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馬紮傳說中的神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馬紮傳說中的神器

第一章 馬紮傳說中的神器

袁世凱從總統的寶座上走下來,新的中華民國大總統就成為了中國百姓、中國政黨乃至於西方各國最為關心的頭等大事。WWW.tsxsw.COM

在鎂制閃光燈下,中國總統選戰極其熱鬧地開鑼了。

革命的勝利了,國民黨卻陷入了內部的傾軋之中,中華革命黨與國民黨的矛盾在楊洪森所領導的社會人民黨退出後,開始逐步激化,這不是孫中山與宋教仁之間的矛盾,而是兩黨之間的矛盾,這大大的削弱了兩黨在大選的力量。國民黨作為戰前第一大黨,此時卻不得不讓出第一的座位。

中華革命黨因與社會人民黨合併改組事宜未能如約成達,使得該黨在大選中淪為三流黨派。

進步黨在戰後突然崛起,成為全國第一大黨派,作為進步黨的理事長黎元洪當選的呼起最高,他不但有前總統袁世凱的支援,更有社會人民黨楊洪森的支援,進步黨在首**選已絕對多數票擊敗二號種子現任國民黨理事宋教仁。

進步黨上下一片歡騰,這是一場真正的勝利,沒有一點虛假,是一場實打實的勝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獲勝後的黎元洪卻沒有一絲歡喜,因為當天晚上他就被袁世凱給叫去了,回府的時候懷裡揣著一張由袁世凱擬定的內閣大名單。這份名單就算黎元洪能透過,其它進步黨同志也絕不同意。在黨務會議上,黎元洪宣佈了這份內閣的大名單,梁啟超帶著反對。

“是你當總統,還是袁世凱當總統,要不然老頭子我當總統。”

梁啟超要當總統,絕對有號召力。

全國性的黨派矛盾此時已經由戰前的北洋與國民黨的矛盾轉化為北洋與進步黨之間的矛盾。

進步黨的腰板在西南,蔡鍔、唐繼堯、陸榮廷此三人手握有重兵,所佔之地山高皇帝遠,且又有蔡鍔這樣的名將,再加上一個楊洪森,袁世凱自不敢輕舉妄動,不過一切都在佈置之中。

進步黨擬定推薦楊洪森為陸軍部總長,推蔡鍔為陸軍部次長,電請二人來京詳談。

蔡鍔那邊更有老師梁啟超邀請電,蔡鍔本不想去北京,但思慮再三後決定起程前往北京。楊洪森有黎元洪示警,其以安徽都督之職不能兼任陸軍部總之責為由,拒絕北京之行。

袁世凱的陰謀反而刺激了楊洪森的軍備迅速,作為監視楊洪森的馮國璋壓力倍增。

考慮到未來的歐戰,楊洪森取消了從德國購械計劃,但由於安慶兵工廠產量無法滿足軍隊擴充的需要,御用軍火商瓦裡奧向楊洪森推薦了優秀的義大利步槍。

“我們義大利步槍是歐洲最為精良的。”

“不是我懷疑義大利步槍不精良,但是你見過義大利部隊裝備有如此品種繁多的步槍嗎?”

瓦裡奧聳了聳肩,“我完全能理解您的意思。”

楊洪森很想實現步槍制式化,統一的制式有利於彈藥供給,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計劃無法貫徹,但是只要條件允許,楊洪森只買七九口徑的毛瑟或仿毛瑟步槍。中國市場上的毛瑟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原版,大部分為日本和俄國仿造,日本仿造的毛瑟步槍要優於俄國,質量與德國造不相上下,完全可以冒充德國造,實際上大部分洋行也都是這麼幹的。瓦裡奧從楊洪森手中得到了一筆價值1500萬元軍火訂單。其中包括毛瑟步槍80,000枝,子彈30,000,000發,馬克泌機槍1000挺,子彈3,000,000發,山炮168門,炮彈80,000發及其附屬裝備。這些武器將極大的緩解人多槍少的局面。

