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邊打邊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邊打邊談

第二十三章 邊打邊談

楊洪森與袁世凱之間是邊打打談,楊洪森的意識同樣不堅定,這樣一來就有了一條“和平走廊”

英國代表極力想撮合安徽地方與中央的停戰,運用政治雙方的糾紛。www.tsxsw.com楊洪森為此開出了價碼,安徽、江西兩省,再加400萬元軍費。楊洪森想要安徽、江西兩省的軍政大軍,並且還要軍費400萬元,這不是談判,這讓袁世凱感覺完全是在籤賣國條約,所以他一口回絕了楊洪森提出的方案,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即,楊洪森出任安徽都督,贛南鎮守使,皖軍退出湖北、河南,中央給予安徽160萬元專項撥款。

雙方的xx次談判由於分歧較大,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最終,只能透過軍事對抗來進一步加深彼此的瞭解找出差距。

隨著河南“農運”聲勢越來越大,皖北太和、蒙城一帶皖軍開始調動頻繁,這一舉動讓津浦線張勳部得到了片刻的喘息。

張勳趁著戰爭的空隙明著整軍備戰,暗地裡繼續與安徽軍政府大做買賣。

皖軍戰略重點的北移,為馮國璋來是南下攻取南京的提供了不可多得良機。

北京方面對攻打南京是高度重視,袁世凱的“參謀團”普遍認為打下南京將是中央政府政治和軍事上的雙重勝利,而楊洪森必然會陷入窘迫地困境。

楊洪森也在高度關注著南京方面的動向。

王天培再次向孫中山預警,但是孫中山只是找將領們問了問話,對將領們大加的勉勵而己,由於孫中山不通軍事,又無法掌握軍隊,所以他乾脆將“軍權”下放到了一線將領的手中。

此時,福建孫道仁正在經過一段痛苦的呻吟後,一把抱住了袁世凱的粗腿。

孫道二是公認的膽小怕事之徒,但是沒有一點點能力也絕當不上都督。江西戰場國民黨已經完蛋了,李烈鈞去了湖南後,被譚延闓找了藉口將他“軟禁”在了湖南,而江西的戰局也在發生的微妙的變化,至9月6日,李純、王佔元聯手才攻佔了江西省城南昌,社會人民黨江西支部長陶繼光、南昌警備司令方振武等要員撤向贛南。按照中央政府戰報,江西戰場的戰事已經結束。

孫道仁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所以必然反覆無常。福建宣佈與袁世凱斷絕關系後,與那些**省份的省長一樣,私下繼續保持著聯絡,當天秤開始向袁世凱這邊傾斜的時候,他的思想也發生著變化。

孫道仁釋出通告:“刻下贛、寧、皖、粵業已宣告**,凡有血氣者無不同心。道仁廣徵意見,並據軍政紳商僉請,一律贊成,以保治安。又據英、荷屬79埠華僑電請伸討前來,大局所關,吾閩亦不得不府順輿情,宣告與袁氏斷絕關系,自修政治,力策進行。……俟大局粗定,仍歸統一,即可共享永久共和幸福。”

不久便取消了**,成為了中立省份,不過當得知袁世凱並不滿意的時候,他有些害怕了,立即透過杜持,致電袁世凱稱,“事急情迫,勉從眾意,暫稱脫離,並未用**字樣,且通告有云:‘俟大局粗定,仍歸統一’。此僕之一片苦心,為全閩人士所共口者也。”

孫道仁反反覆覆,這引起了福建省內的國民黨人極大的憤怒,其中福建陸軍14師師長許崇智直接用武力向孫道仁施加壓力,要求其重新宣佈**,並組織兵力進江西,並擬定了援贛的計劃。

福建並不是他孫道仁一個人說的算,國民黨在福建的力量較為強大,為了穩定自己在福建的統治,也為了進一步向袁世凱表忠心,孫道仁一方面繼續與國民黨人周旋,對於北伐的要求則以餉械缺乏,力量不足為由藉故拖延,而另一方面則積極調動舊部鎮壓叛亂。等到許崇智發現孫道仁的圖謀後,為時已晚,福建的國民黨人失去了抗爭的時機。

