲得,代表也來了,原來籤的是意向,結束後一起籤正式協議。

但柳巷有些擔心,地面版權這塊是自由的市場競爭,衛視的首播權雖然是大頭,但有個“電劇聯盟”,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出手。

拍賣師在第一輪結束後也笑逐顏開,佣金是按照交易額的百分比抽取的,這一個時他就為拍賣行賺了十幾萬,自己的分紅當然也不會少。

因為地面播放是最先進行的,它先於衛視播放,所以排在了第一輪,休息十分鐘後第二輪開始,整個播放權的重中之重,衛視的首播權,只有四家可以購買。

播放了第二篇《聽風》裡的一段片花後競買正式開始,底價是一集10萬,全劇400萬,結果開局就遭到冷遇,居然沒有一家衛視舉牌表達購買意向。

不止田思思和高陽、高歡、陳佳寧愣了,連拍賣師也愣了,按照第一輪的火爆這是不可能的,東方、北京、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天津、深圳這些有購買能力的大臺都來了,為什麼只坐在那不吱聲?

除以上八家外,還有湖南和東南,也就是福建臺組成了“電劇聯盟”,但“電劇聯盟”與“四大聯盟”有個明顯的區別,“四大聯盟”是奔柳巷的節目去的,而“電劇聯盟”雖然也是針對柳巷製作的電視劇但主要體現在圍剿盛東臺的購買上,如今盛東臺連影子都沒看著,他們也失去了目標,昨天和今天他們都在討論,要不要買?

如果盛東臺買他們肯定會出手,哪怕是先買回去再商量怎麼分也不能讓盛東臺得手,這是“電劇聯盟”成立時的主要策略,但現在目標沒了,你可以不買,讓柳巷的電視劇爛掉,但要是沒爛呢,有其它電視臺出手呢,那自己豈不是吃了虧?

患失患得的心裡造成了他們在觀望,如果沒人買他們就不買,讓柳巷受到打擊後再也翻不了身,但現在這種意義又不大了,都知道了柳巷已經辭職,離開了盛東臺,那打擊他還有意義麼?

這種壁壘太脆弱,脆弱到一聲“噴嚏”都能扭轉局勢,恰在這時響起了“啊嗛”的一聲,聲音不大,還很清脆,因為是女人發出的。

儘管不大但這在寂靜的有些沉悶的氣氛裡卻猶如一聲“霹靂”,震得眾人都扭頭看去。

退,有時真的是一種進,如果柳巷沒全身而退,《暗算》的命運殊未可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