在新總統未選舉出來前,黎元洪代行總統職責,按照袁世凱的命令,各地首先裁軍,裁撤軍民由地方政府安置,軍械由陸軍部統一調配,北洋首先進行裁減,這並不是袁世凱的姿態高,而是因為北洋軍在此次戰爭表現出了諸多不足,袁世凱準備利用這次機會,對北洋內部進行一次清洗,整頓軍隊,提高素質,這項工作袁世凱準備交由袁克定完成,以增加其在軍隊的聲望。可是事情總是不能如意,有段祺瑞這樣的死硬分子,袁世凱想不操刀都難。

楊洪森根本沒有裁軍的意思,反而進一步鞏固擴充部隊。將安徽方面軍整編為4個軍,共計12師3旅,16萬人。江西方面軍整編3個軍,共計7師2旅,11萬人,主力部隊擴充至27萬人,這還不包括鄖州、南陽、商城三地的駐軍以及民兵武裝。袁世凱的參謀們給了他一個較為客觀的數字,主力部隊約在33萬人,非主力部隊難以估計。

這麼龐大的軍事系統讓袁世凱感到害怕,閩、湘兩省與楊洪森私下結盟,兩省兵力約在6萬人,只要楊洪森不爽,憑藉這麼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可以橫掃東南。

袁世凱針對北洋內部的裁軍整編根本無法推行,反對者諸如馮國璋、段芝貴、王佔元等將領,他們都清楚和平是假象,他們裁軍的時候楊洪森突然發兵怎麼辦,不要認為這種事只有袁世凱能幹的出來,楊洪森也是能幹出來的,而且楊洪森在南方擴軍整備,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著兵力上的均衡,不能有一絲懈怠,這時候裁軍整編純屬扯蛋。

另一個特殊的人物就是張勳,他與袁世凱貌合神離,“南征”期間與楊洪森有“裡通賣國”之嫌,馮國璋告過御狀,但是張勳在徐州手握4萬大軍虎視中原,袁世凱也只好忍了,他不忍也要忍。

張勳不會裁軍,更不會讓“太子”到他這裡搞整編,面對著半公開的決裂,他選擇了與楊洪森結盟。

為了防楊洪森和袁世凱,張勳的部隊編制很大,軍械和糧餉皆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其在蘇北開始了大規模的軍囤——“種煙土”。張勳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他在北洋系統屬後孃養,什麼都要靠自己的雙手,而最來錢的生意當屬煙土。

“不種鴉片也可以,陸軍部的那些老小子先把我這個月軍餉付了。”

黎元洪雖為代總統,但是每一筆花銷需經過前總統簽字附議才能生效,做總統到他這份上也算是鬱悶到極點,無怪乎進步黨內正在推薦新的總統後選人。

張勳對輿論天生免疫,天下指責他,他就指責陸軍部,指責袁世凱,反正都到這個份上了。

袁克定在老頭子下野後也灰溜溜地離開了陸軍部,氣憤之餘跟著老頭子去了皇家避暑山莊。

“作為上位者要一定要沉住氣,你這樣心浮氣躁不行。”

“父親,那些傢伙一個個擁兵自重不聽上命,再這麼下北洋就完了。”

“不要滿口這傢伙,那家夥,段祺瑞、馮國璋都是你的長輩,我是信任他們的,有我在北洋是不會垮的。”

“可是,父親,那些進步黨人。”

“有黎元洪在出不了大事,那些是步黨人能蹦就讓他們蹦去吧。”

袁克定就知道老父一定還有後招,不然不會心甘情願的下野。

黎元洪並沒有袁世凱離開北京城而鬆懈下來,密探們依舊在他身邊晃盪。梁啟超期間找過他,稱已將其得意弟子蔡鍔召到京師,他準備推薦蔡鍔擔任陸軍部總長,以此來整頓北洋陸軍,進而控制京畿。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援,他還蔡鍔取道安徽,見見“討袁”名將楊洪森。這個安排簡直就讓黎元洪吐血,這個梁老頭子連這個都敢想,控制京畿,你也太天真了。