福建繼湖南省之後又一個倒入袁世凱陣營的南方省份,誰將是下一個……

河南戰場的全面開展讓孫中山感覺到南京保衛戰的成功將決定著整個革命的命運,可惜的壞消息接連不斷,先是南昌的失陷,接著湖南取消了**,沒有過多久福建也取消了**,兩地的國民黨人都受到鎮壓。

廣東對這個被孫中山寄厚望的省份,也在袁世凱一系列的金元運動下倒了下去。

廣東宣佈**以後,陳炯明過分相信自己的威信和號召力,對廣東的形勢沒有清醒的認識。他手下的粵軍將領鐘鼎基、蘇慎初、譚流欽、饒景華、張我權等已經都被袁世凱給收買了,等他下達討袁令,派兵援贛,但是粵軍將領鐘鼎基以缺糧餉為藉口,公開拒絕發兵援贛,陳陳炯明發放彈藥和軍餉之後,各部隊的軍官仍然按兵不動。由於他們或明或暗的阻撓,援贛之師遲遲不能成行。此時,在廣東已經部署妥當的袁世凱在陳炯明宣佈**後,即釋出了“討陳令”,並撤銷其陸軍上將銜,改委任龍濟光為廣東宣撫使,龍覲光為宣撫副使,命龍濟光督各師旅聲討,並開出懸賞。

陳炯明平時對龍濟光十分信任,認為龍濟光很崇拜自己,所以不會倒戈相向,他在報上闢“謠”說:“龍濟光不日攻粵,此說亦屬無稽。即或確有其事,濟軍為數只有5000,決難為擁護袁氏之效力也。”

龍濟光部駐紮於梧州人數不雖多,但是袁世凱、陸榮延在軍械和糧餉方面給予了大量的接濟,他駐梧州期間聘請新式軍官教練,日夜苦練,軍事素質大有提高,戰鬥力更是倍增。

陳炯明與龍濟光相商討袁事宜,龍濟光慷慨陳詞,“如果能付給濟軍軍餉,當即率部下健兒,追隨鞭鐙,共擒國賊。”

陳炯明是個實在人,聽到龍濟光拍著胸口,用那崇拜眼神看他的時候,陳炯明感動地不但補充了“濟軍”軍餉,還給擔心“濟軍”討袁時吃虧,又補充了一大批軍火彈藥。

龍濟光收到餉、械之後,喀嚓一刀把派來擔任聯絡的陳任平給宰了祭旗。

龍濟光致電袁世凱說:“今日陳炯明來電雲,江西**,蘇、皖、湘皆響應,渠為粵省大都督,兼討袁總司令,剋日興師北上,特電要約等情,狼子野心,早知叵測,今茲果然,業已覆電拒斥。……粵人對於濟光感情甚洽,蕩平粵亂,責不容辭。”

刻日龍濟光奉袁世凱命令,率領濟軍,由梧州順流東下,進攻廣東,

龍濟光亮出“討陳”大旗後,海軍也隨即宣佈效命龍濟光。

陳炯明開始還不相信龍濟光在他後背捅刀子,待他看到局勢嚴重了,這則任命汪道源出任肇慶綏靖處督辦,前往封川江口佈防,還加派兵艦10艘,交汪道源調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過去鎮壓民軍的惡果也顯示出來,當初,陳炯明這了控制廣東,裁撤民軍時採用殘暴的鎮壓手段,還以“綏靖地方”為名,對各地民軍進行“剿辦”和屠殺,大批的民軍領袖被捕殺。廣東的民軍裁撤多達9萬,這些民軍被裁撤後,遭遇極其悲慘。多數無田可耕,無業可就,又得不到陳炯明政府的妥善安置,於是再度淪為流民,或者混跡綠林、四處打家劫舍。而一些民軍領袖則展轉投袁暗地裡組織反對軍政府的活動。當龍濟光發動“討陳”後,遭到殘酷鎮壓和強迫遣散流落到東江、西江一帶的民軍,乘機蜂起,打出“討陳”旗號。

由於龍濟光得到了“討陳”民軍相助,濟軍不戰而下肇慶,待汪道源率兵艦溯西江而上,穿越羚羊峽,抵達肇慶河面時,他發現已陷入龍濟光部重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